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上海 > 松江区 > 上海市中小企业上市促进 王东,证监会发布的新创业板的实施细则

上海市中小企业上市促进 王东,证监会发布的新创业板的实施细则

来源:整理 时间:2023-04-26 07:22:14 编辑:上海生活 手机版

1,证监会发布的新创业板的实施细则

深圳证券交易所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特别规定 新华网 ( 2004-05-17 08:02:12 ) 稿件来源: 上海证券报 第一条 为规范中小企业板块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强化对中小企业板块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监管,制定本特别规定。 第二条 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以下简称"本所")中小企业板块上市的公司(以下简称"中小企业板块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适用本特别规定。 本特别规定未作规定的,适用《深圳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及本所其他有关规定。 第三条 中小企业板块上市公司向本所申请上市时,其公司章程除应当包含《上市公司章程指引》的内容外,还应当包含以下内容,并在《上市公告书》中予以披露: (一)股票被终止上市后,公司股票进入代办股份转让系统继续交易。 (二)公司不得修改公司章程中的前款规定。 第四条 中小企业板块上市公司应当在股票上市后六个月内建立内部审计制度,监督、核查公司财务制度的执行情况和财务状况。 第五条 中小企业板块上市公司股票根据《中小企业板块交易特别规定》被认定为异常波动的,该公司股票及其衍生品种应当停牌,直至中小企业板块上市公司作出相关公告的当日上午十点三十分复牌。 第六条 中小企业板块上市公司应当在定期报告中新增披露以下内容: (一)截至报告期末前十名流通股股东的持股情况; (二)公司开展投资者关系管理的具体情况。 第七条 中小企业板块上市公司应当在每年年度报告披露后举行年度报告说明会,向投资者介绍公司的发展战略、生产经营、新产品和新技术开发、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投资项目等各方面的情况,并将说明会的文字资料放置于公司网站供投资者查看。 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说明会可以采取网上直播和网上互动的方式进行。 第八条 中小企业板块上市公司当年存在募集资金运用的,公司应当在进行年度审计的同时,聘请会计师事务所对募集资金使用情况,包括对实际投资项目、实际投资金额、实际投入时间和完工程度进行专项审核,并在年度报告中披露专项审核的情况。 第九条 中小企业板块上市公司违反本特别规定的,本所按《上市规则》相关条款予以处分。 第十条 本特别规定由本所负责解释。 第十一条 本特别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专题:深交所获准在主板市场设立中小企业板

证监会发布的新创业板的实施细则

2,三板是什么市场有没一板二板

板市场又称“第二板”,是与“第一板”相对应而存在的概念。证券交易所设立“第二板”,是为了将这些公司的状况如营业期限、股本大小、盈利能力、股权分散程度等与“第一板”区别开来。一般来说,“第二板”的上市要求比“第一板”宽一些,这么做,旨在为那些一时不符合“第一板”上市要求而具有高成长性的中小型企业和高科技企业等开辟直接融资渠道。 一般来说,"第一板"上市的公司,在股本规模和交易活跃程度上都强于"第二板"(但也不绝对)。随着时间的推移,有的证券交易所对"第一板"和"第二板"还分别采取了不同的交易方式,并明确规定了进入"第一板"上市的条件和标准。美国nasdaq市场就是一个著名的第二板市场,它和风险投资基金都可以称为促进美国高科技公司迅速成长的孵化器。nasdaq服务的主要对象是美国国内的中小企业和高科技企业。 我国已开始酝酿在现有的上海、深圳证券交易所专门设立高新技术企业板,旨在为高新技术企业提供一个上市条件相对较宽松的直接融资渠道。据透露,高新技术企业板可能要改变提法,称为二板市场。业内人士认为,这不仅仅是一种提法上的改变,这将意味着该市场的上市规则和交易办法将进一步向国际上的“二板市场”靠拢。 二板市场,是指交易所主板市场以外的另一个证券市场,其主要目的是为新兴公司提供集资途径,助其发展和扩展业务.在二板市场上市的公司大多从事高科技业务,具有较高的成长性,但往往成立时间较短,规模较小,业绩也不突出. 二板市场和主板市场的区别:二板市场最大的特点就是降低了企业上市的门槛,帮助有潜力的中小企业获得融资机会.
三板市场 三板市场这一名字为业界俗称,其正式名称是“代办股份转让系统”,于2001年7月16日正式开办。作为中国多层次证券市场体系的一部分,三板市场一方面为退市后的上市公司股份提供继续流通的场所,另一方面也解决了原STAQ、NET系统历史遗留的数家公司法人股的流通问题。 二板市场,顾名思义,即第二市场,也就是"标准"股票交易市场之外的市场。不过,千万不要因其排名"第二",便小看了它的重要作用。对于第二板市场,有人称其为场外交易市场,也有人称其为店头交易市场。 通俗地讲,第二板市场就是一国证券主板市场(第一板市场)之外的证券交易市场,它的明确定位是为具有高成长性的中小企业和高科技企业融资服务,是一条中小企业的直接融资渠道,是针对中小企业的资本市场。与主板市场相比,在二板市场上市的企业标准和上市条件相对较低,中小企业更容易上市募集发展所需资金。二板市场的建立能直接推动中小高科技企业的发展。 一板市场就是主板市场、一级市场指股票或债券首次发行的市场
你好,有的。主板市场也叫做一板市场,通常指股票市场,是一个国家或地区证券发行、上市及交易的主要场所。二板市场,顾名思义,即第二市场,也就是"标准"股票交易市场之外的市场。不过,千万不要因其排名"第二",便小看了它的重要作用。对于第二板市场,有人称其为场外交易市场,也有人称其为店头交易市场。通俗地讲,第二板市场就是一国证券主板市场(第一板市场)之外的证券交易市场,它的明确定位是为具有高成长性的中小企业和高科技企业融资服务,是一条中小企业的直接融资渠道,是针对中小企业的资本市场。进一步讲,第二板市场是不同于主板市场的独特的资本市场,具有自身的特点,其功能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风险投资机制中的作用,即承担风险资本的退出窗口作用;二是作为资本市场所固有的功能,报括优化资源配置,促进产业升级等作用,而对企业来讲,上市除了融通资金外,还有提高企业知名度、分担投资风险、规范企业运作等作用。建立第二板市场,是完善风险投资体系,为中小高科技企业提供直接融资服务的重要一环。三板市场:证券市场按证券进入市场的顺序可以分为发行市场和交易市场。发行市场又称一级市场,交易市场也称为二级市场。这同主板市场、二板市场,以及三板市场完全不是一个概念。三板市场的全称是“代办股份转让系统”,于2001年7月16日正式开办。目前在三板市场由指定券商代办转让的股票有61只,其中包括水仙、粤金曼和中浩等退市股票。作为我国多层次证券市场体系的一部分,三板市场一方面为退市后的上市公司股份提供继续流通的场所,另一方面也解决了原STAQ、NET系统历史遗留的数家公司法人股流通问题。
三板市场三板市场这一名字为业界俗称,其正式名称是“代办股份转让系统”,于2001年7月16日正式开办。作为中国多层次证券市场体系的一部分,三板市场一方面为退市后的上市公司股份提供继续流通的场所,另一方面也解决了原STAQ、NET系统历史遗留的数家公司法人股的流通问题。

三板是什么市场有没一板二板

3,资本市场与资本运作策略课程大纲或者介绍有吗我在北京有

《资本市场与资本运作策略》,课程大纲大概如下: 资本运营是企业提升竞争力的有效手段,在我国资本运营研究和实践的时间短,虽然我们已取得一些成绩,但资本市场还不完善,有些企业对资本运营理解不深,片面追求资产的规模扩张和不切实际的多元化经营和低成本扩张,反而达不到预期目的。本文从资本运营的模式,该模式存在的问题,及相关应对策略方面对我国资本运营的概况进行了总结,以期提高资本运营的效率。 我国经过20余年的企业改革,已经初步奠定了企业资本运营的基础,主要体现在:(1)具有较好的市场环境。目前我国市场范围逐步扩大,大多数商品的价格已经放开,计划直接管理范围显著缩小,包括资本市场产权市场等在内的各类要素市场不断发展,市场对经济活动调节的作用已经大大增强。(2)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的深化企业改革,逐步明确了企业法人财产权,使企业具有资本运营的自主决策权,逐步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这为资本运营提供了主体条件。(3)我国经过了几十年的生产建设,积累起雄厚的物质基础,形成了庞大的生产能力和资产存量据有关资料显示,目前国有资产达九万亿左右。与此同时,我国又有大量的存量资产处于闲置与半闲置状态,这些存量资产急需盘活,为企业进行资本运营提供了客体条件。(4)近年来,许多国有企业完成了公司制改造,企业股份进一步多元化,除了少数由国家垄断经营的企业外,积极发展多元化投资主体的公司,转换企业经营机制,进一步盘活国有资产存量,推动国有企业资本运营。 一、企业资本运营的模式从企业层面来说,企业的资本运营就是对企业内部管理型战略和外部交易型战略的有效运用。建立和培育企业核心竞争能力是企业资本运营的核心。企业通过兼并收购或者重组,迅速巩固或扩大自身的竞争实力,并建立起持续发展的企业核心能力法从资本运营对企业规模的影响上看,资本运营主要包括兼并和收购,重组,上市,融资租赁。 1、兼并和收购。兼并和收购是企业扩张的一种方式,也是通过有机资本或内部资本投入实现增长的一种可选方法。随着一部分效益较好的中小企业不断发展,其通过并购其他企业来扩大生产的动力日益强烈,而效益较差的企业也希望通过并购改善其经营状况。我国企业资本运营问题及策略分析2企业兼并是指两个或以上的企业将其资源进行整合后转变为一个实体进行经营的经济行为。目前,兼并的形式主要包括:一为重新组合式。兼并企业和被兼并企业将双方资产进行合并,一方成为控股方,另一方则成为其下属的子公司;二为入股式。被兼并企业将其全部净资产作为股本投入到兼并企业,原有股东仍是新企业的股东,享有股东权益;三为承担债权债务式。兼并企业接受兼并企业的全部资产并承担其全部债务。与兼并一样,收购也是指一个企业获得另一个企业的控制权。在兼并中,双方将共同参与兼并企业的经营管理;但在收购中,随着收购企业成为所有者,被收购方的管理者一般将丧失参与企业管理的权利。 2、重组。重组是指由企业制定及实施的将显著改变企业的组织形式、经营方式或经营范围的行为,中小企业的重组主要包括资产重组、债务重组、破产重组及改制重组等。资产重组分为外部重组和内部重组,外部重组可以通过资产互换、买卖等方式来剥离不良资产、引入优良资产,更好地实现优良资产的效益;内部重组则通过内部资产重新的配置和调整,提高现有资产的效益。债务重组是指债权人与债务人对原定债务偿还条件进行修改,债务以新的方式清偿或部分清偿的行为。债务重组在保护债权人利益的同时,也缓解了债务人的偿债压力。破产重组是指通过一定程序重新配置资源、调整企业管理层、转变生产和经营计划等,从而使企业获得重生的机会;一方面可以避免债权人的利益在破产清算中遭受损失;另一方面,也可防止因解散企业引发的大量失业及可能带来的社会动荡。改制重组是指通过将企业的不同生产要素分裂开来或者整合在一起,实现企业制度的重组,一般包括合并重组、控股重组、分立重组和延续重组等方式。 3、上市。上市就是首次公开募股,是指首次通过证券交易所公开向投资者增发股票来募集资金,以用于企业发展的过程。目前,我国企业上市的方式包括直接上市和借壳上市。首次公开发行直接上市可以在公开发行推介的同时宣传企业形象,增强投资者信心,从而获得更多的融资金额。但直接上市需要承担大额费用,耗时长,审批程序严格,且不能保证发行成功;一旦发行失败,之前投入的大量人力、财力都将无法收回。将企业资产投入到一家上市公司,借助这家上市公司的上市资格在证券市场筹集资金、进行交易,属于借壳上市行为。借壳上市相比于直接上市,审批手续较为简单,时间短,所需费用较少,可以避免直接上市严格的财务、法律要求。借壳上市的融资额度取决于原有上市公司的表现,注入资产方处于较为被动的局面,融资能力有待研究。 4、融资租赁。融资租赁将融资和融物相结合,兼具贸易和金融的双重职能,是目前国际上较为通行的金融业务之一,特别是对于资金有限、购买力不强的中我国企业资本运营问题及策略分析3小企业来说,其具有独特的优势。融资租赁的典型形式是直接租赁,出租人主要为租赁公司和制造厂;中小企业鉴于资金的限制,可以采用售后租回的方式,将固定资产出售给租赁公司再租回使用,一方面获得了所需资金,另一方面也保留了资产的使用权;融资租赁的另一种方式是涉及资金出借方的杠杆租赁,此时,出租人既是资产的所有者也是债务人,既要收取租金也要偿还债务。

资本市场与资本运作策略课程大纲或者介绍有吗我在北京有

4,融资是什么要具体的讲

就是当你钱不够时,向机构借钱,买股票,你可以做多, 融券就是买股票,做空
股票融资是指上市公司通过配股、增发和发行可转换债券等方式在证券市场上进行的直接融资。 再融资对上市公司的发展起到了较大的推动作用,我国证券市场的再融资功能越来越受到有关方面的重视。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上市公司的再融资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是融资方式单一 以股权融资为主。上市公司对股权融资有着极强的偏好。在1998年以前,配股是上市公司再融资的惟一方式,2000年以来,增 发成为上市公司对再融资方式的另一选择;2001年开始,可转债融资成为上市公司追捧的对象。我国上市公司在选择再融资方式时所考虑主要是融资的难易程 度、门槛高低以及融资额大小等因素,就目前而言,股权融资成为上市公司再融资的首选。我国股权结构比较特殊,不流通的法人股占60%以上,在这种情况下, 股权融资对改善股权结构确实具有一定的作用。但是,单一的股权融资并没有考虑到企业在资本结构方面的差异,不符合财务管理关于最优资金结构的融资原则。有 人对 1997年深市配股公司进行研究,发现其平均资产负债率为43.29%,对此类公司继续进行股权融资使得企业的资本结构更趋于不合理。 二是融资金额超过实际需求 从理论上说,投资需求与融资手段是一种辨证的关系,只有投资的必要性和融资的可能性相结合,才能产生较好的投资效果。 然而,大多数上市公司通常按照政策所规定的上限进行再融资,而不是根据投资需求来测定融资额。上市公司把能筹集到尽可能多的资金作为选择再融资方式及制订 发行方案的重要目标,其融资金额往往超过实际资金需求,从而造成了募集资金使用效率低下及其他一些问题。 三是融资投向具有盲目性和不确定性 长期以来,上市公司普遍不注重对投资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致使募集资金投向变更频繁,投资项目的收益低下,拼 凑项目圈钱的迹象十分明显。不少上市公司对投资项目缺乏充分研究,募集资金到位后不能按计划投入,造成了不同程度的资金闲置,有些不得不变更募资投向。据 统计,以2000年上半年上市、增发以及配股的公司为样本,至2000年底,在平均经历了半年以上的时间后,平均只投出了所募资金的46.15%,而从招 股说明书中可以看出,多数企业投资项目的建设期在半年、一年左右,不少企业于是将资金购买国债,或存于银行,或参与新股配售,有相当多的企业因为要进行再 融资,才不得不将前次募集资金“突击”使用完毕。由于不能按计划完成募资投入,为寻求中短期回报,上市公司纷纷展开委托理财业务。如此往复,上市公司通过 再融资不但没有促进企业的正常发展,反而造成了资金使用偏离融资目的和低效使用等问题。 四是股利分配政策制订随意 无论是2001年度以前的轻现金分配现象,还是2001年度少部分公司所进行的大比例现金分红,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 上市公司股利分配政策制订的随意性。上市公司并没有制定一个既保证企业正常发展又能给予投资者稳定回报的股利政策,管理层推出股利分配方案的随意性较强。 股利政策制订没能结合上市公司长期发展战略,广大公众投资者也没能通过股利分配获得较高的股息回报。 五是融资效率低下。 近年来,上市公司通过再融资后效益下降成为上市公司再融资最严重的问题。据不完全统计,在2000年进行配股及增发新股的 34家公司中,有26家在融资前后的年度净资产收益率下降,其中有13家配股公司2000年净利润大大低于上一年净利润,收益率提高的公司仅有8家,约占 总调查数的四分之一。2001年度年报显示,在2000年及2001年初实施配股或增发的公司中,有30家公司发布亏损年报或预亏公告。上市公司融资效率 低下,业绩滑波,使得投资者的投资意愿逐步减弱。这一问题如果长期得不到解决,对上市公司本身及证券市场的发展都是极为不利的。 上述问题的存在,原因是多方面的,基本的原因有: 一是股权融资的实际资金成本较低。 融资方式的选择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融资成本的制约。股权融资的实际成本即为股利回报,对企业而言,现金股利为企业 实际需要支付的资金成本。而我国证券市场在股利分配上长期存在重股票股利,轻现金股利的情况。在我国,由于上市公司的股利分配政策主要由大股东选出的董事 会制定,股利分配政策成为管理层可以随意调控的砝码,因此外部股权融资的实际成本成为公司管理层可以控制的成本,相对于债券融资的利息回报的硬约束,上市 公司的管理层更愿意选择股利分配的软约束。这正是造成我国上市公司偏好股权融资方式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是企业债券市场尚不成熟。企业债券市场的不成熟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法规滞后。目前债券发行的主要法规是1993年制订的《企业债券管 理条例》,条例中规定企业债券的利率不得高于银行相同期限居民储蓄定期存款利率的40%。由于此规定,企业债券的利率即使按政策的高限发行,由于企业债券 尚需交纳利息税,其实际收益也与国债相差无几,与国债的低风险相比,企业债券的收益对投资者无吸引力。二是企业债券上市的规模小。目前,上海证券交易所上 市交易的企业债券仅有10只,发债主体仅为六家特大型国有企业,还有许多发行债券的企业未在证券市场上市交易,债券的流通性不高。基于以上两方面的原因, 就安全性、流通性、收益性三方面综合而言,投资者并不看好企业债券,使得这种在西方国家最重要的一种融资方式在目前中国的证券市场上尚处于襁褓之中。因 此,上市公司只能更多地选择增发、配股等股权融资方式。 三是特殊的股权结构。 统计数据显示,2001年底公众投资者的流通股所占的股权比重仅为34%左右,而国家股却占到47%的比重,其他非流通股份 占到19%的比重。从总体上看,国有股东在上市公司中处于绝对控股的地位,即使个别上市公司中国有股东只是处于相对控股地位,但由于公众投资者非常分散, 致使在人数上占绝大多数的公众投资者也难以取得对上市公司的控制权,公众投资者无法真正参与决策。在此情况下,管理层的决策并不代表大多数流通股东的权 益,很大程度上只代表少数大股东的利益。由于再融资的溢价发行,通过融资老股东权益增长很快,对新股东而言是权益的摊薄。由于大股东通过股权融资可以获得 额外的权益增长,因此拥有决策权的大股东进行股权融资的意愿极强。再者,部分上市公司的大股东利用自己的控股地位在再融资后很快推出大比例现金分红方案, 按照其所占股权比例取走的分红的大部分。 四是政策的导向作用。 在核准制下,再融资条件更加严格,审核时间加长,上市公司希望一次筹集到尽可能多的现金。随着2001年新股发行管理办法的 颁布,许多上市公司纷纷推出增发方案,掀起增发热潮。下半年由于市场原因,增发的核准难度加大,许多公司又转而采用配股及可转债方式;当年可转债发行办法 出台以及监管部门对券商实行通道限制制度,可转债不占通道且不受融资间隔不低于一个会计年度的限制,使得众多公司在下半年推出可转债融资方式。2001 年3月颁布的《上市公司发行新股管理办法》中将上市公司分红派息作为再融资时的重点关注事项,当年证监会发布的《中国证监会股票发行审核委员会关于上市公 司新股发行审核工作的指导意见》中也提出应当关注公司上市以来最近三年历次分红派息情况,特别是现金分红占可分配利润的比例以及董事会对于不分配所陈述的 理由,因此大多数上市公司从2001年度开始大范围进行现金分红。这些情况说明,政策规定对再融资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
融资就是那别人的钱去做生意 简单的就是这样 复杂的说就是贷款和发行股票
融资就是公司发行股票圈钱做生意
就是融通资金,一般是向银行借贷,还有就是股票上市,资产抵押等方式筹集资金。 送你个小故事,博弈论中还有一个经典的故事,称作“智猪博弈”。 故事的大意是,猪圈里养了两头猪,一大一小,最有意思的是他们所待的猪圈很特别。四方型猪圈的一个角落里有个食槽,但控制向食槽中投放食物的按钮却在对角位置。假设按一次钮可以出7两食物,如果大猪去按按钮,小猪就可以在食槽边先下嘴吃到4两,而大猪因为跑过来晚了,只能吃到其中的3两。而如果小猪去按按钮,大猪会一嘴全包。它们的博弈策略情况如下:   面对上面的规则,结果会怎样呢?不妨设身处地地为猪儿们想想。   很显然,小猪的选择自然是等待,而且是“死等”,否则只能是白忙乎。而大猪呢?不按就大家都没得吃,所以只能去按按钮。在这种规则下,最终的结果是,小猪在槽边坐享其成,而原本处于优势的大猪,却不得不来回奔跑,为小猪服务,而自己还不如小猪吃到的多。真是好可怜哦!   在“智猪博弈”的情景中,大猪是占据比较优势的,但是,由于小猪别无选择,使得大猪为了自己能吃到食物,不得不辛勤忙碌,反而让小猪搭了便车,而且比大猪还得意。这个博弈中的关键要素是猪圈的设计,即按按钮的成本。   其实个股投资中也是有这种情形的。例如,当个股主力已经在底位买入大量股票后,他已经付出了相当的资金和时间成本,如果不拉抬就撤退,就等于接受亏损。所以,基于和大猪一样的贪吃本能,只要大势不是太糟糕,主力一般都会拉抬股价,以求实现吃进筹码的增值。这时的中小散户,就可以对该股追加资金,当一只聪明的小猪,让主力庄家给咱抬轿子。当然,这种股票的发觉并不容易,所以当小猪所需要忙碌的就是发现有这种情况存在的猪圈,并冲进去当聪明的小猪。   从散户与庄家的策略选择上看,这种博弈结果是有参考意义的。例如,对股票的操作是需要成本的,事先、事中和事后的信息处理都需要一定量的投入,如行业分析、个股调研、财务比较等等,一旦已经付出,机构投资者是不太甘心就此放弃的。而中小散户,不太可能事先支付这些高额成本,更没有资金控盘操作,因此只能采取小猪的等待策略。即在庄家重仓的股票里等着,庄家一定比散户更着急。等到主力动手为自己觅食而主动出击时,散户就可以坐享其成了。   遗憾的是,股市中的机构们要比大猪们聪明的多,且不守本分,他们不会甘心为小猪们按按钮。因此,他们会选择破坏猪圈的规矩,甚至自己重新打造一个猪圈,比如把按钮放在食槽旁边,或者可以遥控,这样小猪们就没有机会了。例如,机构和上市公司串通,散布虚假的利空消息,这就类似于按按钮前骗小猪离开食槽,好让自己饱餐一顿。   股市中,散户投资者与小猪的命运有相似之处,没有能力承担炒作成本,所以就应该充分利用资金灵活、成本低和不怕套的优势,发现并选择那些机构投资者已经或可能坐庄的股票,事先蹲点,等着大猪们为自己服务。由此也可看到,散户和机构的博弈中,散户并不是总没有优势的,关键是找到有大猪的那个圈儿,并等到对自己有利的猪圈规则形成时再进入。
也就是股民可以去证券公司贷款。等牛市来了赚到钱了在还!
文章TAG:上海上海市中小中小企业上海市中小企业上市促进证监会发布的新创业板的实施细则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