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了,对于家庭条件好的学生,找工作早就有了方向,只需要一个研究生的头衔,镀上一层金,考山东大学研究生,绝对是个福音,因为招的人数多,考上的几率就大,然后三年混下来就是研究生学历了。但对于家庭条件差的寒门学子,这个研究生学历其实是个鸡肋,考了很高的分考上山大研究生了,毕业出来时,发现一堆人都是山大研究生,没啥含金量,更何况又没有家里的助力,找工作时,就会很吃亏。
依据今年山东新高考情况看,想达到985、211的水平,起码要考到600分以上。我们可以怎么看待这个分数呢?总分750分,600分相当于得80%的分,也就是说,语、数、外的基础要打好,从今年山东卷难度看,基础题和中档题做好了,每门课应该就能达到120分以上的水平。比如新高考对数学的要求是“四基”,即: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基本技能和基本活动经验,明确要求同学们理解、掌握,并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
简单说,学懂了,会用了,就够了,不需要掌握太多的拓展知识。选科是按照等级赋分的,用一个简单的比喻来看,100人中你能打败80人,你的选科分数差不多就是80分,(江苏新高考选科赋分等级标准)记得之前,有同学问过我,考上985的同学有什么不同吗?我就是从985院校毕业的,我从大学中举一些现象来帮助大家理解这个事情吧。
比如,我有个室友,他很喜欢计算机方面的东西,虽然我们不是这个专业的,但是他经常从图书馆借一些相关的书,自己自学,大学毕业后很顺利就进入了一家外企做技术。有个学弟,每次在学院的自习室都能看到他,他用了三年本科就毕业了,去了美国,没过几年他就被选入21世纪100位最具学术潜力的科研人员,读过大学的人都知道,在大学中,平时一般都不怎么学习,期末考试临时抱佛脚。
我发现大家抱佛脚的方式很不一样,有的同学边看书、边刷题;有的同学先把书上的要点抄在笔记上,再集中复习;有的同学喜欢一个人安安静静的待在一个地方,复习备考;有的同学喜欢几个人成立一个学习小组,讨论式学习,通过这些例子,我们可以看出,这些同学首先很清楚自己要什么,其次,已经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所以,我们可以预测班里哪些同学能够考上985,211,如果他们满足以上两个条件,他们基本已经一只脚踏进去了,
比如,就高中生学习英语而言,有的同学喜欢背单词,甚至背简明英汉词典,词汇量惊人;有的同学喜欢读新概念英语,阅读能力很不错;有的同学喜欢英美文化,看电影、听歌,英语知识面很广,听力口语很好。这就是不同的学习策略,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但你得有才行,如果凡事都需要听老师安排、父母安排,那你离985、211的距离就比较远。
2、每年大约有多少人考研?考上的大概有多少人?
谢谢小秘书邀请,最近几年,考研变得越来越热门。原因无他,因为大学生数量庞大,就业竞争越来越大,不但普通本科生就业往往不太好,就是名校的本科毕业生,找的的工作往往也与他们的期望差距较大,最终,无论是普通本科生还是名校本科生,很多人都加入了准备深造的行列。由于名校往往保研率较高,通常可以达到20~30%,乃至更高,所以部分名校本科生直接保研了,
但保研生的名额毕竟是有限的,没能取得保研资格的,很多人就进入了考研的行列。而对于普通院校的本科生而言,由于几乎没有保研的可能,所以,大多数有深造打算的人都加入了考研的行列,以上,就是最近几年来,“考研热”形成的重要原因,也是“考研大军”滚雪球般不断壮大的重要原因。从公开的数据来看,2016年之前的5年,参加考研的人数在140~170万徘徊,波动不大;而2016年报名人数达到177万,17年达到201万,18年达到238万,每年以数十万的绝对数量增加,明显呈现有力的递增势头,
而即将到来的2019年考研,目前尚无权威统计数据,但预计将达到260万左右。递增势头依然未有衰竭的现象,从考研的实际录取人数来看,最近几年,年年都基本保持一定数量的扩招,每年比上一年大约增加1~2万,2016年是58万多,17万大约60万,18年大约62万,而最新的2019年预计会录取大约65万人,很明显,最近几年报考人数的增幅远大于招生人数的增幅,考研的整体难度一年比一年大,这是不言而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