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丝绸之路是在东汉或西晋开辟的,那么洛阳当然是丝绸之路东方起点,这是毫无疑问的,但问题是丝绸之路是由西汉张骞开辟的,这就从根本上否定了洛阳是丝绸之路起点的错误观点。洛阳个别人为什么非要把洛阳说成丝绸之路起点呢,毫无疑问,丝绸之路的起点为西安,即历史上的长安城。
1、洛阳作为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体现在哪些方面?
首先更正一点,中国官方没有丝绸之路东起点之说,若有东起点一说的话,那么,连云港,首尔等西安以东的城市都可以称为丝绸之路东起点。提出东起点之说的是洛阳自媒体,这些人擅长编造历史,以虚假的历史提升洛阳的历史地位,欺骗不知情的游客,洛阳在历史上主要以陪都的身份出现,真正大一统的朝代仅有2朝,从北魏留下的龙门石窟到魏晋古城都在说明一个问题,那就是洛阳是外族立都之地,是短命王朝的集中之地。
2、丝绸之路起点之争在西安还是洛阳?
提这个问题的楼主没有水平!众所周知西汉的帝都在长安,而武帝时接见张骞的地方也在长安,以当时环境看,洛阳只能起到陪都得作用,其并不是真正的起点。数次北击匈奴后,才派张骞正式开通西域,而西域各国也在开通西域后,接受汉王朝统治,此时西域各国的东西才通过丝路商道传到了长安,满足了帝王家的生活,而帝王每年都会去陪都行宫小住,西域的各种商品也会如此东移。
东汉初年光武帝刘秀初掌政权,此时的长安因为连年战乱几近焚毁,已不在适合作为帝都政权所在,所以光武帝才会选择毁坏较小的陪都洛阳称帝,建立东汉政权,派班固再次通使西域,恢复汉政权对西域的统治。这时西域的物资才运往洛阳帝都所在,另外我想强调的是开通和恢复是两个概念。开通是因为前人没有,自我创造类似于今天的自我创业,
3、古代丝绸之路的起点,是洛阳还是西安?
毫无疑问,丝绸之路的起点为西安,即历史上的长安城。首先看丝绸之路的开辟,张骞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政府派遣、冒着生命危险出使西域并最早打通了前往西方道路的人,因而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中把他的西行事业称为“凿空”。这件具有开拓意义的历史事件,就是发生在西汉的长安城,张骞凿空不仅为西域史掀开了崭新的一页,而且也是中西交通史上的一个极其重要的里程碑。
丝绸之路正式开辟后,中外交流开始了一个新的纪元,东西方之间最后的帷幕被成功掀开,从此,这条路线被作为“国道”,各国使者、商人沿着张骞开通的道路,来往络绎不绝。上至王公贵族,下至商贩走卒,都在这条路上留下了自己的足迹,再看历史上丝绸之路繁盛的时期——盛唐。随着中国历史进入繁盛的唐代,西北丝绸之路再度引起了统治者的关注,
为了重新打通这条重要商路,唐统治者借击破突厥的时机,一举控制西域各国。西域小国林立的历史基本解除,同时设立安西四镇作为中国政府控制西域的机构,重修了玉门关,再度开放沿途各关隘,并打通了天山北路的丝路通道,将西线打通至中亚地区。丝绸之路的东段再度开放,新的商路支线被不断开辟,加上这一时期东罗马帝国、波斯以及随后的阿拉伯帝国在政治方面保持相对的稳定,这条商路也迎来了一段繁荣时期,
唐长安城是规模浩大,气势恢弘,布局整齐的大都城,城垣面积达84平方千米,人口达百万之众。随着“丝绸之路”的畅通和繁盛,长安成为交通频繁、宾客辐辏,商业繁荣的国际性大都会,有来自各国的遣唐使、学者、高僧、艺术家、留学生和商人。有大批外国人流寓侨居,贞观初仅突厥降部入居长安的就近万家,他们都受到唐朝统治者的保护和礼遇。
他们的上层人物,还担当重要官职,受到唐皇室的宠信,这中间为数最多的便是商人,在长安西市经营常多达数千人。开远门是唐长安城的西门,这里是丝绸之路真正的起点,据史书记载,当时开远门外立有一堠(古代记里程的土堆),上书:“西去安西九千九百里”,以示戎人莫要轻为万里之行,并以此慰藉历经艰险的远行游人,据《资治通鉴》记载:“是时中国盛强,自安远门西尽唐境万二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