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上海 > 杨浦区 > wework共享办公空间(wework共享办公空间价格)

wework共享办公空间(wework共享办公空间价格)

来源:整理 时间:2022-11-22 15:57:25 编辑:上海天气 手机版

WeWork全球业务布局情况

WeWork上市折戟与自救之路(2019 Q3-至今)

2019年8月14日,WeWork向SEC正式提交了IPO招股书,目标筹集10亿美金,预计最快于9月挂牌。在招股书公布了WeWork的大量信息后,公开市场给予的估值远低于之前470亿的估值,只有200亿左右。2019年10月1日,WeWork宣布将撤回提交给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的S-1文件(即IPO招股书),公司将推迟IPO(首次公开招股)计划。随后WeWork的估值持续下降,降到了80亿美元。上市风波过后,软银开始出手拯救WeWork,用17亿美元与创始人诺依曼分手,接着是裁员压缩成本,然后是壮士断臂低价出售了软件业务,公司估值下降到50亿美元左右……

二、WeWork何以至此

笔者不去预判WeWork未来的发展如何,WeWork的未来让时间来说明。笔者试着从管理咨询的角度在三个方面分析一下WeWork兴衰的主要原因。

1.业务模式和盈利能力受到质疑

在WeWork宣布估值达到470亿美元的同时,公司宣布将其品牌重塑为“TheWeCompany”。同时整合出三个不同的业务条线,分别包括:WeWork、WeLive、WeGrow。WeWork将会进一步扩展现有联合办公业务,让人们营造一个能够在美好生活中工作的环境,而不是仅仅为了生存;WeLive的使命是要建立一个不让人感到孤独的世界;WeGrow的愿景则是要去帮助人们释放自己的潜力和能量。

从2016年至2018年,WeWork的营业收入从4.36亿美元增长至18.21亿美元,每年营收的同比增长在100%以上,截至2019年6月30日的上半年营收已经高达15.35亿美元。但与此同时,亏损额也在逐年同步扩大,2016年全年亏损4.29亿美元,到2018年全年亏损额已经进一步膨胀至19.27亿美元,2019年上半年亏损9亿美元。从招股书来看,WeWork的营业收入主要还是源于会员和工位的基础业务,新兴拓展的业务效果并不明显。

WeWork与同为共享经济巨头的爱彼迎和优步在商业模式上是有本质区别的,优步和爱彼迎都是平台模式,是资源的联结者,一个是连接司机和乘客,一个是连接住客和房东。WeWork不是平台模式,需要先买后卖,规模越大资产越重,WeWork成为重资产运营也是必然。

WeWork一直是流血在奔跑,商业模式也存在硬伤。三条业务线对公共市场并不具有吸引力,并被认为未来缺少想象空间。WeWork一直试图刻画自身的科技标签,从招股书的信息来看WeWork的高管竟然没有CTO,也是打脸。在大众眼中WeWork还是“二房东”的角色。

从盈利能力来看,未来WeWork还要继续烧钱,短时间无法盈利。根据桑德福 C. 伯恩斯坦的分析师克里斯·莱恩的预测,WeWork 需要在未来4年内有72亿美金,才可能把现金流转正。而如果在2022年之前出现经济衰退,那这笔钱将会变为98亿美元。

企业商业模式是企业发展之根基,如果企业模式行不通,企业也只能成为一头嗜血兽,及时子弹再充足,不能造血企业也无未来可言。

2.创始人风格给企业发展增负

创始人的风格和格局决定了企业的未来。诺依曼的口才和形象帮助公司拉来的巨额融资,但在其他方面也给公司带来了负面影响。1.公司决策层混乱,公司高管有很多人是诺依曼的朋友和亲人;2.公司对外投资随意,诺依曼用公司的钱投资好友的一家快餐公司Laird Superfood 3200万美元;3.个人形象影响公司形象,《华尔街日报》曾报道,诺依曼在私人飞机上吸食大麻;4.WeWork向诺依曼支付了590万美金购买“We”的商标;5.签有诸如“假设创始人亚当·纽曼突然离世或遭意外,则将由亚当·纽曼的妻子任命WeWork的接班人不符合商业常规的协议。以上种种,也让公开市场投资者对WeWork未来的发展产生质疑。

3.公开市场转向价值投资

WeWork作为全球排名靠前的独角兽,又有软银的支持,成为资本市场的宠儿。诺依曼身高1.95米,外形也不错,同时也能言善辩,这两个特征非常有助于打动投资人。自2010年成立到2019年,融资金额就达130亿美元,正是这巨额融资为WeWork不计代价的发展提供了弹药,也是这巨额资金使得WeWork的估值曾达470亿美元。

WeWork作为独角兽企业,却是“同人不同命”。Lyft和Uber最终上市,而WeWork上市却遭搁浅。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首席美国股票策略师迈克-威尔逊(Mike Wilson)称,WeWork首次公开募股的失败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结束。投资者已经表明,他们不再愿意为过度投资买单。

尽管Lyft和Uber成功上市,但是市场的表现却都低于上市前估值。优步上市前估值曾高达1200亿美元,但在上市IPO定价为45美元,开盘市值约为754亿美元,上市后二级市场表现一直不理想,目前市值546亿左右。笔者认为,如果WeWork未来上市成功,估值也很难达到470亿了。

Uber二级市场表现

Lyft上市前市场估值接近200亿美元,目前市值只有110亿美元几乎砍半。

文章TAG: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