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深圳住了三十年,也算得上了解这个城市的某些方面。我一个朋友,在深圳有四套房,自己住了最小位置最不好的一套,其他拿来出租,老公年薪估计有三四十万(根据他的工作单位和职位判断的,我从来没有问过),一般的上流社会给人的印象就是要有金钱,地位,气质。
1、如何才能到达上流社会?
一般的上流社会给人的印象就是要有金钱,地位,气质。而这些都不是短期内所能实现的,有几种可能实现:1.抓住时势,三国是刘备、曹操、孙权就是在乱世之中崛起,通过自己的努力,这就是时势造英雄;2.碰到了好时代,马华腾、马云、王健林、许家印、王卫等等是我们这个时代最成功的人士之一,他们的个人努力和才华是不可否认的,但是如果没有中国大的经济飞速发展的背景,人口基数的红利,中国的的房地产在政策,中国铁路、公路的高速建设,他们能有今天吗,
3.含着金钥匙出生,王思聪等。4.走狗屎运,中巨额彩票,或是像“一百万英镑”小说里的小伙子,如果上面你都没有碰到,那你就学学史泰龙,他会告诉你“努力和不服输同样可以获得巨大的成功”。5.个人努力,史泰龙在1946年出生于美国纽约贫民区的并没有享受到很多美好的童年,由于难产和医生的失误,史泰龙生下来时左脸颊肌肉瘫痪,并口齿不清,可以说是半个残疾人。
也因此,从小他几乎没有朋友,还经常随父母辗转周折,11岁时,父母离婚了,起初他和父亲生活在一起,父亲对他要求苛刻到过分,也正是这时候,小史泰龙的心里种下了希望得到别人认可的种子,这也是后来他坚持影视业的一大动力。1961年时的一次打架成为了史泰龙的转折点,他找回了自己的自尊,由于史泰龙的学习成绩很差,但体育不错,凭借体育他获得了奖学金,在瑞士谋求发展。
1969年回到了美国立志要当一位好演员,他开始了自己的写剧本和锻炼身体的旅程,在1970年史泰龙已开始了其演员的生涯,曾出演过小电影,但始终不是主角,但他并不气馁。写了很多剧本但反响平平,最后写出了著名电影《洛奇》的剧本,在经历了1800多次拒绝后终于有公司愿意用很低的成本给他拍摄《洛奇》了,一个月就拍完了,就是这一次,我们的史泰龙才开始了他的成功之路和演员道路。
2、在深圳有两套房、两辆车、存款1千万的人是否有已经实现了财务自由?对此你怎么看?
我在深圳住了三十年,也算得上了解这个城市的某些方面,我一个朋友,在深圳有四套房,自己住了最小位置最不好的一套,其他拿来出租,老公年薪估计有三四十万(根据他的工作单位和职位判断的,我从来没有问过)。她不上班,三套位置很不错的三居房子,租金应该也不少,然而她很舍不得花钱,总是忧心忡忡没有安全感。我问她干嘛不住得舒服点,她说她家自己住的那套房租最少,住别的划不来,
大家聚在一起玩的时候,她言语举止真的就像个很穷的人,这个不舍得那个不可以,也很少有她请客买单的时候,成天一种家里就要揭不开锅的样子。她家有好学校的学期房,然而她儿子成绩一直都不好,现在勉勉强强读了个职高,反正是我很难理解的一种生活方式!另一个朋友,没嫁对人,女儿十岁的时候她和老公离婚了。当初结婚后她把大部分精力用在了家庭上,还把家里房子卖了给老公做创业的启动资金,
刚结婚那几年她忙着做家庭后勤,自己个人职业方面没什么提高。离婚时那渣男提前布局,带走了家里大部分的钱,她只能自己租了一套小房子带着女儿从新开始,但她发现她只能找到一个每月八千不到的普通会计工作。然而我每次去她那里,她都是气定神闲,不急不躁,很少听到她抱怨什么,她家里客厅只有一个大书桌,一个书架和一架钢琴。
女儿做作业的时候她就在旁边看书,母女两人练练琴练练字,周末就去旁边的公园走走,偶尔带女儿打个牙祭,或者几个朋友家聚在一起包包饺子每人整两个拿手菜什么的,离婚之前她女儿学校成绩一般,然而到了小升初,小姑娘已经是全年级前三,到了初中也一直保持年级前十。今年中考,孩子四百多分,考到了深中,我很喜欢第二个朋友从容淡定的样子,也很着急第一个朋友到现在还随时一副天就要塌下来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