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我在武汉生活了68年的老武汉人,我谈点对武汉话的了解。红灯记最火的是70和71年,武汉市面上最火的香烟是上烟的飞马和武汉本地的大桥,包括江汉路到汉口长春街的各国租界,武汉的百年民校如市一男中,即今天的二中,麻木,指的是脚踩三轮车,及车夫,在武汉70年代,街上只有脚踩三轮车,三轮车车夫有时在小杂货店现在的付食店将麻木弯在一边,买二辆白酒,一包五香豆,边喝酒边吃豆,一边跨天麻木师付很直爽,大声说笑,不拘小节,来了生意放下小酒,立即就走,三轮的是三轮车合作社的。
1、武汉人究竟说的是什么话?
作为我在武汉生活了68年的老武汉人,我谈点对武汉话的了解。在上世纪七十年代以前真正的武汉人是汉口为中心,而汉口是指黄埔路到汉正街一带。这一带是解放前武汉的商业文化中心,包括江汉路到汉口长春街的各国租界,武汉的百年民校如市一男中,即今天的二中。市一女中,即今天的市16中,我在1954年起生活在大智门活车站附近的天声街。
先后在一元路小学,市16中,市二中读书,我只知道那时武汉人是以黄埔路以上称为汉人口,黄埔路以下为乡下。因此正宗的汉口话是黄埔路以上的,而黄埔以下因靠近黄陂。很多黄陂人融入其中,因而话中融入黄陂话,被中心城区即黄埔路以上的人称为乡里话,而武昌话又与汉口话不同。我们老武汉人一听就分得出来,而汉阳话因汉阳蔡甸人多,话音带有浓重的菜甸音。
2、武汉中的“麻木”指的是什么?
麻木,指的是脚踩三轮车,及车夫,在武汉70年代,街上只有脚踩三轮车,三轮车车夫有时在小杂货店现在的付食店将麻木弯在一边,买二辆白酒,一包五香豆,边喝酒边吃豆,一边跨天麻木师付很直爽,大声说笑,不拘小节,来了生意放下小酒,立即就走,三轮的是三轮车合作社的,后来几年,踩三轮转为开克马林就是三轮摩托车,武汉人把青蛙叫克马,这种三轮摩托车外型有点向青蛙模样,看上还可以,我们有了出租车,克马林退市,工人又踩了没有斗的三轮车做土方工程,时代的变迁踩的麻术消失了,电麻木又出现了,武汉市政府曾经整治取缔电麻术,进行整车收购,但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深,两轮电麻木又出现在街头,怎么办呢为了生活啊。
3、为什么有人说四川话和武汉话很像?
我是四川人,第一次坐火车去上海,我在武汉转车,在候车室里,以及上车后的车厢里,我就像见到了家乡人一样的感觉,因为说着差不多的话,只是音调方面有些不一样而已,从那时起,我就知道了四川话不仅仅是云南贵州和重庆人说,湖北武汉人也说。【01】湖广填四川明朝末年,张献忠起义,后与清朝抗衡,张献忠在四川成都杀了些人,清军入川时又杀了不少蜀地本地人,其原因大概是宁肯错杀一千,也不肯放过一人吧,以为所有蜀人都是张献忠的党羽,
张献忠死了后,四川基本上是没人了,清朝为了把这个空填上,便从湖南、湖北这边移人过来,这就是有名的历史上的事实——湖广填四川。但是湖北过来的最多,我家祖上就是从湖北孝感麻城那边过来的,族谱里都有记载,我祖父年轻时,那边的人还送过族谱过来,并传来了字派,所以把家乡话带过来,也是一个原因,只是在演变的过程中,好多话融入了本地的一些方言,然后便有了一些不一样。
【02】西南官方话这种说法也是有根据的,因为湖广填四川,不过是老四川,就是包括重庆在内的,但是贵州和云南,以及西藏接近四川的地方,都会这种话,那就不是湖广填四川这么简单的事情了,所以按照区划,湖北、云南、贵州、重庆等都属于西南方向,这一带的人大多说话都向一个方向去,形成了通用的语言。但又各自拥有自己的方言,
4、最能代表你是武汉人的一句方言你觉得是什么?
七十年代极具武汉特色的“橘子话”(橘子话指武汉流氓黑话):在外头玩的或他在外边是老玩滴(参与流氓团伙并在当地有一定势力)!跟老子走一趟(单挑输了不服气,要对方随他到他的地盘去挨打)!拐子(流氓团伙头子,后延伸为亲哥)!像你妈滴个逼体面勺(外表很光鲜,中看不中用的书生)!你再跟老子邪,老子一泼西呼倒来滴(对殴前的一句壮胆话,泼西指拳头,呼倒来指向对方打过去)!铲死你个逼日滴(欲打对方耳光)!个抱大马日滴(侮辱对方母亲)!伙计,随便你找个么地方搞,老子不捶死你个婊子养滴(两团伙约打群架)!你莫跟老子翻眼篓猴滴(斗殴前教训对方别斗狠)!你个婊子还不服涿(不是那位假武汉所说的不服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