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四川 > 成都市 > 城市发展战略,城市发展战略制定的过程要点是什么

城市发展战略,城市发展战略制定的过程要点是什么

来源:整理 时间:2022-09-23 00:56:17 编辑:成都本地生活 手机版

本文目录一览

1,城市发展战略制定的过程要点是什么

城市发展战略制定的过程要点:1、明确城市发展战略的目标,即城市发展战略关注什么。2、关注城市的发展条件。3、制定和实施城市发展战略。城市发展战略含义:城市发展战略是指在较长时期内,人们从城市发展的各种因素、条件和可能变化的趋势预测出发,做出的关系城市建设发展全局的根本谋划和对策,城市发展战略是城市经济、社会、建设三位一体的发展战略。城市发展战略是关于现代城市发展目标和实现目标的方针、政策、途径、措施和步骤的高度概括,是市政管理中具有全局性、方向性的根本大计,故对城市发展具有方向性、长远性、总体性的指导作用,是城市各项工作的指南和纲领。实施战略目标的步骤:1、战略目标分解到组织的部门直至每个人。2、宣传解释战略目标的重要性。3、制定战略目标实施计划。4、监督控制实施。5、实施反馈。6、修改战略目标。

城市发展战略制定的过程要点是什么

2,城市发展战略通常由 组成

城市发展战略通常由:战略措施,战略反馈,重点战略,战略愿景,战略依据组成。一、城市发展,是指城市在一定地域内的地位与作用及其吸引力、辐射力的变化增长过程。是满足城市人口不断增长的多层次需要的过程。包括量的扩张和质的提高。量的扩张表现为城市数量的增加和规模的扩大,即城市化水平的提高;质的提高则表现为城市功能的加强,现代化水平的提高。二、城市发展,从空间角度而言,是存在于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一个独特的居民点形式;从经济角度而言,城市的第二、第三产业是整个区域及国家经济整体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城市作为地域经济、技术、政治、生产、人口、信息、交通、文化等的集聚点,对其周围地域具有一定的吸引力,城市在运行过程中也不断对周围地域产生辐射力。考察城市发展,不但要看其自身增长变化情况,更重要的是考察其对周围地区吸引力、辐射力的变化,考察其在地区中地位作用以及对周围地区“贡献率”大小的变化。三、文化是城市的灵魂,自然资源越挖越少,但文化资源越挖越多。未来,淮南将注重挖掘文化资源,彰显城市特色,统筹城市建设与古迹保护、文化传承,挖掘、保护和传承好淮南的文化遗产,努力在城市化进程中融入文化元素,打造文化生态,由“卖资源”向“卖文化”转变,找寻淮南文化元素,提炼城市符号。四、走低碳之路。坚持既要推进高碳产业低碳化,又要培育低碳产业集群化:高碳产业低碳化是加快深煤发展,促进煤炭“链式”延伸和“循环”发展。低碳产业集群化是加快非煤产业发展,推进以沿淮产业带和合淮工业走廊为主线的"T"型工业布局,在山南建高新区和低碳区,山北至淮河以南建加工区和服务区,淮河以北建重化工业区。五、城乡整体发展动力:农村向城镇的向心集聚,城镇向周围地区的离心辐射手段:规划、引导和调控城镇体系目的:协调城乡发展,促进城市与区域发展效益的统一。

城市发展战略通常由 组成

3,新形势下我国城市发展战略管理的重点是什么

重点是民生,是就业。以已经发展起来的带动城市周边地区的发展。把一些高校及类似的企事业单位搬到郊区。1.这些单位占地多,搬出去之后可以更好地发展占城市主导地位的商业。2.像学校等能很好地拉动周边经济的发展。一、我国城市按性质分,大体有以下几类:1. 工业城市;交通港口城市;商贸城市;科研、教育城市;综合中心城市;县城;特殊职能的城市。2. 城市按城市人口规模分为以下三类:大城市(是指人口在50万以上的城市);中等城市(是指人口20万以上不足50万的城市);小城市(是指人口不足20万的城市)。3. 确定城市性质,就是综合分析城市的主导因素及其特点,明确他的主要职能,指出他的发展方向。4. 在确定城市性质时,必须避免两种倾向:一种是以城市的共性作为城市的性质;另一种是不区分城市基本因素的主次,一一罗列,结果,却失去指导规划与建设实践的意义。5. 城市性质确定的方法有:定性分析法与定量分析相结合,以定性分析为主。6. 定性分析就是在全面分析说明城市在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的作用和地位。7. 定量分析就是在定性基础上对城市职能,特别是经济职能用一定的技术指标,从数量上去分析自然资源、劳动资源、能源交通及主导的经济产业部门,说明现有和潜在优势。8. 经济职能的定量分析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分析主要产业部门在全国或地区的地位和作用;分析主要部门经济结构;分析用地结构的主次,以用地的所占比重的大小来定量地分析。9. 城市的性质决定了城市建设的发展方向和用地构成,而城市的规模则决定城市的用地及布局形态。10. 城市的规模通常以人口规模和用地规模来界定。11. 城市人口是指那些与城市的活动有密切关系的人口,他们常年居住生活在城市的范围内,构成了该城市的主体,是城市经济发展的动力、建设的参与者,又都是城市服务的对象;徒们赖城市以生存,又是城市的主人。12. 城市按照人口密度、经济联系、管理条件等因素,一般可划分为市区、近郊区、市辖县(远郊区)。13. 城市规划中的城市人口是指市区与近郊区的非农业人口。14. 市辖县的非农业人口,除了个别直属该市的工业区(镇)以外,一般不计;而应将他们分别计入各市辖县镇中去。15. 城市人口调查研究的意义:城市人口调查分析和预测,是一项极重要又复杂的工作,它既是城市总体规划的目标,又是制定一系列具体技术指标与布局的依据。16. 了解年龄构成的意义在于:比较成年组人口与就业人数,可以看出就业情况和劳动力潜力;掌握劳动后备军的数量,对研究经济有重要作用;掌握学龄前儿童的数量和发展趋向,是制定托、幼及中小学等公共设施规划指标的重要依据;掌握老年组的人口数及比重,分析城市老龄化水平及发展趋势,是城市社会福利服务设施规划指标主要依据;分析年龄结构,可以判断城市人口自然增长变化趋势;分析育龄妇女人口数量,是预测人口自然增长的主要依据。17. 影响年龄构成特点的因素主要有:计划生育工作的成效;城市不同发展阶段;城市的性质与规模。18. 性别的构成反映男女之间的数量和比例关系。它直接影响城市人口的结婚率、育龄妇女生育率和就业结构。19. 家庭构成反映城市人口的家庭数量、性别、辈分等组合情况。他对于城市住宅类型的选择,城市生活和文化设施的配置,城市生活居住区的组织等都有密切关系。20. 在城市总人口中,按其参加工作与否,分为劳动人口与非劳动人口;劳动人口又按工作性质和服务对象,分成基本人口和服务人口。

新形势下我国城市发展战略管理的重点是什么

文章TAG:城市发展战略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