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上海 > 徐汇区 > 上海新增1例本土无症状,江苏哪里能有效治疗过敏性紫癜

上海新增1例本土无症状,江苏哪里能有效治疗过敏性紫癜

来源:整理 时间:2022-08-25 11:52:13 编辑:上海生活 手机版

本文目录一览

1,江苏哪里能有效治疗过敏性紫癜

江苏省中医院能有效治疗过敏性紫癜
一般医院都可以治疗,治疗药物主要是激素和抗过敏药物,再加常用的一些,治疗往往容易反复。郑州中原医院过敏科是专业治疗这种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不使用激素,血清查过敏原,效果很好。

江苏哪里能有效治疗过敏性紫癜

2,上海新增1例本土无症状感染者这名患者的病情严重吗

12月7号上海市对在外省的的新冠确诊病例密切接触者检查时,发现了一名接触者检查结果为阳性,经过市疾控中心的复查还是呈现阳性,这时确定了为本土新增病例。在组织市级专家的会诊和病人的临床表现表明了确诊病人为新冠肺炎轻型病例,这名确诊者为男性,年龄为30岁家住在浦东新区,他的活动轨迹为12月1号下午从上海坐动车回外地的老家,在老家参加了聚集性的活动,在老家参加完活动完又乘车回到了上海,在新冠疫苗接种方面这名男子只接种了一剂新冠病毒疫苗。这名男子目前已经被隔离管控,对于寻找这名男子的密切接触者又是一大难题,对此上海疾控中心已经展开了追踪并已经寻找到了52名和该男子密切接触的人群,都已经集中进行了管控和核酸的检测。对于管控非常严的上海为何还会增加本土病例呢,主要还是由于该男子没有按时完成新冠疫苗的接种和去人员聚集的地方逗留,并且该男子是无症感染者,这也让他对自己的病情有说不知从而造成了寻找这种困难的局面。在疫情防控严峻的今天虽然我们国家相比于其他国家在疫情管控方面做得相对比较成功但我们也不能麻痹大意,在外出的时候要做好自身的保护,少去最好不去人员密集的地方,对于有过和确诊人员接触的情况要及时报备,并主动去进行核酸的检查。国家对于疫情的防控出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我想我们作为我们祖国的一份子那就要履行好我们的职责和义务,平时少聚会,不去人员拥挤的地方,少与陌生人接触,不要因为一时疏忽而造成自己和他人很大的麻烦,对于即将来临的春节我们更要做好个人防护,让我们的每一位中国人都能平平安安的过好这个节。

上海新增1例本土无症状感染者这名患者的病情严重吗

3,6月1日起上海生活状态恢复正常各行各业加速复工复产出行平台

每经AI快讯,上海今天(6月1日)起全面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坚持“动态清零”总方针不动摇,全面实施疫情防控常态化管理。昨天,上海本土确诊病例出院101例,解除医学观察的无症状感染者1159例。今天,上海市内地面公交、轨道交通全网恢复基本运行,轮渡恢复17条航线运营。上海三大火车站也全部恢复运行,从上海出发的运行班次在有序增加,运力也逐步恢复。城区重点区域加大共享单车投放力度,方便市民出行。(央视新闻)

6月1日起上海生活状态恢复正常各行各业加速复工复产出行平台

4,上海新增1例本土无症状感染者当地采取了哪些应对措施

根据上海市卫健委最新报告显示:2021年12月7日0—24时,上海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1例。该病例,男,30岁,居住地为浦东新区张江镇张东路2281弄玉兰香苑四期小区。12月7日外地通报其为当地一本土确诊病例的密切接触者,即落实隔离管控。经市疾控中心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结果为阳性。经市级专家会诊,综合流行病学史、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测和影像学检查结果等,诊断为确诊病例。确诊后,当地采取了以下几种措施:1、对该确诊病例落实隔离管控市疾控中心确诊后,随即对其进行隔离管控,以确保最大程度的安全并及时给予患者治疗。2、随即追踪该病例在本市的密切接触者 在确认该男子为无症状感染者之后,当地政府随即根据该男子过去十四天行程追溯与其密切接触者,并对密切接触者进行市级专家会诊,综合流行病学史、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测和影像学检查等方式来确认是否被其感染。 并对以下人员进行集中隔离:1、与病例共同居住、学习、工作或其他有密切接触的人员,如与病例近距离工作或共用同一教室或与病例在同一所房屋中生活。2、诊疗、护理、探视病例的医护人员、家属或其他与病例有类似近距离接触的人员,如直接治疗及护理病例、到病例所在的密闭环境中探视病人或停留,病例同病室的其他患者及其陪护人员。3、与病例乘坐同一交通工具并有近距离接触人员,包括在交通工具上照料护理过病人的人员,该病人的同行人员(家人、同事、朋友等),经调查评估后发现有可能近距离接触病人的其他乘客和乘务人员。4、现场调查人员调查后经评估认为符合其他与密切接触者接触的人员。3、对病例曾活动过的场所已进行终末消毒。对确诊感染者过去14天所去过的地方进行终末消毒,比如:1、他所生活的小区单元楼。尤其居住场所。2、隔离观察的病房。

5,低风险到解封需要几天

低风险到解封大概需要14天,因为新型冠状病毒的潜伏期是在7-14天之内,如果在14天之内该低风险地区未检测出新冠阳性患者,没有新增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那么基本上是可以解封了的。一般来说,依据疫情严重程度来划分为低风险地区、中风险地区和高风险地区三类。其中,中风险区县是指本行政区域内14天内有新增确诊病例,累计确诊病例不超过50例;或累计确诊病例超过50例,14天内未发生聚集性疫情。在疫情期间,中风险地区连续14天内无新增本地确诊病例才能降为低风险地区。另外,还需要根据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有关要求,经市疫情防控指挥部研究决定,才会有中风险地区降级为低风险。至于降为低风险后要多久才能够解封管控还看当地的政策,部分地区在降为低风险就可以解封,部分地区还需要7天到14天左右的过渡期。新冠的防护:优化家庭环境:勤开窗户,保证空气流通,适当消毒。目前所知,如下情况可以灭活冠状病毒,使它失去致病性:温度:温度保持在56摄氏度、持续30分钟以上;物理化学措施:75%乙醇(酒精)、乙醚、含氯消毒剂。

6,非典是什么地方引起的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非典是一场于2002年在中国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首发,并扩散至东南亚乃至全球,直至2003年中期疫情才被逐渐消灭的一次全球性传染疫潮。非典,学名为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s),又称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简称SARS,是一种因感染SARS冠状病毒引起的新的呼吸系统传染性疾病。非典在2002年11月初在中国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首发,由于病者出现肺炎病症,所以当时将之归入非典型肺炎。该病经由旅游、商贸、移民人群迅速由广东省扩散到香港,并再扩散至越南、新加坡、台湾及加拿大的多伦多。2003年5月间,北京和香港的疫情最为严重。2003年11月,广州再次出现零星病例,自7月13日美国发现最后一例疑似病例以来,没有新发病例及疑似病例,本次非典过程基本结束。2004年3月,北京再次发现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征疑似病例,疑为科研人员在实验室研究该病毒时受到感染,但都没有再次演变成疫潮。直到2004年4月15日,一名24岁的中国女性在一列从布拉戈维申斯克开往莫斯科的列车途中因为严重肺炎死亡,俄罗斯基洛夫州政府担心她可能是患上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征致命。与她同行的53名中国人,亦被送往医院隔离观察,而她所在的车厢进行分离并进行消毒。其后经解剖后证实死者只是肺炎,引发肺水肿和脑水肿导致死亡。世界卫生组织公布了2002年11月1日至2003年7月31日期间病例汇总:注:(1)死亡病例仅包括死于SARS的病例。(2)自03年7月11日以来,台湾共有325起病例经核查与SARS无关。135个病人的实验室资料不足或不完整,其中101人死亡。(3)包括在其他地区患病的医务工作者。(4)表格基于截至2003年7月31日的数据,之后有所调整。据世界卫生组织2003年8月15日公布最新统计数字,截止2003年8月7日,全球累计非典病例共计8422例,涉及32个国家和地区。自7月13日美国发现最后一例疑似病例以来,没有新发病例及疑似病例。全球因非典死亡人数919人,病死率近11%。最新统计显示:中国内地累计报告非典型肺炎临床诊断病例5327例,治愈出院4959例,死亡349例(另有19例死于其它疾病,未列入非典病例死亡人数中);中国香港1755例,死亡300人;中国台湾665例,死亡180人;加拿大251例,死亡41人;新加坡238例,死亡33人;越南63例,死亡5人。非典临床表现潜伏期1~16天,常见为3~5天。起病急,传染性强,以发热为首发症状,可有畏寒,体温常超过38℃,呈不规则热或弛张热,稽留热等,热程多为1~2周;伴有头痛、肌肉酸痛、全身乏力和腹泻。起病3~7天后出现干咳、少痰,偶有血丝痰,肺部体征不明显。病情于10~14天达到高峰,发热、乏力等感染中毒症状加重,并出现频繁咳嗽,气促和呼吸困难,略有活动则气喘、心悸,被迫卧床休息。这个时期易发生呼吸道的继发感染。病程进入2~3周后,发热渐退,其他症状与体征减轻乃至消失。肺部炎症改变的吸收和恢复则较为缓慢,体温正常后仍需2周左右才能完全吸收恢复正常。轻型患者临床症状轻。重症患者病情重,易出现呼吸窘迫综合征。儿童患者的病情似较成人轻。有少数患者不以发热为首发症状,尤其是有近期手术史或有基础疾病的患者。鉴别诊断重症急性呼吸综合征的诊断必须排除其他可以解释患者流行病学史和临床经过的疾病。临床上要注意排除上呼吸道感染、流行性感冒、细菌性或真菌性肺炎、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合并肺部感染、军团菌病、肺结核、流行性出血热、非感染性间质性肺疾病、肺嗜酸粒细胞浸润症、肺血管炎等呼吸系统疾患。权威发布2018年2月,世卫组织公布了本年度病原体名录,列出了十种对人类健康造成“紧急”威胁、需开展密切追踪的致命病毒,重症急性呼吸综合征名列其中。

7,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什么时候开始的

2019年12月武汉首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患发病时间为2019年12月12日,之后武汉市部分医疗机构陆续出现不明原因肺炎病人,经过各种相关病毒检测,于2020年1月7日检测出了一种新型的冠状病毒,1月10日完成了病原核酸检测,1月12日确定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2020年2月8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新闻发布会上,新闻发言人现场发布关于新冠病毒感染的肺炎暂命名的通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统一称谓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英文名为“Novel coronavirus pneumonia”,简称为“NCP”。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时间轴:2019年12月12日:首位病患发病;2019年12月29日:发现了27名类似未知病毒肺炎患者;2019年12月30日:专家组奔赴武汉;2019年12月31日:发布第一次公开通报:27例病例中,其中7例病情严重,其余病例病情稳定可控,调查华南海鲜城(开始怀疑野味),此时未发现明显人传人现象,未发现医务人员感染。同日,武汉开展全市流行病学调查。2020年1月3日:第二次通报,表述仍为病毒式肺炎,患者增至44例,其中重症11例。第一次提到病因溯源工作开始,并排除流感、禽流感、腺病毒感染等常见呼吸道疾病;2020年1月5日:第三次通报,患者增至59例,其中重症患者7例。排除非典(SARS)和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提示市民可佩戴口罩,如有发热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2020年1月7日:第四次通报,第一次将病毒式肺炎的表述改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部分信源指出,病毒的确认是1月11日),病例41例,其中已出院2例、重症7例,并出现了首例死亡。此时涉及的419人医护人员仍未有被传染案例;2020年1月11日:晚上20点41分,财新发布特稿《武汉新型冠状病毒溯源》,直指“冠状病毒”的描述,并透露死者是61岁的患者,其他媒体的反应速度大概滞后1-2天;2020年1月13日:通告海外第一例确认患者,一名从中国武汉前往泰国旅游的游客1月8日在泰国被确诊为感染了新型冠状病毒,并于当天被送往泰国的医院;2020年1月16日:在此前的1月10-15日,武汉均无新增冠状病毒肺炎病例,包括整个A股市场也非常平静。但是在后面通报提到,16日当日,武汉新增4例病例,同时日本也确诊了一例病例,居住在日本神奈川县的三十多岁中国籍男子,此前曾前往武汉,并出现发烧症状,但是——他没有去过那个海鲜市场;2020年1月17日:新增17例冠状病毒肺炎病例,再度引起了公众关注,鲁抗医药当天大涨5.4%。值得注意的是,这17个病例是因为采用了新型检测试剂盒才确诊的,这一点上确实体现了中国速度。此时累计报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例62例,已治愈出院19例,在治重症8例,死亡2例;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这17个病例中,60岁以下9例,60岁及以上8例,年龄最小的30岁,年龄最大的79岁——间接说明体弱者可能更容易感染该病毒;2020年1月18/19日:18日新增病例59例,19日新增病例77例,两日共新确诊病例136例。数字出现了一定程度上的爆发迹象,首次不提“有限人传人”与“持续人传人风险较低”的说法;2020年1月20日:经周末的持续发酵,鲁抗医药以及一系列相关标的一字涨停。韩国发现首例新型冠状病毒确诊病例,此前,泰国2例,日本1例。国内已有北京、广东深圳出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例,并在浙江温州、舟山、台州、杭州陆续发现5例武汉来浙并出现发热等呼吸道症状患者但未确诊;2020年1月20日晚,钟南山院士接受央视直播采访,提到:1、确认病毒有人传人现象;2、病毒较大可能来自于野味;3、戴口罩预防很重要,一般外科口罩也可以阻挡大部分粘在飞沫上的病毒进入呼吸道;4、第一次承认,出现了14名医护人员的传染;5、病毒感染正在爬坡阶段,但是相比SARS传染性没那么强。2020年1月23日,湖北省武汉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防控指挥部发布通告,全市公交、地铁、轮渡、长途客车暂停运营,没有特殊原因市民不能离开武汉,同时机场、火车站离汉通道暂时关闭。恢复时间另行通告。

8,非典各省感染人数是多少

截止2013年5月28日数据统计,非典各省感染人数为湖北6例、广东1514例、浙江4例、河南15例、湖南6例、重庆3例、江西1例、安徽10例、山东1例、北京2434例、四川17例、上海7例、福建3例、江苏7例、广西22例、陕西12例、辽宁3例、河北210例、山西445例、天津176例、甘肃8例、内蒙古289例、宁夏6例、吉林35例。非典,学名为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s),又称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简称SARS,是一种因感染SARS冠状病毒引起的新的呼吸系统传染性疾病。非典在2002年11月初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广东省河源市最早出现(世界卫生组织指源头是在广东顺德)。由于病者出现肺炎病症,所以当时将之归入非典型肺炎。该病经由旅游、商贸、移民人群迅速由广东省扩散到香港,并再扩散至越南、新加坡、台湾及加拿大的多伦多。2003年5月间,北京和香港的疫情最为严重。2003年11月,广州再次出现零星病例。自7月13日美国发现最后一例疑似病例以来,没有新发病例及疑似病例,本次非典过程基本结束。2004年3月,北京再次发现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征疑似病例,疑为科研人员在实验室研究该病毒时受到感染,但都没有再次演变成疫潮。直到2004年4月15日,一名24岁的中国女性在一列从布拉戈维申斯克开往莫斯科的列车途中因为严重肺炎死亡,俄罗斯基洛夫州政府担心她可能是患上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征致命。与她同行的53名中国人,亦被送往医院隔离观察,而她所在的车厢进行分离并进行消毒。其后经解剖后证实死者只是肺炎,引发肺水肿和脑水肿导致死亡。截止2013年5月28日数据统计,非典在中国内地各省感染人数为湖北6例、广东1514例、浙江4例、河南15例、湖南6例、重庆3例、江西1例、安徽10例、山东1例、北京2434例、四川17例、上海7例、福建3例、江苏7例、广西22例、陕西12例、辽宁3例、河北210例、山西445例、天津176例、甘肃8例、内蒙古289例、宁夏6例、吉林35例。世界卫生组织公布了2002年11月1日至2003年7月31日期间病例汇总:注:(1)死亡病例仅包括死于SARS的病例。(2)自03年7月11日以来,台湾共有325起病例经核查与SARS无关。135个病人的实验室资料不足或不完整,其中101人死亡。(3)包括在其他地区患病的医务工作者。(4)表格基于截至2003年7月31日的数据,之后有所调整。据世界卫生组织2003年8月15日公布最新统计数字,截止2003年8月7日,全球累计非典病例共计8422例,涉及32个国家和地区。自7月13日美国发现最后一例疑似病例以来,没有新发病例及疑似病例。全球因非典死亡人数919人,病死率近11%。最新统计显示:中国内地累计报告非典型肺炎临床诊断病例5327例,治愈出院4959例,死亡349例(另有19例死于其它疾病,未列入非典病例死亡人数中);中国台湾665例,死亡180人;加拿大251例,死亡41人;新加坡238例,死亡33人;越南63例,死亡5人。非典临床表现潜伏期1~16天,常见为3~5天。起病急,传染性强,以发热为首发症状,可有畏寒,体温常超过38℃,呈不规则热或弛张热,稽留热等,热程多为1~2周;伴有头痛、肌肉酸痛、全身乏力和腹泻。起病3~7天后出现干咳、少痰,偶有血丝痰,肺部体征不明显。病情于10~14天达到高峰,发热、乏力等感染中毒症状加重,并出现频繁咳嗽,气促和呼吸困难,略有活动则气喘、心悸,被迫卧床休息。这个时期易发生呼吸道的继发感染。病程进入2~3周后,发热渐退,其他症状与体征减轻乃至消失。肺部炎症改变的吸收和恢复则较为缓慢,体温正常后仍需2周左右才能完全吸收恢复正常。轻型患者临床症状轻。重症患者病情重,易出现呼吸窘迫综合征。儿童患者的病情似较成人轻。有少数患者不以发热为首发症状,尤其是有近期手术史或有基础疾病的患者。鉴别诊断重症急性呼吸综合征的诊断必须排除其他可以解释患者流行病学史和临床经过的疾病。临床上要注意排除上呼吸道感染、流行性感冒、细菌性或真菌性肺炎、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合并肺部感染、军团菌病、肺结核、流行性出血热、非感染性间质性肺疾病、肺嗜酸粒细胞浸润症、肺血管炎等呼吸系统疾患。权威发布2018年2月,世卫组织公布了本年度病原体名录,列出了十种对人类健康造成“紧急”威胁、需开展密切追踪的致命病毒,重症急性呼吸综合征名列其中。

9,新冠肺炎又有新的发现吗

研究发现,复阳患者没你想那样简单关于新冠肺炎患者出院后复阳的问题众说纷纭,观点不一,究其原因还是我们对新冠病毒的研究和认知太少。今天三甲分享一些最近的发现和研究,复阳患者可能没你想那样简单。我国新冠复阳比例为5%到15%左右大多都没有症状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援鄂医疗队相关负责人和专家进行回答。对于复阳患者,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疾病科主任,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医疗救治专家组成员、科技攻关专家组成员王贵强解释,达到出院标准,出院以后又出现核酸检测阳性了,这是基本的定义,实际,复阳病人应该用再检出可能更合适,也就是说,这样的病人, 其实他的病毒没有真正消失,只是说上呼吸道咽拭子鼻咽拭子查不到,但是下呼吸道在肺里面还是有病毒的。包括做尸检的病人,可以看到死亡的病人里头还有很多病毒颗粒,提示新冠病毒感染的情况,它的病毒存在时间比较长的,这和SARS和MERS是不一样的,这是这个病的一个特点,就是它的病毒持续时间比较长,所以有时候可能是从肺里面恢复期以后,通过卡痰等等又排出来了。第二种情况是,对于复阳,是检测的敏感性还不足够强,所以现在科技部在支持提高敏感性的检测方法的研发。检测敏感性不是很强的情况下,那低病毒载量的时候上呼吸道标本就可能查不到。当然还有一种可能,个别病人由于免疫功能比较低下,导致持续的阳性或复阳。实际上,持续阳性的病例现在也有一部分,尽管不是很多,但持续阳性我们也是非常高度关注的。基于这种情况,对于复阳的病人,第一要隔离,因为他还是有传染性风险,尽管现在传染性可能是低一些,但是不能说他没传染性,要按照有传染性来进行隔离。第二要密切观察,目前来看复阳病例整体发生情况, 在我们国家目前的初步数据是5%到15%左右。像武汉地区6%左右的复阳比例,广东可能高一些,也有地方很低,像上海就是百分之零点几的复阳率,总体的复阳人群不是特别高,但是要隔离观察。他提到,对于复阳病人,大部分病人是没有症状,只有极个别的会出现症状,极少数的会出现胸片或者CT上有些肺炎的进展,但是大部分病人都是很稳定的,所以需要观察隔离。他说,对这部分病人,我们还在继续做相应的研究,研究到底是免疫功能的问题,还是原来没检出,大部分病人是没检出的,但确实有一部分持续阳性和复阳的病人,初步研究也发现了免疫功能比较弱的情况,这方面还需要做更多的工作。总体来讲,对复阳病人,不能大意,要进行很好的密切监测和随访。研究发现,复阳患者没你想那样简单4月28日,陆军军医大学及南方医科大学联手合作,卞修武,平轶芳及刘新东共同通讯在Cell Research 杂志发表了题为“Pathological evidence for residual SARS-CoV-2 in pulmonary tissues of a ready-for-discharge patient”的研究论文。研究人员对一位意外死亡的患者进行解剖,有了一些重要的发现。去世的患者是一位78岁的女性,2020年1月27日,这位妇女摔伤入院,摔伤前两天,她接触过新冠肺炎的患者。1月29日起,患者开始出现肺炎的症状。2月2日,鼻咽拭子核酸检测阳性,确诊感染新冠肺炎,2月3日,肺部CT检查提示双肺多个斑片状阴影,确定存在肺部感染。2月8号至10号,连续三天鼻咽拭子核酸检测阴性,同时,患者的症状也得到了明显的好转,2月23日CT显示肺部病变得到了吸收。按照我们国家的出院标准,患者可以出院了,就在准备出院的时候,非常不幸,患者突发心脏骤停死亡。这是为什么呢?患者死后,家属捐赠了患者的遗体,用于医学研究,研究人员对患者的遗体进行了解剖,他们发现,患者的肝脏、心脏、肠道及皮肤中均未发现新冠病毒。但是,在患者的肺里面还存在新冠病毒,电子显微镜清晰地看见,在患者的细支气管上皮和II型肺泡上皮细胞中均可以看见冠状病毒颗粒。此外,研究人员使用抗SARS-CoV-2核衣壳的单克隆抗体进行了免疫组织化学(IHC)染色,并确认肺组织中存在SARS-CoV-2病毒。如下图所示,a是电子显微镜下患者的细支气管上皮细胞,红色区域可见病毒颗粒,右边是局部放大的图片,红色箭头所指的就是细胞里面的新冠病毒。图b是II型肺泡上皮细胞的电镜图片,红色箭头所指的是细胞里面的病毒颗粒。图c是免疫组化的图片,对新冠病毒的核蛋白进行染色,结果是阳性的。研究人员还对病毒引起的肺部损伤进行了研究,组织病理学检查显示主要为弥漫性肺泡损害,包括肺泡间隔破裂,II型AE的增殖,纤维蛋白,单核细胞和巨噬细胞的渗出以及透明膜的形成。这些结果表明:该患者三次新咽拭子核酸检测为阴性,但是肺内还有新冠病毒残留,如果她出院了,那么过一段时间,她会复阳的,因为她体内的病毒没有被完全清除。通过这个研究,研究人员发现,患者复阳的原因是因为肺里面还有病毒没有被消灭,鼻咽拭子的核酸检测无法代表体内病毒的真实情况。为了以防万一,对于一些免疫力低下的老年人,或者有基础性疾病的患者,强烈建议出院时,对患者的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的SARS-CoV-2核酸进行PCR检测,并且延长检疫时间。内容源自:三甲传真
新冠肺炎是有新的发现
收幻阅号;
新冠肺炎有新发现
2020年
没有发现
文章TAG:上海新增1例本土无症状上海新增本土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