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第一年给父母一万块钱生活费,以为在农村花不了多少钱,两个老人平均每天生活费20多块,已经足够了。这样算来,一年少则七八千,遇上两头至亲,一万块钱根本不够,这在庄上还是处于一般水平,高的一年要几万块,他给家里安了空调,高峰时,每月电费也要200多元,尽管一年只开几个月,一年的电费至少也要1000多块钱。
1、你们一年给父母寄多少钱?有何经历?
我年轻时从未给过父亲钱,倒是父亲经常支持我粮票和生活费用。我每月给母亲5元钱,也觉得吃力,当时我的工资每月29元,现在可以给钱父母用了,可他们早已离世,真正的“女欲养时而亲不在”。我的儿女们十分孝顺,特别是儿子工资比女儿高,他给我零用钱时从不记时,不定额,总是随心随意,我公公婆婆90多岁了,身体健康,生活能自理。
2、父母在农村,我一年给父母一万块钱,老爹说不够,真的不够吗?
我举个例子吧,我们庄上有一对老夫妻,年龄都在70以上,儿子在省城工作,经济条件很好,他想把父母接到省城去,父母不习惯,就留在老家。他第一年给父母一万块钱生活费,以为在农村花不了多少钱,两个老人平均每天生活费20多块,已经足够了,可是,才过了大半年,他爸打电话又向他要钱。他怀疑父母年龄大,把钱弄丢了,第二年,他就把钱交给一个堂兄弟,平时父母用钱从他手里拿。
第二年,他先给堂兄弟打了1.5万元,仍然透支了,他感到有些纳闷,老人看病是他另外给的,春节时,他姐还给了两仟元,平场一月一千多了,怎么还不够花的呢?疑惑中,他翻看了堂兄记的账本。当他看完账本之后,心里才明白过来,原来父母在家的开支,最多的不是生活费,甚至不是医药费,而是随礼钱!我们庄子大,有上百户人家,平时都有来往,每年红白事最少也有十几次。
平均每户200元,这就要3000多块,另外,亲朋好友有病住院,探视一次,少则200元,多则500元,甚至更多,一年之中最少也有七八次。还有孩子满月、考取学校、在城里买房等等,这些虽说不是全部去,但是,亲戚、本家、近邻是不能不去的,这样算来,这笔开支,比在本庄红白事随礼的钱只多不少。剩下的,就是近亲了,
他家里老少姑姑就有三四个,堂姐堂妹也有四五个,前年,他大姑去世,单一个祭桌花了两千多,随礼两千,另外还有花圈、点歌、幛子,最后算下来花了5000多。去年他舅家买房子、孙子结婚,他三姑家孩子上大学,孙子满月,加在一起又花了5000多,这样算来,一年少则七八千,遇上两头至亲,一万块钱根本不够,这在庄上还是处于一般水平,高的一年要几万块。
其实,他家里多年没有办过什么事了,他在城里买房,老家没有办席,他孩子出生是在省城,老家也没办席,他父亲说:不管俺家收不收别人的,人家请到了,你就不能不去。还有乡邻,在这里住了几辈子了,在老家住一天,就要随礼,不然的话,别人就会骂你不通人情,就是人家不骂,见面也会觉得尴尬。另外,虽说住院费由他付,可是,两个老年人都有慢性病,天天都要服药,这些药都是到药店去买,是要付现金的,加在一起,也不是一个小数目,
其次,他给家里安了空调,高峰时,每月电费也要200多元,尽管一年只开几个月,一年的电费至少也要1000多块钱。加上水费、电视费、手机费、医保费等等,没有两千块,应付不了,说到生活,现在农村和以往完全是两个概念,过去,吃水不要钱,烧草不要钱,家中有粮食,自己办自己吃,现在,磨拆了,摊煎饼鏊子卖了,就是种点地,家中有粮食,又有几个不去买饭吃呢?别的地方我不知道,在我们这里,如果老人没有一点其他收入,单靠子女供给一年一万块钱,基本上是不够的,除非不随礼,有病有人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