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四大木版年画和四大木版年画没有区别,分别指绵竹年画、苏州桃花坞、天津杨柳青、潍坊杨家埠。四川绵竹、江苏桃花坞、天津杨柳青、山东潍坊杨家埠的木版年画在历史上久负盛名,被誉为中国年画四大家,也称为中国“四大年画”。1.绵竹年画古朴四川绵竹年画继承了唐宋时期的线描和设色技法的传统,从而形成了鲜明、明快、古朴而又富有乡土气息和鲜明的民族特色。
在制作上,画师主要是参与串染,也就是在样品印上墨线后,再用手工上色,这与苏州桃花坞的彩板套印完全相反。绵竹年画也采用烫金法,即在加金花时,将图案刻成邮票,盖在画上。2.苏州桃花坞年画 苏州桃花坞年画,桃花坞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北部。桃花坞年画起源于宋代的雕版印刷技术,由绣像图演变而来,明代发展成为民间艺术流派,鼎盛于清代雍正、乾隆年间。
6、桃花坞年画的传承意义传统的桃花坞木版年画已经很少有人制作了,但毕竟在历史上有过辉煌的一页。因此,桃花坞木版年画作为旧时代主要的民间艺术形式之一,成为珍贵的文物,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学习和研究桃花坞年画对于发展新艺术,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然而,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桃花坞年画的实用功能被大大削弱,而纯粹的观赏功能得到了提高。
桃花坞的年画越来越少,传统的雕刻技艺和印染技术越来越难以传承。桃花坞年画作为一门手艺,制作过程一直是分工明确的,有画图,有定型,有印刷流程。但是很少有人掌握这种技能。以桃花坞年画作为苏州工艺美术学院的常设专业,有固定的教学基地。艺术收藏品和旅游纪念品的开发与制作已成为桃花坞木刻年画社的主要业务之一。文化部为桃花坞木版年画博物馆做了大量的资料收集工作,它将被建成一个传统木版年画收藏、研究和保护的基地。
7、与 苏州桃花坞年画并称南桃北柳的是天津的什么年画和苏州桃花坞年画也叫天津杨柳青年画。杨柳青年画,全称杨柳青木版年画,是木刻画,是我国著名的民间木刻年画,苏州桃花坞年画又叫“南桃北柳”。杨柳青年画产生于明代崇祯年间,它继承了宋元绘画的传统,吸收了明代木刻版画、工艺美术和戏剧舞台的形式,将木刻套印和手绘相结合,创造出了生动活泼、吉祥感人的题材的独特风格。
杨柳青年画在华北、东北、内蒙、新疆都有销售。对河北武强、东部凤台、山东威县、陕西高密、凤翔等地的年画有一定影响。起源:杨柳青年画产生于元末明初。当时,一位擅长雕刻的民间艺人避难来到杨柳青镇。逢年过节,他雕刻一些门神、灶王爷来卖,镇上的人争相模仿。明朝永乐年间,大运河再次疏浚,南方精美的纸张和水彩被运到杨柳青,极大地发展了这里的绘画艺术。
8、【桃花坞年画变迁的见证】桃花坞年画中国美术学院民间年画收藏起步较早,藏品丰富,主要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学院美术馆藏品,由著名历史学家阎石从中国民间艺术研究所购买,于1992年无偿捐赠给学院;另一部分是20世纪50年代学院版画系的作品收藏和创作。这部分藏品也从另一个角度见证了当时的艺术态度和时尚,即艺术创作要向人民学习,提倡单线平绘的方法,形成民族风格。
不同地域的不同特征非常明显,同一产地不同时期的年画风格也是如此鲜明。其中不乏王荣兴苏州店的作品,是一家老店,每个时期的作品都见证了桃花坞年画的风格变化。笔者试图对中国美术学院收藏的王荣兴年画进行初步的研究和整理,苏州木刻年画起源于明代,清初在虎丘、山塘、乔峰等地达到较大规模。它们在雍正和乾隆时期盛极一时,咸丰问火,就迁到城北桃花坞,从此习惯称之为桃花坞年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