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上海 > 松江区 > 常熟兴福寺,求常熟兴福寺怎么走

常熟兴福寺,求常熟兴福寺怎么走

来源:整理 时间:2022-11-14 03:32:29 编辑:上海本地生活 手机版

本文目录一览

1,求常熟兴福寺怎么走

到虞山北路 往南走大概2000米处右拐

求常熟兴福寺怎么走

2,常熟年卡可以去兴福寺吗

可以使用的兴福寺的门票是每个人10元,大概游玩1-2个小时就足够了。

常熟年卡可以去兴福寺吗

3,常熟兴福寺门票多少钱

你好,没有优惠,一视同仁 做知道任务请采纳谢谢!!
10块

常熟兴福寺门票多少钱

4,常熟市兴福寺是谁建造的

常熟兴福寺始建于南齐延兴至中兴年间,曾任郴州刺史的倪德光舍宅建寺,初名大悲寺。后又改名福寿寺,破山寺。唐咸通九年懿宗御赐兴福禅寺额,兴福寺成为江南名刹。如今兴福寺是国务院确定的汉族地区佛教重点寺院,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5,常熟兴福寺的门票价格是多少 蕈油面价格是多少 我要知道最新的

准确价格:11.1日起门票为十元另外加三支香 两只蜡烛。友情提醒,现在不能带香火蜡烛进寺院。 面的话 一般地方10-15不等。兴福寺旁边的22--25不等!

6,破山寺就是今江苏什么境内著名的佛寺禅院

破山寺就是今江苏省常熟市境内著名的佛寺禅院兴福寺,位于常熟市西北虞山上。 南齐延兴至中兴年间,倪德光舍宅为寺,初名大悲寺。南朝梁大同五年大修并扩建,改名福寿寺,因寺在破龙涧旁,故又称破山寺。唐咸通九年,懿宗御赐兴福禅寺匾额,兴福寺成为江南名刹之一。主要建筑有天王殿、大雄宝殿、崇教兴福寺塔、观音楼、空心亭、伴竹阁、饱绿轩等。寺内青嶂叠起,古木参天,飞泉石桥,气象雄古,颇擅林泉云壑之美。兴福寺有颇多古今名大家题咏,自唐代诗人常建的《题破山寺后禅院》一咏,驰誉千载。

7,常熟市兴福寺每天几点开寺

崇教兴福寺塔位于常熟市古城区大东门方塔园内,原名崇教宝塔,俗称方塔。开放时间: 8:00-16:30(16:00停止售票) 门票信息: 门市价:10.0元
10块

8,破山寺就是今江苏什么境内著名的佛寺禅院

破山寺就是今江苏常熟境内著名的佛寺禅院兴福寺。兴福寺在今江苏常熟市西北虞山上,南齐延兴至中兴年间初名“大悲寺”。梁大同五年(539年)大修并扩建,改名“福寿寺”,因寺在破龙涧旁,故又称“破山寺”。兴福寺主要建筑有天王殿、大雄宝殿、法堂和禅堂、崇教兴福寺塔、华严塔、观音楼、救虎阁、空心亭等。《题破山寺后禅院》是唐代诗人常建的一首题壁诗。文中描写到的破山寺就是常熟兴福寺,此诗抒写清晨游寺后禅院的观感,以简洁的笔触描写了一个景物独特、幽深寂静的境界,表达了诗人游览名胜的喜悦和对高远境界的强烈追求。这首诗以写景表达“禅意”,独突一个“静”字,全诗笔调古朴,层次分明,艺术上相当完整,是唐代山水诗中独具一格的名篇。《题破山寺后禅院》全诗: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译文:大清早我走进这古老寺院,旭日初升映照着山上树林。竹林掩映小路通向幽深处,禅房前后花木繁茂又缤纷。山光明媚使飞鸟更加欢悦,潭水清澈也令人爽神净心。此时此刻万物都沉默静寂,只留下了敲钟击磬的声音。

9,常熟的破山寺为什么叫兴福寺

  据常熟地方文献记载,在佛教大盛的南北朝的南齐时,郴州刺史倪德光舍宅为寺,初名“大慈寺”。至梁大同年间,拓建寺基时挖到了一块石头,清除石上泥土后,发现此石纹路左看如“兴”字,右看象“福”字,于是,这块“兴福石”便保留了下来,而寺名也因此而改成了“兴福寺”。常建称之为“破山寺”:据古籍载,相传唐代贞观年间,虞山出现一条白龙,白龙变化为白胡子老翁,常到兴福寺听高僧讲经。高僧问他从何处来,老翁答:我不是人,是龙。问:可以看看你的本相吗?答:可以,但你别害怕。老翁现出原形,果是一条张牙舞爪的白龙。高僧见了感到恐惧,连忙口诵咒语,召来揭谛神,揭谛神化作一条黑龙与白龙相斗,白龙不能胜,冲山而去,寺前山坡为之破裂,故称“破山”。破山寺因此而得名。而寺前破裂的山坡则形成了一条山涧,称为“破山涧”,因与龙有关,又称为“降龙古涧”。由此可知,兴福寺改为破山寺当是唐贞观后的事了。 唐代的武则天倡导佛教,但到会昌年间,武宗李炎却厌恶佛教,诏废天下寺庙,破山寺遭到了极大破坏。唐宣宗即位,佛教又得以复兴。咸通三年(公元862年),唐懿宗特赐破山寺一口大钟。咸通九年又赐“兴福寺”匾额,于是又恢复了兴福寺原名,延用至今。 资料文献来源于   http://www.cs-travel.com/sw/chwlshow.asp?ID=156

10,破山寺就是今江苏哪里

破山寺所在位置 破山寺即现在所称的兴福寺。位于江苏省常熟市虞山北麓,是国务院确定的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文物保护单位。1983年被列为全国佛教重点寺院,1995年4月19日被公布为江苏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破山寺名字由来 南齐延兴至中兴年间初名大悲寺。梁大同五年(539年)大修并扩建,改名福寿寺,因寺在破龙涧旁,故又称破山寺。 主要景点 唐尊胜石幢:二幢立于山门前,左为平原陆展书,右为京兆全贞书,精妙无比,今尚存旧刻一,后复制一,立于破龙涧畔。 救虎阁:梁高僧释彦偁,德腊具高,戒行清苦。一夕登阁,有虎中矢,咆哮于地,徐为拔之,虎瞑目舐血,顾偁而去。及晓,猎户寻踪而至,偁示以矢,猎户感悟罢猎,此阁因名救虎阁。 白莲池:位于救虎阁前,池产千叶重萼白莲,芳色异常。 空心潭:志载兴福寺山下有泉,潴而为潭,汨汨灌注,冬夏常盈,渊深澄澈,可烛须眉,天光日华,上下交映,颇蕴禅意。 近年来又耗巨资相继重建玉佛楼、斋堂、伴竹楼、雨花厅、清冷室、退居寮、讲堂等。 相关诗歌 《题破山寺后禅院》是唐代诗人常建的一首题壁诗。文中描写到常熟兴福寺(又名破山寺),以写景表达禅意,独突一个静字。此诗抒写清晨游寺后禅院的观感,以凝炼简洁的笔触描写了一个景物独特、幽深寂静的境界,表达了诗人游览名胜的喜悦和对高远境界的强烈追求。全诗笔调古朴,层次分明,兴象深微,意境浑融,简洁明净,感染力强,艺术上相当完整,兴福寺(3张) 是唐代山水诗中独具一格的名篇。 题破山寺后禅院 唐·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qìng]音。

11,晒月亮张晓风常熟有一座山叫做虞山虞山有一座庙叫做兴福寺

小题1:①指作者住在寺壁上拓刻着美丽诗歌的兴福寺中;②指作者陶醉在这首美丽诗歌所描绘的意境中。小题2:答案:①月光下的散步说成是“晒月亮”; ②月光下欣赏兴福寺独特的意境。小题3:答案示例:①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②突出体现了米芾字体的独特美。小题4:答案 :①反衬;②突出表示兴福寺的月亮是"世界上唯一的月亮","是成了精了月亮",表达了作者的无比喜爱和期待之情。试题分析:小题1:结合文章分析语句可知,这个句子点明了作者住的地点,即“寺壁上拓刻着美丽诗歌的兴福寺”,更深一层理解,表达了作者对诗歌所创造的意境的喜爱与陶醉。小题2:通读全文可知,“晒月亮”表面是指在兴福寺的月光下漫步,结合全文理解可知,更指欣赏兴福寺月下的美丽、静寂的意境与氛围。小题3:批注可赏析,可理解,可感悟,形式多样。读这个句子,可以作赏析,因为它运用了拟人的修辞,如把“米芾的字”说成“诡异憨厚”“创造性癫狂”,生动地表现出米芾字的特点。小题4:从文中的“可它的背景是荒漠。点了篝火,一夕狂欢。狼藉的是天明之后的灰烬和残酒。我真是喜欢兴福寺的月亮”可知,写新疆的月亮是为了反衬兴福寺的月亮与众不同,它是"世界上唯一的月亮","是成了精了月亮",从而更突出了作者对兴福寺月亮的喜爱之情。点评:难度不大,但提取和概括的完整性需要高度重视,否则会因为答案不完整而造成无谓的失分。对于记叙文的写作手法,要知道有哪些,并能在题目中敏感地判断出来,还能结合文章进行分析。

12,那首诗写关于常熟虞山兴福寺

《题破山寺后禅院》是唐代诗人常建的一首题壁诗,现存多个版本。《题破山寺后禅院》唐代:常建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版本一)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俱寂,惟余钟磬音。(版本二)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版本三)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版本四)注释:1、破山寺:即兴福寺,在今江苏常熟市西北虞山上。南朝齐邑人郴州刺史倪德光舍宅所建。2、清晨:早晨。入:进入。古寺:指破山寺。3、初日:早上的太阳。照:照耀。高林:高树之林。4、竹径:一作“曲径”,又作“一径”。通:一作“遇”。幽:幽静。5、禅房:僧人居住修行的地方。6、悦:此处为使动用法,使……高兴。7、潭影:清澈潭水中的倒影。空:此处为使动用法,使……空。此句意思是,潭水空明清澈,临潭照影,令人俗念全消。8、万籁(lài):各种声音。籁,从孔穴里发出的声音,泛指声音。此:在此,即在后禅院。都:一作“俱”。9、但余:只留下。一作“惟余”,又作“唯闻”。钟磬(qìng):佛寺中召集众僧的打击乐器。磬,古代用玉或金属制成的曲尺形的打击乐器。释义:大清早我走进这古老寺院,旭日初升映照着山上树林。竹林掩映小路通向幽深处,禅房前后花木繁茂又缤纷。山光明媚使飞鸟更加欢悦,潭水清澈也令人爽神净心。此时此刻万物都沉默静寂,只留下了敲钟击磬的声音。作者简介:常建,唐代诗人。开元(唐玄宗年号,公元713—742年)进士,与王昌龄同榜。曾任盱眙尉。仕途失意,后隐居于鄂州武昌(今属湖北)。其诗多为五言,常以山林、寺观为题材。也有部分边塞诗。有《常建集》。扩展资料:这首诗题咏的是佛寺禅院,抒发的是作者忘却世俗、寄情山水的隐逸胸怀。诗人在清晨登破山,入兴福寺,旭日初升,光照山上树林。佛家称僧徒聚集的处所为“丛林”,所以“高林”兼有称颂禅院之意,在光照山林的景象中显露着礼赞佛宇之情。然后,诗人穿过寺中竹丛小路,走到幽深的后院,发现唱经礼佛的禅房就在后院花丛树林深处。这样幽静美妙的环境,使诗人惊叹,陶醉,忘情地欣赏起来。他举目望见寺后的青山焕发着日照的光彩,看见鸟儿自由自在地飞鸣欢唱;走到清清的水潭旁,只见天地和自己的身影在水中湛然空明,心中的尘世杂念顿时涤除。此刻此景此情,诗人仿佛领悟到了空门禅悦的奥妙,摆脱尘世一切烦恼,象鸟儿那样自由自在,无忧无虑。似是大自然和人世间的所有其他声响都寂灭了,只有钟磬之音,这悠扬而宏亮的佛音引导人们进入纯净怡悦的境界。显然,诗人欣赏这禅院幽美绝世的居处,领略这空门忘情尘俗的意境,寄托自己遁世无门的情怀。这是一首五言律诗,但笔调有似古体,语言朴素,格律变通。它首联用流水对,而次联不对仗,是出于构思造意的需要。这首诗从唐代起就备受赞赏,主要由于它构思造意的优美,很有兴味。诗以题咏禅院而抒发隐逸情趣,从晨游山寺起而以赞美超脱作结,朴实地写景抒情,而意在言外。这种委婉含蓄的构思。盛唐山水诗大多歌咏隐逸情趣,都有一种优闲适意的情调,但各有独特风格和成就。常建这首诗是在优游中写会悟,具有盛唐山水诗的共通情调,但风格闲雅清警,艺术上与王维的高妙、孟浩然的平淡都不类同,确属独具一格。破山在今江苏常熟,寺指兴福寺,是南齐时郴州刺史倪德光施舍宅园改建的,到唐代已属古寺。诗中抒写清晨游寺后禅院的观感,笔调古朴,描写省净,兴象深微,意境浑融,艺术上相当完整,是盛唐山水诗中独具一格的名篇。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题破山寺后禅院
《题破山寺后禅院》是唐代诗人常建的一首题壁诗,破山寺即今虞山兴福寺。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但除钟磬音。
常熟有一座山,叫作虞山。虞山有一座寺,叫作兴福寺。兴福寺有年纪,大约一千五百来岁。寺内山坡上有一片竹林。竹林的特点是因为竹林里有一条曲径。曲径的特点是因为有一首唐人的诗歌。诗歌的特点是到现在还非常流行。
文章TAG:常熟兴福寺常熟兴福寺怎么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