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四川 > 成都市 > 为什么叫三星堆,三星堆为什么起名叫三星堆

为什么叫三星堆,三星堆为什么起名叫三星堆

来源:整理 时间:2022-09-23 07:20:46 编辑:成都本地生活 手机版

本文目录一览

1,三星堆为什么起名叫三星堆

这个给人们带来诸多未解之谜的三星堆文化,之所以这样叫,是因为三星堆遗址发掘地附近有三个黄土堆,据传说玉皇大帝在马牧河畔洒下三把土,然后就变成三颗星,所以这三个黄土堆就叫做三星堆。而考古遗址命名一般是以所在地的小地名为准,这样子能够精确的反映遗址所在位置,否则很容易出现不同遗址有着相同名称的情况。而这个“小地名”中的小,是相对省、县级行政区划来说的,一般就是遗址所在地的村庄名,或者当地人对于村庄内某一处更小地方的称呼。三星堆就是根据遗址出现地方的地名来命名的。

三星堆为什么起名叫三星堆

2,三星堆为啥叫三星堆

三星堆得名于“三星村”,而“三星村”则得名于三个稍稍隆起的小土堆。它们排列很有规律,很像是天上的三颗星辰。而且,在三星堆遗址的北面,还有一个形似弯月的台地,史称“三星伴月”。在上世纪70年代的时候,当地修建了一座砖厂,就在今天三星堆遗址的附近。之所以建在这里,是因为这三个土堆上的土,非常适合烧砖。当时在砖厂建设的过程中,其实就已经发现了大量的陶器。但当时的人们还没有意识到这些文物的价值,并没有有效地保护起来。等文物部门的工作人员赶到现场时,”三星堆“被破坏得只剩下”半星堆“了。三星堆相关新闻:2021年3月20日,三星堆遗址考古工作中新发现的6个“祭祀坑”已出土了500多件重要文物,其中3个坑中发现有象牙。3月21日,三星堆考古“上新”继续进行中,4号坑一根重达100多斤的象牙被完整提取。三星堆“祭祀坑”出土了大量重要文物,保存完整的东、西、南城墙和月亮湾内城墙,但目前已发掘的面积只占遗址总面积的2%左右。

三星堆为啥叫三星堆

3,三星堆遗址为什么叫三星堆

因为三星镇的三星村遗址附近有三个稍稍隆起的小土堆,而这三个土堆排列看起来十分的有顺序,就像是天上的三颗星辰,因此这个遗址就有了三星堆的称号。三星堆遗址位于四川省广汉市西北部,最开始发掘是在1934年,之后经过很长一段时间的搁置,直到1963年才重新开始发掘,并且在1980年被正式命名为“三星堆文化”,也被誉为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考古发现之一。由于三星堆出土的文物在历史上并没有记载,很多都是震惊世界的,比如青铜神树、黄金权杖、黄金面具以及各类精美玉器,所以根本不可能把这些文物归于哪个朝代,所以考古学家特意将所有在三星堆出土的文物都称为“三星堆遗址文物”。三星堆遗址是成都平原最长的先秦聚落和城市,也是长江上游已知最大的青铜时代古遗址。以三星堆遗址为代表的三星堆文化是四川盆地最早的青铜文化,在中国青铜时代考古中占有重要地位。三星堆文化的分期,可以根据其考古时的发现分为三星堆遗址一期、二期、三期和四期。也可以按研究后文化类别分为宝墩文化、三星堆文化和十二桥文化。三星堆文化的分期对于认识三星堆与当地先秦时期青铜文化和新石器文化的关系有着重要作用,也奠定了完善四川古文化发展谱系,确定巴蜀文明形成的基础。

三星堆遗址为什么叫三星堆

4,三星堆 为什么叫三星堆 名字从何而来

三星堆文化的命名,是基于1933年至1980、1981年的若干次考古调查和发掘所获资料。自1933年华西大学博物馆葛维汉、林名均首次发掘,直到1949年以后才对三星堆一带展开科学的考古调查与发掘。四川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四川大学历史系等于1956年、1958年、1963年、1964年和1980年5月在这一带进行过考古工作,当时称这一带的古遗址为中兴古遗址。根据三星堆遗址古文化在四川地区分布较广,又具有一群区别于其他任何考古学文化的特殊器型,发掘者建议将这一考古学文化命名为“三星堆文化”。 扩展资料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唐飞答道:“以三星堆为代表的古蜀文明深刻地参与了中华文明体系的构建,通过南方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三星堆将中华文明与东南亚、西亚甚至更遥远地区文明紧密连接了起来。”无论三星堆身世如何,中国考古学家如今都不讳言。复杂的历史不该被简单的理论模型束缚甚至蒙蔽。同样需要强调的,是古蜀国先民自身独特而蓬勃的文明原生力,造就了三星堆的无上辉煌。最高深莫测的三星堆青铜器,还是非青铜神坛莫属:它分为上下叠落的三层,底层是一对头尾相向的神兽,中层为四立人及头顶的山峰,上层有建筑及人物、飞鸟等造型,其中,建筑四面镂空,每面内铸一排五个跪坐人像。结构类似的三星堆青铜神坛,共发现三件,只是均受损严重,故知名度不高。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三星堆文化

5,为什么叫三星堆

由于其古域内有起伏相连的三个黄土堆而得名,有“三星伴月”之美名。三星堆古遗址位于四川省广汉市西北的鸭子河南岸,分布面积12平方千米,距今已有5000至3000年历史,是迄今在西南地区发现的范围最大、延续时间最长、文化内涵最丰富的古城、古国、古蜀文化遗址。现有保存最完整的东、西、南城墙和月亮湾内城墙。三星堆遗址被称为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考古发现之一,昭示了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一样,同属中华文明的母体,被誉为“长江文明之源”。其中出土的文物是宝贵的人类文化遗产,在中国的文物群体中,属最具历史、科学、文化、艺术价值和最富观赏性的文物群体之一。在这批古蜀秘宝中,有高2.62米的青铜大立人、有宽1.38米的青铜面具、更有高达3.95米的青铜神树等,均堪称独一无二的旷世神品。而以金杖为代表的金器,以满饰图案的边璋为代表的玉石器,亦多属前所未见的稀世之珍。 2021年3月20日,三星堆遗址考古工作中新发现的6个“祭祀坑”已出土了500多件重要文物,其中3个坑中发现有象牙。3月21日,三星堆考古“上新”继续进行中,4号坑一根重达100多斤的象牙被完整提取。三星堆“祭祀坑”出土了大量重要文物,保存完整的东、西、南城墙和月亮湾内城墙,但目前已发掘的面积只占遗址总面积的2%左右。文化分期三星堆文化的分期,可以根据其考古时的发现分为三星堆遗址一期、二期、三期和四期。也可以按研究后文化类别分为宝墩文化、三星堆文化和十二桥文化。三星堆文化的分期对于认识三星堆与当地先秦时期青铜文化和新石器文化的关系有着重要作用,也奠定了完善四川古文化发展谱系,确定巴蜀文明形成的基础。其主要出土的上百件青铜精品,一如青铜立人像年代则在第四期,概括约在公元前1200-公元前1000年之间,相当于中原地区的安阳殷墟遗址。1933年至1934年的第一次对月亮湾真武宫遗址和玉石器坑挖掘时,已经有人注意到两者年代有所不同。1963年四川大学考古专业实习进一步的从地层上论证了不同时期的叠压关系。1980年、1981年第一次发掘时,考古队员将堆积物分为八层,除去表层土(第1层)、间隙层(第5、7层),剩下的五层被称为“第一至第五文化层”。其中第四、五文化层(第6、8地层)被划为第一期,第二、三文化层(第3、4地层)被划为第二期。第一文化层(第2地层)被划为第三期。1982年,通过第二次发掘,发掘者提出存在三星堆遗址第四期。至此,三星堆文化分为四期的基本框架已经形成。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三星堆遗址
文章TAG:为什么叫三星堆为什么什么三星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