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断提高的安徽高考录取率除了基础教育,在高等教育的发展上,安徽在过去的几十年里虽然发展的也不算有多好,但是总归是在发展,高校录取率逐年提高。说二句,据有关信息,安徽人现在,在苏州大约150万左右,有几百家的优秀企业和徽商,安徽如果继续完全陶醉在棚改推动的房地产泡沫里,不在产业升级上花力气、下功夫,不提高居民的人均收入,只怕在老年化不断抬升的未来,绝大多数的安徽地级市和县城都会成为老年城市,完全成为江浙的后花园。
1、苏州到底有多少安徽人,安徽人是如何成为苏州经济主导的?
说二句,据有关信息,安徽人现在,在苏州大约150万左右,有几百家的优秀企业和徽商。有几十万人奋斗在各个企业里,为苏州企业增添了更大更多的活力,在此我想说一个安徽,叫洪保华的人,他五十来岁,个子不高,骨瘦如才的人,他的职业就是把A多个小区的拉圾,运往拉圾处理站。他的员工每天四点多起床,到各个站点装拉圾,运拉圾,卸垃圾,他们很是辛苦,很是坚强,
2、在上海多年打拼,现在手上有80万,合肥,南京,杭州,苏州,在哪一个城市买房更好?
杭州吧,最低三成首付,260万左右在杭州还是能买到一些合适的房子的。杭州是第五个一线城市的有力竞争者,数字和信息经济发达,又是全国民富最强的省份的强势省会,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山水风景宜人,政府服务意识好。相比南京房价不高,2019年常驻人口超过了1000万,增量高达55.4万,超过了深圳广州,全国第一。
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而且杭州吸引的人口素质相对还是比较高的,在合肥的话80万首付能买到很不错的位置和大房子,如果是安徽人又有回乡的想法可以考虑。合肥近些年发展势头不错,有些高端科技企业有声有色了,引进的京东方、芯片企业、蔚来汽车等等都是大手笔,也是国家四大大科学中心之一,比深圳批准的都早。不过,合肥还在工业化积累阶段,第三产业不够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相对较低,
每年固定投资占GDP比重比较高就是明证,这也是城市发展的必经阶段。南京作为第三选择吧,毕竟是传统大城市,省会城市,相比苏州的优势越来越明显,南京的新兴产业特别是数字互联网经济发展不如杭州。人口吸引力较弱,如果作为常住工作地的话,苏州作为最后选择吧。工厂式的经济增长现在越来越乏力,有没有省会的优势,苏州虽然人口和GDP都很高,但更多的是靠下辖的县级市,像昆山、张家港、常熟等等经常全国县级市排名前十的。
苏州中心城区竞争力不足,如果工作还在上海,可以考虑在靠近上海的昆山、张家港购房,跨省上班或者周末回来住。当然,都在上海打拼多年了,如果能坚持在上海就坚持吧!我是@淮上楼,老家安徽宿州,房子12年买在合肥,在合肥工作生活五六年,17年到杭州,从事软件互联网行业。南京经常去,上海是刚毕业时工作过一年,。
3、单价一万八的房子,在合肥和苏州哪个城市买比较好?哪个潜力大?
做为苏州人,合肥去过,你买房目的是什么?往还是投资,如果投资当然选合肥,这价格难在苏州选到好位置,而且苏州经济相对均衡,炒房空间小,除掉园区,你去看下苏州下面县级市区的房价,几乎样①样,苏州市区两万多,张家港市区也是两万多,常熟市区也这价,昆山也同样,所以14年以前,其它经济上同苏州样一样,或稍微差点的城市,房价在两万以上,而苏州才一万多,
4、合肥、苏州、南京、杭州哪里的工作更好找?
我想说一句,不管是哪个城市,都有很多的工作机会。至于适不适合自己,得从几个方面来考虑,一是,自己的学历,能力,经验及对薪酬的期许。学历是敲门砖,能力与收入挂钩,经验可以锦上添花,二是,距离家庭的远近。虽然男儿有志在四方,但是在职场,离家近就是一种优势,不管自己父母还是对方父母距离都不太远,省时省力。彼此照应都很方便,
5、如果落户,合肥和苏州,南京哪个有优势?
众所周知:长三角城市群范围是:江苏浙江上海三个行政区的全部辖区。但是,2016年,国wu院关于长三角城市群的批复,去掉了江苏北部,浙江南部,加入了安徽东部,同时,明确上海为中心城市,南京杭州合肥为3个副中心城市,安徽犹如空降般的突然成了长三角城市群的一员,惊掉了一地下巴!看看合肥的最新定位:1,国家科学中心城市(这个定位全国仅三个:北京、上海、合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