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上海 > 杨浦区 > 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引,按照财政部等五部委的规定仅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公司应于哪年

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引,按照财政部等五部委的规定仅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公司应于哪年

来源:整理 时间:2022-08-26 19:46:37 编辑:上海生活 手机版

本文目录一览

1,按照财政部等五部委的规定仅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公司应于哪年

2010年1月1日

按照财政部等五部委的规定仅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公司应于哪年

2,内部控制评价报告需要披露的8项内容是什么

四、内部控制评价报告企业应当根据内部控制评价结果和整改情况,编制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内部控制评价报告至少应当包括下列内容:(1)组织实施内部控制评价的总体情况;(2)内部控制责任主体的声明;(3)内部控制评价的范围和内容;(4)内部控制评价的标准和依据;(5)内部控制评价的程序和方法;(6)内部控制重大缺陷及其认定情况;(7)内部控制重大缺陷的整改措施及责任追究情况;(8)内部控制有效性的结论;存在一个或多个内部控制重大缺陷的,应当作出内部控制无效的结论。《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引》自我评价报告至少应包括以下内容:(1)对照本指引及有关规定,说明公司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建立健全和有效运行,是否存在缺陷;(2)说明本指引重点关注的控制活动的自查和评估情况;(3)说明内部控制缺陷和异常事项的改进措施(如适用);(4)说明上一年度的内部控制缺陷及异常事项的改善进展情况(如适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引》公司内部控制自我评估报告至少应包括如下内容:(1)内控制度是否建立健全;(2)内控制度是否有效实施;(3)内部控制检查监督工作的情况;(4)内控制度及其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重大风险及其处理情况;(5)对本年度内部控制检查监督工作计划完成情况的评价;(6)完善内控制度的有关措施;(7)下一年度内部控制有关工作计划

内部控制评价报告需要披露的8项内容是什么

3,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应于2011年1 月1日在所在上市公司实施对不对

恩 2011年1月1日起,《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将在境内外同时上市的公司首先实施,自2012年1月1日起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公司及深圳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的公司实施,
过敬业.哈哈.象您敬礼.哈哈.

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应于2011年1 月1日在所在上市公司实施对不对

4,2012年1月1日起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

2012年1月1日
C.2011年1月1日起
可以担任上市公司董事会下设的审计委员会、薪酬与考核委员会负责人是( ) A 、董事长 B、独立董事 C、总经理 D、总会计师
交易所只有上海,深圳二家,开户你可去银行问, 1 北方证券西直门北大街证券营业部 北京市海淀区西直门北大街45号时代之光名苑 2 北京证券安定门证券营业部 北京市东城区安定门内大街106号
截止2011.3.7下午两点半 总共2081家

5,企业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哪些因素会影响企业绩效

从总体利润构成、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等方面会影响企业绩效。
近年来,从美国安然造假案开始国内外陆续上演了一系列的财务造假丑闻,这些暴露出目前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薄弱和内部控制披露不明确产生的一些财务弊病。2002年,《Sarbanes-Oxley Act》(下文简称SOX法案)由美国议会通过,该法案强制要求在美国上市的公司必须限期详尽披露财务报表、内控报告,世界范围内开始重视加强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建设和监管。随后,2006年,我国总结国外在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方面的相关法制经验,分别颁布了《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引》(下文简称上交所指引)和《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引》
你好!我会继续学习,争取下次回答你仅代表个人观点,不喜勿喷,谢谢。

6,内部控制配套指引什么时候发布的

2010.4.26,财政部会同证监会、审计署、国资委、银监会、保监会等部门联合发布。
二○一○年四月十五日关于印发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的通知 财会[2010]11号为了促进企业建立、实施和评价内部控制,规范会计师事务所内部控制审计行为,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财会[2008]7号),财政部会同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制定了《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1号——组织架构》等18项应用指引、《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和《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以下简称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现予印发,自2011年1月1日起在境内外同时上市的公司施行,自2012年1月1日起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公司施行;在此基础上,择机在中小板和创业板上市公司施行。鼓励非上市大中型企业提前执行。请各上市公司及相关非上市大中型企业切实做好执行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执行《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的上市公司和非上市大中型企业,应当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自我评价,披露年度自我评价报告,同时应当聘请会计师事务所对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审计并出具审计报告。上市公司聘请的会计师事务所应当具有证券、期货业务资格;非上市大中型企业聘请的会计师事务所也可以是不具有证券、期货业务资格的大中型会计师事务所。

7,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是哪一天颁布的

《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颁布时间为2010年4月15日,2011年1月1日起执行。2010年4月26日,财政部会同证监会、审计署、国资委、银监会、保监会等部门在北京召开联合发布会,隆重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以下简称配套指引)。该配套指引连同2008年5月发布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共同构建了中国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自2011年1月1日起首先在境内外同时上市的公司施行,自2012年1月1日起扩大到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的公司施行;在此基础上,择机在中小板和创业板上市公司施行。同时,鼓励非上市大中型企业提前执行。配套指引由21项应用指引(此次发布18项,涉及银行、证券和保险等业务的3项指引暂未发布)、《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和《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组成。
2010年4月15日由 财政部 证监会 审计署 银监会 保监会 共同发布。自2011年1月1日起在境内外同时上市的公司施行,自2012年1月1日起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公司施行。
《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 第1号——组织架构》是由财政部2010年5月7 日颁布的一本指引书籍2010年4月15日由 财政部 证监会 审计署 银监会 保监会 共同发布。自2011年1月1日起在境内外同时上市的公司施行,自2012年1月1日起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公司施行。

8,我国企业内部控制标准建设经历了哪些历程

我国企业内部控制规范建设正在经历着循序渐进、逐步完善的发展过程,这些规范建设主要是由政府、证券监督管理部门和行业监管机构等制定的有关法律、法规、指引。根据制定部门以及适用范围,可划分为以下四个层次:第一层次是适用于所有企业的基础性规范。包括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1996年发布的《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9号——内部控制与审计风险》,财政部21年至24年先后发布的《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基本规范》,《内部会计控制规范——货币资金》、《内部会计控制规范——采购与货款》、《内部会计控制规范——销售与收款》、《内部会计控制规范——担保》、《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对外投资》、《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工程项目》等具体会计控制规范性文件。财政部的这些文件多是针对企业的内部会计控制,旨在指导企业构建一个由组织结构、职务分离、业务程序、处理规程等因素组成的会计控制系统,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由内部控制目标及要素构成的、涉及企业所有经营活动及行为的内部控制规范。第二层次是上市公司监管机构中国证监会发布的有关规则。包括中国证监会21年和22年分别发布《证券公司内部控制指引》、《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公司内部控制指导意见》,26年发布《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管理办法》。在《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管理办法》中规定: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的发行人的内部控制在所有重大方面必须是有效的,并须由注册会计师出具无保留结论的内部控制鉴证报告。深圳证券交易所和上海证券交易所则紧随其后,迅速出台了《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引(征求意见稿)》和《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引》。中国证监会和沪深交易所发布的上述指引,无论在内部控制概念的界定、控制目标的设定,还是内部控制要素的确定上,都全面反映了COSO的ICIF框架内容的精髓。第三层次是各行业监管机构发布的内部控制规范方面的文件。如中国人民银行22年颁布的《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指引》,较为完整地借鉴了COSO的内部控制框架,确立的内部控制五要素与COSO内部的五要素完全相同,即包括控制环境、风险识别与评估、控制活动与措施、信息沟通与反馈、监督与评价。《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指引》的内部控制目标和基本原则等内容充分吸收了1998年巴赛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发布的《银行金融机构内部控制系统的框架》中的核心内容。第四层次是国资委针对中央企业颁布的内部控制框架指引。26年,国资委颁布《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该《指引》以《公司法》、《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条例》为依据,全面吸收了美国COSO于24年发布的《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ERM框架)和英国风险管理标准等国际最新企业风险控制研究成果和成熟经验。24年美国COSO发布的ERM框架是对1994年修订的内部控制框架体系(ICIF框架)的改进和拓展,标志着内部控制规范体系从内部控制向风险管理转型。国资委以ERM框架为参照制定发布的《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丰富了我国内部控制规范体系的内容,标志着我国企业内部控制规范建设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一、保证资产安全和会计信息真实是企业内部控制的主线 早期的内部控制思想是以账簿核对、账簿记录与财产的一致性以及会计报表数据可靠性为核心内容的。一方面,会计系统建立在内部控制程序基础之上从而保证会计数据的可靠性;另一方面,内部控制程序利用会计数据保证资产的安全、监督各部分的业务。内部控制制度被再看看别人怎么说的。
文章TAG: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引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