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四川 > 成都市 > 三星堆遗址在什么地方,三星堆发现在哪里

三星堆遗址在什么地方,三星堆发现在哪里

来源:整理 时间:2022-09-07 05:14:42 编辑:成都本地生活 手机版

本文目录一览

1,三星堆发现在哪里

四川广汉南兴镇。
三星堆遗址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中国西南地区的青铜时代遗址,位于四川广汉南兴镇。1980年起发掘,,因有三座突兀在成都平原上的黄土堆而得名

三星堆发现在哪里

2,三星堆遗址在哪里

三星堆古遗址位于四川省广汉市西北的鸭子河南岸,南距四川省省会成都40公里,东距广汉市区7公里,是迄今在西南地区发现的范围最大、延续时间最长、文化内涵最丰富的古城、古国、古蜀文化遗址。

三星堆遗址在哪里

3,三星堆位于

三星堆位于我国四川省成都平原 三星堆遗址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中国西南地区的青铜时代遗址,位于四川广汉南兴镇。1980年起发掘,,因有三座突兀在成都平原上的黄土堆而得名。三星堆文明上承古蜀宝墩文化,下启金沙文化、古巴国,前后历时约2000年,是我国长江流域早期文明的代表,也是迄今为止我国信史中已知的最早的文明。
百科名片三星堆遗址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中国西南地区的青铜时代遗址,位于四川广汉南兴镇。1980年起发掘,,因有三座突兀在成都平原上的黄土堆而得名。三星堆文明上承古蜀宝墩文化,下启金沙文化、古巴国,前后历时约2000年,是我国长江流域早期文明的代表,也是迄今为止我国信史中已知的最早的文明。
你好! 三星堆位于“四川”

三星堆位于

4,中国著名的三星堆遗址在哪个省

中国著名的三星堆遗址在四川省,三星堆古遗址位于四川省广汉市西北的鸭子河南岸,分布面积12平方千米,距今已有5000至3000年历史,是迄今在西南地区发现的范围最大、延续时间最长、文化内涵最丰富的古城、古国、古蜀文化遗址。其中出土的文物是宝贵的人类文化遗产,在中国的文物群体中,属最具历史、科学、文化、艺术价值和最富观赏性的文物群体之一。在这批古蜀秘宝中,有高2.62米的青铜大立人、有宽1.38米的青铜面具、更有高达3.95米的青铜神树等,均堪称独一无二的旷世神品。而以金杖为代表的金器,以满饰图案的边璋为代表的玉石器,亦多属前所未见的稀世之珍。

5,三星堆在哪里

三星堆位于我国四川省成都平原,自从上个世纪20年代开始,人们陆续在成都平原发掘出一些明显区别于黄河流域的各种文物,尤其上个世纪80年代前后,在几个工地偶然出现的大批以青铜器和玉石为主的出土文物,不仅震撼了中国人,而且也震撼了全球考古界。
四川.广汉
四川广汉南兴镇
 三星堆遗址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中国西南地区的青铜时代遗址。位于四川广汉南兴镇。1980年起发掘。在遗址中发现城址1座,据认为,其建造年代至迟为商代早期。已知东城墙长1100米,南墙180米,西墙600米,为人工夯筑而成。清理出房屋基址、灰坑、墓葬、祭祀坑等。房基有圆形、方形、长方形3种,多为地面木构建筑。自1931年以后在这里曾多次发现祭祀坑,坑内大多埋放玉石器和青铜器。1986年发现的两座大型祭祀坑,出土有大量青铜器、玉石器、象牙、贝、陶器和金器等。金器中的金杖和金面罩制作精美。青铜器除罍、尊、盘、戈外,还有大小人头像、立人像、爬龙柱形器和铜鸟、铜鹿等。其中,青铜人头像形象夸张,极富地方特色;立人像连座高2.62米,大眼直鼻,方颐大耳,戴冠,穿左衽长袍,佩脚镯,是难得的研究蜀人体质与服饰的资料。祭祀坑的年代约当商末周初,被认为是蜀人祭祀天地山川诸自然神祗的遗迹。
成都

6,三星堆遗址在哪里是哪个朝代

三星堆遗址在四川省德阳市境内的广汉市,距今4800年到2600年,年代范围前后延续2000年,相当于新石器时代晚期到周朝初期,横跨了夏商周三个朝代。三星堆遗址群规模巨大,范围广阔,所出土的大量陶器、石器、玉器、铜器、金器,具有鲜明的地方文化特征,自成一个文化体系,已被中国考古学者命名为“三星堆文化”。第一期属于“宝墩文化”,是四川地区目前最早的考古发现,属于新石器时代。第二期到三、四期过渡阶段是三星堆文化阶段,相当于历史上中原的夏、商、周初。时期分布第一期时间范围在:约公元前2800年—约公元前2100年。第二期时间范围在:约公元前2100年—约公元前1600年。第三期时间范围在:约公元前1600年—约公元前1100年。第四期时间范围在:约公元前1100年—约公元前600年。

7,三星堆遗迹有哪些景点看

你可以去三星堆博物馆旅游景点:博物馆陈列着众多的古蜀珍贵文物,在这批古蜀秘宝中,有许多光怪陆离奇异诡谲的青铜造型,有高2.62米的青铜大立人、有宽1.38米的青铜面具、更有高达3.96米的青铜神树等,均堪称独一无二的旷世神品(想领略不一样的风景那就上直达车吧)。而以流光溢彩金杖为代表的金器,以满饰图案的边璋为代表的玉石器,亦多属前所未见的稀世之珍。三星堆博物馆是一座现代化的专题性遗址博物馆。博物馆于1997年10月开放。馆区占地面积约530亩,第一展馆面积4200平方米,第二展馆面积7000平方米。馆体外形追求与地貌、史迹及文物造型艺术相结合的神韵,融原始意味和现代气意为一体,力图表现三星堆文化的苍古雄浑及三星堆文明的博大精深。馆内展厅面积达4000平方米,展线长逾800米,以《古城古国古蜀文化陈列》为主体内容,全面展示三星堆遗址及遗址内一、二号大型商代祭祀坑出土的陶器、玉器、骨器、金器和青铜器等上千件珍贵文物。
博物馆陈列着众多的古蜀珍贵文物,在这批古蜀秘宝中,有许多光怪陆离奇异诡谲的青铜造型,有高2.62米的青铜大立人、有宽1.38米的青铜面具、更有高达3.96米的青铜神树等,均堪称独一无二的旷世神品(想领略不一样的风景那就上直达车吧)。而以流光溢彩金杖为代表的金器,以满饰图案的边璋为代表的玉石器,亦多属前所未见的稀世之珍。三星堆博物馆是一座现代化的专题性遗址博物馆。博物馆于1997年10月开放。馆区占地面积约530亩,第一展馆面积4200平方米,第二展馆面积7000平方米。馆体外形追求与地貌、史迹及文物造型艺术相结合的神韵,融原始意味和现代气意为一体,力图表现三星堆文化的苍古雄浑及三星堆文明的博大精深。馆内展厅面积达4000平方米,展线长逾800米,以《古城古国古蜀文化陈列》为主体内容,全面展示三星堆遗址及遗址内一、二号大型商代祭祀坑出土的陶器、玉器、骨器、金器和青铜器等上千件珍贵文

8,著名文化遗址三星堆位于哪个省

三星堆遗址位于距中国四川省广汉市城西7公里,距南兴镇4公里的鸭子河畔,南距离成都约40公里,北距德阳26公里,属青铜时代文化遗址。由于其古域内三个起伏相连的三个黄土堆而得名,有“三星伴月”之美名,遗址年代为公元前2800年至公元前1100年,分为四期,一期为宝墩文化(前蜀文化),二三期为三星堆文化(古蜀,公元前2000年-公元前1400年),四期为十二桥文化(古蜀,主要遗存在金沙遗址),约相当于中原的夏商周时期。相关信息:三星堆文化的分期,可以根据其考古时的发现分为三星堆遗址一期、二期、三期和四期。也可以按研究后文化类别分为宝墩文化、三星堆文化和十二桥文化。三星堆文化的分期对于认识三星堆与当地先秦时期青铜文化和新石器文化的关系有着重要作用,也奠定了完善四川古文化发展谱系,确定巴蜀文明形成的基础。其主要出土的上百件青铜精品,一如青铜立人像年代则在第四期,概括约在公元前1200—公元前1000年之间,相当于中原地区的安阳殷墟遗址。

9,四川哪里发现三星堆时期大型聚落遗址

四川省绵阳市盐亭县发现三星堆文化时期大型聚落遗址  四川省绵阳市盐亭县发现一处三星堆文化时期的重要遗址,距今已3600年。考古人员在遗址现场发现了房基、灰坑、墙体,遗物包括石璧、陶罐、陶豆、鸟头形勺把等,与三星堆文化二、三期文化面貌一致。  遗址位于距盐亭县城10公里的麻秧乡(现巨龙镇)张家坝,四川文物局称该遗址为张家坝遗址,发现遗物的地方在张家坝梓江边一处河滩地上,整体面积有上万平方米。  四川省文物局官方网站称,这是目前涪江流域发现的规模最大、保存最好、遗迹最丰富、遗址性质最明确的三星堆文化时期大型聚落遗址,该遗址为古蜀文明研究提供了新材料,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
近日,有媒体报道四川盐亭县发现一处三星堆文化时期的重要遗址,称将于近期对该遗址进行保护性挖掘。遗址位于距盐亭县城10公里的麻秧乡(现巨龙镇)张家坝,四川文物局称该遗址为张家坝遗址,发现遗物的地方在张家坝梓江边一处河滩地上,整体面积有上万平方米。2月24日,盐亭县博物馆馆长杨泽明向封面新闻记者表示,现目前该遗址还处于保护状态,还需要探明遗址后向上级文物部门报发掘方案。“应该不会大规模发掘,最好的保护就是不动他。”扩展资料张家坝遗址为古蜀文明研究提供了新材料:据四川文物局网站显示,上世纪八十年代,梓江流域大坡山曾发现成组石璧。此后,这里就一直受到学术界的关注。考古人员通过近两年的调查,在梓江流域大坡山西南方向约1.5公里的张家坝一代,发现了这处规模上万平方米、距今3600年前后的三星堆文化时期重要遗址。目前,这里已发现的遗迹有房基、灰坑、墙体等,遗物有石璧、陶罐、陶豆、鸟头形勺把等,与三星堆文化二、三期文化面貌一致。四川文物局称,张家坝遗址是目前涪江流域发现的规模最大、保存最好、遗迹最丰富、遗址性质最明确的三星堆文化时期大型聚落遗址,为古蜀文明研究提供了新材料,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参考资料来源:封面新闻-四川盐亭发现三星堆文化时期大型聚落遗址 当地博物馆馆长:应该不会大规模发掘

10,三星堆遗址是在哪里发现的

三星堆遗址是在四川省广汉市西北的鸭子河南岸发现的。距今已有5000至3000年历史,是迄今在西南地区发现的范围最大、延续时间最长、文化内涵最丰富的古城、古国、古蜀文化遗址。现有保存最完整的东、西、南城墙和月亮湾内城墙。三星堆遗址被称为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考古发现之一,昭示了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一样,同属中华文明的母体,被誉为“长江文明之源”。其中出土的文物是宝贵的人类文化遗产,在中国的文物群体中,属最具历史、科学、文化、艺术价值和最富观赏性的文物群体之一。在这批古蜀秘宝中,有高2.62米的青铜大立人、有宽1.38米的青铜面具、更有高达3.95米的青铜神树等,均堪称独一无二的旷世神品。而以金杖为代表的金器,以满饰图案的边璋为代表的玉石器,亦多属前所未见的稀世之珍。2021年3月20日,三星堆遗址考古工作中新发现的6个“祭祀坑”已出土了500多件重要文物,其中3个坑中发现有象牙。3月21日,4号坑一根重达100多斤的象牙被完整提取。三星堆“祭祀坑”出土了大量重要文物,保存完整的东、西、南城墙和月亮湾内城墙,但目前已发掘的面积只占遗址总面积的2%左右。2021年5月28日,三星堆新发现6个“祭祀坑”发掘收获颇丰,截至目前,三星堆新发现6个“祭祀坑”已出重要文物一千余件。此外,三星堆遗址将联合金沙遗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加快建设三星堆国家遗址公园。9月9日,三星堆遗址祭祀区三号坑、四号坑再发现等阶段性重大考古成果。

11,三星堆在四川哪个地方

三星堆博物馆位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三星堆遗址东北角,地处历史文化名城广汉城西鸭子河畔,南距成都40公里,北距德阳26公里,是我国一座现代化的专题性遗址博物馆。博物馆于1992年8月奠基,1997年10月建成开放。馆区占地面积约530亩,第一展馆面积4200平方米,第二展馆面积7000平方米,游客接待中心建筑总面积2600平方米。   三星堆博物馆集文物收藏保护、学术研究和社会教育多种功能于一体,采用现代科学手段实施管理,集中收藏和展示三星堆遗址及遗址内一、二号商代祭祀坑出土的青铜器、玉石器、金器以及陶器、骨器等千余件珍贵文物。   三星堆文物是宝贵的人类文化遗产,在中国浩如烟海蔚为壮观的文物群体中,属最具历史科学文化艺术价值和最富观赏性的文物群体之一。在这批古蜀秘宝中,有许多光怪陆离奇异诡谲的青铜器造型,有高2.62米的青铜大立人、有宽1.38米的青铜面具、更有高达3.96的青铜神树等,均堪称独一无二的旷世神品。而以流光溢彩金杖为代表的金器,以满饰图案的边璋为代表的玉石器,亦多属前所未见的稀世之珍。   《古城古国古蜀文化陈列》为博物馆基本陈列,凡8个陈列单元。陈列充分运用各种现代表现手法,通过精心的空间组合,深刻发掘文物内涵,追求陈列内容科普化与陈列形式艺术化的完美结合。该陈列荣获首届全国文博系统十大陈列展览精品奖。   博物馆主体建筑外形追求与地貌、史迹及文物造型艺术相结合的神韵,融原始意味和现代气息为一体。馆外环境布局巧妙,匠心独具,园内绿草如茵,湖光岛影,充分体现了博物馆“馆园结合”之特色。   三星堆博物馆以其文物、建筑、陈列、园林之四大特色,成为享誉中外的文物旅游胜地,是四川的五大旅游景区之一、首批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世界首家同时通过“绿色环球21”与ISO9001:2000认证的博物馆。
在四川广汉市郊,有一幢类似太空飞行物的奇特建筑物,斜形椭圆底部,锥形主体,远远地就听到阵阵缥缈的音乐。这里就是为"世界上第八大奇迹"———三星堆遗址而建的博物馆。   三星堆遗址是一处距今5000年至3000年左右的古蜀文化遗址,面积达12平方公里,是中国20世纪重大的考古发现之一。自20世纪20年代起至今,中外考古学家对其进行了大量的考古发掘和专题研究,发现了城墙遗址和大量精美文物。三星堆遗址及文物的发现,有力地证明了三四千年前古蜀国的存在和中华文明起源的多元性。1988年1月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三星堆遗址内存在三种面貌不同但又连续发展的三期考古学文化,即以成都平原龙山时代至夏代遗址群为代表的一期文化,又称"宝墩文化";以商代三星堆规模宏大的古城和高度发达的青铜文明为代表的二期文化;以商末至西周早期三星堆废弃古城时期为代表的三期文化,即成都"十二桥文化"。   在三星堆二期文化中,青铜文明的自身文化特点始终占据主导地位,并且其影响范围也超出了传统的古蜀国分布的成都平原,扩散到陕南地区和江汉平原等地。同时,青铜文明也受到了中原夏商文明及长江中游地区、陕南地区文明的强烈影响,表现出古蜀文明强烈的内聚和外衍的两面性。   三星堆遗址及其出土文物有许许多多的神秘之处,世界各国的考古专家争论了半个多世纪,仍有许多千古之谜至今难以破译,不少外国媒体称三星堆遗址是来自"外星人"的文化。   三星堆出土的大量珍贵文物,将辉煌的古蜀文明真实而又让人匪夷所思地展现在我们面前。其中最神奇最令人惊叹的,便是众多青铜造像了。这些青铜像铸造精美、形态各异,既有夸张的造型,又有优美细腻的写真,组成了一个千姿百态的神秘群体。
广汉

12,三星堆遗址位于四川的地震带上吗

三星堆遗址位于四川省广汉市,广汉市位于“天府之国”成都平原腹心地带,北临德阳市17公里,南距成都市23公里,是四川“扩权强县”试点市、四川省级历史文化名城。自古有“蜀省之要衢,通京之孔道”之说。不是在地震带上。三星堆博物馆(Sanxingdui Museum)位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三星堆遗址东北角,地处历史文化名城四川省广汉市城西鸭子河畔,南距成都38公里,北距德阳26公里,是我国一座大型现代化的专题性遗址博物馆。博物馆于1992年8月奠基,1997年10月正式开放。三星堆古遗址分布面积12平方公里,距今已有5000至3000年历史,是迄今在西南地区发现的范围最大、延续时间最长、文化内涵最丰富的古城、古国、古蜀文化遗址。现有保存最完整的东、西、南城墙和月亮湾内城墙。三星堆古遗址被称为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考古发现之一,昭示了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一样,同属中华文明的母体,被誉为“长江文明之源”。三星堆文物是宝贵的人类文化遗产,在中国浩如烟海蔚为壮观的文物群体中,属最具历史科学文化艺术价值和最富观赏性的文物群体之一。在这批古蜀秘宝中,有许多光怪陆离奇异诡谲的青铜造型,有高2.62米的青铜大立人、有宽1.38米的青铜面具、更有高达3.95米的青铜神树等,均堪称独一无二的旷世神品。而以流光溢彩的金杖为代表的金器,以满饰图案的边璋为代表的玉石器,亦多属前所未见的稀世之珍。三星堆博物馆现有两个展馆,其展示面积近12000平方米,分为第一展馆(综合馆,陈列金、铜、玉、石、陶等类文物)和第二展馆(青铜专馆)。两大展馆陈列规模宏大,布局考究,内容与展线节奏动静结合,波澜起伏,以其融知识性、故事性、观赏性、趣味性于一炉的诠释方式,有力的揭示了三星堆文物的深刻内涵,集中反映了三星堆文明的辉煌灿烂,给人以身临其境、故国神游的感觉。三星堆博物馆占地面积约33公顷,绿化面积达80%以上,馆区内环境优美、布局动静得宜,曲径敞道,垂柳依依、古蜀奇葩、湖光岛影无处不体现了人文与自然完美结合、飘逸自然、浑然天成的川西园林特色。博物馆主体建筑外形追求与地貌、史迹及文物造型艺术相结合的神韵,融原始意味和现代气息为一体。一展馆建筑为半弧形斜坡生态式建筑,张扬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人文精神,二展馆建筑为三部一体的变形螺旋式建筑,其整体具有“堆列三星”与“人类历史演进历程”的双重象征,馆外还有气势灰宏的仿古祭祀台和供现代文体活动的大型表演场与展馆建筑遥相呼应,表达了三星堆文化苍古雄浑、博大精深的历史意蕴。
不明白啊 = =!
广汉市三星堆遗址是古代蜀国的都城之一,70多年来,那里一直是考古工作者探索古蜀文化的重要目标。1986年7~9月两个商代大型祭祀坑的发现,两坑上千件蜀国珍贵文物面世,顿时轰动中国,震惊了世界。据学者研究,两个大型祭祀坑内的文物,大部分都是古蜀国王室的宗庙重器,可能是遭遇改朝换代,新王朝将前代王室的宗庙重器全部焚毁,在举行祭祀仪式后而埋入坑中的。   在三星堆祭祀坑出土的上千件青铜器、金器、玉石器中,最具特色的首推三四百件青铜器。其中,一号坑出土青铜器的种类有人头像、人面像、人面具、跪坐人像、龙形饰、龙柱形器、虎形器、戈、环、戚形方孔璧、龙虎尊、羊尊、瓿、器盖、盘等。二号坑出土的青铜器有大型青铜立人像、跪坐人像、人头像、人面具、兽面具、兽面、神坛、神树、太阳形器、眼形器、眼泡、铜铃、铜挂饰、铜戈、铜戚形方孔璧、鸟、蛇、鸡、怪兽、水牛头、鹿、鲶鱼等。  器形高大、造型生动、结构复杂是三星堆青铜器重要特点。二号祭祀坑中出土的立人像高达2.62米,重180多公斤,人像头戴兽面形高冠,身着衣服三层,最外层衣服近似“燕尾服”,两臂平抬,两手呈持物献祭状(图31)。这样高大的青铜铸像在商代青铜文明中是独一无二的。同坑出土的大型兽面具宽138厘米,重80多公斤,造型极度夸张,方形的脸看起来似人非人,似兽非兽,角尺形的大耳高耸,长长的眼球向外凸出,其面容十分狰狞、怪诞,可谓青铜艺术中的极品。青铜神树高384厘米,树上九枝,枝上立鸟栖息,枝下硕果勾垂,树杆旁有一龙援树而下,十分生动、神秘,它把有关古代扶桑神话形象具体地反映出来了。  三星堆青铜器以大量的人物、禽、兽、虫蛇、植物造型为其特征。青铜的人头像、人面像和人面具代表被祭祀的祖先神灵;青铜的立人像和跪坐人像则代表祭祀祈祷者和主持祭祀的人;眼睛向前凸出的青铜兽面具和扁平的青铜兽面等可能是蜀人崇拜的自然神祇;以仿植物为造型特点的青铜神树,则反映了蜀人植物崇拜的宗教意识。以祖先崇拜和动、植物等自然神灵崇拜为主体的宗教观念,这是早期蜀人最主要的精神世界。  两坑出土的这些青铜器,除青铜容器具有中原殷商文化和长江中游地区的青铜文化风格外,其余的器物种类和造型都具有极为强烈的本地特征,它们的出土,首次向世人展示商代中晚期蜀国青铜文明的高度发达和独具一格的面貌。  值得注意的是:在三星堆出土文物中,表现人“眼睛”的文物不仅数量众多,而且这些文物本身珍贵、奇特,如一件大面具,眼球极度夸张,瞳孔部分呈圆柱状向前突出,长达16.5厘米。又如此件突目铜面具,双目突出的圆柱长9厘米。此外,还有数十对“眼形铜饰件”,包括菱形、勾云形、圆泡形等十多种形式,周边均有榫孔,可以组装或单独悬挂、举奉,表现了对眼睛特有的重视。  古蜀人为什么如此重视刻画眼睛?铜面具眼睛瞳孔部分为什么要作圆柱状呢?原来,这与古蜀人崇拜祖先有关。前面提到,《华阳国志》记载:“蜀侯蚕丛,其目纵,始称王”,其墓葬称为“纵目人冢”。据学者研究,所谓“纵目”,即是指这种铜面具眼睛上凸起的圆柱,三星堆出土的突目铜面具等,正是古代蜀王蚕丛的神像。  据史书记载,蜀王蚕丛原来居住于四川西北岷山上游的汶山郡。而这一地方“有碱石,煎之得盐。土地刚卤,不宜五谷。”直到近代,此地仍是严重缺碘、甲亢病流行的地区。我们知道,甲亢病患者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眼睛凸出。因此,蜀王蚕丛很可能是一个严重的甲亢病患者,生前眼睛格外凸出。而他的后人在塑造蚕丛神像时,抓住了这一特点并进一步“神化”,这就是蜀王蚕丛神像被刻画成“纵目”的原因。  随着现代商业的发达,三星堆博物馆附近的仿真工艺美术品应有尽有。
文章TAG:三星堆遗址在什么地方三星三星堆三星堆遗址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