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四川省成都市与省内其他地市州经济发展差距那么大。成都市与省内其他地市州经济发展差距那么大,还有个历史原因,做大做强成都市,是四川在发展道路上做出的选择,在国内,深圳和成都,在it和软件上,谁更有吸引力,这是由四川的客观发展条件和四川工业的发展历史造成的结果。
1、西安经济实力对比成都、郑州,差距究竟在哪里?
相比较这三个城市,我们先要看国家给这些城市的定位是什么?成都和西安既是省会城市也都是副省级城市,国家区域中心城市,而郑州不是,只是河南省省会,一个地级市而已!城市定位郑州输。再看看总人口和经济总量吧!成都1570万人口,GDP是12100亿元;郑州960万人口,7800亿元;西安880万人口,6200亿元,
比GDP总量西安输。但西安的悠久历史和教育科技水平,另外两个城市根本无法相比较,当然比经济实力不能光看总量,人均才有说服力,人均GDP成都最少,成都输。总体来说,三个城市各有差的一面!但相差不多,要说差距,也就是总人口的多少而已,人口多则总量高,这是基本常识!就像河南省一样,一亿人口GDP全国排名第五,但人均并不多,仍属于穷省。
2、成都跟上海之间的差距在哪里?
很多人都把上海在国内城市中所具有的优势归结为所处地理位置的优势,先行崛起发达的优势,中央政府政策的优势等等,尤其是最后一条,即上海在中央政府眼中所处地位的优势,几乎是所有其他城市都眼红羡慕而求之不得的,但是他们却没有再进一步的深思一下,为什么上海在国家心目中的位置会如此之高,而为什么其他地方却没有如此的地位?难道是国家是中央政府有偏心吗?这种说法显然是无法说通的。
先举两个例子:一是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正处困难的时期,中央政府明确提出了“全国保上海”的政策口号,资源优先供应上海,但为什么要这样做?其实道理很简单,投入的目的是为了有产出,只有能得到最大收益回报的投入,才是效益、效率最高的投入。而在国家困难时期,手中的资源很有限,为了能得到最大的投入收益回报,以满足全国的需求,就只能把有限的资源优先投入到产出效率最高的地方去,而这个地方舍上海其谁?而实践也证明中央政府全力保上海的政策是非常英明的,因为中央政府也收到了丰厚的政策回报:上海上缴了中央政府几乎占了全国财政收入半数的利润,上海向全国提供了各种大量优质的工业消费品,上海向全国各地支援了大量的技术力量,等等,
再一是,上世纪八十年代,美国的麦道公司曾与中国的飞机制造业有过一段合作。而那个年代,国家为了应付可能到来的战争,把沿海地区的制造业技术力量大量的迁往内地,在内地建立起了众多的工业基地,而中国的飞机制造基地就设在了成都、西安、沈阳、南昌等地,上海虽也有飞机制造业,但已不是飞机制造的基地了,而美国的麦道公司在选择与中国合作的具体所在地时,没有考虑选择成都、西安、沈阳和南昌,而是毫不犹豫的选择了上海!为什么西方外国人也如此的看重上海?即使上海也有飞机制造的技术经验,但大量的技术实力已迁往了内地,而美国人却仍旧选择了上海?道理也很简单,因为合作就需要沟通,而沟通就需要有共同的语言。
在美国人的眼里,在中国的内地,唯有上海才最有现代文明的文化观念,才最容易与西方现代文明交流沟通、最容易接受西方现代文明的技术理念,而美国人的选择也没有错,几年的合作让中美双方都获得了丰厚的收获,美国人赢得了利润,而中国人通过上海不仅获得了一些先进的制造技术,更学得了现代管理的理念和具体知识。以上两个例子充分说明,上海在中国内地的城市群中不仅拥有强大的科技实力、制造业技术实力,更难能可贵的是,上海拥有独一无二的现代文明的城市文化!与内地其他地方都处于传统农耕文明文化笼罩影响之下不同的是,在中国,唯独上海拥有了现代化的工商业市场经济的文化,
3、为什么四川省成都市与省内其他地市州经济发展差距那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