跟武汉一样,我们贵州这边很多城市同样也把吃早点叫做过早,应该说贵州这边过早的品种没有武汉那么丰富,大家最习惯的就是各种米粉、面条什么的,所以我们自己也开玩笑说这是“粉面人生”;另外贵州这边的口味跟武汉还是有些区别,相比之下更接近川渝一些,对于吃辣更为喜欢,不辣或者不太辣的美食都感觉差点意思。
1、武汉人究竟说的是什么话?
作为我在武汉生活了68年的老武汉人,我谈点对武汉话的了解。在上世纪七十年代以前真正的武汉人是汉口为中心,而汉口是指黄埔路到汉正街一带。这一带是解放前武汉的商业文化中心,包括江汉路到汉口长春街的各国租界,武汉的百年民校如市一男中,即今天的二中。市一女中,即今天的市16中,我在1954年起生活在大智门活车站附近的天声街。
先后在一元路小学,市16中,市二中读书,我只知道那时武汉人是以黄埔路以上称为汉人口,黄埔路以下为乡下。因此正宗的汉口话是黄埔路以上的,而黄埔以下因靠近黄陂。很多黄陂人融入其中,因而话中融入黄陂话,被中心城区即黄埔路以上的人称为乡里话,而武昌话又与汉口话不同。我们老武汉人一听就分得出来,而汉阳话因汉阳蔡甸人多,话音带有浓重的菜甸音。
2、一份小龙虾卖1888元,武汉人却排队吃,你怎么看?
这是个极其聪明的店家,利用了人们对小龙虾的酷爱和人们的猎奇心理。一份小龙虾1888元,当然对普通人来说,可能太贵了,但对于爱面子的人或土豪来说,那简直就是毛毛雨。小龙虾可以说是餐饮中的最大爆品,其肉质鲜嫩,令人百吃不厌,可以说红遍了大江南北、长城内外。相比兰州拉面、莆田小吃等,其受众人群更广,受欢迎程度更高,群众基础更为广泛,
用它聚会交友再适合不过。某种程度上讲,餐饮的本质就是社交,什么东西受人欢迎,什么东西让人有面子,什么东西就会让人趋之若鹜,价格越高,吃的人会越多,因为它满足了人的社交需求和受尊重的需求。所以,1888元的小龙虾,绝不是普通的小龙虾,而是社交虾,面子虾,如果您这样想,就不会觉得它贵了。就能理解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吃的原因了,
3、你在武汉听到最多的一句武汉话是什么?
信了你的邪武汉人最爱说信了你的邪,高兴时说,不高兴时说,不满意时说,诧异时说,愤怒时说,吵架时说,平和时说,就连自我解嘲时也会说。武汉人的这句话实在是太丰富了,外地人听到武汉人说话,啊,嗓门这么大,脾气这么糟糕,武汉人啊,不好惹吧。其实,他们不了解武汉人,就像他们不了解武汉人为什么那么爱吃热干面,武汉人喜欢热闹,吃热干面时也喜欢排排坐,大街小巷,男女老少,都喜欢在外面的小板凳上蹲着吃。
4、武汉为什么叫吃早餐“过早”?
过早就是武汉人早年间在外营生,户外吃早饭,纵观全国,武汉的早餐氛围在全国那肯定是数一数二的。武汉的过早文化最早起源于武汉的码头文化,因为武汉早年间水运系统发达,有很多码头,在码头上干活的工人很多。码头上的活天没亮就要开始上货、卸货,干的都是体力活,要补充高热量,所以我们常见的武汉过早的食物就是比较重油高热量的东西。
比如说热干面,豆皮,面窝等油炸类食物,都能很好的补充热量,还有一个特点就是这些食品做的快,吃的也快。工人们工作一般都是计件制,多劳多得,几分钟就能吃完解决战斗。方便工人们迅速的投入工作,赚取酬劳,这种饮食习惯文化流传下来,就有了现在的样子。清早在武汉的街头处处可以看见手端着一碗热干面边走边吃的人,吃完之后马上就开始投入到一天的工作当中。
5、武汉人把吃早点叫过早,过早的品种丰富多样,可以做到一个月不重样,你喜欢武汉吗?
感谢“昨日狂饮三千杯”邀请,既然邀请我回答,说些个人的真实感受,希望武汉的朋友别介意啊。此前曾经去过几次武汉,待的时间都不长,有一次还是夏天去的,热的够呛,夏天去到武汉的感觉就是两个字“闷”、“热”,有种在蒸笼里面的错觉,恨不得整天待在空调房间里不出门,跟武汉一样,我们贵州这边很多城市同样也把吃早点叫做过早,应该说贵州这边过早的品种没有武汉那么丰富,大家最习惯的就是各种米粉、面条什么的,所以我们自己也开玩笑说这是“粉面人生”;另外贵州这边的口味跟武汉还是有些区别,相比之下更接近川渝一些,对于吃辣更为喜欢,不辣或者不太辣的美食都感觉差点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