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选择考公,可能很多人会说人才引进好,那是真没有被人才引进坑过,现在很多地方的人才引进仅仅停留在引进而已,后续的使用和晋升没有保证。我在市区事业编单位的工资待遇我去年通过人才引进的方式考入到中部某地级市事业单位,单位属于市直事业单位,作为人才引进的事业编制人员待遇一般都不低,比如说医院。
1、考公和人才引进选哪个?
当然选择考公,可能很多人会说人才引进好,那是真没有被人才引进坑过,现在很多地方的人才引进仅仅停留在引进而已,后续的使用和晋升没有保证。下面具体说说:身份不同考公获得的身份自然是公务员身份,而在公务员逢进必考的大环境下,人才引进基本上能给的就是事业编,有的地方甚至连事业编都不给,只是画个饼,待遇停滞一般人才引进后,承诺的引进待遇都会兑现,比如什么安家费,生活补贴之类的,都没问题,但是除此之外的基本上就没有了,和普通事业编基本一样了。
2、某地级市事业单位以人才引进方式招聘,可以去吗?有编制有补贴?
作为人才引进的事业编制人员待遇一般都不低,比如说医院。小公这里有家三甲医院,这几年都在招徕人才,只要具备博士学历,或者属于国家或省级重点人才项目的专业技术人员,不用考试都可以直接入编,并给予科研经费、科研成果奖励、住房补贴、高额税前年限、解决配偶工作及子女入学事宜、优先考虑给予副高或正高职称待遇等等,各项福利待遇加起来,年收入一般都超过50万 ,
当然,医院等科研院所本身待遇较好,没有可比性。但无论是哪种事业单位以人才引进的方式招聘人员,由于享受了政府定向补贴、优先评聘高级职称等政策,新引进的人才在工资待遇上都会比现有在职在编人员高30%以上,比如学校老师,如果是引进人才,在小公这里政府每个月会有1500元的补贴,加上房补、评聘高级职称增加的收入,每月到手收入普遍比现职人员高出三到四千,再加上年终绩效方面的差距,一年收入会比其它普通老师高出五六万。
这就是人才的优势,如果对体制工作比较喜欢,希望过稳定安逸的生活,可以考虑进;而如果对体制不太感冒,本身又想干事创业,不愿过温水煮青蛙的日子的,最好别去。小公历来主张一个观点,有一技之长或有专业特长的,最好别进体制,能够以人才引进方式入编的,都是有本事的人,凭着自己的专业和特长到私企,或者自己创业,足以养家糊口,而且还相对自由,不受束缚。
3、通过人才引进,进入机关是什么体验?如何发展?
现在很多城市都采取人才引进的方式为机关输入紧缺人才,而且这种模式以后会越来越多,这部分引进的人才,至少是研究生学历,甚至是博士,而且很多是针对985等重点院校的。一般情况,都是当地政府打包引进一批人才,然后分配到相应的领域,比如高校或医院等,这主要看哪个领域缺人比较严重,当然,这些引进的人才与各机关的公务员待遇不一样,各方面是高一截的。
比如,引进的人才一般起点就是副科级,而且政府会提供住房的补贴福利等,还有一点,他们的工资不是所在单位支付,而是当地财政拨款,一般就高不就低,待遇很多要比所在单位同事高。当然,引进人才也有约束条件,比如在同一个单位的服务期限不能少于三年等等,对于被引进的人才,进入机关往往是起点高,如果成绩突出,未来晋升空间要高于旁人,这是毋庸置疑的,因为身上的标签就是引进人才。
4、事业编怎么样?
香,太香了,唯一后悔的就是没有早点考,白白蹉跎了几年的时间,l以前天天八点下班,熬夜家常便饭,眼下永远挂着黑眼圈,日常全靠咖啡续命。l现在每天六点准时下班,奶茶照喝,歌照唱,周六日永远可以睡到自然醒,l以前天天被老板画大饼,动不动就是要为公司无私奉献,一天恨不得布置两天的工作量,完不成就让你无偿加班,美其名曰是个人效率不行所以要加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