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丘高铁站也在商丘站,不过是在商丘站北边。繁台也还在,这个还在,说的是它那个繁塔还在,也成了一个公园吧,我们是在黄昏时分经过那里,血红的夕阳正落在上方,感觉便瞬间来了,在这个背景下,说起“汴京八景”这种话题,也只能算是对“东京梦华”的怀念或自嗨而已。
1、商丘高铁站在哪里?
商丘高铁站也在商丘站,不过是在商丘站北边。商丘站位于河南省商丘市梁园区站前路、归德路立交桥、凯旋路立交桥、站前高架匝道与胜利路围合区域,始建于1913年,是陇海铁路、郑徐高铁、商杭高铁相互交汇的枢纽站,是陇海铁路的主要大站之一,郑徐高铁的三大站和商杭高铁的五大站之一,同时又是商杭高铁和京九高铁的始发站,现为一等站,
商丘站共计建设9台23线,16个站台面,其中陇海铁路3台8线、郑徐高铁3台7线、商杭高铁3台8线,1站台至5站台为陇海铁路站台、6站台至11站台为郑徐高铁站台、12站台至16站台为商杭(远期京九)高铁站台。现有的商丘站总建筑面积20.5万平方米,站房总建筑面积25151平方米,其中南站房建筑面积5156平方米、北站房建筑面积15995平方米、南北站房高架连廊建筑面积4000平方米,北站房于2016年9月10日随着郑徐高铁的正式通车投入使用,
2、北宋的“汴京八景”是哪八景?现在还能在河南开封看到吗?
4100年建城史和建都史,八朝古都,北宋时期世界第一大城市,开封的名头原来是很响亮的,正如十几年前《纽约时报》一篇让开封很失落的文章所说的那样,《从开封到纽约——辉煌如过眼云烟》,这个标题对于开封来说,是很贴切的,开封的辉煌,从大宋南迁之后,就开始衰落了,一路衰落下去,但好歹还算个省会城市,到了建国后省会西迁,它连省会也不是了,真正是繁华落尽了。
在这个背景下,说起“汴京八景”这种话题,也只能算是对“东京梦华”的怀念或自嗨而已,再说,对于某地的“八景”或“十景”,原本就是历史上文化人自嗨的产物,为什么不是“九景”、“十二景”?繁台春晓对于“汴京八景”的感知,书面上是看到的较早的,最早的版本据说是明代《明成化河南总志》一书中的记载。
说那“八景”是“艮岳行云,夷山夕照,金梁晓月,资圣熏风,百岗冬雪,大河春浪,吹台秋雨,开宝晨钟”,这“八景”我们想象的大概只有“大河春浪”和“吹台风雨”了。开封离黄河很近,那有个有名的河口,叫柳园口,很多年前,我去走黄河时,跟着一干人等在那逗留过,那里浅水一湾,浅滩大片,还有不少的水鸟如白鹭、灰鹭等,风光还是有点意思的。
但要排进现在的“八景”,估计“再议”的意见居多,但历史上的柳园口,可不是这么个样子,听黄河边的老人们讲,好几十年前,黄河睡眠阔达十几公里,不像现在这么寒碜,那足可见黄河的水大。柳园口没了”大河春浪“,现在变成了鸟类的天堂,而在明代,估计水还要大,那个时候黄河水是没怎么治住的,开封也饱受黄河水患,城市被淹了一次又一次,实在是提起黄河来,居民们会一肚子苦水,但文人雅士却把大河也排上了“八景”之一,是他们的扯淡,还是不知民间疾苦,还真说不清。
但为何是“大河春浪”而不是”夏浪“或”秋浪“,大约是春节不是洪水季,黄河水不是浑黄的,再加上有新绿,所以有可爱的成分罢,而秋天又太萧瑟,让人感伤,不适合对外炫耀,所以只有”大河春浪“,最对得上文人的胃口。吹台风雨,能有啥稀奇的?吹台风雨,我是去过的,至今还有那么一个高台,相传是汉代集会寻欢的场所,不知道明代那儿的风雨跟别的地方的风雨有何不同,是荒郊野岭,行人少至之地,风雨交加,密林密布,更适合离别践行?也许各自的胃口不同,别人编纂的”汴京八景“,不合我的调调,我要加点自己的增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