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初期国家很穷,只能解决不供暖人就活不下去的地方的供暖问题。山东一学校不供暖不开空调,一个班80人冻病43人,这个学校领导没有一点人情关怀,上海市财政总收入在全国也确实名列前茅,为啥不集中供暖呢,我们所知道的北方地区冬季集中供暖,南方地区则没有冬季集中供暖。
1、山东一学校不供暖不开空调,一个班80人冻病43人,学校回应勤俭办学,怎么看?
以人为本。民生问题应该摆在首位!山东一学校不供暖不开空调,一个班80人冻病43人,这个学校领导没有一点人情关怀!作为一个学校校长,学生的身体健康应该摆在第一,从这件事可以看出这个校长对学生平时关心还不够,也可以看出这个校长唯利是图,更可以反映这样的领导是两面人!总之,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想学生之需,急学生之要!以人为本,把学生当作自己的孩子,这个冬天不会寒冷!。
2、上海冬天阴冷,上海那么有钱,为什么不集中供暖呢?
题主或许很年轻,或许确实关心上海这类冬季没有集中供暖地区的民众生活才提出这样的问题,上海天气冬天确实很阴冷且潮湿,体感很不好。目前上海市财政总收入在全国也确实名列前茅,为啥不集中供暖呢?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我们要知道我国哪些地区冬季集中供暖!我国冬季供暖区域按什么划分的?我出生在中国的北部边陲地区,是国家划定的冬季集中供热地区,
在没有集中供暖的条件下,室内也会有炉子、火墙、火炕之类的设施各家各户自主采暖。不然,人没法生存,1、建国初期国家很穷,只能解决不供暖人就活不下去的地方的供暖问题。新中国成立后,经济条件很差,百废待兴,国家很穷,集中供暖?哪有能力解决所有地区的集中供暖需求?所以,本着有多大能力办多大事的原则,划定了必须冬季集中采暖的地区。
因此,向苏联老大哥学习,参照当时苏联将室外5摄氏度以下定义为冬天,而我国结合自身实际条件,规定只在日平均气温不超过5℃的日数在90天以上的地区,冬季实行集中供暖,并借鉴当时苏联的模式,建立了住宅锅炉供暖系统。这些地区的职工工资中有一笔取暖费,这笔钱,没被列入集中供暖的南方地区职工工资中是没有的。享受集中供暖住房的人,冬季要缴纳集中供暖取暖费,没有集中供热条件的住户,自行解决供暖问题,工资中的采暖费就是国家给的财政补贴,
我们所知道的北方地区冬季集中供暖,南方地区则没有冬季集中供暖。具体是以秦岭淮河作为分界线,划分为南北区域,这样划定的根本性原因还是建国初期国家没钱!2、现在回答上海的问题。首先、国家的经济发展和城市规模的发展几乎是同步的,上海是国内少有的大都市,人口众多。城市规模很大,建国几十年了,城市建设模式定型了,即使现在国家有钱了,上海市财政收入也比较可观。
但是要想进行整个集中供暖改造,那是要对城市进行伤筋动骨的改造才行,城市供暖改造工程将是一笔巨额支出。其次,政府是否值得花费巨款实施集中供暖的浩大工程?尽管近几年,南方民众呼吁集中供暖的呼声比较多,但相关提案并未得到决策层的认可,这可能与改造工程的浩大、投入资金的巨大,集中供暖投入产出的性价比不高有关。
再次、上海市的冬季,平均气温很低的时间并不长,再加上个人生活水平都在提高,集中供暖并不是改善冬季个人居住小环境的唯一选择,分体式冷暖空调、家庭中央空调、地暖、水暖等设施大量进入了家庭。几乎每家每户都有空调,包括农村住宅,比如,我家就在二次装修时自己安装了暖气,花费不算大,按照面积计算工程报价,120多平方,采暖工程造价大约3万元,也不需要对房屋进行伤筋动骨的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