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上海 > 松江区 > 韩湘,韩湘有几首诗

韩湘,韩湘有几首诗

来源:整理 时间:2022-11-10 22:59:47 编辑:上海本地生活 手机版

1,韩湘有几首诗

青山云水窟,此地是吾家。后夜流琼液,凌晨咀绛霞。琴弹碧玉调,炉炼白朱砂。宝鼎存金虎,元田养白鸦。一瓢藏世界,三尺斩妖邪。解造逡巡酒,能开顷刻花。有人能学我,同去看仙葩。

韩湘有几首诗

2,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解释这个题目的意思

咨询记录 · 回答于2021-09-25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解释这个题目的意思 您好:很高兴为您提供解答。意思是:⑴左迁:降职,贬官,指作者被贬到潮州。蓝关:在蓝田县南。《地理志》:“京兆府蓝田县有蓝田关。”湘:韩愈的侄孙韩湘,字北渚,韩愈之侄,韩老成的长子,长庆三年(823年)进士,任大理丞。韩湘此时27岁,尚未登科第,远道赶来从韩愈南迁。希望能帮助到您,谢谢。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解释这个题目的意思

3,带有 韩湘 名字的十八岁生日藏头诗

【韩】娥一曲醉蓬莱,【湘】妃竹前荷莲采。【十】里红妆谁人颜,【八】音丝竹舞澎湃。【生】平寄寓山水外,【日】久相济渡沧霾。【快】意愁乐心归处,【乐】见芙蕖满塘开。 【原创】
韩家有女初长成。十八年来未离京;今朝隋我去江南:湘江两岸留笑声。再看看别人怎么说的。
韩曲绵绵唱思量湘妃化蝶醉芬芳十指相扣贺新岁八方知己来聚堂岁岁年年同此味生生世世意更长快意恩仇十八载乐兮乐兮送韩湘

带有 韩湘 名字的十八岁生日藏头诗

4,韩湘子为什么成仙最难

韩湘子确实成仙最难,他用了两世,其他人都是一世成仙。一世:他与汉朝丞相的女儿灵灵,情投意合。但是汉帝逼迫丞相将灵灵嫁给皇子,韩湘上书陈诉,却被革职流放,灵灵也悲郁而死。二世韩湘死后投生为白鹤,受钟离权和吕洞宾点化后,又投生为唐朝韩会之子。早年父亲死后,由叔父韩愈养育。长大后跟随钟、吕修道,却遭到韩愈的谩骂和反对。他便离家隐居终南山,最终修得正果。据新版《八仙全传之八仙过海》所说,韩湘子是玉箫转世,与其他八仙不一样,太白金星说:只有找到韩湘子,其余五仙才会一一出现,所以说韩湘子最重要。相关神话传说相传韩湘子字清夫,是韩愈的侄子,有的说他生有仙骨,素性不凡。他厌烦华丽,喜欢恬淡,佳人美女,全不动心,美酒佳肴,不能溺其志。他所热心的是道家的修炼之法。有的说他生性放荡不拘,不好读书,只好饮酒,世传其学道成仙,在二十岁时倾慕山川之趣而一去不返,二十多年音讯全无。在唐元和年间,忽然回到长安,衣衫破旧,行为怪异,韩愈让他入学校和学生们读书,但韩湘子和学员讨论时一言不发,只跟下人赌,喝醉了就在马房中睡三天五日,或露宿街头,韩愈担心不已,问他:“人各有所长,就算小贩也有一技之长,你如此胡闹,将来能做什么呢?”韩湘子说:“我也有一门技巧。只是你不知道。”韩愈问:“那你能做什么?”他说“令牡丹开花数色”,当时正当初冬季节,于是聚盆覆土,顷刻开花。韩湘子后传说跟吕洞宾学道,位列仙班。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韩湘子

5,女主叫韩湘的还珠同人小说小说具体名称

蝶舞闻香(还珠同人) 作者:浅漾 妈呀copy,这是什么地方,说的什么鸟语,演的什么戏? 爹呀,以后偶很听话,绝对会很老实,再也不乱跑。 天呀,2113让俺回家去吧,5261俺想偶滴爹妈,不想呆在这。 天呀妈呀地呀,这怎么就还珠了, 偶虽然脑子老浆糊,可它运动的方式还是很常人化的, 哦,妈呀,恐怖剧不带这样演的,噩梦不兴这样长的。搜索关键字:主角4102:1653含香?还是韩湘,自己琢磨吧┃配角:文中除了主角都是┃其它:还珠同人参杂其他

6,韩愈的侄孙韩湘和八仙中的韩湘子是同一个人吗

在民间传说当中,韩愈的侄孙韩湘和八仙中韩湘子是同一个人。历史上的韩湘生于唐德宗贞元十年,在唐穆宗时期考中进士,后来官至大理寺丞。可以说历史上的韩湘是一个向往于功名利禄的读书人和八仙中的韩湘子,可以说是风马牛不相及。但是韩湘的爱好和其他读书人不一样,他特别喜欢一些奇门异术,这或许也是他被认为是八仙当中的韩湘子的原因之一。韩湘之所以被认为是韩湘子,主要原因不外乎两点。首先韩愈曾在一篇诗中写道:“白云有奇术,探妙知天工”。后人从这句诗中推测韩湘可能会一些道术,后来随着渐渐的流传,就将韩湘当做是八仙当中的韩湘子了。还有是因为韩愈一直以孔孟道统自称,对于佛道两家的道统非常的排斥,这样不免会引来一些佛道人士对其的不满。于是将韩愈的侄孙韩湘包装成术士,可以有效的打击韩愈的威望。在北宋刘斧的《青琐高议》曾经记载韩湘性好道术,而且在韩愈以谏迎佛骨被贬到潮州的路途中,韩湘直言自己之前已经告知韩愈会有这样的结果了。而且在这当中还记录了韩愈已经相信韩湘会道术,并且接受了他的仙丹以此来抵御潮州的一些瘴气的毒害。到了明清时代,《湘子传》、《韩湘传》等书籍层出不穷,有更一步的将韩湘演绎成韩湘子了。这可以看出韩湘被认定是八仙当中的韩湘子和韩愈是有一定的关系的,尽管韩湘真对一些奇门异术非常的喜爱,但是他和广大的读书人一样,是一个热心仕途的人。或许真的是因为他喜爱一些奇门异术,被一些有心人拿来做文章,久而久之韩湘就被传成了是八仙当中的韩湘子。

7,韩湘后面加个字

柯湘头 湘苦瓜 湘竹榻 潇湘馆 湘财证券 衡湘 潇湘 漓湘 楚葛湘纱 湘竹 湘芸 湘云鹤氅 湘月 湘沅 湘渊 湘语 湘鱼 湘勇 湘燕 湘绣 湘乡派 湘弦 湘弦 湘吴 湘文 湘水 湘神 湘山祠 湘山 湘瑟 湘裙 湘平 湘女庙 湘女祠 湘汨 湘罗 湘流 湘陵妃子 湘灵鼓瑟 湘灵 湘帘 湘漓 湘累 湘纍 湘筠 湘君竹 湘君 湘军 湘剧 湘江竹 湘江 湘汉 湘管 湘夫人 湘妃竹 湘妃椅 湘妃墓 湘妃庙 湘妃鼓瑟 湘妃 湘娥 湘东一目 湘簟 湘川 湘波仙子 湖湘 韩湘子 韩湘 淌湘 南极潇湘 沅芷湘兰 沅湘 沈湘 江湘 三湘
搜一下:韩湘后面加个字

8,八仙过海中的人物在历史中有原型吗

《八仙过海》里面的人物是真实存在的,例如曹国舅以及吕洞宾在历史上面就有这两个人物。只不过他们的生活并不如意,而且可以用坎坷来形容。铁拐李是先秦时候的人,因为结识了老子,所以得到了点化。后来铁拐李看破了红尘开始寻仙问道,他精通药理,在得道之后就开始为百姓治病,而且恩泽乡里,得到了敬重之后,所以才成仙了。铁拐李的故事主要展现在战乱的时代,那个时候百姓民不聊生,他因为药王这个称号,所以才能够成仙。文武双全汉钟离是汉末魏晋人物,本来是东汉的大将军,据说这个大将军文武双全,后来因为兵败,所以才开始隐居求道。有传说表示汉钟离是因为铁拐李的点化,所以才成仙,而汉钟离也是历史上真实的人物。张国老的故事相信大家都听过,倒骑毛驴的形象也深入人心。就像老子骑驴云游的样子,他们有几分相像。张果老是武则天时候的人,那个时候他还是一个非常著名的道士,没有人知道张果老的过往,只有人知道他是一个白胡子老头。真实人物蓝采和是唐朝时候的人,而且他的父母兄弟都是历史上有名有姓的存在,所以他是真实的历史人物。蓝采和在故事里面是一个小乞丐的形象,手上拿着快板而且还要喝酒。何仙姑是八仙里面唯一的女性,何仙姑的人气也非常的高,据说她在武则天时候是一个农民家的女儿。十多岁的时候上山采茶,遇到了一个道士,然后给他一个桃子,他吃了桃子之后就成了仙。这个故事有些离谱,但是何仙姑这个人物却是真实存在的。成仙吕洞宾是全真派的祖师,吕洞宾是唐朝人,而且当过官,为官清廉受到了很多百姓的爱戴。后来因为厌倦乱世,所以就放弃了荣华富贵,走上了修仙之道。64岁的时候遇到了汉钟离,然后被点化成仙。韩湘子的原型是韩湘,据说韩湘是韩愈的侄孙子,韩湘在神话故事中被吹得神乎其神。不仅吹得一手好箫,同时还是一副翩翩公子的形象。这个公子不喜欢读书,喜欢喝酒,一天到晚都在研究,怎样才能够成仙。后来因为拜吕洞宾为师,所以就得到成仙了。曹国舅是曹皇后的弟弟,在八仙中出道最晚,而且资历最浅。当时曹国舅为了救自己的弟弟,所以散尽家财,最后遁入山林,然后开始了求仙之旅,遇到了汉钟离以及吕洞宾,所以被点化成仙。

9,韩愈贬潮至蓝关时韩湘距离蓝关多远韩湘当时身份是什么

韩愈因上《谏迎佛骨表》获罪,被贬为潮州刺史,贬官赴任到蓝田,其侄孙韩湘赶来送行。诗人无辜远谪,此时胸中正充满郁愤,又值严冬时节,天雪冰寒,路途艰难,更增添了他内心的感伤和对前途的担忧,所以借韩湘送行,写诗抒发这种复杂的情感。“朝奏”与“夕贬”、“一封”与“八千”,形成强烈的对比,怨愤之情溢于言表。紧接着两句又坦荡地表明心迹,见其无悔且不屈之意。五六两句写景境界雄浑阔大。尾联表示即使暮年远谪,亦不能使他回心转意,在耿介刚直之中,也透露出一丝悲伤哀怨之情。全诗意境深厚,感情强烈,气势纵横顿挫。
元和十四年正月,唐宪宗命宦官从凤翔府法门寺塔中将所谓的释迦文佛的一节指骨迎入宫廷供奉,并送往各寺庙,要官民敬香礼拜。韩愈看到这种信佛行为,便写了一篇《谏迎佛骨表》。劝谏阻止唐宪宗,指出信佛对国家无益,而且自东汉以来信佛的皇帝都短命,结果触怒了唐宪宗,韩愈几乎被处死。经裴度等人说情,最后韩愈被贬为潮州刺史,责求即日上道。潮州在广东东部,距离当时的京师长安有千里之遥。韩愈只身一人,仓促上路,走到蓝田关口时,他的妻儿还没有跟上来,只有他的侄孙子跟了上来,所以他写下这首诗。[1]

10,韩愈与韩湘子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韩愈 一封朝奏九重天, 夕贬潮阳路八千。 欲为圣朝除弊事, 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 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 好收吾骨瘴江边。 意译:早上把一封谏迎佛骨的奏章呈给皇上,晚上就被贬谪到距离京城八千里的潮州。我本想替朝廷除掉有害的事,愿意将衰老病弱的身体付与国事,可惜残年将要在边远的地方渡过。浓云笼罩着秦岭山脉望不到家乡在何处,大雪拥堵蓝关连马都不愿意前行,(何况是人呢?)知道你从远道赶来很有情意,为的是到贬谪地陪伴我,如果我死在瘴气很多的江边,也可以为我收拾尸骨。 这首诗是韩愈因谏迎佛骨,被贬潮州途中,侄孙韩湘赶来相会,在蓝关这个地方写给侄孙韩湘的。 韩湘就是传说中八仙之一的韩湘子,韩湘因为得道成了仙,位列八仙之一,所以叫韩湘子。最近因为领袖视察了潮州并发对市民发展了讲话,因此有关潮州的文章多了起来,许多文章都认为韩湘子是韩愈的侄儿,这种说法是错误地。侄孙,是侄儿的儿子,也就是与自己孙孑同辈的同宗男孩子。有读过韩愈《祭十二郎文》就清楚韩愈只有一个侄儿就是十二郎,十二郎应该是小名或排行,他是韩愈大哥韩介的儿子,大名韩老成。韩愈有三个哥哥都过世,在他的兄弟辈和子侄辈二代人只剩下韩愈和十二郎二人,《祭十二郎文》中有一句"在孙惟汝,在子惟吾"。韩愈自小失怙跟宋朝包拯一样是由嫂子养大的,韩愈与十二郎年龄差不多,名为叔侄,实近兄弟,也是玩伴,所以韩愈与十二郎感情非常深。 韩湘是十二郎韩老成的儿子,十二郎死时韩湘只有五岁,从《祭十二郎文》中我们看到韩愈表示会把十二郎的儿子当作自己的儿子一样看待,把他培育成人。因此韩湘跟韩愈很亲近,听到韩愈被贬到荒芜落后的潮州就急速赶来陪伴韩愈。 韩愈被贬到潮州当刺史只有短短的八个月,但为潮州人民做了很多好事,他修水利驱鳄鱼,韩愈的《祭鳄鱼文》就是在潮州写的,办学校,发展教育,传播文化。可以说潮州是从韩愈刺潮才开始真正开化的。潮州人因此特别尊重韩愈,潮州的山叫韩山,恶溪改称韩江,还建了《韩文公祠》纪念韩愈,潮州的师范大学叫"韩师",就象潮剧《苏六娘》中的台词说的整个潮州都姓韩。 潮州韩江原来只有一座桥叫广济桥,但潮州人都叫它湘子桥。传说湘子桥是八仙中的韩湘子与广济和尚斗法建成的,因此广济桥又叫湘子桥。事实上广济桥始建于宋朝,韩湘是唐朝人,除非韩湘真的成仙长生不老才能在宋朝建造湘子桥,所谓神仙建桥只是一种传说,如果不是人力建造,江面突然出现一座桥,当时潮州人吓都吓死。只因韩湘跟随韩愈入潮,韩愈又对潮州做出巨大贡献,所以潮州人愿意把建桥的功劳记在传说已经成仙的韩湘子头上,一方面增加湘子桥的传奇色彩,另一方面也说明朴实百姓对那些有贡献的人千秋万代都不会忘记。 韩湘子如果按北方习贯要叫韩愈"叔公",如果按潮汕地区习贯要叫"老叔"。这就是韩湘子与韩愈的关系。

11,韩愈有首诗叫示子侄韩湘那这个韩湘是不是八仙里的韩湘子啊 搜

不是 那个是他侄子 此韩湘和彼韩湘子没有一点关系 要非说有就是名字有点像
2个人不一样的 没什么关系 我在网上查完了~!
是就是同一个人
确实是,不过是有原因的:韩湘,字北渚,生于唐德宗贞元十年(794年),为韩愈侄孙、韩老成之子,唐穆宗长庆三年(823年)中进士,官至大理寺丞。这是历史上的韩湘。历史上的韩湘是个汲汲于科举功名的士子,而且最后也如其所愿,功成名就。然而,由于他与韩愈的关系,好事者总不免作一些蓄意的误会和敷衍,久而久之,韩湘便成了八仙传说中的韩湘子。韩湘被附会为韩湘子,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首先,韩愈在徐州任职时,曾作《赠族侄》一诗,据说是写给他一个远房侄儿的。诗曰:“击门谁家子,问言乃吾宗。自云有奇术,探妙知天工。”后人据此推测韩愈这位族侄懂得一点道术。后来,为了流传的确实及可信,便将这位族侄坐实到有名有姓的韩湘身上,尽管韩湘是韩愈的侄孙辈,而不是侄儿辈,但一般人也不会去考究了。其次,韩愈向以孔孟道统自居,对佛道异端力行排斥,可以说是一位坚决的卫道者。他的固守形象得到颇多赞誉,自然也引来一些佛道人士的不满。于是,将其亲族中人塑造成术士,甚至神仙,韩湘的名义不可避免地成为他们利用的对象。。。。。。。。。参考: http://www.china.com.cn/culture/txt/2007-04/11/content_8101546.htm
我看过一部电视,里面这两个确实是一个人……再看看别人怎么说的。

12,韩湘子为什么叫湘子有什么典故

传说汉朝时,瓯海区潘桥镇新桥头有一座韩宅庄园,住着一位姓韩的员外。家有良田百亩,房屋百间,佣人和长工几十个。韩员外到了四十岁,夫人生了个又胖又白的细儿。两夫妻十分快活,给儿子取名叫韩湘。小时候大家都叫他湘子。韩湘子六七岁时,员外聘请了老师,教他读书。他绝顶聪明,又勤奋好学,到十五六岁时,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哪晓得韩湘子到了十八九岁时,无心功名,学业一日日荒疏,喜欢跟一班朋友东游游西荡荡。他喜欢吹笛子,那美妙的笛声连过路人都站着听。韩员外见儿子起仕途无缘,心里急煞,就想给他订亲,免得他浪荡下去,败坏家业。附近林桥头有位姓林的富户,小女十八岁还未受聘。听说韩员外要替儿子订亲,就开了年庚红贴,托一位快嘴媒婆上门说亲。韩员外时早就听讲林家小女容貌端庄,为人温顺贤淑,加上家里富,门当户对,当下就应允了。聘礼送过,选定当年八月十六成亲。韩员外只当儿子一定会格外高兴,料勿到,他倒反变得更加懒散。弄得韩员外整天唉声叹气,愁眉不展。一日,韩湘子坐在桥上吹笛,见南面来了个道人,身背宝剑,腰挂葫芦,怪模怪样的。道人觉得韩湘子的笛吹得好,就坐在一边听,等到笛声一停,就和韩湘子谈起来,两人好比老朋友恁,无话不谈。从谈话中,道人晓得这后生看透世态炎凉,人生如梦,就讲了几句修道成仙的话。韩湘子一听,全合自己心意,磕头就拜,还口口声声叫起“师父”来,要跟道人一起走。道人微微一笑,吟道:“世人都慕天上仙,修道须要意志坚。但等手捧圆月时,必有云间人来牵。”说完,道人就勿见了。韩湘子晓得遇到了仙人,心想到时候一定会有人来超度,就专门在修道成仙上用心思。转眼已过中秋佳节,韩湘子的婚期到了。这日,韩宅内外张灯结彩,喜气洋洋,亲朋好友都来贺喜。只有韩湘子一人暗暗着急,师父怎么还勿来呢?要成仙,我怎么能进洞房度花烛之夜?酒筵散后,宾客一个个离去,韩湘子被人拉拉扯扯,推进了洞房。他看到如花似玉的新娘子,免不了有点动心。但转念一想,女子好比鲜花,眼前确实十分美丽,日长月久总会衰老。一想到这里,他就呆呆坐着,对新娘子勿理勿睬。林小姐本来只当韩湘子是个知书达理的人,夫妻必定能够相敬相爱,哪里料到他恁薄情,心中气愤极了。韩湘子抬头看看窗外明月,想起道人那四句话,呀,十五月光十六圆,今天莫非就是道士前来超度我的日子吗?再一想,我的手怎么能捧到天上的圆月呢?越想越解勿开这个谜。他要到外面散散步,舒舒心,一拉开门,门被反锁了。没法了,只好靠在桌角头打瞌。忽然,一阵凉风吹来,把韩湘子吹醒了,他这才晓得忘了关上内窗,随即去拉两扇窗门的推板,“啪!”的一声,当两块推板凑在一起时,韩湘子不觉又惊又喜,原来左右推板上都画着半个月亮,又手拉拢推板,立即拼成一轮明月。嗨,这不正是“手捧圆月”吗?韩湘子高兴得急忙打开窗门跳出去,他回过头反手关窗时,看见自己心爱的笛子在花瓶里,随手将它拿来,再关好窗门。他怕惊醒家里人,就悄悄从墙头爬出云,只见那道人已在墙外等候。道人看到韩湘子,也勿同他讲话,顾息朝南面方向走去。韩湘子立即跟着,想上前行个礼,可怎么也赶勿上,只得在道人的屁股后面高一脚低一脚地紧跟着。大约过了半个时辰,前面出现一座高山。道人上山好象勿用一点力气,而韩湘子每登一步,都要使出牛劲马力,跑得满头大汗,一双脚被荆棘刺得鲜血淋淋,一身新衣裳也撕得挂零落,幸好这支心爱的笛子还完整无损。韩湘子追呀追呀,一直追到天光,才登上了高山山顶,这时,只见白云在脚下缭绕,群峰隐没在云雾之中,抬头看看,那道人早已不知去向了。韩湘子累得筋疲力尽,随即往一块大岩石上一躺,等那道人来。等了大半天,也勿见道人的踪影。就拿起笛子吹了起来,只当道人听到笛子的声音会来接的。谁料一日过去了,还是失望。从这日起,韩湘子就在山顶住下来。饿了,摘些野果充饥;渴了,寻点泉水喝;夜晚,和衣困在那块大岩石上,想念道人时,就摸出笛子对着白云吹吹。再讲韩宅的新娘和两位老人见新郎失踪,急忙派人四出寻找,寻了好几天,连一点消息也没有。过去一个多月,有一天来了一位斫柴人,说在白云山打柴时,听到一个人在山顶吹笛,想必就是韩湘子。韩员外听了大喜,立即派了几个年轻力壮的去寻新郎。果然,在白云山顶,寻到了韩湘子。几个人好言劝他回家,他执意不肯。大家硬拉他下山,怎么也拉不动,只得回去禀报韩员外。韩员外没法子,只好每天派人给韩湘子送饭,免得他活活饿死。哪知韩湘子每餐接过饭碗,往脚下的大岩石上一丢,“乒”的一声,碗就摔得粉碎。他摔了碗,又摸出笛子呜呜地吹了起来,引来群鸟儿,把撒下的饭啄个精光。韩湘子见家里人要他下山之心不死,就对来人说:“你只要把我摔坏的碗片重新拼成一个碗,我就答应回家。”来人看他说得认真,立刻去拾起那些碗的碎片,要拼成一个碗来,忙了一天,也拼不起来,只好下山回去。韩湘子意志坚定,过了财、色、情三道关。这天,道人从云中飘飘而来,答应收韩湘子做徒弟,带他到仙山去修道。原来这道人就是吕洞宾,他点化了韩湘子,使他成为八仙中的一员。以后,韩湘子住过的山叫做“吹笛山”,韩湘子家里人在那里拼过碗的岩石叫做“连碗岩”。据说,谁能把那岩上的碗片连成一个完整的碗,谁就可以成仙。古时不少人上山连碗,都没有成功。
你好!古代喜欢在人名后带个子,好像是表示什么意思来着如有疑问,请追问。
文章TAG:韩湘error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