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四川 > 遂宁市 > 八大山人作品,长篇历史小说八大山人

八大山人作品,长篇历史小说八大山人

来源:整理 时间:2023-05-11 20:50:51 编辑:好学习 手机版

本文目录一览

1,长篇历史小说八大山人

明朝朱耷?
请把问题说清楚一点。
朱耷(约1626年—约1705年),号八大山人,又号雪个、个山 、入屋、驴屋等,入清后改名道朗, 字良月,号破云樵者。汉族,南昌(今属江西)人 。明末清初画家,明亡后削发为僧,后改信道教 ,住南昌青云谱道院。绘画以大笔水墨写意著称,并善于泼墨,尤以花鸟画称美于世。在创作上取法自然,笔墨简炼,大气磅礴,独具新意,创造了高旷纵横的风格。
是 小说吧

长篇历史小说八大山人

2,八大山人的画有哪些

00:00 / 01:3970% 快捷键说明 空格: 播放 / 暂停Esc: 退出全屏 ↑: 音量提高10% ↓: 音量降低10% →: 单次快进5秒 ←: 单次快退5秒按住此处可拖拽 不再出现 可在播放器设置中重新打开小窗播放快捷键说明

八大山人的画有哪些

3,八大山人的作品分别是那些

首先八大山人是一个人。很多人都会望文生义,以为是八个人。朱耷(1626—约1705),明末清初画家,中国画一代宗师。号八大山人、个山 、驴屋等,汉族,江西南昌人。明宁王朱权后裔。明亡后削发为僧。作品有《荷塘戏禽图卷》、《河上花并题图卷》、《鱼鸭图卷》、《鱼乐图卷》以及《杨柳浴禽图轴》、《芙蓉芦雁图轴》、《大石游鱼图轴》、《双鹰图轴》、《古梅图轴》、《墨松图轴》、《秋荷图轴》、《芭蕉竹石图轴》、《椿鹿图轴》、《快雪时晴图轴》、《幽溪泛舟图轴》、《四帧绢本浅绛山水大屏》,以及许多条幅,册页中的花鸟鱼鸭,山水树石等。书法方面有《临兰亭序轴》、《临“临河叙”四屏》,以及各大家法帖和行草诗书轴册等,都在国内外的博物馆、院中珍藏。

八大山人的作品分别是那些

4,八大山人的作品有哪些

《缶庐集》、《缶庐别存》《葡萄图》,《雏鸭图》八大山人花鸟画的萌芽期(三十四岁~五十六岁),《传綮写生图》册和《花果图》卷 突破期(五十六岁~六十六岁),《古梅图》《瓜月图》,《孔雀牡丹图》成熟期(六十六岁~八十岁)处于八大山人的晚年,一六九一年的《杂画》册,一六九三年的《鱼鸟图》卷、一六九四年的《花鸟山水图》册、《安晚图》册、《水木清华图》轴,一六九五年的《山水花鸟图》册,一六九七年的《河上花图》卷,一七0一年的《杨柳浴禽图》轴、《秋树八哥图》《绳金塔远眺图》,作于一六八一年(五十六岁)。八十年代中至九十年代初是入俗期,代表性作品有《仿元四大家山水图》 九十年代初至九十年代末是写心期,《书画同源》册(一六九三)和《秋山图》(一六九四)可为这时期的代表作。前者内有《仿米家云山》一页,《仿吴道元山水》四页,《仿倪瓒树石》一页,《仿董北苑山水》一页。九十年代未至一七0五年是八大山人山水画的高峰期。从《仿董北苑山水图》轴、《仿董源山水图》轴、《松岗亭子图》轴、《山水图》册(一六九九)、《五风十雨图》
我国明末清初杰出的书画艺术大师八大山人(1626-1705)世居南昌,是明太祖朱元璋之子宁献王朱权的后裔。其名号还有朱耷、传綮、法堀、刃庵、个山、雪个、驴等。明亡后,为避杀身之祸,他隐姓埋名,出家为僧,同时刻苦钻研前辈名师的花鸟山水画技法和书法艺术并自创一格,将愤世嫉俗之情诉诸形象,为历代无数文人墨客所景仰。 八大山人最擅长花鸟,兼工山水和书法。其画风和书品滋养了一代又一代艺冠四海的书画家,如“扬州八怪”、任颐、吴昌硕、齐白石、潘天寿、李苦禅、丁衍庸等。其流风余韵,冲击并影响着300余年的中国画坛。

5,怎样评价八大山人的作品

《圣洁的狂僧——八大山人》简介 八大山人是世界级的中国画家。 八大山人在中国画写意花鸟上的成就前无古人,为一代又一代中国画家所敬仰。 八大山人研究是中国乃至世界文化的一座重镇。 八大山人为中国美术史上一个永恒的话题。 八大山人的作品为世界各大博物馆、拍卖行最热衷收集的作品之一。
 八大山人善画山水和花鸟。他的画,笔情恣纵,不构成法,苍劲圆秀,逸气横生,章法不求完整而得完整。他的一花一鸟不是盘算多少、大小,而是着眼于布置上的地位与气势。及是否用得适时,用得出奇,用得巧妙。这就是他的三者取胜法,如在绘画布局上发现有不足之处,有时用款书云补其意。八大山人能诗,书法精妙,所以他的画即使画得不多,有了他的题诗,意境就充足了,他的画,使人感到小而不少,这就是艺术上的巧妙。    他的山水画多为水墨,宗法董其昌,兼取黄公望,倪瓒、他用董其昌的笔法来画山水,却绝无秀逸平和,明洁幽雅的格调,而是枯索冷寂,满目凄凉,于荒寂境界中透出雄健简朴之气,反映了他孤愤的心境和坚毅的个性。他的用墨不同于董其昌,董其昌淡毫而得滋润明洁,八大山人干擦而能滋润明洁。所以在画上同是“奔放”,八大山人与别人放得不一样,同是“滋润”,八大山人与别人润得不一样。一个画家,在艺术上的表现,能够既不同于前人,又于时人所不及。他的花鸟画成就特别突出,也最有个性。其画大多缘物抒情,用象征手法表达寓意,将物象人格化,寄托自己的感情。如画鱼、鸟,曾作“白眼向人”之状,抒发愤世嫉俗之情。其花鸟画风,可分为三个时期,50岁以前为僧时属早期,署款“传綮”、“个山”、“驴”、“人屋”,多绘蔬果、花卉、松梅一类题材,以卷册为多。画面比较精细工致,劲挺有力。50岁至65岁为中期,画风逐渐变化,喜绘鱼、鸟、草虫、动物,形象有所夸张,用笔挺劲刻削,动物和鸟的嘴、眼多呈方形,面作卵形,上大下小,岌岌可危,禽鸟多栖一足,悬一足。65岁以后为晚期、艺术日趋成熟。笔势变为朴茂雄伟,造型极为夸张,鱼、鸟之眼一圈一点,眼珠顶着眼圈,一幅“白眼向天”的神情。他画的鸟有些显得很倔强,即使落墨不多,却表现出鸟儿振羽,使人有不可一触,触之即飞的感觉。有些禽鸟拳足缩颈,一副既受欺又不屈的情态,在构图、笔墨上也更加简略。这些形象塑造,无疑是画家自的写照,即“愤慨悲歌,忧愤于世,一一寄情于笔墨”。他在题黄公望山水诗中写道:“郭家皴法云头小,董老麻皮树上多。想见时人解图画,一峰还与宋山河。表现出他的民族意识。    八大山人的画在当时影响并不大,传其法者仅牛石慧和万个等人,但对后世绘画影响是深远的,他的艺术成就主要一点,不落常套,自有创造。他的大写意,不同于徐渭,徐渭奔放而能放,八大山人严整而能放。清代中期的“杨州八怪”,晚期的“海派”以及现代的齐白石,张大千、潘天寿、李苦禅等巨匠,莫不受其熏陶。
八大山人的写意题材没有超出传统艺术范畴,笔法上明显汲取了徐渭的营养,然而他的构思、构图、表现手法又的确与众不同,意境翻新,情思独特,具有独创,可谓春分新翻杨柳枝
我国明末清初杰出的书画艺术大师八大山人(1626-1705)世居南昌,是明太祖朱元璋之子宁献王朱权的后裔。其名号还有朱耷、传綮、法堀、刃庵、个山、雪个、驴等。明亡后,为避杀身之祸,他隐姓埋名,出家为僧,同时刻苦钻研前辈名师的花鸟山水画技法和书法艺术并自创一格,将愤世嫉俗之情诉诸形象,为历代无数文人墨客所景仰。   八大山人最擅长花鸟,兼工山水和书法。其画风和书品滋养了一代又一代艺冠四海的书画家,如“扬州八怪”、任颐、吴昌硕、齐白石、潘天寿、李苦禅、丁衍庸等。其流风余韵,冲击并影响着300余年的中国画坛。
文章TAG:八大山人作品八大八大山人大山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