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机关事业编制体系中,只有事业编、行政编、行政工勤编三种编制,没有行政事业编和公益一类事业编的说法,这两种属于于机构性质称呼,比如说行政类事业单位、公益一类事业单位。浙江某市,政府相关事业单位,公益一类,不承担行政职能,行政事业类单位和公益一类事业单位有什么区别。
1、行政事业编和公益一类事业编有什么区别?
在机关事业编制体系中,只有事业编、行政编、行政工勤编三种编制,没有行政事业编和公益一类事业编的说法,这两种属于于机构性质称呼,比如说行政类事业单位、公益一类事业单位。那么,行政事业类单位和公益一类事业单位有什么区别?1、身份不同,行政类事业单位和公益一类事业单位的编制性质相同,使用的都是事业编制,但因为行政类事业单位大多参照公务员管理,因此其在职在编人员也参照行政单位管理,执行公务员法,在工资福利和晋升方式与公务员享受同等待遇,与公务员地位无异。
而公益一类事业人员基本上使用的都是全额拨款事业编制,执行的是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与公务员有着天然之别,2、待遇不同。行政类事业单位在编人员因为参照公务员管理,工资待遇普遍比公益一类事业单位人员要高,最明显的一项就是车补,以小公所在的西部三线城市为例,普通全额事业编7级管理岗人员(相当于正科),每月到手收入3700元,而公务员正科能够拿到4400,加上年终绩效,一年的收入差大概是3万。
3、未来不同,本轮机构改革,行政类事业单位全部被纳入清理范畴,剥离行政职能收归机关,或整合到其它职能相近的行政机关,今后,除执法类机构外,不再增设或单设行政类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没有行政职能,就失去了参公的依据,这就意味着参公单位将被取消,彻底退出历史舞台。其在职在编人员在改革中虽然可以保留身份待遇不变,直至退休编制核销,但参公事业人员的消失不可避免,
2、事业编待遇怎么样?考入事业编的分享一下吧?
事业单位在编人员的工资水平要看区域经济水平,经济发达相对就高,经济差自然就低,但总的来看,事业单位在编人员的薪资水平普遍不高,这是客观事实。事业单位在编人员的工资结构,大致包括以下几项:岗位工资 薪级工资 津贴 各项补贴(省补、市补、生活补贴、荣帖等) 绩效奖励,在这些工资项目中,岗位工资和薪级工资相对固定,拉开差距的主要在津补贴,这与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直接关联,存在较大的区域差距。
纵向来看,一般省级会高于市级,市级则高于县级,县级事业单位在编人员工资,扣除五险一金后,到手的实际收入普遍在两三千左右。市级事业单位在编人员工资,扣除五险一金后,到手的实际收入普遍在三四千左右,省级事业单位在编人员工资,扣除五险一金后,到手的实际收入普遍在四五千左右。职务和职称对事业编人员的工资水平影响较大,因此,同样是在编人员,因为职务或职称的高低,彼此之间的工资收入差别也会很大,
就我了解的一些情况。浙江整体待遇,杭州、宁波一档(不过听说宁波降了,真假不知),某同学,余杭乡镇,到手18-20,2017年进面过宁波建委,打听到到手14 ,公积金 房补5k一个月,现在什么情况不了解。嘉兴、绍兴、台州一档,某同学嘉兴下区直到手15 ,台州比较了解,基本到手都有15,三区、温岭、临海比较好,玉环中等,北三县好像要低一些。
其他丽水、衢州很低,但也听说最近涨起来了,到手12-15也是有的,总结,浙江公务员应该到手没有低于12的,除了极个别的,比如温州的一些县。浙江的特点是越到基层,工资越高;级别越高,工资越高,一般县区的副科,基本都能20 到手,浙江某市,政府相关事业单位,公益一类,不承担行政职能,初级职称月到手6k-7k之间,中级职称月到手7.5k-8.5k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