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省份有的省份比山东省发展好,也有一些省份综合实力与山东差距很大,但是因为省内有一座发展排名非常靠前的城市,所以对省内人才的挽留,起到的作用很大,当前山东省“人才”流失严重,与山东缺乏一座,国内前10的城市有很大关系。当前在外很多的山东学子就不用担心学成以后,回山东没有立足之地,尤其是现在一些年轻的行业,山东基本上分布的很少,即便想要回到山东,建设家乡,也要等到家乡,有合适自己的空间才可以。
作为“大学活地图”,缪老师回答这个问题肯定不能按照一般套路来,先给你排一排学科评估结果,然后再来一通双一流学科,然后就没有然后了。那怎么回答呢?咱们省却那些干涩的数据直接帮你选择好吧?我推荐的学科会直接标注推荐指数给你!(上图由缪老师亲手拍摄于山东大学)首先咱们先用排除法,如果你的目标是选择农学、教育学或者艺术学方向,就不要优先考虑山东大学了,论艺术学山东师范大学、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可能是更好的专业方向,农学和教育学也远非山大所长,
山东大学向来以文史哲闻名天下嘛,虽然近年来人文社科并没取得很大的进步,但也没什么很大的退步;理学方向有些退步;医学保持了一直不温不火的状态;工学发展平稳,但是在新工科方向却值得警惕;管理学从来不是山大强项。近些年山大逐渐实现了大类招生,我来按照大类招生的方向给你提供私人建议,(上图由缪老师亲手拍摄于山东大学)大人文社科:文学方面,中国语言文学类保持了比较高的水准,推荐指数五颗星,外语方面推荐指数四颗星(英日俄德法西韩),新闻传播类方面比较弱,推荐指数两颗星;历史方面,考古学五颗星,历史学类四颗星(中国史相对好于世界史);哲学类四颗星;法学类四颗星;经济学类五颗星。
大管理学:公共管理类两颗星;工商管理类四颗星;管理科学与工程类两颗星,大理学:数学类六颗星;物理学类、化学类、生物科学类五颗星。(上图由缪老师亲手拍摄于山东大学)大医学:临床医学、口腔医学、预防医学、药学都是五颗星,大工学:一直都不是山大的强项,电子信息类、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微电子科学与工程、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三颗星;材料类、机械类、能源动力类、土木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类、软件工程四颗星;自动化类、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五颗星。
青岛是一个美丽的海滨城市,经济发达,环境优美,众多高校在这里安营扎寨,仅教育部直属院校就有三所,并且还有许多顶尖级的名牌大学准备在此设立校区或者研究机构,岛城的高等教育实力已经超过了许多省会城市甚至部分直辖市,青岛比较好的高校大体上有以下几所:一、山东大学青岛校区。山东大学前身是民国年间的国立青岛大学,1930年在青岛创立,首任校长是著名文学家杨振声,
杨振声出身北大,他效法蔡元培先生的办学精神,在全国各地广聘名师,梁实秋、闻一多、赵太侔、张道藩、黄际遇、黄敬思、汤腾汉、沈从文、老舍等各界名人和学者先后到青岛大学任教。这一时期被后人称为山东大学历史上的黄金时期,也正是因为国立青岛大学的设立,大师的云集,从而造就了人文青岛和文化青岛,使这个原来没有什么文化意味的岛城变成了人文荟萃之地,
近百年后,山东大学重新回到青岛办学,设立了山东大学青岛校区。山大青岛校区位于青岛即墨,占地3000余亩,相信随着青岛校区的设立,山大一定会重塑辉煌。山东大学是原211、985工程院校;2017年9月,列入国家双一流大学A类,二、中国海洋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前身其实也是国立青岛大学,国立青大后来更名为国立山东大学,建国后又改为山东大学,
1958年10月,山东大学主体迁往济南后,留在青岛的海洋生物专业以及物理、化学、数学、外语等教研组,组建了新的山东海洋学院,成为教育部直属的重点综合性大学。1988年,学校更名为青岛海洋大学;2001年更名为中国海洋大学,是国家211、985工程和双一流建设高校(36所A类之一),三、中国石油大学(华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