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蜀国有荆州,姜维北伐能成功吗。如果在得到益州后,荆州随着失去,那么刘备集团下一步的战略会怎么样,庞统是不加考虑的,如果关羽没有丢失荆州,那么之后一连串的历史都将会改写,为此,他才会那么重视荆州,非要把荆州抓在手中,在夺取荆州和益州后,荆州还是刘备出兵北伐的重要基地。
1、如果三国时期关羽没有失荆州、败走麦城,蜀国的命运会怎样?
应答,如关羽没走麦城,一样亡国,其理由是,刘备不冷静,关羽走了就举大半兵力报仇,忘了强大的魏国随时消灭他们,孙,吴联盟才有唯一生存的机会,这应该是诸葛亮隆中对的基本意思,也就是基本国策,但事实上已蜀,吴争守荆州,相互削弱,还伐魏,有意拿鸡蛋砸石头,嫌自己死得慢了,魏鱼翁得利,后有诸葛又重新修复孙,刘,两家关系但太晚了,吴国已超出蜀国许多,蜀国内部混乱,将相不和,君臣不和,无人可用,最起码缺少治国之能人,哪有不败之理,因刘禅当时已失去自由,也无权,基本有诸葛说了算,(这里说一下,这个阿斗是聪明之人,不是扶不起来),三国之间的事,谁也说不清楚,要看站在历史的角度,还是演义角度去看,去分析,探讨探讨没有谁能去统一认识,也没有谁有这个能力,也不能把自己的观点强加于别人,这必竞是历史,没有谁亲自看过见过,再见!。
2、如果关羽没有失荆州,蜀汉有机会统一吗?
正是差之毫厘,失之千里,在历史未发生之前,各种妥善之策,都有改变历史的可能。如果关羽没有丢失荆州,那么之后一连串的历史都将会改写,首先,蜀汉在荆州的人力物力得到了保存。东汉末年,荆州经过几任州牧的治理,特别是经过刘表的治理,已是物阜人丰,人才济济了,虽然经过赤壁之战,荆州经过曹、孙、刘三家重新洗牌,刘备仅占荆州的三分之一,也依然能给蜀汉带来很大的物力财力人力支持。
关羽的荆州精锐也能得以保存,荆州依然是蜀汉插入东吴和曹魏的一颗钉子,为蜀汉一统天下,增加了很大的砝码,其次,上庸三郡也可能因此不丢。关羽保住了荆州,刘封、孟达镇守的上庸三郡就可能不因孟达的变节投敌而丢失,想当初,正是因为孟达劝阻刘封前去支援关羽,关羽父子后来兵败被俘斩,荆州丢失,孟达害怕因此遭刘备追责,才变节投奔了曹魏。
随后派徐晃等率曹军,在孟达的导引下,来攻取上庸三郡,在这种情况下,上庸郡守地头蛇申耽申仪兄弟又叛蜀投曹。刘封抵敌不住曹魏的围攻和郡守的叛变,只好弃城逃到成都,如果孟达不投敌叛变,上庸三郡就仍在蜀汉掌控之中。要知道,上庸三郡有极其重要的地理位置,是水上连接荆州与汉中的捷径;又是蜀汉出川北伐的有效呼应,想当年为什么刘邦能出汉中成功夺取关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当时上庸三郡之地为刘邦控制,有汉水便利的水运条件。
而诸葛亮北伐只能向北出祁山,很大一个原因就是上庸三郡丢失,因此,蜀汉如果能控制上庸三郡,可呼应蜀汉的两路出兵北伐,又可直接威胁曹魏的关中和宛城,对蜀汉一统天下意义重大。其三,张飞不会因此而死,我们常说,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张飞也是跟随刘备久经战阵的大将,如果他不死,让他前去与刘封、孟达一起镇守上庸三郡,上庸三郡将固若金汤,
这样关羽若再出兵北伐,张飞必会积极配合,下襄阳,取宛城,也就指日可待了。其四,蜀汉不可能再有夷陵大败,刘备为重夺荆州,为关羽报仇,不惜起倾国精锐,结果被陆逊一把火,火烧连营七百里。经此一役,蜀汉精锐尽失,文臣武将大损,从此再无逐鹿中原之力了,如果没有夷陵大败,蜀汉精锐得以保留,出兵北伐,自然不可同日而语了。
荆州是四战之地,东吴志在必得,曹魏也觊觎已久,虽然孙权为夺取荆州,不惜对曹魏称臣,与曹魏联合。但当夺荆州失利后,吕蒙已死,陆逊尚未展大才,孙权会倍感来自蜀汉和曹魏的压力倍增,要知道曹魏一直对与东吴接壤的长江以北合肥之地垂涎已久,蜀汉也因孙权的背后捅刀子而愤怒不已,关羽保住了荆州,孙权必陷于被动,曹魏必会乘势侵夺合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