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铜鼓之乡已有多年的历史现在却被遗忘了东兰铜鼓已有2000多年历史,是保留铜鼓文化的“活化石”。目前,该县民间传承使用的铜鼓达612面,素有“铜鼓之乡”的美誉。铜鼓类型以麻江型最多,占世界传世铜鼓总量的四分之一。同时,还发展出以东兰为主要传承地的“壮族铜鼓习俗”以及与铜鼓文化派生的铜鼓舞、猴鼓舞、壮族歌圩、壮族蚂拐节等具有浓郁民族风情的舞蹈。1990年以来,先后有日本、法国、泰国、澳大利亚、新加坡、俄罗斯、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学者陆续到东兰进行铜鼓文化习俗考察。为保护和向世人展示神秘铜鼓文化,...
更新时间:2023-05-21标签: 壮族铜鼓我国鼓之壮族铜鼓 全文阅读广西发现的铜鼓类型比较齐全,壮族的姓氏历代说法不一,(参见壮族黄先帆等人的《通史》)公元前7世纪左右,生活在中国珠江流域的濮人用炊具的铜大锅铜鼓创造了打击乐器,此后,童被称为壮族,然而,一些地区和民族仍然保留着使用铜鼓的古老习俗,为永恒的铜鼓文化留下了活化石。1、壮族铜鼓的历史自汉代以来广西铜鼓鉴于文献记载,可以说历史是无穷无尽的。广西发现的铜鼓类型比较齐全。在国内发现的8种类型中,广西发现了7种,分别是:北流型、灵山型、锡盟型、石寨山型、冷水冲型、遵义型、麻江型。发现的种类那么多,是全国最高的。据不完全...
更新时间:2023-05-11标签: 铜鼓壮族齐全出土广西壮族铜鼓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