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四川 > 成都市 > 西南石油大学南充,西南石油大学南充校区怎么样

西南石油大学南充,西南石油大学南充校区怎么样

来源:整理 时间:2022-09-14 20:10:25 编辑:成都本地生活 手机版

本文目录一览

1,西南石油为什么要重回南充

西南石油大学重回南充有源自当初的情分在。据了解,2016年,新一轮市校战略合作协议签订,西南石油大学以更加主动的姿态融入地方经济建设,加快推进西南石油大学建设发展进程,努力打造川东北人才高地、科技高地、创新创业资源集聚地,反哺南充经济、回报南充人民。相关信息:“在南充这片沃土上,西南石油大学孕育和发展了为石油而生、为石油而息的基础,奠定了学校走向未来最重要的平台。到今天,为祖国加油为民族争气的大学精神,根系南充,情出于南充。”市校合作促进会上,西南石油大学党委书记孙一平表示,站在六十甲子的崭新起点,将努力实现将南充校区“再造一所西南石油大学”的愿景,为“南充新未来 成渝第二城”建设助力。

西南石油为什么要重回南充

2,西南石油大学南充校区怎么样

西南石油大学南充校区还可以。西南石油大学是新中国创建的第二所石油本科院校,是一所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四川省人民政府管理为主的高等学校。西南石油大学有两个校区,分别是成都校区和南充校区。这两个校区除了地址不同之外,还有一点差别,就是教学体系的区别,西南石油大学成都校区是本硕博体系,西南石油大学南充校区是本硕两级办学体系。成都校区地址是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区新都大道8号,南充校区地址是南充市油院路30号。西南石油大学南充校区教学理念?南充校区坚持立德树人,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形成了全员、全方位、全过程育人氛围。坚持厚基础、强实践、重能力、严过程的办学理念,构建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理论学习与项目实践相结合、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相结合、学校与企业深度合作”的教育模式。在师生员工中大力弘扬“为祖国加油,为民族争气”的大学精神,营造乐学善思的良好学习氛围,以“明德、笃志、博学、创新”的校风培养了一大批思想政治素质过硬、基础扎实、创新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社会责任感强的优秀人才,受到用人单位的广泛赞誉。以上内容参考? 西南石油大学南充校区官网-校区概况

西南石油大学南充校区怎么样

3,西南石油大学从南充迁往新都导致了南充市和西南石油大学双输为什么

对于南充来说,失去了一所百年高校,就会少掉很多的经济来源,丧失年轻人才,降低城市活力,对于西南石油大学来说丧失了百年根基,搬到新的地方要适应不少的时间,但从长远来看,这对西南石油大学来说未尝不是一种有利的选择。在成都建设校园是一种双赢的局面。西部科技大学的发展是有保障的。绵阳不会失去一所优质的大学,但如果在成都设立分校,恐怕绵阳的主校区将名存实亡。这种情况并不少见。四川农也使用这种方法。目前雅安校区和成都校区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如果西部科技大学落户青白江,青白江的综合实力将会大大提高。这将有助于青白江改善其传统工业印象,更有利于青白江建设综合城市。此外,还将巩固青白江铁路港口的核心地位。港口由三方共建,其中新都“投资成本低”,铁路港口的核心是“青白江、金堂”;金堂给人的印象是综合城市,青白江给人的印象是传统城市。中国的工业和铁路对青白江的发展极为不利。拓展资料:西南石油大学(SWPU),简称“西南石油大学”(SWPU),位于四川省会成都市。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创办;是全国首批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大学,入选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国家“111计划”建设高校、国家“特色重点学科工程”建设高校、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共性研究生专业、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国家高校实践教育、创新创业基地、中国政府来华留学生奖学金、中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成渝双城经济圈高校联盟,“长江伏尔加河”高校联盟中俄成员高校。1958年,四川石油学院在四川南充成立,隶属于原石油工业部。1970年更名为西南石油学院。主要由四川省人民政府管理的普通高等学校;2002年,学校主体迁至成都市新都区;2004年,四川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合并;2005年更名为西南石油大学。截至2021年7月,学校拥有成都、南充两个校区,总校区面积3000余亩;现有教学(系)19个,本科专业75个;5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5个一级学科博士点,20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2个专业学位硕士点;全日制在校生(含全日制统一招生和博士生)38606人,其中普通本科生30829人。现有硕士研究生6301人,博士研究生963人,有学历的外国留学生513人。在职硕士研究生1287人

西南石油大学从南充迁往新都导致了南充市和西南石油大学双输为什么

4,西南石油大学南充校区整体情况怎么样

西南石油大学南充校区整体情况非常不错,办学实力相当雄厚:1、师资力量截止2017年7月4日,成都、南充两校区现有教职工2397人,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244人,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624人。专任教师1664人,其中有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2人,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学部委员1人,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3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3人。四川省“塔尖”人才培养工程人选2人, “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8人,国家“万人计划”入选者2人,孙越崎能源大奖获得者3人,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38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54人。国家和省部级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50人,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得者2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资助获得者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7人,博士生导师107人。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73人,全国优秀教师6人,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1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1人,全国师德先进个人1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1人,全国教育系统职业道德建设标兵1人。全国化工优秀科技工作者1人,四川省科技杰出贡献奖1人,省杰出创新人才奖1人,四川杰出人才奖1人,省教学名师9人,省优秀教师9人,省师德标兵1人。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3人,省“十佳”青年教师1人,霍英东青年教师奖获得者、青年教师基金资助获得者11人次,孙越崎科技教育基金奖获得者19人。2、硬件设施西南石油大学南充校区校园总面积近800亩,建筑面积约38.3万平方米,其中有四幢教学楼、两幢实验大楼,教学实验总面积为8.7万平方米。图书馆11468平方米,办公楼5615平方米,体育场馆总面积3.95万平方米;同时拥有学生宿舍和培训楼共12幢、共5.08万平方米、1689个房间。校内拥有电工电子、机电工程、焊接检测、城市燃气、ERP沙盘、建筑工程、化学、物理等实验室60多个。校区图书馆中外文藏书达100万册,电子图书达125万册,各类中外电子文献数据库50多个。拥有教育部“互联网+中国制造2025”产教融合创新基地1个。大学生创新创业科技依托平台有西南石油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国家级技术转移示范机构、科技企业孵化器、全国高校学生科技创业实习基地、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四川省大学生创新创业示范园区等8个。 3、专业设置西南石油大学南充校区与西南石油大学成都校区同为普通本科层次、毕业证、学位证等所有毕业文件与成都校区完全一致。直博、保研等政策与成都校区一致。新生有一次校区内自由选择专业的机会,但是不得跨校区转专业。西南石油大学南充校区办学历史:1958年,新中国第二所石油本科高校——四川石油学院,在驰援新中国第一次石油大会战——川中石油大会战中应运而生。在朱德、胡耀邦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关怀下,以首任院长马载为代表的先辈们,不畏艰辛,克服万难,在南充飞机坝、燕儿窝开始了先招生后建校、边劳动边教学的破常规办学。1970年,更名为西南石油学院。1988年开始建设我国油气开发类第一个国家重点学科,1989年开始建设我国油气工业上游领域第一个国家重点实验室,2000年,开始建设成都校区。2005年,更名西南石油大学。2014年6月,学校与南充市人民政府签署合作共建协议,以国家引导部分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校转型发展为契机。通过合作共建的方式,提出到2030年把南充校区建成一所高水平工科院校的目标,为川东北地区、成渝经济区、陕南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作出更大贡献。2015年7月,南充校区正式取消专科,开始恢复本科办学,借用成都校区5个本科专业一年时间过渡,同期国家大学科技园南充分园也开始建设。2016年7月,南充校区开设财务管理、城乡规划、电子与计算机工程、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焊接技术与工程、机械电子工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酒店管理等8个本科专业。面向天津市、浙江省、四川省、湖南省、海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等7省市招生。2017年,南充校区设立基础教学部、工程学院、信息学院、财经学院等4个教学单位,建有能源与化工、机械与材料、电子与信息、财经与管理及现代服务等5大专业集群。形成了以工学为主,管理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格局,并增设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工程造价等两个新专业,招生专业增加到10个。2020年,南充校区实现整体一本招生,自此,和成都校区同为一本批次招生。同时,从成都校区调转5个专业到南充校区,招生专业增至18个,招生人数也进一步扩大。
文章TAG:西南石油大学南充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