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级无人机、工业级无人机和军用级无人机。民用无人机并不是代表无人机全部,也不代表无人机的最高技术水平;2、四旋翼无人机并不是代表民用无人机全部,也不代表民用无人机的最高水平,市场上以极飞和大疆为主导,这两个企业的电控无人机也可以说整个引领无人机行业。
1、植保行业:无人机打药怎么样,市场前景如何?
这是一个不被看好的行业,看似高大上其实没有什么出路,虽然老百姓省事了,但是真正使用的寥寥无几,关键是大家的土地都不多,一家三亩五亩根本不值当的,很多人说一颗烟的时间打完了,确实也是,一亩地半小时的时间,有必要吗?再说这玩意还得收费,一亩地最少10块钱,五亩地就是五十元,能买二斤肉,老百姓舍得吗?这个行业绝对没有什么前景,大家只是稀奇,我们这里也有,真正使用的没有,都是自己背着药桶自己打几亩地半天的时间,再说自己打的也仔细,别人什么样也不不了解,总是不放心,大家说对吗?农民干活都喜欢亲力亲为,交给别人总是不放心,飞机速度这么快,大家总认为不准,几分钟一亩地,大家感觉不踏实,确实也是,有个客户用打药机打的除草剂,效果特别差,杂草丛生,后来我叫他用同样的药人工打,结果很好,他说还是人工准头,确实也是,机械打药有可能有喷头堵塞的你也不知道,有可能走的太快,打不打,这都是现实问题。
飞机打药打的水很少,2-3斤水可以打一亩地,大家说能打仔细吗?很可能很多地方根本就打不到,所以出现很多问题,我们人工打药呢?一亩地最少使用30斤以上的水,还有的用到40-50斤,大家说这是什么概念,能一样吗?总得来说还是人工最好,这是现实问题,当然飞机是以后的推广方向,但是诸多问题有待解决,只有能干好才能有市场,必须使用效果好,才能被老百姓接受,不但使用方便,更重要的是效果必须出众,这是大家所希望的,快捷、方便、效果好,这才是大家的需求。
2、除了大疆无人机,还有什么品牌无人机比较好?
说到无人机的问题,其实有两个概念需要纠正一下:1、民用无人机并不是代表无人机全部,也不代表无人机的最高技术水平;2、四旋翼无人机并不是代表民用无人机全部,也不代表民用无人机的最高水平,有了上面这两条前提认识,下面来谈一下这个问题。业内目前公认的标准来看,无人机分成三大类:消费级无人机、工业级无人机和军用级无人机,
对于消费级无人机:早期曾经有过非常红火的三驾马车时代——大疆、零度和亿航。三个品牌的出货量曾经一度占到全国市场的90%,不过随着市场被激发之后,大量的资本和人员涌入,众多DIY品牌纷纷挤入这个市场,让这个市场变得异常竞争激励,在2016年之后,零度和亿航就走下滑路了,大疆反而一骑绝尘,成为这个领域市场的唯一品牌。
大疆的精灵、悟、御、晓等系列四旋翼航拍无人机已经垄断了这一市场,其他品牌很难有所作为,其中背后的原因除了技术优势之外,另外一个因素就是资本推动的规模化效应,毕竟这个市场是一个面向个人消费者的市场,只有上了规模,销量和产量双双上去了,才可以控制好成本,否则对于一些新介入的小公司而言,成本无法控制,卖出一架利润极低,甚至倒赔钱,这样就没有人再愿意搞这个消费级无人机了。
对于工业级无人机:这个领域主要是面向行业用户的,比如公安、消防、石化、太阳能、测绘、地质、物流等领域,用户比较分散,各个细分领域的用户的要求也各不相同,因此工业级无人机无法做成通用型号而大规模批量生产,实际上只能做成“私人订制”版本,维持在小批量生产模式中,在这种原因下,工业级无人机领域还没有孕育出像大疆那样的垄断性企业,不过在各自的细分领域中也有做的不错的品牌。
比如航测无人机中,成都纵横公司就做的不错,复合翼无人机就是其率先研发的;安防领域的无人机,北京鹰眼科技也算是做的不错,产品不仅装备国内公安系统,也出口到东南亚国家的警察部门;植保领域的无人机,广州极飞也算是不错的,如此等等,还有很多很多不错的工业级无人机公司。对于军用级无人机:这就不用多谈了,其实全国范围内来看,主要集中在中航工业、中国航天科技、中航天科工、北航、西工大、南航等几家单位旗下的相关院所,品牌方面,比如彩虹、翼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