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石家庄地区的方言觉得正定和藁城比较同化,更妈经常把他们都认混了,平山和灵寿更妈是傻傻分不清,而鹿泉方言最有特色了,语气最硬也最爱带把儿,把儿也是庄亲们爱说的方言,啥意思你懂的哈。虽然河北方言虽然各地不同,但稍加听辨,河北各地不同的方言却都带着一股河北味儿,并且都能听懂,毕竟是官话方言。
1、石家庄哪种方言比较好听?
石家庄地区的方言那是各有千秋吧,记得更妈当年第一次到未来婆婆家无极,人生第一次听到无极方言,真是一脸懵逼的表情,正好被说成“言行(xing)”,困了被说成“顿了”,聊天叫“上话”,身体好要说“壮实”,真臭要说耳语“臭臭”,好吃自然要说“香香”。更妈从小在栾城长大,感觉栾城的口音和赵县、宁晋、元氏、高邑差不多,
走在故乡的街道上,被打招呼最多的一句话是——“吃懒呗”,哈哈,那是在问你——吃饭了吗?想找厕所的话,你一定要这样问?我想去个“茅的”,这哪有茅的啊。要是有人问你“使力荒呗”,那是在问你累不累,你要是累了就“不浪会吧”,那是说你累了就躺会吧。不小心摔了个跟头,会说弄了个“不浪饺子”,你要是有个稀罕物件想给别人显摆下,栾城的乡亲会说你“偏吗里”,停电了会让你去买盒“替灯”,替灯就是火柴的意思。
要是问你家“包包”是适马馅里唉,那是问你包的什么馅饺子,昨天晚上会被说成“夜盖黑夜”。如果有人给你说“真啃儿”,那是在说真好☺,形容这东西太好了,就说“好哩莫翻儿”。“可啃里”就是特别好的意思☺,说起石家庄地区的方言觉得正定和藁城比较同化,更妈经常把他们都认混了,平山和灵寿更妈是傻傻分不清,而鹿泉方言最有特色了,语气最硬也最爱带把儿,把儿也是庄亲们爱说的方言,啥意思你懂的哈。
离开故土四十年了,但记忆里的栾城方言依然亲切,家乡的方言更像是打在我们每个人身上的烙印,无论我们走到哪里,如果有幸碰到持一口家乡方言的老乡,肯定会有心里一热的感觉,也一定会主动上前一步说“啊,老乡”,所以,无论我们说栾城方言也好还是正定方言也好,在外人听来也许感觉我们土的掉渣,但更妈感觉更多的是亲切,所以无所谓好听不好听,方言就是我们对故土最真实的依恋。
2、为什么河北石家庄一带的方言在地图上标注的是晋语片区?
感觉已有的各个回答只有字,没有图,我找了几张图,锦上添花一下吧,这是石家庄市的行政区划图——然后这个是全国汉语方言地图,从这个图上看的出来,其实石家庄市并没有在晋语区——再来一张晋语区地图,可以发现石家庄市区虽然不在晋语区,但下辖数县确实是被划入了晋语区,即平山、灵寿、行唐和赞皇四地方言属“晋语张呼片”,四地面积相对于整个石家庄市而言,并不算很大。
3、河北省为什么有那么多方言?
河北之地理位置,北通大漠南接平厡,东通大海西通西域,交通发达经济繁荣,这就造成四面八方的客人汇聚于此又形成自己的圈孑,在各自方言的融合下形成了多种语言和土语,自已的看法和想法。张家口市方言重多,坝上几县口音接近内蒙,坝下张宣万全赤城口音也皆不同,阳原接近大同口音,蔚县口音在张市地区是最特殊的一县,和大同有相同又有不同,又不同于张宣涿鹿等地,外地人一般还很难听懂,方音有些是古文言文句子,
4、为什么感觉河北方言五花八门的?
河北人的口音给外地人的印象是,河北这地方,靠近山东的说山东话,靠近东北的说东北话,靠近河南的说河南话,靠近北京的说北京。因此,你要说河北哪里的口音能代表河北省,真没有,不过,虽然河北方言虽然各地不同,但稍加听辨,河北各地不同的方言却都带着一股河北味儿,并且都能听懂,毕竟是官话方言,河北方言属于冀鲁官话,亦名北方官话,是汉语官话方言的一个分支,分布于河北省大部、天津部分地区(除武清区及市区、塘沽、东郊、西郊、南郊部分外全部地区)、河南省北部、山东省西部以及北京市平谷区、山西省广灵县和内蒙古宁城县,使用人口约9000余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