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来看看对这两次暴雨的命名,山西定义为暴雨,河南定义为特大暴雨,不言而喻,河南的降雨等级比山西要高,而且高很多。此次山西暴雨虽然损失比河南严重,但从降雨量上看,谁的等级更高呢,山西暴雨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就在人们欢度国庆佳节的喜庆日子里,山西从10月2日至10月7日普遍连降暴雨,遭遇损失比河南还要严重。
1、为什么河南暴雨被淹,而跟河南最近的山西没事?
我是山西运城的,离河南就隔了一条黄河,离郑州只有二三百公里,郑州下暴雨当天,我们这里也下了一阵大雨(相对郑州就是毛毛雨了)。首先我先说一下地理,山西的人口密集区是由四五个盆地组成的“糖葫芦”其他的都是阴山,吕梁山,太行山,中条山等山脉,这也是山西被称为“表里山河”的原因,其他的都不说,就说离河南很近的运城吧,它的南边是中条山,东边是吕梁山,西边是“一见杨过误终生”的风陵渡,当雨云和水汽从河南过来,经过中条山和太行山,还有河南西部的伏牛山,这些山会抬高水汽,和云层,发生“冷凝效应”,山西这边的雨就会被“挡回去”,所以山西这边就没有发生洪涝灾害。
2、暴雨预警连续发出!河南、山东、山西等地有大暴雨,你怎么看?
我们先看看中央气象台24小时内全国降水量预报图:预计6月17日08时至18日08时,山东、河南、山西南部等地将有大到暴雨,局部有大暴雨(100~150毫米),黄淮大部分地区也有50毫米的降水量,还伴有雷暴大风等强对流天气,如果我们从风云4号卫星云图上传来的讯息来看,上述地区正有一股浓密的云团赶来,受其影响,给北方带来一场降雨机会。
近一个月左右,长江以北地区一直处于干旱之中,河南郑州、安徽北部、江苏北部,虽然有了一次不错的降水,但大部分地区还是处于干旱之中,这次降水有望全覆盖上述地区,基本上达到50毫米以上的降水量,将大大缓解这些地区的干旱程度,山西、河北也只是南部享受这次降水过程,而上述省份大部分地区仍然与之无缘,伴随着气温升高,旱情还会加重,还须等待雨带的北移。
从时间角度来看,北方还没有真正进入雨季,可以把这次降水看做是主雨带北移的一次演练,上图是850hPa水汽输送状况图,导致这波次强降水的主因还是西南季风强势北上造成的,与前期第2号台风“鹦鹉”并没有什么关系,另外产生这么一次强降水,没有西南季风输送大量水汽是不可能完成的,是它的参与把梅雨带向北推移,才让黄淮地区有了这么一次难得的降水。
上图中可以看现,青藏高原外缘四川盆地西部、北部、江汉地区,与西南季风产生切变,成为这次降水中心,这些地区山体较高,迎风坡降水量会增强,产生暴雨,容易出现地质灾害,这次降水过程是伴随着副热带高压北抬造成的,副热带高压西部、北部边缘成了主雨带,而在副高控制下的长江流域、江南地区、华南一带,这种滋味可不是很舒服,将会出现闷热天气,江浙一带、南昌、武汉、福州气温较高,局部最高气温将出现40°的天气。
3、河南下这么大的暴雨,附近的山东会不会也出现大暴雨?
河南大雨,山东会不会下大暴雨恐怕要看天气预报,但是,有一点比较肯定,山东即使下暴雨也不会出现大的洪涝灾害,因为山东半岛东边临黄海,北边临渤海,都有入海口,即使遇到大暴雨,水会流入大海。山东鲁中南多丘陵地区,地势有起伏,雨水会顺势流入黄河、淮河等水系,丘陵地区基本上都是很结实的石头山,像我们城市的泰山多是大块的花岗岩石,地质结构坚实,不会被水冲走,也不容易出现泥石流灾害。
我所在的城市是在泰山脚下,在我的印象里遇到过旱灾,没有遇到过水灾,因为城市在泰山南麓,地势北高南低,有雨水也会很快流向地势低的下游湖或坝,还有一个比较大的东平湖水系。当然,山东省很重视环境的保护工作,丘陵地区的山上都是绿树环抱,泰山、沂山、蒙山、东平湖等都是很有名的旅游胜地,大量的植被覆盖也防止了泥石流灾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