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北地区属于徐州,这是多年以来的归属,徐州分上四县下四县,萧砀等属于徐州上四县之一,所以,风俗习惯,人文等均与徐州相同,再加上310国道和陇海线的加成,这些地区哪怕划归安徽宿州管理,但是心理上面还是亲近徐州,毕竟到徐州很近,到宿州稍远,而且去徐州快,徐州的经济发展也比宿州强。
1、宿州和徐州有多近?
我住在宿州和徐州交界位置,206国道边上,所以我最清楚。你是说地理位置还是说关系上,还是政治上呢?地理上:宿州市区到徐州市区的距离大概一百七八十里地,到徐州铜山新区就更近了,从徐州南站有大巴发往宿州老鹰膀子的车,好像是15分钟一班车,走的国道;从徐州东站也有高铁到宿州东站,就更快了,可惜宿州东站相对于宿州来说,太偏僻;自己开车由铜山新区南上高速过去也不错,不超过一个小时。
关系上就更不一般了,我们老家人说一个人没出过门是这样形容的:南到虚线(就是宿州,当地叫虚线),北到徐州。因为老辈人工作多是分配的,所以我家很多亲戚在宿州市,我上学也是在宿州二中,现在都是自己跑,老家人的重心渐渐的偏向徐州,所以农村人外出买房,宿州和徐州各半吧。从语言上来说,宿州话和徐州话除了个别的词汇,是听不出区别的,方言一模一样,
从边界上来说,隶属于宿州市的萧县,砀山县部分以及宿州市埇桥区北部的一部分地区,在解放战争以前都是属于徐州的,因为政治问题以及解放早晚的问题,才出现了现在的边界。我们小时候一条河就隔绝了两个世界,自己的家乡隶属于宿州市,破破烂烂,没有任何企业,没有什么起色;河的对岸则是徐州市,早早的起来了楼房,开起了工厂。
2、为什么萧县属于安徽宿州?而不是江苏徐州?
很简单的问题,网上也能查到相关记载简单的说,那块地区属于典型的平原地区,地理位置没有特别的山区或者大河阻挡(很早之前有个黄河,后来改道),所以,没有地形等天然的分割点,行政分区比较容易和主观,历史因素:皖北地区属于徐州,这是多年以来的归属,徐州分上四县下四县,萧砀等属于徐州上四县之一,所以,风俗习惯,人文等均与徐州相同,再加上310国道和陇海线的加成,这些地区哪怕划归安徽宿州管理,但是心理上面还是亲近徐州,毕竟到徐州很近,到宿州稍远,而且去徐州快,徐州的经济发展也比宿州强!很多老年人,到现在做生意卖特产看病消费都还是去徐州从上面地图上看,宿州比较远啊!可是为什么自古以来的徐州地区一部分划分给宿州了呢?因为交换。
解放后有一年江苏地区的洪泽湖还是哪儿因为洪水泛滥和泄洪,需要一块地作为泄洪区,那么同样的就得补偿,当初都在争夺这里,毕竟有水的地方发现经济相对比较好,而皖北和华东平原的经济模式和发展基本定型了,最终结果是江苏胜出,然后作为补偿,把这几个县给了安徽管理但是呢,感情上和地理位置上都决定了这几个县比较尴尬,毕竟徐州不要了,宿州又觉得离得远且心里面未必承认是自己这块儿(本土干部多,眼界窄,不能统合资源发现经济),所以,比如砀山,就是全国有名的贫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