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后襄阳这两个名字用在了襄阳县了(后来的襄州区),再到后因为韩国申遗(韩国有座城市叫襄阳郡),加上襄阳要发展三国旅游业和恢复襄阳历史文化传承就改名了。卫监局能不能像五领域执法机构一样,设立参公机构,有此可能,但并不乐观,反而希望越来越渺茫,除五领域执法机构外,其他行业的行政执法机构如何设立,目前还没有明确的指导性意见。
1、市县机构改革中,粮食局怎么改比较好?
粮食局是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主要职责是负责国家粮食流通的宏观调控,在此前3月底结束的党政机构改革中已经完成改革。省级以上粮食局包括国家粮食局全部撤销,重新组建粮食和物资储备局,隶属发改委作为二层机构单独挂牌,市级以下粮食局全部撤销,行政职能划入发改委(局),不再单设粮食局,原有的粮食局部分职能保留改为粮食服务中心,作为公益类事业机构存在。
改革后,其人员随职能划转分流安置,在市级层面原来参公身份的基本上都并入了发改委,事业编留在改制后的中心安置,改革相对比较彻底,县级层面就不一样了,由于行政编制有限,县级粮食局很多原来就被列入了公益类事业单位范畴,此次改革后,单位职能被划入了发改局,但人员因为是事业编制,不能随职能划转,很多人因此成了“空挂”人员,有编制没单位,或者有单位没编制,总体情况比较复杂。
2、市县机构改革中,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办公室怎么改?
部分省市在市、县区一级成立的“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办公室”,是为了监督、管理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成立的政府直属事业机构,从承担的职能和行政机构的设置来看,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办公室和城管局职能重合,机构相似,都是承担城乡环境整治工作。相对而言,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办公室职能更偏向宏观管理和监督,而且包括了乡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
城管局则更偏向承担具体业务,包括绿化、美化、市容市貌、园林、市政设施管理等工作,城管局在乡镇一级的职能发挥,已经涵盖了小城镇街道、道路环境整治,通过职能延伸,也可以覆盖到乡村一级。因此,在机关事业单位改革中,按照综合设置、职能整合的原则,职责相近的领域,机构整合设置,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办公室的职责,完成可以整合到城管局承担,监督管理职能由城管局机关承担,
不设城管局的市县,由城管综合执法中心承担。其他职能由市县乡镇政府、交通、生态环境、民政等部门,按职能分工,承担相应的职能,机构整合后,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办公室的工作人员,可以连人带编划转到城管局,或者分流到其他事业单位。真宁腔调,贴心提示:文章看点:1、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办公室职能,与城管局职能对比;2、机构改革中,与城管局整合,
3、本轮市县机构改革中,卫生和计划生育综合监督执法局(事业单位)如何改?
党政机构改革工作已经基本结束,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却只进行了一小半,各地进展还不相同:生产经营类事业单位改革,多地已经完成,有的地方还在观望;行政类事业单位改革,基本上都在审批方案,年内就会完成改革,各地进展基本相同;公益类事业单位改革,可能各地感觉最大的变化,是将所有的事业单位属性的办、局等,改成了中心,除此而外,公益类事业单位改革,都安排到了明年。
卫计局在党政机构改革后,成了卫健委或者卫健局,下设的监督执法局,是行政执法机构,承担公共卫生、医疗卫生等监督工作,查处医疗服务市场违法行为。卫监局是事业单位,党政机构改革要求,不能再设立“事业局”,事业单位也不再承担行政职能,卫监局的改革是势在必行,如何改革却没有指导性意见。卫监局的改革,有三种不同的发展方向:1、参公单位:行政执法改革明确“局队合一”,目前农业农村、文化旅游、交通运输、生态环境、市场监管五领导综合执法队伍已经挂牌成立,以县区为主,以局机关名义执法,由执法大队具体承担,
执法机构为事业属性,参公管理,执法人员也必须同时具备执法资格和参公身份。除五领域执法机构外,其他行业的行政执法机构如何设立,目前还没有明确的指导性意见,卫监局能不能像五领域执法机构一样,设立参公机构,有此可能,但并不乐观,反而希望越来越渺茫,2、行政部门内设机构:将卫监局承担的行政执法职能,划转到各级卫健局(委),由行政机关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