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水稻平均亩产达到900斤以上。17年4.3亩地种植常规粳稻品种盐丰47,共收干水稻8160斤,折合亩产1896斤,全世界水稻平均单产量为每亩600斤,至今为止,我所了解到的水稻最高亩产量为袁隆平老师培育的湘两优900水稻品种,在2017年河北省硅谷农科院超级杂交稻示范基地创造的亩产2298.04斤的记录。
1、我国稻田亩产最高可达多少斤?
水稻是高产粮食作物。在世界各地广泛种植,全世界水稻平均单产量为每亩600斤。我国水稻平均亩产达到900斤以上,笔者种植水稻几十年。2017年4.3亩地种植常规粳稻品种盐丰47,共收干水稻8160斤,折合亩产1896斤,创造了个人记录。正常年景,我镇水稻亩产量在1700斤左右,在盘锦市乃至辽宁省亩产量都是相当高的。
这和肥沃的土地,优良的品种,适宜的光照、成熟的种植技术和长达160多天的生长期是分不开的,不但产量高,而且非常好吃。至今为止,我所了解到的水稻最高亩产量为袁隆平老师培育的湘两优900水稻品种,在2017年河北省硅谷农科院超级杂交稻示范基地创造的亩产2298.04斤的记录,通过了河北省科技厅组织的特产验收。
2、六七十年代生产队时,我国玉米亩产一般能到达多少?
谢邀,我记事是在上世纪七十年代,那时父亲还是生产队长,好象队里很少有机械化的东西,浇地还是好几个人在一起推水车。后来父亲才带着几个人到外地买来个抽水机,大家都很好奇,抽水时好多人围着看,种地一般都是自己打下粮食后自留麦种或玉米种,种玉米大多都是点种,两个人在麦垄里,一个人在前面用铁锹挖坑,压土,另一个人在后面点种玉米籽。
这样熟练了好象点种得很快,前边的人挖上前一个坑的土,正好埋进后边点进玉米种的那个土坑,如此不断,两个人不知不觉也就点种到地头了,后来好象是包产到户以后吧,可能是人少,基本上是一个人点种,但刚分到地,人们积极性很高,也发明了不少单个人点种的好办法,如用一个长树杈做成的撑杆,撑开麦垄两边的麦子,然后就一个人点种,用割草的铲子刨坑,再从挂在腰里的兜子里取出玉米种点上。
如此一个人点种也是很快的,我就这样点种过,有时觉得别有一番情趣,不觉得有多累,但时间长了也是不行的,记得种麦都是先拌麦种,好象是在一口大锅或者大盆里,将麦种倒进去,满满的,然后再加入刺鼻的浓药,也许是敌敌畏吧,味道很难闻。麦种就在地头拌,拌好后就开始耩(jiang)种,生产队都有几个耧,将拌好的麦种倒进去,用几个人或一个牲口在前面拉着,后面一个人两手扶着耧并不断的摇晃着耧向前走,这样耧的三个触地的耧脚,冲开犁耙过的耕地,耧脚后面也就会不断地沥拉出麦种,后面再由两个人或一个牲口拉着石吨子在后面吨地,正好将三个耧脚犁出并洒进麦种的犁沟给墩平,这也刚好是一垄麦,
麦子种上后,有好几天,仍能在地头闻到那刺鼻的浓药味,临近村子的耕地,总有那么几天,时不时地传出有谁谁家的鸡没看好,跑进耕地,因食药麦而死的哀事。那时候无论是种玉米还是种麦子,耕地事前都是撒的生产队自己积的农家肥,经过犁耙播种,很少用什么化肥、磷肥上地,后来才有了碳铵、尿素等肥料,但也不敢大规模上地,只是在出苗时才给一株株庄稼苗追肥,
麦苗追肥一般在早春二月,也是像点玉米一样,将化肥埋在麦苗间的麦垄里,然后再浇上水;给玉米追肥,都是在收割麦子后,玉米苗大约有一尺多高时,在一株株玉米苗旁,或趁着雨天直接洒上化肥或尿素,或在晴天埋在玉米根部,再浇水。也或许那时使用的麦种、玉米种都是自留的并没有进行过培植杂交的缘故吧,也或许没有大规模使用化肥的缘故吧,也或许没有多讲究科学种田的缘故吧,也或许仍然多依靠靠天吃饭的缘故吧,每亩地收的麦子或玉米,普遍都不太高,
那时麦子一亩地能收上四、五百斤就很很不错了,玉米一亩地能打上四百斤,就算极好的了。那时候因为机械化程度低,也不讲究什么科学种田、科学管理,再加生产队一大二公,农民种地积极性并不高,记得一个生产队打下的粮囤子,还没土地联产承包后一个人口多的家庭打的粮囤子大,说实在点儿,上世纪八十年代,我国农村土地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确实普遍极大地提高了农民种地的积极性,极大地解放了农村劳动力,当然也在于机械化程度提高了,科学选种、科学管理、化肥使用都更普遍普及了,田地的亩产粮食有了质的飞跃,农民们不仅积极上交了国家公粮,而且家家户户余粮大囤小囤积满了房子,再不用忧愁粮食不够吃了,农民也从普遍一年还舍不得吃上一顿白馍馍,到后来成了天天都能吃上白馍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