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也赞同用适当的刑罚来惩戒,不过,他不赞成滥施刑罚孟子和孔子有什么区别,孟子和孔子的区别:他们对“仁”的看法来看,孔子是大厦的奠基者,孟子是大厦的建立者和完善者,4、孟子则不同,孟子更偏向愤世疾俗,孟子和孔子有什么区别,孟子和孔子的区别:他们对“仁”的看法来看,孔子是大厦的奠基者,孟子是大厦的建立者和完善者。
1、首先,从两人的人格来看。孔子偏向敦厚,而孟子则偏向愤世疾俗。孔子作为儒家的创始人自然要以身作则,要别人大气,自己就得是个敦厚的儒者长者。2、孔子是春秋晚期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孟子是战国儒家的代表人物,孔子讲究直抒胸臆讲大道理,而孟子则举例说明道理论述,讲危害与好处,使对方心服口服。3、孔子早年家贫,作过吹鼓手,也放过牛羊,他是自学成才,因而他自然就养成了谦逊的性格。宽恕始终是他的人生信条,但在原则上则义正词严,毫不妥协,孔子的敦厚中是蕴藏着凛凛正气的。4、孟子则不同,孟子更偏向愤世疾俗。孟子生活在战国时期,在那个时期内诸侯们交相攻伐,仁义早被抛诸脑后,“兴灭继绝”的传统也烟消云散,然而神仙打仗凡人遭殃百姓流离失所,饿殍遍野
2、孟子和孔子有什么区别孟子和孔子的区别:他们对“仁”的看法来看,孔子是大厦的奠基者,孟子是大厦的建立者和完善者。孔子针对“春秋无义战”提出了“仁”思想,他并没有将“仁”的思想形象化具体化,“仁”还只是一个笼统的概念,孟子则在“仁”的基础上将其形象为“不忍之心”,并建立“性善论”来对其进行论述,进而提出“仁政”的概念。由“仁”到“仁政”是一种从社会道德到社会政治的一个飞跃,这种飞跃将能更好的巩固“仁”的观念,并能更好地施行“仁政”,第三,从具体的施政来看,孔子的施政纲领比较简单原始,孟子的施政纲领则详细具体的多。孔子治理天下,不外“礼乐”二端,他的礼就是不僭越,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他的乐就是“浴乎沂,风乎舞雩,沐而归”,简单说来就是简政施仁,孔子也赞同发展经济,他很赞同管仲,他说“微管仲,吾其披发左衽矣”。他也赞同用适当的刑罚来惩戒,不过,他不赞成滥施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