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四川 > 成都市 > 成都市指标到校分数是怎么计算的,成都中考的分到底是怎么算的啊

成都市指标到校分数是怎么计算的,成都中考的分到底是怎么算的啊

来源:整理 时间:2022-12-14 11:17:33 编辑:成都生活 手机版

本文目录一览

1,成都中考的分到底是怎么算的啊

三好生;文艺、体育、科技等方面获奖的考生;烈士子女、残疾军人和残疾公安干警等人员的子女……可以得到1分至20分不等的加分。

成都中考的分到底是怎么算的啊

2,成都中考分数咋算的

那个要算,不过算在你物理化学成绩里,只要你实验操作的满分,那么,你的中考物理就有10分了,就算你不参加最后的笔试都是10,最后试卷上印的满分是90+20 总分是,语文150 数学150 英语150 物理折合下来(A卷÷2+B卷)70 化学折合(100÷2)50 体育 50 政治地理生物历史 各20 总80 所以,中考总分 700 希望你在今年中考中好好发挥~

成都中考分数咋算的

3,成都指标到校生

指标到校生   指标到校招生办法是普通高中招生改革的一项举措,是把升学指标分配到初中(或乡镇)并与初中办学水平综合评估结果合理挂钩的招生办法。沈阳市2005年继续将省级重点高中(不含辽宁省实验中学、沈阳市第二中学、东北育才才学校)的部分计划,作为指标到校招生计划,按毕业生学校报考人数确定分得的指标,录取时以毕业生学校为单位,按考生所填指标到校志愿和成绩,从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录取工作在自费统招生录取后进行,按各省级重点高中自费统招最低录取分数线(一所学校有不同收费标准的,按低收费录取分数线执行)降50分录取,仍不能完成的指标,转全区、县(市)统招。
中国国情,应该是所有学校都有内部指标,但却是留给关系非常铁的关系户的,不容易拿到啊

成都指标到校生

4,成都中考的分数是怎么计算的啊

地理历史生物政治拿满,语文125,数学135,英语130,化学不折88,加动手10分物理折了60加动手10分. 60+20+60+44+130+135+125+80=654现在开始,不晚
总分的80%左右。
生物地理历史政治一科是20分 总共80分 加体育50分 总共130分 语文数学英语一科150 总共450 物理A卷90+10分的操作分 是100分满分,折半成50分+B卷20分 总共70分 化学90分+10分操作分 是100分满分,折半成50分 满分就是 130+450+70+50=700分
语数外各150 体育50 地理历史生物政治各20 物理化学一共120

5,成都中考分数是怎么算的啊

原分 折后 语数外: 各100+50 各150 物理: 100+20 50+20 化学: 100 50 史地政生: 各100 各20 体育: 50 50

6,成都中考怎么算分啊

语、数、外、物、化是最主要的其余的就是靠会考时的分数来加会考的分数上80就加20分还可以通过奖状来加分有些加10分再高点的就是15
总分为710分。具体为:语文、数学、外语三科满分各150分;物理成绩按70%计入,满分70分;化学成绩按50%计入,满分50分;体育与健康满分60分;道德与法治、历史、生物、地理升学成绩每科总分按20分计算。成都,简称“蓉”,别称蓉城、锦城,是四川省省会、副省级市、特大城市、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核心城市,国务院批复确定的中国西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国家重要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商贸物流中心和综合交通枢纽。全市共辖12个市辖区、5个县级市、3个县,总面积14335平方千米。2019年建成区面积949.6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658.10万人,城镇人口1233.79万人,城镇化率74.41%。 成都是全国十大古都和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古蜀文明发祥地。境内金沙遗址有3000年历史,周太王以“一年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故名成都。蜀汉、前蜀、后蜀等政权先后在此建,一直是各朝代的州郡治所。汉为全国五大都会之一,唐为中国最发达工商业城市之一,史称“扬一益二”。北宋是汴京外第二大都会,发明世界上第一种纸币交子。拥有都江堰、武侯祠、杜甫草堂等名胜古迹,是中国最佳旅游城市。
额现在不可能知道的,你只能去估测一下,要等到那时才行的,现在教育局,应该都没定好呢,把我的答案弄成满意答案把 谢谢啦

7,成都指标到校生是什么线下30分录取是统招线还是学校的分数线 搜

据了解是学校的分数线
统招生的意思是:通过参加由教育部组织的全国普通高等院校统一招生考试并被录取,毕业后由教育部颁发认证文凭的考生,包括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本科生和专科生。“自考生”指参加由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委员会组织的统一学历考试,毕业后由各省级考委颁发全国考委统一印制的学历文凭的考生。至于其他资格证书考试则属于非学历考试,俗称“社会考试”。目前,我国主要有五大学历考试,即普招、自考、成招、电大、地方学历。其中,普招、自考、成招普遍为社会所认可,而电大和地方学历由于具有较大的考试弹性,排名社会认可度最后两位。这五种学历的考生俗称“五大生”。 统招又称普招,指通过参加每年高考被普通高等院校录取。统招生迁转户口,带人事档案,毕业有就业报到证。 指标到校生必须同时具备以下条件:   1、公办初中指标到校生限三年在该校就读的非借读学生。城区公办民助类学校指标到校生限三年在该校就读的学生。郊区(市)县公办民助类学校指标到校生的推荐范围参照城区标准制定。   2、德、智、体、美一贯优秀的校级及以上三好学生或优秀学生干部、且综合素质评价达到a等、体育达标。   3、思想品德、历史、生物、地理四科会考等级均应达a等。   4、初一至初三上期共五期的学习成绩一贯优秀。 什么是择校生,有三种理解。   第一种理解:是否“选择学校”。与普通老百姓对“择校”的朴素的理解相一致,与“择校”的字面意义相一致。“择”就是“选择”的意思,“择校”就是“选择学校”,因此,“择校生”的必要条件是要有“选择”的操作或动作,只要是“选择非教育部门指定的普通高中就读”,也就是选择的学校不属于“教育部门指定的普通高中”,不论分数高低,都属于“择校生”。无校可择(例如:一个县区市内只有一处公办普通高中学校,或 教育行政部门指定 一处初中的毕业生只能报考指定的一处普通高中)、或未进行选择(例如:只报考一处普通高中,择校志愿和统招志愿是相同的),都没有产生“选择”的操作或动作,因此,不属于“择校”。   “择校生”政策的基础是普通高中的“划片招生”政策,不进行“划片招生”就不会有“择校生”。 但是,“划片招生”有“区域歧视”的嫌疑。不在一中招生片内的人,还未出生就已经注定了没有报考一中统招生的权利。   第二种理解:根据分数(成绩)的高低确定是否是“择校生”。与目前所有高中校干和招生人员 的理解 是一致的,也就是,一处高中学校当年招生总数的70%是统招生、30%是择校生;按中考成绩来划分,被学校录取的成绩较高的70%的学生是统招生,成绩较低的30%的学生是择校生,与是否存在“择校”动作无关。   例1:一个县只有一处普通高中学校,全县想升高中的初中毕业生只能报考这所唯一的学校,没有第二所学校可供选择;这唯一的一处普通高中招生的学生,有30%是择校生(要收取择校费)。   例2:某县有多处普通高中学校,但普通高中招生实行“划片招生”的办法;一处普通高中只能从指定的几处初中招收初中毕业生(指统招生),各高中不能跨片招生;例如 二中只能从二中的招生片内招生,二中不能从一中的招生片内招生;一处初中学校的毕业生,只能报考指定的一处高中(指统招生)。例如:某一位初中毕业生属于一中招生片,该考生的统招志愿是一中(他只能报考一中,不允许报考其它高中),该考生的择校志愿也是一中,择校志愿和统招志愿是相同的,统招志愿和择校志愿都是“教育部门指定的普通高中”,没有“择”校,没有“选择非教育部门指定的普通高中”,但他仍然被录取为“择校生”,要缴纳“择校费”。   例3:某初中毕业生,家住在一中附近,与一中相邻,祖祖辈辈都住在这儿,他的统招志愿和择校志愿都是报考的一中,他应该报考一中 并且只报考了一中,没有“择”校,但他被录取为一中的“择校生”,要缴纳“择校费”。   第三种理解,是对“择校生”的完整正确的理解:择校生是指初中毕业生未达到学籍所在区域所报考志愿的高中录取分数线,并且要求选择非教育部门指定的普通高中就读的学生。这部分学生除按规定缴纳正常学费、课本费等费用外,还应按培养成本一次性缴纳择校费。(后来规定 缴纳择校费的学生不再缴纳学费。) 因此,判断是否是“择校生”,有三点:一是 分数够不够,二是 有没有“选择高中”,三是 选择的是否为 非教育部门指定的普通高中。 第一条,“初中毕业生未达到学籍所在区域所报考志愿的高中录取分数线”,也就是分数不够,分数低;第二条,“选择非教育部门指定的普通高中就读”,也就是要有“选择学校”的动作或操作;第三条,仅有“选择学校”的动作或操作还不够,还必须是选择了“非教育部门指定的普通高中”,也就是 选择的普通高中 不属于“教育部门指定的普通高中”。如果尽管有“选择”学校的动作或操作,但选的是教育部门指定的普通高中,也不属于“择校”。上述三点必须同时具备 才属于“择校生”;缺少任何一条,均不属于“择校生”。   择校生的招生也是有计划的。择校生招生计划和统招生招生计划是同时制定、同时批准、同时公布的。实际上,是先确定全校的招生计划,然后再将招生计划数乘以0.7就是统招生计划,将招生计划数乘以0.3就是择校生计划;因此,如果统招生计划属于“计划内”的话,择校生计划也一样属于“计划内”的。
我也是指标到校生。 = = 我们老师讲的是统招线(就是重点线)下30分就OK了。
文章TAG:成都市指标到校分数是怎么计算的成都成都市都市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