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四川 > 成都市 > 成都武侯祠有什么纪念品(成都武侯祠博物馆标志)

成都武侯祠有什么纪念品(成都武侯祠博物馆标志)

来源:整理 时间:2022-11-24 02:24:34 编辑:成都天气 手机版

1. 成都武侯祠博物馆标志

标志以诸葛亮的纶巾造型为设计元素,形象地传达了诸葛武侯的概念,体现深厚的三国文化内涵;标志还融入了汉代漆器中云纹的造型和常用的红色、黑色,与汉文化相协调,表达了武侯祠的时代特征和文化气质;该标志还巧妙地把四川的简称“川”字与成都的拼音字母“C”左右相融合,说明了武侯祠的地域特点。

2. 成都武侯祠博物馆标志性建筑

成都武侯祠博物馆,成都市武侯区武侯祠大街231号成都武侯祠博物馆内武侯祠 - 公交站,距离248米途经公交车: 1路 57路 82路 334路 335路1126路武侯祠东街 - 公交站,距离427米途经公交车: 8路 21路

3. 成都武侯祠博物馆图片

武侯祠位于四川成都南郊,占地56亩,是国内纪念蜀汉丞相诸葛亮的主要胜迹,也是成都市个主要的旅游参观点。初与刘备昭烈庙相邻,明初武侯祠并入昭烈庙。1672年重建,形成现存武侯祠君臣合庙。

武侯祠建于唐,唐朝大诗人杜甫曾有诗写到它:“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现在的武侯祠是清康熙年间重建的。它同先主庙、刘备莫相毗连。武侯祠主体建筑分大门、二门、刘备殿、过厅、诸葛亮殿五重,严格排列在从南到北的一条中轴线上。

4. 四川成都武侯祠博物馆标志

  武侯祠在成都市武侯区。  武侯祠简介:  武侯祠(汉昭烈庙),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一级博物馆。武侯祠位于成都市武侯区,肇始于公元223年修建刘备惠陵时,它是中国唯一的一座君臣合祀祠庙和最负盛名的诸葛亮、刘备及蜀汉英雄纪念地,也是全国影响最大的三国遗迹博物馆。1961年国务院公布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8年评选为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成都武侯祠现占地15万平方米,由三国历史遗迹区(文物区)、西区(三国文化体验区)以及锦里民俗区(锦里)三部分组成,享有“三国圣地”的美誉。  修建背景:  武侯祠是纪念中国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的祠堂,因诸葛亮生前被封为武乡侯而得名。公元二三四年八月,诸葛亮因积劳成疾,病卒于北伐前线的五丈原(今陕西宝鸡市岐山县城南约20公里),时年五十四岁。诸葛亮为蜀汉丞相,生前曾被封为“武乡侯”,死后又被蜀汉后主刘禅追谥为“忠武侯”,因此历史上尊称其祠庙为“武侯祠”。全国最早的武侯祠在陕西省汉中的勉县(沔县),但目前最有影响的是成都武侯祠。  据《三国志》的记载,刘备于公元223年病故白帝城之后,灵柩运回成都,下葬于此,史称惠陵。而按照汉制,有陵必有庙,所以在同时期,就有了汉昭烈庙诞生。大约在南北朝时期,成都武侯祠与惠陵、汉昭烈庙合并一处。

5. 成都武侯祠博物馆标志图片

成都燃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成都燃气”)始建于1967年3月,前身为成都市煤气总公司,是国内大中城市中最早经营城市天然气的专业公司之一。2004年实施改制成立有限责任公司;2017年9月完成股份制改造, 2019年12月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主板挂牌上市,股票代码为“603053”,股票简称“成都燃气”,注册资本88889万元人民币,总股本88889万股。

成都燃气业务涵盖城市燃气供应,燃气工程规划、设计、施工安装,燃气输配、应用、管理,燃气智能化系统研发、设备制造,燃气专用设备、压力容器、计量装置检测,燃气具及设备销售等。

6. 成都市武侯祠博物馆官网

不一样。

武侯祠,位于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武侯祠大街231号,占地15万平方米,始建于章武元年(221年),原是纪念诸葛亮的专祠,亦称孔明庙、诸葛祠、丞相祠等,后合并为君臣合祀祠庙。

武侯祠是民众对蜀汉丞相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精神的肯定和赞誉的载体,也是三国遗迹源头,由汉昭烈庙、武侯祠、惠陵、三义庙四部分组成,属于成都武侯祠博物馆的文化遗产保护区。

成都武侯祠博物馆现由三国历史遗迹区(文物区)、西区(三国文化体验区)、锦里民俗区(锦里)三大板块组成。武侯祠包括在武侯祠博物馆的文物区。

7. 现收藏于成都武侯祠博物馆的一块

中国国家博物馆

现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的十大镇馆之宝的大盂鼎,铸造于西周初年周康王时期,主人是一个叫“盂”的辅佐周王的大贵族,为了祭祀自己的祖先而铸造了这口三足圆形的鼎,故而叫“大盂鼎”。之所以称“大”,是因为这个鼎体型巨大,身高达到101.9厘米,口径达到77.8厘米。鼎,是商周时期用来烹煮和存放肉类食物的器具,铜鼎因为珍贵,通常只是用作祭祀礼器。

这个大盂鼎于1849出土于陕西宝鸡眉县李家村,自出土后便流入到文物市场,颠沛流离,历经磨难,直到新中国成立后的1951年,才被它的最后一任主人苏州潘氏家族捐献给国家。

大盂鼎的出土情形现在已经无法知道了,只知道它出土后即被宝鸡岐山县大户宋金鉴花钱买下,之后又被岐山县令占有,后转卖给北京的古董商,于是大盂鼎从陕西流落到京城。而最初的买家宋金鉴,却因科举考试也来到了京城,而且高中进士,入了翰林院庶吉士,是清代岐山县唯一的一个翰林。结果阴差阳错,宋金鉴居然在京城又看到了曾经属于自己的这个大盂鼎,于是毫不犹豫再一次高价买回。

宋金鉴死后,其后人把大盂鼎卖给了陕甘总督左宗棠的幕僚袁保恒,于是袁保恒就把鼎作为礼物献给了左宗棠。因为早年左宗棠在做湖南巡抚骆秉章的幕僚时,遭到湖南永州总兵樊燮的构陷差点丢了性命,多亏了当时任大理寺少卿的潘祖荫的帮助才得以保全。

左宗棠得了大盂鼎后,知道潘祖荫有收藏文物的爱好,正好也作为当初救命之恩的感谢,于是把鼎就送给了潘祖荫,此后大鼎就一直为潘氏家族所有。

潘祖荫,出生于苏州潘氏家族,后半生一直身居高位,历任工部尚书、礼部尚书、兵部尚书等要职,酷爱藏书和金石。尽管大盂鼎声名显赫,遭无数人觊觎,但因为潘祖荫的身份地位在那摆着,所以无人敢动。比如两江总督端方,也是金石爱好者,一直就想得到这个宝物,多次提出购买均遭潘家拒绝。潘祖荫死后,潘氏家族由其弟潘祖年掌管,对大鼎也是珍爱如故,视作哥哥的遗物,传家之宝。

民国期间,曾有民国大员以在苏州办展览为名要求潘家把大鼎贡献出来,以图长期占据,遭到潘家的拒绝。1937年日寇入侵,苏州很快就沦陷,这时潘祖年也已经去世,潘氏家族妇孺居多,潘祖荫的侄孙潘承厚、潘景郑商定后,决定将潘家所有的藏品里,无法携带的贵重的文物和书籍秘密埋于潘家大院的一处隐蔽的屋内,然后居家迁往上海避难。此后日军多次进入潘家仔细搜查均一无所获,大鼎得以保存。

解放后,国内局势稳定,政府对文化工作也非常重视,于是潘氏族人商议之后,由潘祖荫的侄孙媳潘达于出面,将潘家收藏的大盂鼎,连同潘家收藏的另一件国宝大克鼎一同捐献给国家。1959年,大盂鼎被送至北京国家博物馆收藏,大克鼎则一直保存在上海博物馆。

8. 成都市武侯祠博物馆有哪些旅游

公元234年,蜀相诸葛亮率军六出祁山,最后却“出师未捷身先死”。消息传至成都,蜀国上下一片哀声。为了纪念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己”和“ 匪皋则伊、勋高管乐”,人们在成都近郊修建了好几处祠庙,其中武侯祠是最著名的一座。杜甫诗曰“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说的就是它。 现在 武侯祠是与祭祀刘备的“汉昭烈庙”合二为一,因为是君臣关系,所以正门的匾额上写有“汉昭烈庙”,然而民间默认“武侯祠”。 一柱一联,还好不考。。

文章TAG:成都武侯祠有什么纪念品成都成都武侯祠武侯祠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