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种菜的,叫菜园的,果园的,养猪的,养鸡的。药方剂量适度,配搭讲究,有的添香味,有的去腥膻清蒸刀鱼东营为黄河的入海口,每年盛产新鲜刀鱼,广饶肴驴肉东营市的广饶县有一远近闻名的名吃,我母亲的收入是从最早的八九百到退休的时候两千多,这是一年的收入。
1、东营油田上的人有多有钱?
作为一名油二代,我觉得这个问题是很无语的,我父亲和我公公都是老油田,是普通工人。我和我老公也都是油田工人,我母亲和婆婆,是一部分特殊人群,为什么说是特殊人群呢,她们不属于油田工人,没有真正的工作,也不是农民,因为她们的户口从老家迁出来了,也不是现在的所谓的家庭主妇,因为她们不能全职在家带孩子,她们叫油田家属。
当年为了解决油田工人的衣食住行,上面要求油田人要自给自足,所以,就把家属都迁来油田,各个单位的家属也有很多工种,我记得我们农场那时候有种庄稼的,种旱田,一年两季,种玉米,麦子,豆子,棉花,我母亲就是,一个人种着15亩地,有种菜的,叫菜园的,果园的,养猪的,养鸡的。还有干机工的,就是负责给种庄稼的开拖拉机,收割机,播种机之类的,
我婆婆这边种稻子,和我母亲不一样,都是记工份,年底结账。我母亲的收入是从最早的八九百到退休的时候两千多,这是一年的收入,我婆婆她们种稻子退休那会能拿三四千,她劳动时间长,前面拿多少我不知道,比我母亲她们多。时间呢是我们家83年来油田的,我婆婆70年来的,退休后没有收入,有几年油田家属闹事,才给了机会买养老保险,开始拿退休金,现在婆婆75一个月不到2千,母亲已经去世多年。
这就是油田老一辈,琢磨琢磨,怎么可能算是有钱人,至于我们这些70后,工资收入不高,压力不大,在油田改制前,就跟吃大锅饭一样,混日子的比较多,工作除了钻井,井下,作业,物探,测井,这几类工种比较辛苦以外,大多数工作都不会太辛苦。八十年代,九十年代,油田福利很好,逢年过节分东西,基本不用花钱,冬天分苹果,五十斤一筐的苹果,分好几筐,真是吃不了,
过年分年货,鱼肉,油酒,糖,瓜子,鸡羊,火腿甚至鞭炮,对联都分。两千年以后越来越少,最后就不分了,发卡,我们过年前几年500,去年1千,现在福利基本没有了。工资不高,我三十年工龄,现在后勤工作,到手工资3300,奖金一年有差不多三万多,一线单位会多点,我老公是采油工,一个月比我高几百块钱,还是作业一类的工资会高不少。
2、东营有什么美食特色?
东营的饮食风味,兼具四方特色,东营菜讲究调味纯正,口味偏于咸鲜,具有鲜、嫩、香、脆的特色。当地著名的风味佳肴有:王祥卧鱼、蛋黄明虾、广饶肴驴肉、利津水煎包、龙居的丸子、醋焖黄河鲤鱼、孔雀三鲜等,王祥卧鱼临沂城北有一村庄,此村青年王祥,其继母病卧突然想吃鲤鱼,但王祥无钱购买,时置隆冬,河水冰封,王祥便到村西河内横卧冰面上,欲以体温暖化冰面捕鱼。
王祥之举感动上苍,一鲤鱼破冰而出,王祥喜获鲤鱼,其母食后病情逐渐好转,后人遂将村更名为孝友村,河为孝河。东营厨师以此典故烹制了“王祥卧鱼”,菜特点是汤色奶白,口味鲜醇,营养丰富,蛋黄明虾蛋黄明虾的做法:将面包放平,把虾、蛋黄放在上面,再放上虾胶、猪油,做好粘鸡蛋、生粉,炸制而成,即可食用,外焦里嫩,有浓郁的蛋黄香味。
东营是对虾的集中生产地,此菜在东营各大小饭馆都吃得到,时价30元左右一盘,广饶肴驴肉东营市的广饶县有一远近闻名的名吃。广饶肴驴肉有悠久的历史,先将洗净的驴肉断成大块,放入锅内加适量的水和一定比例的老汤(以往煮肉的汤汁),锅内置一布袋,内装芳香肴药一剂。有白芷、八角、肉寇、丁香等十几味,药方剂量适度,配搭讲究,有的添香味,有的去腥膻清蒸刀鱼东营为黄河的入海口,每年盛产新鲜刀鱼。
刀鱼营养丰富,含有多种人体所需的蛋白质和微量元素,清蒸刀鱼口感清淡,保持了刀鱼的原味,东营各大小餐馆均可品尝,30元左右一盘。利津水煎包利津水煎包始于清代,扬名于民国年间,为发面煎包,分荤、素馅两种,包子下锅后经煮、蒸、煎三道工序而成,其特色在于兼得水煮油煎之妙,色泽金黄,一面焦脆,三面嫩软,皮薄馅大,香而不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