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人爱闯荡,有报告显示,每10个温州人里就有3个在外地发展。的确,我曾走访过湛江不少村庄,有讲雷州话的,也有讲白话的,省外的温州人主要发布在江苏、广东、上海、福建、北京等经济发达省市,其中温州人外出打拼最多的地方就是江苏,2018年的数据显示是15.9万,至于有多少是投资商就不得而知了。
1、全国有多少市场商场是温州人的产业?
可以这么说吧,全世界由华人经营的商贸市场和批发为主的市场基本上都是以温州人为主,但开大商场的不多,有的基本上都是小超市之类的。在国内,除了广东和福建,其它地区的商贸市场,特别是批发市场,温州人是占主导地位,具体有多少是控制在温州人手里的不好说,市场搞起来后大部分人都避免做带头人,只在市场上占据一些位置好的店铺,在国内有将近二百万人在全国各地经商,很难统计出经济规模,
在国外,特别是在欧洲和美洲地区,只要有批发市场,进出口贸易的市场,都是由温州人占主导地位的,比如服装鞋帽,百货电器,几乎都是说温州话的人在经营,分布在世界各地的温州人大概将近百万人口,其中百分之八十的人是做生意的。这部分人把所在国当地人所经营的生意,一点一点的蚕食掉,所以对温州人的经商风格非常反感,但又无可奈何,只能在经济上控制,以前往国内汇款相对比较宽松,现在控制的非常严格,一旦超出额度,封店罚款纷至沓来,所以现在往国内汇款的汇费每百元都超过七、八个百分点,但还是满足不了市场需求,单单在欧洲的温州人汇往国内每年的货款以及资金不会少于五百亿欧元,常常在机场被海关截获的现金每年都会有上千万欧元,
2、江苏有多少温州投资商,浙江有多少江苏投资商?
这应该没有具体的统计数据,也没谁会花时间去统计这样的数据吧。浙江和江苏都是我国经济发达的省份,但浙江人善于经商是出了名的,据统计每9个浙江人中就有一位老板,每26个浙江人中就有一家企业,浙商也是全国最大的商人团体之一,它们把生意做到了国内外,因此在江苏来自浙江的投资商应该不少,不过却很少听说江苏投资商,
温州在浙江乃至全国的知名度都很高,温州是中国民营经济发展的先发地区与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曾经的“温州模式”与“苏南模式”和“珠三角模式”并立,享誉一时,引起全社会的普遍关注。温州人做生意也是杠杠的,炒房团是出了名的,而且温州人爱闯荡,有报告显示,每10个温州人里就有3个在外地发展。省外的温州人主要发布在江苏、广东、上海、福建、北京等经济发达省市,其中温州人外出打拼最多的地方就是江苏,2018年的数据显示是15.9万,至于有多少是投资商就不得而知了,
湛江人去珠三角打工,对我们本地人来说,是一种生活常态。可以这样说,几乎每一个湛江年轻人都考虑过,到底在家发展,还是去珠三角工作?因为湛江的情况大家都知道,对于草根阶层来说,机会少,房价物价偏高,生存不易,对于成绩好的大学生,在珠三角如果能找一份正式工作,有一个正式单位或有份高薪工作,或许还能在珠三角扎下根。
但对于农村出来,文化程度不高的年轻人,去珠三角也就是打一份工,挣点吃饭钱,求生存,能买房定居的是极少数,有的在珠三角打工十几年后,又面临是否返乡的选择题,心情是比较纠结的。在珠三角的城市中,湛江人又偏爱广州,毕竟是广东人,湛江白话虽然不正,但广州以白话为主流语言,沟通起来不觉困难。就算我们讲雷州话的,后天学的白话,在广州使用也问题不大,只是被人笑话而已,
广东人饮食习惯差不多,都比较清淡,在广州感觉吃得惯。而深圳北方人太多了,以普通话为主,似乎不怎么融得进去,广州有很多湛江人,有很多老乡甚至是本村的兄弟,去广州也好,去别的地方,都是村人带村人出去的,每条村都固定从事一个行业,或是固定在广州的一个片区活动。还有一个情况就是,对于雷州徐闻廉江等地的人来说,珠三角和湛江市区是差不多的,自己都不熟,都没啥人脉,一时半会也融不进,回家也不方便,还不如去珠三角机会多,距离远一点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