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日,中国浙江杭州首次发现无症状感染者。无症状感染者与有症状患者同样具有传染性,世界多国都有关于无症状感染者的报道,日合肥报告一例,系英国留学生回国;27日浙江报告的一个确诊病例,曾与境外返回的无症状感染者有过长达8小时的同机经历;28至30日,河南共发现了三名无症状感染者,其中,与一名无症状感染者的密切接触者,已经被确诊;29日湖北荆门也发布了1例无症状感染者的消息。
1、无症状感染者到底有多少?
目前,世界多国都有关于无症状感染者的报道。1月29日,中国浙江杭州首次发现无症状感染者,截至4月6日前后,我国有1500余名无症状感染者,在接受医学观察。中国香港大学医学院院长梁卓伟3月底指出,该校与广东省联合研究,发现无症状感染者可能占总感染人数的40%,3月25日,《英国医学杂志》发文称,对一个约3000人的意大利村庄进行全面核酸检测,发现约50%-75%的感染属于无症状感染。
4月1日,美国CDC主任雷德菲尔德告诉媒体,25%的新冠肺炎感染者“无症状”,此后,4月5日,美国国家过敏症和传染病研究所主任福奇在白宫新冠疫情简报会上表示,无症状感染者或高达确诊总数的50%。“掌握无症状感染者的比例,对于了解是什么导致这种特殊的流行病,非常重要,”美国明尼苏达大学传染病研究与政策中心主任奥斯特霍尔姆告诉英国广播公司(BBC)。
但要获得无症状感染者的“精准数据”,难度很大,原因在于:首先,多数国家只对出现症状、密切接触确诊患者的人,做核酸检测。根据这一诊断路径,难以系统、全面地筛出无症状感染者,其次,核酸检测存在敏感度有限、“假阴性”等问题。即使进行全人口筛查,也可能漏掉相当比例的无症状感染者,且大范围检查会明显增加社会成本,亦不被多国采纳。
再次,症状采集过程可能影响结果,3月29日,国家卫健委专家组成员、北京地坛医院感染二科主任医师蒋荣猛在其个人微信公众号发文称,因为症状轻微,或不能正常主诉(如失语老年人、儿童等),或因基础疾病如心血管疾病、慢性肺部疾病等症状干扰,可能导致信息采集偏离。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公共卫生学院副院长张作风接受《财经》采访时,强调排除主观因素的重要性:病人在报告时,可能会忽略胃痛、腹泻等症状,
2、无症状感染者来了,疫情会不会有新的高峰?
无症状感染者与有症状患者同样具有传染性。3月最后的几天,数例无症状感染者被发现:25日合肥报告一例,系英国留学生回国;27日浙江报告的一个确诊病例,曾与境外返回的无症状感染者有过长达8小时的同机经历;28至30日,河南共发现了三名无症状感染者,其中,与一名无症状感染者的密切接触者,已经被确诊;29日湖北荆门也发布了1例无症状感染者的消息,
新冠肺炎无症状感染者并不是一个新鲜的名词,早前已经有过披露。之前,由于对新冠病毒的了解不多,所以,关于无症状患者的研究成果也是一片空白,随着研究病例的不断增多,国内的医学界大致有了一个共识:那就是无症状感染者与有症状患者同样具有传染性。根据新近的研究结论我们发现,无症状感染者尽管不发烧,不咳嗽,身体也没有任何异样,但他们同样也存在潜伏期、发病期、治愈期(也或者说是自愈期),同时他们与有症状患者一样,具有感染性,传染途径和传染率基本相似,
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教授近日在一次座谈会上谈到,“新冠病毒的特性诡异、症状又不是非常轻,比如流感它爆发厉害,但症状很轻,我们可以不理它,如果像SARS,那很重,它传播力不强,这个病毒正好介于当中,狡猾,传播力强,居然还有无症状携带,既然让有些人那么重的症状,又怎么让人无症状携带呢?所以这就成为一个大的问题”。
与此同时,钟南山院士与陈荣昌教授受《欧洲呼吸杂志》之邀,发表述评文章中指出,无症状患者可能成为人传人的重要传染源,对此,他们给出的一件事,必须重视早期争端以及隔离确诊病例。无症状感染者已成新的重点防控对象,尽管之前中国付出了巨大的代价赢得了抗疫的阶段性胜利,但新冠疫情在全球性大爆发的背景下,中国很难独善其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