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上海 > 杨浦区 > 上海市垃圾分类数据去哪里找,上海垃圾分类怎么运送的

上海市垃圾分类数据去哪里找,上海垃圾分类怎么运送的

来源:整理 时间:2023-07-25 21:26:51 编辑:上海生活 手机版

1,上海垃圾分类怎么运送的

现在也就2种,干垃圾与以前混装是一样的,只是增加了 湿垃圾运输车,连汤带水一起运走。
看你是什么垃圾了,不同垃圾有不同的运输方式,上海的垃圾以可回收垃圾、干垃圾、湿垃圾和有害垃圾为主,专车运输垃圾,垃圾方式应该“零填埋”,充分发挥垃圾的作用。
我觉得垃圾分类是一件好事,普通垃圾乱扔就算了,像电池那些有害垃圾真得分类,要不对环境的污染太严重了。

上海垃圾分类怎么运送的

2,上海生活垃圾怎么分类 没吃完的外卖属于什么垃圾

最近,上海开始实施生活垃圾分类的政策频上热搜,如果不按规定进行垃圾分类,将会获得50至200元的罚款。对于很多人来说,生活垃圾分为可回收和不可回收两大类,或者是干垃圾和湿垃圾。其实垃圾分类的办法2014年5月1日就开始施行了,大致分为有害垃圾、可回收物、湿垃圾、干垃圾四类。那么这些分类具体的界限是什么呢? 上海生活垃圾怎么分类 有害垃圾 对人体健康或者自然环境造成直接或者潜在危害的废弃物。 主要包括:电池类、油漆桶、杀虫剂、荧光灯、节能灯、废弃药品。 注意事项: ·电池类投放时应轻放; ·油漆桶、杀虫剂等密闭投放; ·灯泡等易破损,请连带包装或包裹后轻放; ·连带包装一并投放 可回收物 适宜回收利用和资源化利用的,如:玻、金、塑、纸、衣 主要包括:各种玻璃瓶、杯,易拉罐,饮料瓶,洗发水瓶,塑料玩具,书报杂志、纸箱,废弃衣物、床上用品等。 注意事项: ·轻投轻放; ·清洁干燥,避免污染; ·废纸尽量平整; ·立体包装物请清空内容物,清洁后压扁投放; ·有尖锐边角的,应包裹后投放。 湿垃圾 日常生活产生的容易腐烂的生物质废弃物 主要包括:剩菜剩饭、瓜皮、果核、花卉绿植、过期食品 注意事项: ·纯流质的食物垃圾,如牛奶等,应直接倒进下水口; ·有包装物的湿垃圾应将包装物去除后分类投放,包装物请投放到对应的可回收物或干垃圾容器; ·投放湿垃圾时,尽量沥干水分,鼓励将包装物(如塑料袋)去除。 干垃圾 除有害垃圾、可回收物、湿垃圾以外的其他废弃物 主要包括:餐盒餐巾纸、温纸巾、塑料袋、食品包装、污染严重的纸、烟蒂、纸尿裤、大骨头、贝壳、花盆、陶瓷 注意事项: ·尽量沥干水分; ·难以辨识类别的生活垃城投入干垃圾容器内。 没吃完的外卖属于什么垃圾 没吃完的外卖应该将剩饭剩菜和餐盒分开投放,剩饭剩菜倒进湿垃圾桶,餐盒扔进干垃圾桶。 另外,中药渣属于湿垃圾,用过的餐巾纸、卫生纸或者厨房专用清洁纸属于干垃圾;尿不湿虽然含水但仍然属于干垃圾;喝剩半瓶的可乐可以先把剩下的可乐倒入下水道,然后把瓶子用清水冲洗,接着把瓶子压扁,最后投放到可回收物垃圾桶中。 单独打包的湿垃圾理应先破袋,然后把湿垃圾倒进湿垃圾桶,最后把垃圾袋扔进干垃圾桶。 干垃圾和湿垃圾的区别,不是简单的含不含水;虽然纸张可以回收,但含水即溶的纸张却不能回收。 此外,市民也能在“上海发布”“绿色上海”等微信公众号使用垃圾分类查询工具。比如,打开“上海发布”微信公众号,点击“市政大厅”,再点击该栏目内的“垃圾分类查询”,在查询框内输入想要查询的垃圾名称,一般就能知道它属于哪类垃圾。 上海市关于垃圾分类的其他规定 游客和外国人在上海不分类也要罚 在上海,要进行垃圾分类的,并不只有本地市民,还包括外地游客、外国人。因为《条例》属于地方性法规,具有属地原则。也就是说,任何人只要进入上海的行政区域,都要遵守《条例》规定。拒不改正的,同样要被处罚。 对游客而言,这些也需要注意 从7月1日起,上海旅馆不得主动提供客房一次性日用品,包括:牙刷、梳子、浴擦、剃须刀、指甲锉、鞋擦。餐饮服务提供者、餐饮配送服务提供者,不得主动提供免费的一次性筷子、调羹等餐具。也就是说:饭店和外卖不再主动提供一次性餐具。 旅游的时候,一些人喜欢在公共场所边走边吃随手买来的特色小吃,吃不完就扔掉……从7月起,也不能乱扔了。 《条例》7月1日正式实施后,再把吃剩的食物随意扔进街边垃圾桶,最高可能被罚款200元。因为上海公共场所设置的垃圾桶,一般情况下将只有干垃圾和可回收两种。大部分食物都属于湿垃圾,如果把没吃完的食物,随包装袋一起扔进这些垃圾桶,就是违法行为了。

上海生活垃圾怎么分类 没吃完的外卖属于什么垃圾

3,上海市提倡的生活垃圾分类对居民生活垃圾要求分成哪几类 A

按日产日清可分厨余果皮(湿垃圾)、其它垃圾(干垃圾);按专项收运可分有害垃圾、玻璃、废旧衣物等;纳入废品回收的为各类可回收物。
可回收物是指适宜回收循环使用和资源利用的废物。主要包括:1.纸类:未严重玷污的文字用纸、包装用纸和其他纸制品等。如报纸、各种包装纸、办公用纸、广告纸片、纸盒等;2.塑料:废容器塑料、包装塑料等塑料制品。比如各种塑料袋、塑料瓶、泡沫塑料、一次性塑料餐盒餐具、硬塑料等;3.金属:各种类别的废金属物品。如易拉罐、铁皮罐头盒、铅皮牙膏皮、废电池等;4.玻璃:有色和无色废玻璃制品;5.织物:旧纺织衣物和纺织制品。不可回收物指除可回收垃圾之外的垃圾,常见的有在自然条件下易分解的垃圾,如果皮、菜叶、剩菜剩饭、花草树枝树叶等。还有就是有害的,有污染的,不能进行二次分解再造的都属于不可回收垃圾!! ——————————————专业回答,鄙视复制————————————
你好!按日产日清可分厨余果皮(湿垃圾)、其它垃圾(干垃圾);按专项收运可分有害垃圾、玻璃、废旧衣物等;纳入废品回收的为各类可回收物。仅代表个人观点,不喜勿喷,谢谢。

上海市提倡的生活垃圾分类对居民生活垃圾要求分成哪几类 A

4,可以查垃圾分类的app有哪些 垃圾分类查询平台叫什么

【导读】:垃圾也是一种资源,垃圾分类可以重新回收利用,变废为宝。所以垃圾分类还是很重要的,那么可以查垃圾分类的app有哪些?下面来看一下。 可以查垃圾分类的app有哪些 1.一起来分类 “一起来分类”作为一款垃圾分类专业app,通过垃圾分类线上积分,线下指导相结合的方式,对您的每一次分类行为进行记录,并通过物质奖励方式回馈您的每一分付出,真正做到“垃圾分类,利国利我”。 2.垃圾分类扫描识 垃圾分类扫描识别帮助用户实时分辨垃圾的分类,强大的扫描识别功能,帮助用户正确的处理垃圾的种类,区别有害垃圾,降低环境危害,还可以学习相关垃圾分类的知识,更好的发展可持续资源。 3.垃圾分类专家 在垃圾分类的大趋势下,日常生活中产生的垃圾种类繁多,怎么识别垃圾的分类就成了棘手问题。垃圾分类专家应运而生,致力于解决这些问题,共创一个高品质的社会。与您一起拯救这个垃圾污染严重的世界。 4.上海垃圾分类 上海垃圾分类助手是一款为方便大家查询垃圾类别而量身定做的小工具,能够帮助你快速查询垃圾的所属分类,并提示各类垃圾的处理方式,软件体积小,启动快,操作简单,查询速度相当给力。 5.垃圾分类指南 垃圾分类指南是一款专门的管理垃圾分类的软件app,在这款软件里面将会有专业的视频和图片为大家讲解怎样的进行垃圾的分类,目前垃圾分类已经进入法律,所以我们大家需要怎样进行垃圾分类保护环境。 6.垃圾分类宝苹果版 “垃圾分类宝”APP是一款关于垃圾分类并回收的应用软件,它可以帮助用户分别垃圾的分类,还可以为用户提供科学的处理垃圾的方法,减少污染,节省资源,用户正确的处理垃圾,就会给绿色能量做一份贡献 7.垃圾分类模拟器苹果版 每个人每天都会扔出许多垃圾,如何有效正确的将垃圾分类处理是许多人的噩梦。本游戏模拟了垃圾分类时的体验,玩家可以在游戏中进行模拟垃圾分类的训练,更有效的学习如何将垃圾正确分类。 垃圾分类查询平台叫什么 1、支付宝小程序在线查询生活垃圾分类 用户通过支付宝查询垃圾分类有两种途径:支付宝内搜索“垃圾分类指南”,即可进入小程序,输入需丢弃的垃圾名称,立即获取正确分类结果。另外,也可以搜索“垃圾分类向导”小程序,通过搜索或直接上传垃圾图片的方式,获取分类结果。据介绍,此次在支付宝上上线的“垃圾分类指南”和“垃圾分类向导”小程序涵盖了4000多种类,并将不断更新。 2、“绿色上海”微信公众号查询垃圾分类 市民在“绿色上海”首页点击“微互动”,即可找到“生活垃圾分类查询”,点击即可进入查询界面,操作方便快捷。今后再遇到搞不清如何分类的垃圾,记得打开“绿色上海”查询。 3、“上海发布”微信公众号查询垃圾分类 在具体生活中,如果碰到吃不准的,可以通过“上海发布”或者“绿色上海”进行垃圾分类查询。如果情况不允许上网查询的,又能够确定不是有害垃圾、可回收物的,建议投入干垃圾桶。 生活垃圾分类有什么好处 一、减少占地 生活垃圾中有些物质不易降解,使土地受到严重侵蚀。垃圾分类,去掉可以回收的、不易降解的物质,减少垃圾数量达60%以上。 二、减少污染 目前我国的垃圾处理多采用卫生填埋甚至简易填埋的方式,占用上万亩土地;虫蝇乱飞,污水四溢,臭气熏天,严重污染环境;废弃的电池含有金属汞、镉等有毒的物质,会对人类产生严重的危害;土壤中的废塑料会导致农作物减产。 三、变废为宝 中国每年使用塑料快餐盒达40亿个,方便面碗5~7亿个,一次性筷子数十亿双,这些占生活垃圾的8~15%。生活垃圾中有30%~40%可以回收利用, 各种固体废弃物混合在一起是垃圾,分选开就是资源: 1吨废塑料可回炼600公斤的柴油;回收1500吨废纸,可免于砍伐用于生产1200吨纸的林木;一吨易拉罐熔化后能结成一吨很好的铝块,可少采20吨铝矿;垃圾中的其他物质也能转化为资源,如食品、草木和织物可以堆肥,生产有机肥料;垃圾焚烧可以发电、供热或制冷;砖瓦、灰土可以加工成建材等等。 四、减少危害 抛弃的废塑料被动物误食,导致动物死亡的事故时有发生。因此回收利用还可以减少危害。 垃圾分类,指按一定规定或标准将垃圾分类储存、分类投放和分类搬运,从而转变成公共资源的一系列活动的总称。分类的目的是提高垃圾的资源价值和经济价值,力争物尽其用。 垃圾分类是对垃圾收集处置传统方式的改革,是对垃圾进行有效处置的一种科学管理方法。人们面对日益增长的垃圾产量和环境状况恶化的局面,如何通过垃圾分类管理,最大限度地实现垃圾资源利用,减少垃圾处置量,改善生存环境质量,是当前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迫切问题之一。

5,垃圾分类谁提出的

北京1957年,北京市率先提出“城区将分类收集垃圾”的构想,开创了中国垃圾分类的先河,也为世界贡献了垃圾分类的理念。垃圾分类是什么?垃圾分类指按一定规定或标准将垃圾分类储存、分类投放和分类搬运,从而转变成公共资源的一系列活动的总称。分类的目的是提高垃圾的资源价值和经济价值,力争物尽其用。垃圾分类是谁提出来的?日本和德国是世界上公认的垃圾分类做得很好的国家,但事实上,最早提出垃圾分类的是咱们大北京。1957年7月12日,一篇名为《垃圾要分类收集》的文章出现在《北京日报》的头版头条。当时的北京,废报纸、旧衣服、水果皮、火材盒、牙膏皮等按照要求被分类回收,送至废品站换钱,惹得不少外国人前来取经,可谓风光一时。到2000年6月,北京、上海、南京、杭州、桂林、广州深圳、厦门8个城市开启垃圾分类收集试点。这一试就是17年,效果却不尽人意。对此,很多人疑惑不解,明明中国最先提出垃圾分类,为何现在却在垃圾分类道路上步履维艰?不难理解,1957年时的中国,刚刚完成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但彼时的人民生活水平与当今不可同日而语。那时的垃圾分类,折射的更多的是当时民众的节约节俭意识,还没上升至环保意识。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升,物质文明极大发展,节约节俭意识退潮,垃圾分类很难乃至无法获得传承与发扬。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社会经济突飞猛进,成为世界奇迹。但随之而来的环境污染却日益严峻,使得国家开始高度关注生态环保,同时也促成了民众环保意识的逐步觉醒。“垃圾围城”步步紧逼,垃圾分类成为打破该问题的重要利器。2000年启动试点,这个时间不算晚,但中国却在垃圾分类上结结实实吃了个败仗。其实,这一仗,输的并不亏,甚至可以说,发人深省。兵法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那么,作为衡量一个国家文明发展水平标准之一的垃圾分类,想要得到真正推广,需要哪些不可或缺的要素?第一,社会各阶层垃圾分类的意识与知识;第二,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作为保障;第三,强大的经济支撑;第四,必要的垃圾分类技术与管理水平;第五,整个分类处理系统的良好协作。相应的,反观国内现实:第一,垃圾分类知识的宣传匮乏,普及度不高,民众的认知程度不高,仅有少数人具备垃圾分类的意识与知识。第二,国家层面垃圾分类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缺失,地方层面的相关规定因配套不完善而流于形式。第三,“谁污染谁付费”没有得到真正贯彻,外加财政支持较弱,使得垃圾分类遭遇“钱荒”。第四,垃圾分类企业规模小,技术水平低,无法真正保证垃圾获得分类无害化处理或回收利用。第五,政府投入收效甚微,居民配合度低,垃圾收运处理部门简单粗放,使得垃圾分类多数停留在书面、口头中。2019年,真正的垃圾分类时代来了!2019年7月1日,《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正式实施,上海垃圾分类进入“强制时代”。不止是上海,国家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发布《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要求,46个城市将先行实施生活垃圾强制分类,到2020年底,基本建立垃圾分类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2025年前,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要基本建成垃圾分类处理系统。

6,上海市实行垃圾分类

上海市民,垃圾分类。人人参与,爱国爱家,利国利民。
[法规政策] 上海市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管理办法(草案)  第一条(目的和依据)  为了加强对本市生活垃圾的管理,维护城市市容环境整洁,保障市民身体健康,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上海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条例》,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定义)  本办法所称生活垃圾,是指居民在日常生活以及单位为日常生活提供服务过程中产生的各类固体废弃物,包括居民生活垃圾和单位生活垃圾。  第三条(适用范围)  本办法适用于本市中心城、新城、中心镇以及独立工业区、经济开发区等城市化地区内的生活垃圾收集、运输、处置及其相关的管理活动。  餐厨垃圾、建筑垃圾的管理分别按照《上海市餐厨垃圾处理管理办法》、《上海市建筑垃圾和工程渣土处置管理规定》的规定执行。  第四条(管理部门)  上海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局(以下简称市市容环卫局)负责本市生活垃圾处理的管理工作。  区、县市容环境卫生管理部门(以下简称区、县市容环卫部门)负责本区、县范围内生活垃圾处理的管理工作,业务上受市市容环卫局指导。  本市其他有关行政管理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协同实施本办法。  第五条(减量化)  鼓励单位和个人购买、使用可重复利用产品,政府有关部门在采购产品时应当优先购买可重复利用产品。  本市生产、销售的各类商品应当避免过度包装。对列入限制包装目录的产品,其包装物比例应当符合规定要求,具体限制包装产品目录以及包装物比例要求由市经委会同市市容环卫局等有关部门另行规定。  各农贸市场、超市等经营管理单位应当组织做好净菜上市的工作,减少生活垃圾的产生量。  第六条(资源化)  本市鼓励对生活垃圾进行资源化利用。鼓励单位和个人将生活、工作中废弃的可再生利用的物品,交废品回收单位或者个人回收利用。  市经委应当会同市市容环卫局、市规划局、市环保局等有关部门做好废品回收网络建设。  第七条(规划和预算)  市市容环卫局应当会同市规划、土地等有关部门对生活垃圾处置设施的布局、用地和规模进行统一规划。市和区、县市容环卫部门应当按照职责分工负责组织生活垃圾处置设施的建设。  生活垃圾处置设施建设和运营所需经费,应当纳入市和区、县政府财政预算。  第八条(容器和设施设置)  生活垃圾收集容器和设施的设置责任人,按照下列规定确定:  (一)新建住宅区生活垃圾收集容器和设施,由开发建设单位负责;  (二)已建商品住宅区生活垃圾收集容器和设施,由业主或者业主委托的物业管理企业负责;  (三)单位生活垃圾收集容器和设施,由产生单位负责;  (四)其他生活垃圾收集容器和设施,由区、县市容环卫管理部门负责。  生活垃圾收集容器和设施的设置,应当符合国家和本市生活垃圾收集容器和设施设置规范。  生活垃圾收集容器和设施的设置责任人应当保持生活垃圾收集容器、设施的完好和正常使用。  第九条(收集)  本市对生活垃圾逐步实行分类收集。其中,装修垃圾、有害有毒垃圾和废旧家具、家电等大件垃圾应当单独收集。  市和区、县市容环卫部门应当确定生活垃圾分类实施分类收集的具体方式和要求,并向社会公布。  单位和个人应当按照市和区、县市容环卫管理部门的要求,将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在规定的容器、设施或者场所中。  第十条(产生申报)  新产生生活垃圾的居住区或者单位,应当按照下列规定向市或者区、县市容环卫部门申报产生量和种类:  (一)居民生活垃圾,实行物业管理的居住区,由物业管理企业向区、县市容环卫部门申报;未实行物业管理的居住区,由居委会向区、县市容环卫部门申报。  (二)单位生活垃圾,由产生单位向区、县市容环卫部门申报。其中,船舶生活垃圾由船舶使用者向市市容环卫局申报。  第十一条(收运单位确定)  市或者区、县市容环卫部门应当根据生活垃圾的产生量,合理划定生活垃圾收运作业服务区域,并以招标方式确定每个作业服务区域内的收运单位。其中,船舶生活垃圾收运单位由市市容环卫局招标确定;其他生活垃圾收运单位由区、县市容环卫部门招标确定。  市或者区、县市容环卫部门应当与中标单位签订收运作业服务协议,并由市市容环卫局颁布生活垃圾收运作业服务资质证书。收运作业服务协议应当明确收运服务区域、收运期限、作业服务标准等内容。  除单位自行收运生活垃圾外,其他生活垃圾的产生单位和个人应当将生活垃圾交本条第一款确定的所在作业服务区生活垃圾收运单位收运。  第十二条(收运单位具备的条件)  参与生活垃圾收运作业服务的单位,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一)具备企业法人资格,从事垃圾收集的企业注册资本不少于人民币100万元,从事垃圾运输的企业注册资本不少于人民币300万元;  (二)垃圾收集应当采用全密闭运输工具,并应当具有分类收集功能;  (四)垃圾运输应当采用全密闭自动卸载车辆或船只,具有防臭味扩散、防遗撒、防渗沥液滴漏功能,安装行驶及装卸记录仪;  (五)具有健全的技术、质量、安全和监测管理制度并得到有效执行;  (六)具有合法的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车辆行驶证;  (七)具有固定的办公及机械、设备、车辆、船只停放场所。  第十三条(收运规范)  从事生活垃圾收运的单位应当符合下列规定:  (一)按照环境卫生作业服务规范和作业服务协议,在规定的时间内收运生活垃圾;  (二)分类收集的生活垃圾,应当分类收运;  (三)收运生活垃圾后,应当将生活垃圾收集设施及时复位,保持收集设施和周边环境的整洁;  (四)生活垃圾应当采用密闭的车辆、船舶收运,车辆、船舶应当保持整洁和完好;  (五)将生活垃圾运送至市容环卫部门规定的中转站、处置场所存放或者处置。  第十四条(中转站)  市、区(县)市容环卫部门或者生活垃圾收运单位可以根据生活垃圾运输需要,设置生活垃圾中转站。生活垃圾中转站的设置应当符合环境保护要求和中转站设置技术规范,并按照规定办理规划、环保等有关手续。  生活垃圾在中转站应当密闭存放,存放时间不得超过72小时。  生活垃圾中转站内产生的渗滤水,应当经处理符合国家和本市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后方可排放。  第十五条(处置单位确定)  市或者区、县市容环卫部门应当通过招标方式确定生活垃圾处置单位。  市或者区、县市容环卫部门应当与中标单位签订处置作业服务协议,并由市市容环卫局对生活垃圾处置作业服务中标单位颁发处置作业服务资质证书。作业服务协议应当明确处置期限、服务标准等内容。  第十六条(处置单位具备的条件)  参与生活垃圾处置作业投标的单位,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一)具备企业法人资格,规模小于100吨/日的卫生填埋场和堆肥厂的注册资本不少于人民币500万元,规模大于100吨/日的卫生填埋场和堆肥厂的注册资本不少于人民币5000万元,焚烧厂的注册资本不少于人民币1亿元;  (二)卫生填埋场、堆肥厂和焚烧厂的选址符合城乡规划,并取得规划许可文件;  (三)采用的技术、工艺符合国家有关标准;  (四)有至少5名具有初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人员,其中包括环境工程、机械、环境监测等专业的技术人员。技术负责人具有5年以上垃圾处理工作经历,并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  (五)具有完善的工艺运行、设备管理、环境监测与保护、财务管理、生产安全、计量统计等方面的管理制度并得到有效执行;  (六)生活垃圾处理设施配备沼气检测仪器,配备环境监测设施如渗沥液监测井、尾气取样孔,安装在线监测系统等监测设备并与市容环卫部门联网;  (七)具有完善的生活垃圾渗沥液、沼气的利用和处理技术方案,卫生填埋场对不同垃圾进行分区填埋方案、生活垃圾处理的渗沥液、沼气、焚烧烟气、残渣等处理残余物达标处理排放方案;  (八)有控制污染和突发事件的预案。  第十七条(处置方式确定)  市市容环卫局应当根据本市生活垃圾产生量和生活垃圾处置场(厂)的处置能力,按照就近、经济的原则,对各区、县生活垃圾的处置方式和处置场所作统一安排。  第十八条(处置规范)  生活垃圾处置单位应当按照规定的时间和要求接收生活垃圾。  处置生活垃圾,应当符合国家和本市生活垃圾处置技术规范,保持生活垃圾处置设施、设备的正常运行,并维护处置场(厂)内外环境整洁。  生活垃圾处置场(厂)排放的污水、废气、残渣等,应当符合国家和本市有关污染物排放标准。在处置场(厂)排放污染物期间,处置单位应当对污染物排放情况作定期检测,每季度向市或者区、县市容环卫部门提交检测报告。  第十九条(垃圾处理费)  产生生活垃圾的单位和个人应当按照规定向市或者区、县市容环卫部门缴纳生活垃圾处理费。具体缴费办法由市物价局会同市市容环卫局另行制定。  领取本市最低社会保障金等特殊困难人员,可以减缴、免缴生活垃圾处理费,具体减免办法由市市容环卫局会同市财政局另行规定。  生活垃圾处理费应当专项用于生活垃圾收集、运输和处置。  第二十条(数据报送)  生活垃圾收运单位和处置单位应当建立收运、处置台帐,并在每季度第一个月的10日前将上季度收运、处置情况报送市或者区、县市容环卫部门。生活垃圾收运台帐应当如实记录所收运生活垃圾的来源、种类、数量、处置去向;生活垃圾处置台帐应当如实记录所处置生活垃圾的来源、种类和数量。  区、县市容环卫部门应当及时将收运、处置数据汇总后报市市容环卫局。  市市容环卫局应当在每年的第一季度内向社会公布上年度生活垃圾产生量和处置情况。  第二十一条(停业处理)  生活垃圾收运单位和处置单位在规定的经营期内不得擅自停止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作业服务。因特殊原因确需停止的,收运、处置单位应当提前6个月书面通知市或者区、县市容环卫部门,经同意后方可停业。  市或者区、县市容环卫部门在接到通知后或者当生活垃圾收运单位、处置单位擅自停止作业服务时,应当及时组织有关单位收运或者处置生活垃圾。  第二十二条(应急机制)  市和区、县市容环卫部门应当编制生活垃圾处理应急预案,建立生活垃圾应急收运和处置系统。  生活垃圾收运单位和处置单位,应当根据市和区、县生活垃圾处理应急预案的规定,编制本单位生活垃圾处理应急方案,并报市或者区、县市容环卫管理部门备案。  在发生突发性事件造成生活垃圾收运单位或者处置单位无法正常进行收运、处置生活垃圾的,市或者区、县市容环卫部门应当及时组织有关单位收运、处置生活垃圾。  第二十三条(无主垃圾处理)  对丢弃在本市道路和公共场所上的无主生活垃圾,所在地区、县市容环卫部门应当及时组织收运单位清除和收运。  第二十四条(设施关闭核准)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关闭、闲置或者拆除城市生活垃圾处置设施、场所;确有必要关闭、闲置或者拆除的,必须经所在区市容环卫部门和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核准,并采取措施,防止污染环境。  申请关闭、闲置或者拆除城市生活垃圾处置设施、场所的,应当提交以下材料:  (一)书面申请;  (二)权属关系证明材料;  (三)丧失使用功能或其使用功能被其他设施替代的证明;  (四)防止环境污染的方案;  (五)拟关闭、闲置或者拆除设施的现状图及拆除方案;  (六)拟新建设施设计图;  (七)因实施城市规划需要闲置、关闭或者拆除的,还应当提供规划、建设主管部门的批准文件。  第二十五条(禁止行为)  在生活垃圾收集、运输、处置过程中禁止下列行为:  (一)任意丢弃、倾倒和堆放生活垃圾;  (二)将分类收集的生活垃圾混同收运、处置;  (三)擅自从事生活垃圾收运或者处置活动。  第二十六条(监督检查)  市或者区、县市容环卫部门应当加强对生活垃圾收运单位和处置单位的现场监督检查,并建立相应的监管档案。需要时,可以向处置单位派驻监督员。  实施监督检查时,市和区县市容环卫部门可以采取下列措施:  (一)查阅复制有关文件和资料;  (二)要求被检查的单位和个人就有关问题做出说明;  (三)进入现场开展检查;  (四)责令有关单位和个人改正违法行为。  被检查的单位或者个人应当配合,如实反映情况,提供与检查内容有关的资料,不得弄虚作假或者隐瞒事实,不得拒绝或者阻挠管理人员的检查。  第二十七条(评议)  市和区、县市容环卫部门应当建立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作业服务评议制度,每年对收运单位和处置单位进行评议,评议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一)作业服务规范的遵守情况;  (二)具备从业条件的情况;  (三)台帐建立和数据报送情况;  (四)受行政处罚的情况;  (五)作业服务协议规定的其他义务的履行情况。  市或者区、县市容环卫部门在评议过程中应当听取被评议单位、公众和其他相关单位和个人的意见。  被市或者区、县市容环卫部门在评议为不合格的单位,可以在收到评议通知的15天内向市市容环卫局申请复核;市市容环卫局应当在15天内将复核结果书面告之申请单位。  第二十八条(对评议不合格单位的处理)  收运单位被连续两年评议不合格的,市和区、县市容环卫部门可以解除与其签订的收运协议,并组织有关单位收运生活垃圾。  处置单位被连续三年评议不合格的,市和区、县市容环卫部门可以解除与其签订的处置协议,并组织有关单位处置生活垃圾。  被解除收运协议或者处置协议的单位3年内不得参加本市生活垃圾收运、处置招标。  第二十九条(行政处罚)  对违反本办法的行为,除法律、法规另有规定外,由市或者区、县市容环卫部门按照下列规定予以处罚:  (一)违反本办法第十条规定,未按规定申报生活垃圾,影响市容环境卫生的,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以1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罚款。  (二)违反本办法第十一条第四款规定,生活垃圾的产生单位和个人将生活垃圾提供给本办法第十一条第一款规定以外的单位、个人收运的,责令限期改正,并可处1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的罚款。  (三)违反本办法第十四条第二款规定,生活垃圾在中转站内不按规定密闭存放或者存放时间超过72小时的,责令限期改正,并可处2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的罚款。  (四)违反本办法第十八条第二款规定,处置单位未保持处置设施、设备正常运行的,责令限期改正,并可处3000以上3万元以下的罚款。  (五)违反本办法第十八条第三款、第二十条一款规定,未提交检测报告、未建立台帐或者未按规定报送统计报表的,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以1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的罚款。  (六)违反本办法第十九条第一款规定,未按规定缴纳生活垃圾处理费的,责令限期补缴;逾期不补缴的,对单位可处以应交生活垃圾处理费三位倍以下且不超过3万元的罚款,对个人可处以应交生活垃圾处理费三倍以下且不超过1000元以下的罚款。  (七)违反本办法第二十一条第一款规定,收运、处置擅自停止收运、处置活动的,责令限期改正,并可处1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  (八)违反本办法第二十二条条第二款规定,收运或者处置单位未按规定编制应急收运或者处置方案的,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以1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的罚款。  (九)违反本办法第二十五条第二款规定,将分类收集的生活垃圾混用收运的,责令限期改正,并可处3000元以上3万元以下的罚款。  违反本规定第十四第第三款规定,中转站内排放的渗滤水超过污染物排放标准的,由环保部门按照环境保护的有关规定处理。
垃圾不分类,全民要遭罪。
文章TAG:上海上海市垃圾垃圾分类上海市垃圾分类数据去哪里找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