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上海 > 杨浦区 > 上海市文史馆馆员王亚陆,2017年山东省文史类位次40826能上什么大学

上海市文史馆馆员王亚陆,2017年山东省文史类位次40826能上什么大学

来源:整理 时间:2023-02-24 23:10:23 编辑:上海生活 手机版

本文目录一览

1,2017年山东省文史类位次40826能上什么大学

青海大学宁夏大学陕西科技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西安科技大学四川师范大学重庆交通大学湖南科技大学长沙理工大学浙江工业大学 浙江师范大学山东师范大学山东科技大学山西大学
不明白啊 = =!

2017年山东省文史类位次40826能上什么大学

2,民国时期著名的青帮人物

民国初年以来,上海青帮中辈分最高的是“大”字辈的“老头子如此辈分的老头子加起来也就十几位,如张仁奎、高士奎,樊瑾成,袁克文,张树声,王德邻,刘登阶,曹幼珊、汪禹丞,步章武,徐朗西,陈其美等人。从这个名单可以看出,青帮大字辈的老头子很难说是“流氓头子”,象袁克文是袁世凯最喜爱的二子,是清末民初有名的“名士”,文采风流一时无两,张树声是冯玉祥西北军中的著名将领。徐朗西和陈其美都是孙中山的得力干将,张仁奎做了几十年的通海镇守使,官望很不错,为人也算正派。但自从大字辈以下,则是泥沙俱下,“流氓辈出”了。上海滩上诸如烟、赌、娼、盗、绑、杀等黑道各行,大都是由“通”字辈的青帮成员在掌管。当时叫得响名号的通字辈有金廷荪、顾嘉棠,叶焯山、高鑫宝、马祥生、金九龄、季云卿、张啸林等人。清门字派,分为24个班辈,从金幼孜算起,是清字辈(号清源),第二代罗清是净字辈(号净清),第三代陆鞑是道字辈(号道元).以上三代实为教派祖师.从第四代起,成立粮帮承运漕粮,开创者翁岩(号德慧),钱坚(号德正),潘清(号德林)三人,是德字辈.以后一直流传下来,到抗战前后,上海方面还有几个大字辈,其下通字辈较多.现就笔者所知,列举如下:大字辈:高士奎,山东人,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做过直隶水警厅长,后来住在上海,收徒众多,其中马祥生,杨仁栓等较有社会地位.汪禹丞,安徽人,曾参加辛亥革命,孙中山先生任临时大总统时,任大总统卫队长,又在凇沪警察厅及申报馆任职多年,在洪门是五行山山主,抗战期间在香港病故.袁克文,号寒云,河南项城人,袁世凯的次子,在上海老牌小报<<晶报>>上写稿,因此他所收门徒以文艺界较多,如俞逸芬,金碧艳等.樊瑾成,安徽人,历史情况不清楚,是张啸林的老头子,在上海由张供养.据说张发迹后不愿樊再收徒弟,所以他所收之徒不多.张树声,江苏人,绰号"天王老子",又是理教头子,所收徒弟以京剧演员为多,20年代去世.抗战期间在重庆另有个大字辈张树声,是北方人,西北军中人物,收徒甚众,以交通运输界为多.王德邻,安徽人,原是军人,后在上海经商,所收门徒甚多,如金廷荪,高鑫宝,顾家棠等.步章五,别号林屋山人,河南项城人,袁世凯幕僚,到上海先在中国济生会干过扶战活动,后来挂牌做中医,并办过小报<<大报>>,写些鸳鸯蝴蝶派的小品文,又喜写评剧稿,吹捧女演员,所以他除收无聊文人为徒外,又收女演员为义女.张仁奎,号镜湖,山东人,北洋军阀时期,当过通海镇守使(驻南通),后居上海,收徒数百人,其组织名仁社,成员中颇多旧军政人员及工商企业负责人,抗战期间在上海病故.仁社形式上是个俱乐部,地点在现在的延安路重庆路附近的一所二开间三层楼的西式建筑内,经常有人在内吃喝玩乐.其中人员有陈世昌,黄金荣,杨虎,韩复榘,范邵增,孙连仲等.徐朗西,号裕云,陕西人,早年留学日本,后来参加同盟会,从事过辛亥革命活动,担任过军事方面的职务,北伐后因对蒋介石不满,没有担任国民党政府职务,在上海创办新华艺专,自任校长.所收门徒,以知识分子居多,解放后在沪病故.他在洪门是裕云山山主.刘登阶,江苏人,具体情况不清楚,是顾竹轩的老头子,因顾而出名,生活由顾供养通字辈:金九龄,江苏人,上海法租界巡捕房探长,兼开人力车行,解放后前去台湾,在台开浴室,大概在1980前病故.马祥生,江苏人,旧上海闻人,杜月笙八股党之一,开设金门大剧院(现在是上海儿童艺术剧场),祥生运输公司等,解放后被镇压.陈世昌,江苏人,杜月笙的老头子,杜供养终生.金廷荪,浙江人,杜月笙集团重要人物,抗战前因杜月笙关系承办航空奖券.高鑫宝,上海人,杜月笙八股党之一,丽都花园(现在是上海政协所在地)总经理,抗战时被汉奸暗杀.戴步祥,南京人,旧上海闻人,杜月笙集团成员,公共租界巡捕房探员,开设大中华饭店.上海沦陷期间其子与川岛芳子有染.季云卿,上海人,大汉奸,在长江帮中有一定势力,抗战时汪伪七十六号特务组织成立时,由他支持,特务头子李士群,吴士宝都是他的徒弟,后被杜月笙派人暗杀.顾家棠,上海人,原是黄金荣得力助手,后成为杜月笙八股党之一,杀手.顾竹轩,江苏人,以出租人力车起家,后靠杜月笙和虞洽卿帮助,成为天瞻大舞台经理,解放前是上海市参议员.江北大亨.郑子良,广东人,在广东帮内收徒众多,抗战期间因军统关系参加忠义救国军,解放后被镇压.忠义救国军总司令是中将杜月笙.王彬彦,江苏人,闸北区商界重要人物,区保卫团负责人,总负责是杜月笙.吕苍岩,江苏人,大业公司经理.周思忠,江苏人,中国旅行社副经理.徐毅民,广东人,著名西医,广收门徒,其组织名逸社,在洪门是五行山主.汪英宾,安徽人,汪禹丞之子,留美学新闻,曾任申报馆经理,时事新闻报馆总经理.姜怀素,江苏人,曾任国民党上海市执委兼书记长,上海义务警察副总队长,也收门徒,解放后被镇压.孙以乡,安徽人,阜丰面粉厂高级职员,在沪西收徒甚众,其组织名怡社.张竹平,江苏人,抗战前大陆报,时事新报,申时电讯报,大晚报社设有四社总管处,他是负责人,抗战期间在香港开设大华饭店,后至重庆办百龄餐厅,抗战胜利后回香港办大华饭店,后在港病故.曹立功,安徽人,曾任上海市商会秘书,上海市卫生局药政处长,西药同业工会主任秘书,解放前病故.徐学禹,浙江人,招商局总经理,解放前去台湾,近况不明.唐季珊,广东人,大茶商,与著名演员阮玲玉有过同居关系,后阮为他自杀.解放前唐在上海,后去向不明.孙百群,安徽人,阜丰面粉厂经理.庄叔遐,江苏人,曾任国民党军委会西南运输处秘书长,国货银行总经理.杨虎,又名啸天,安徽人,曾任凇沪警备司令及中华海员工会主任委员等职,解放后在北京病故,所收门徒众多,其组织名兴中学会,所收徒弟以海员为多,但也收国民党方面的军政人员.董显光,浙江人,上海英文大陆报负责人,曾任国民党中央宣传部长.郑希涛,浙江人,曾任时事新闻报馆经理.肖宗俊,广东人,曾任新新公司总经理.葛福田,江苏人,抗战前曾从事马路商界联合会活动,抗战期间在重庆办百龄餐厅,抗战胜利后回上海任金谷饭店总经理,江海银行经理等职,解放前病故.卢友兰,哈同妻罗迦陵的义子.韦作民,浙江人,在交通技术界资历很深,抗战期间任交通部技监,抗战胜利后病故.和帮中人张彬人合办文社,所收门徒以交通业为多.姜豪,上海市宝山县人,抗战前后曾任国民党上海市党部监察委员,执行委员,中央组织部设计委员,上海市参议员等职.抗战胜利后,曾任上海老闸区区长,现任上海文史馆馆员.

民国时期著名的青帮人物

3,李天马故居怎么样

虽然我很聪明,但这么说真的难到我了
李天马(1908--1990年),原名千里,字天马,以字行,番禺人。出身书香世家,自幼受传统文化熏陶。1962年移居上海,任上海市文史馆书法组长,并多处兼职书法教授。李氏在上海与沈尹默、潘伯鹰等学者往返,推动中国书法的发展。李氏书法擅长行楷,以欧体略参《张猛龙碑》形意,刚柔相济,温雅平淡。小楷法钟、王及唐宋诸家,自成风格。

李天马故居怎么样

4,文史馆在古代叫什么

翰林院
上海在宋代以前仅是一个小渔村,村内有十八大浦,其中有两条相对的分别叫上海浦和下海浦。上海的地名就是因为“上海浦”而得名的。而现在十六浦轮渡站就是过去的“十八大浦”之一。 上海在唐时属华亭县,别号云间。上海建镇是在宋咸淳初年。元代升华亭县为松江府,公元1292年上海立县。1843年上海正式开埠,1927年设上海特别市,第一任市长是黄郛,1930年改上海市。 上海的历史演变比较复杂。所以有许多人认为老上海就是松江。其实,松江原来一直属于江苏,58年才划入上海。那么,真正的老上海在哪里呢?据考证应在“青龙镇”。相传东吴孙权为抵御曹操而建造了许多青龙战舰,于是就将造舰的地方称为“青龙”。唐天宝年间始设青龙镇,宋代划归华亭县,元代归属上海县,明代属于青浦。 老上海的青龙镇在宋代就是“海舶辐辏之地,有三亭七塔十三寺,烟火万家,人称小杭州”。宋大书法家米芾曾在青龙镇做过监官。后天我们到新昌大佛寺,能看到他题写的“面壁”两个大字。”
文吏

5,文言文明史 王艮传原文以及翻译

王艮的字叫敬止,吉水人.建文二年(1400)成为进士.廷试对策名列第一.因他相貌丑陋,而改为胡靖第一,胡靖即胡广,王艮第二,李贯第三.三人都是同乡,一同被授为修撰,朝廷并按照洪武年中成例,设文史馆让他们居住.王艮参与编修《太祖实录》及《类要》、《时政记》等书.由此许多重要著作均由他来负责整理.此外王艮还多次上书谈论时务. 燕兵逼近京城,王艮与妻子诀别时说“:食人之禄,为人而死,我不能再活下去了.”解缙、吴溥与王艮、胡靖相邻而居.京城失陷前一晚,他们都聚集在吴溥屋内.解缙陈说大义,胡靖也奋激慷慨,唯独王艮流泪不语.三人离去后,吴溥之子吴与弼年纪尚幼,他叹道:“胡叔叔能死节,是大好事.”吴溥却说:“不对,只有王叔叔会死.”语音未落,只听胡靖隔墙在喊:“外面吵闹得很,要小心看着小猪.”吴溥回头对吴与弼说道“:一只猪都舍不得,怎么舍得去死呢?”片刻之后,王艮在屋内哭泣,然后喝毒酒而死.解缙则驱马前去拜谒,成祖十分高兴.第二天,解缙推荐胡靖,胡靖应诏而至,叩头谢恩.李贯也迎附成祖.后来成祖拿出建文帝时分封群臣之事千余件,命解缙等编阅.涉及兵、农、钱、谷之事的留下,而言语冒犯者及其他一切都加以焚毁.成祖趁机从容问李贯、解缙等说:“你们应该都曾为此受封过吧?”众人未答,只有李贯叩首说道:“臣确实未曾有过.”成祖说“:你认为没有就是好吗?拿其食禄,担负其事,当国家危急之时,作为近臣却毫无建议可以吗?朕特别讨厌那些引诱建文帝破坏祖法,扰乱国政的人.”后来李贯升为中允,被牵连获罪,死于狱中.临死时叹道:“我愧对王敬止啊!”

6,我想知道当代书法家 李天马 的详细资料

李天马(1908~1990) 现代书法家。别名千里。广东番禺(今属广州)人。自幼经父亲指导习书法,遂成毕生之事业。青壮年时代,任职银行,却乐于书道,历游大江南北,请教书坛前辈,博览碑帖墨迹,遍习二王、怀素、欧阳询、吴大澄、黄牧甫诸家,书艺渐入佳境,六体俱通。后应聘在广州美术学院教授书法,受聘为广州市文史馆馆员。70年代迁沪,任上海市文史研究馆馆员。居沪期间,致力书法普及工作,收徒不索费、不受礼。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上海市书法家协会名誉理事。曾主持拍摄书法教学影片《怎样写好毛笔字》和《笔中情》。著有《楷书行书的技法》(1984年)等。
李天马(1908~1990) 现代书法家。别名千里。广东番禺(今属广州)人。自幼经父亲指导习书法,遂成毕生之事业。青壮年时代,任职银行,却乐于书道,历游大江南北,请教书坛前辈,博览碑帖墨迹,遍习二王、怀素、欧阳询、吴大澄、黄牧甫诸家,书艺渐入佳境,六体俱通。后应聘在广州美术学院教授书法,受聘为广州市文史馆馆员。70年代迁沪,任上海市文史研究馆馆员。居沪期间,致力书法普及工作,收徒不索费、不受礼。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上海市书法家协会名誉理事。曾主持拍摄书法教学影片《怎样写好毛笔字》和《笔中情
李天马(1908~1990) 现代书法家。广东番禺(今属广州)人。自幼经父亲指导习书法,遂成毕生之事业。遍习二王、怀素、欧阳询、吴大澄、黄牧甫诸家,书艺渐入佳境,六体俱通。后应聘在广州美术学院教授书法,受聘为广州市文史馆馆员。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上海市书法家协会名誉理事。

7,陆小曼更年期什么样

志摩死的时候小曼才29岁,徐志摩失事后,陆小曼受的打击最大,遭受的批评也大,徐志摩的一些朋友不愿再跟她来往,朋友们认为是陆小曼不肯北上才导致悲剧上演。可以说她的后半生几乎没有什么朋友,生活也很是拮据。虽然小曼35岁时和翁端午同居,但是经济条件也不是很好,后期翁端午更染上了严重的肺病,经济一直困难。小曼在1956年之前一直没有出去做过事情,就在家看书,写一些东西,也不出门,直到进了文史馆。这样一来,时间和事实都已很明确,陆小曼因此受到外界的强烈指责,经济很紧张。但另一方面,徐志摩死后,陆小曼不再出去交际,反而写了很多极好的作品,在绘画上有很大成就。陆小曼对徐志摩的思念之情,我们还可以从她在徐志摩死后的几篇文章中看到。在徐志摩死后一个多月,陆小曼写了《哭摩》,这篇文章写得情真意切,悲伤痛苦跃然纸上。1941年她在上海开第一次个人画展。1956年,在上海美协举办的第二次画展中,有陆小曼的一幅作品参加展出。有一次,陈毅去参观,看到画上署名“陆小曼”,就问身边的人:“这画很好嘛!她的丈夫是不是徐志摩?徐志摩是我的老师。”得到肯定的回答后,陈毅诧异沉寂多年的陆e799bee5baa6e58685e5aeb931333330363238小曼居然还在,并且画如此出色的画,又问知陆小曼就住在上海,生活无着。陈毅就说:“徐志摩是有名的诗人,陆小曼也是个才女,这样的文化老人应该予以照顾。”不久,陆小曼被安排为上海文史馆馆员,虽然是个虚职,但每月至少有几十块钱可拿,使她有了最低生活保障,也给了她鼓舞和信心。 因此,我觉得小曼的更年期应该是极为平静的,经历了那么多失去志摩的痛苦和折磨以及身边朋友对她的指责,她已经心如止水了,没有恨,没有怨,但每当回忆起志摩,她心里依然很痛;经济方面一直很困难;但恰恰是在更年期,她的创作达到了巅峰,举行了两次个人画展,晚年被吸收为上海中国画院专业画师,上海美术家协会会员,可见她的确也是一位才女,个人还是很同情她的。
你好!你是要照片么?如果对你有帮助,望采纳。

8,陈海瀛是谁

陈海瀛(1882-1973),又名无竟,字雪舟,号说洲,又号希微室主人。闽县人,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举人,后留学日本。北伐时为广州大元府秘书。曾先后任教于福建法政学堂、华南女子学院、福建学院,1959年聘为福建省文史馆名誉馆员,著有《读史记管见》《师友感逝录》《希微室文稿》《希微室诗稿》《梧州桂林杂诗》《希微室折枝诗话》等等,编有《中国文学史》、《孟子政治论》讲义等
陈海瀛(1882-1973),又名无竟,字雪舟,号说洲,又号希微室主人。闽县人,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举人,后留学日本。北伐时为广州大元府秘书。曾先后任教于福建法政学堂、华南女子学院、福建学院,1959年聘为福建省文史馆名誉馆员,著有《读史记管见》《师友感逝录》《希微室文稿》《希微室诗稿》《梧州桂林杂诗》《希微室折枝诗话》等等,编有《中国文学史》、《孟子政治论》讲义等。  近日笔者在一藏友处偶见一幅陈海瀛先生的墨宝——兰石图及对联一副。中堂画为四尺整纸,对联为四尺对开。画中幽兰翠竹生于石间,清新淡雅,并附诗一首:“兰薰本是草,开花便不同,时香十里远,沁人肺腑中。”其章法错落有致,别出心裁,字体为行草书,与画面相得益彰,令人赏心悦目。落款为:“壬申年桂月,海瀛涂”,并钤印两方,均为朱文。对联内容显然为画所生,题曰:“芝兰秀而香,竹翠清且雅。”落款为壬申年桂月,海瀛书,下钤海瀛先生号“说洲”朱文印一方及朱文“陈海瀛”印一枚。该幅作品创作于1932年秋,纵观整幅作品,笔法洗练,用笔娴熟,洒脱不拘,飘逸自若,其虚实相间,浓淡有致,图文并茂,法度森严。对联与中堂浑然一体,字中有画,画中有字,书法妩媚而不失苍劲,竹兰秀美而不失骨力。给人以典雅清丽,神采飞扬之感。此墨宝应为海瀛先生传世之精品也!
陈海瀛(1882-1973),又名无竟,字雪舟,号说洲,又号希微室主人。闽县人,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举人,后留学日本。北伐时为广州大元府秘书。曾先后任教于福建法政学堂、华南女子学院、福建学院,1959年聘为福建省文史馆名誉馆员,著有《读史记管见》《师友感逝录》《希微室文稿》《希微室诗稿》《梧州桂林杂诗》《希微室折枝诗话》等等,编有《中国文学史》、《孟子政治论》讲义等。  近日笔者在一藏友处偶见一幅陈海瀛先生的墨宝——兰石图及对联一副。中堂画为四尺整纸,对联为四尺对开。画中幽兰翠竹生于石间,清新淡雅,并附诗一首:“兰薰本是草,开花便不同,时香十里远,沁人肺腑中。”其章法错落有致,别出心裁,字体为行草书,与画面相得益彰,令人赏心悦目。落款为:“壬申年桂月,海瀛涂”,并钤印两方,均为朱文。对联内容显然为画所生,题曰:“芝兰秀而香,竹翠清且雅。”落款为壬申年桂月,海瀛书,下钤海瀛先生号“说洲”朱文印一方及朱文“陈海瀛”印一枚。该幅作品创作于1932年秋,纵观整幅作品,笔法洗练,用笔娴熟,洒脱不拘,飘逸自若,其虚实相间,浓淡有致,图文并茂,法度森严。对联与中堂浑然一体,字中有画,画中有字,书法妩媚而不失苍劲,竹兰秀美而不失骨力。给人以典雅清丽,神采飞扬之感。此墨宝应为海瀛先生传世之精品也!
答: 陈海瀛(1882-1973),又名无竟,字雪舟,号说洲,又号希微室主人。闽县人,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举人,后留学日本。北伐时为广州大元府秘书。曾先后任教于福建法政学堂、华南女子学院、福建学院,1959年聘为福建省文史馆名誉馆员,著有《读史记管见》《师友感逝录》《希微室文稿》《希微室诗稿》《梧州桂林杂诗》《希微室折枝诗话》等等,编有《中国文学史》、《孟子政治论》讲义等。
陈海瀛(1882-1973),又名无竟,字雪舟,号说洲,又号希微室主人。闽县人,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举人,后留学日本。北伐时为广州大元府秘书。曾先后任教于福建法政学堂、华南女子学院、福建学院,1959年聘为福建省文史馆名誉馆员,著有《读史记管见》《师友感逝录》《希微室文稿》《希微室诗稿》《梧州桂林杂诗》《希微室折枝诗话》等等,编有《中国文学史》、《孟子政治论》。兰薰本是草,开花便不同,时香十里远,沁人肺腑中
文章TAG:上海市文史馆馆员王亚陆上海上海市上海市文史馆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