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上海 > 松江区 > 脚背经络图解大图,脚上有哪3条经络

脚背经络图解大图,脚上有哪3条经络

来源:整理 时间:2023-03-01 08:51:55 编辑:好学习 手机版

1,脚上有哪3条经络

每条手臂每条腿脚上面各有六条经脉,分别是手三阴经手三阳经,足三阴经足三阳经。你是否记得《天龙八部》中段誉的“六脉神剑”
应该是的,肝经和肾经交接就在脚趾,本来就通,只是其气慢慢运行而已!胃经连冲任脉较快,就在嘴唇上.

脚上有哪3条经络

2,人体经络有14条手上有心经心包经肺经大肠经小肠经三

方法去病,解放军一位医生推行"321"法,预防一切病.3即按摩3个穴位.1合谷把大拇指第1横纹对着另一只手的虎口向手腕方靠近食指一面按下即是合谷穴,按20下,2是内关穴,把手指食指中指无名指,3指并拢无名指边缘靠近另一只手腕的横纹食指靠胳膊的边缘的中间凹下去的部位是合谷穴,按20下,3是足三里即将手指除了大拇指外并拢,靠膝盖外侧,小拇指的指尖的位置就是足三里,按20下;2即2条腿每天走10分钟,1是一个腹式呼吸,即吸气到下腹部到丹田(肚脐眼下2寸)然后呼出,做4-5下即可.这样,就完成了321的按摩,其原理是打通人体的12条经络,人体的经络通了即不得病了.穴位可靠身体一侧.左侧和右侧不限!不防试一试!
应该是的,肝经和肾经交接就在脚趾,本来就通,只是其气慢慢运行而已!胃经连冲任脉较快,就在嘴唇上.
肯定不是了 它们分布在不同的地方 这些经络都是要靠按摩才能打通的 而且按压的力道和方法也很重要 中学时学过转动腕关节和踝关节 只是对关节的放松和增加它们的灵活性 使它们在剧烈运动时不容易受伤

人体经络有14条手上有心经心包经肺经大肠经小肠经三

3,人体脚上的经络走向

一、经络是什么? 据古代典籍记载,所谓经络,乃行血气、营阴阳、调虚 实、应天道、决死生、处百病不可不通者也。这就是说,我国 古人发现和概括的经络学说,指的是人体的调节、控制、传输 等系统,是经脉与络脉、经筋与皮部的总称。而“经脉者,伏 行于分肉之间,深而不见,其浮而常见者皆络脉也”。 正是在这种理论指导下,几千年来,中医、针灸、按摩等 各种的大量临床实践,已经证明并将继续证明:沿十四经脉 (十二正经加上任脉、督脉)及各穴位施加物理刺激(砭石、 推拿、针灸、刮痧、电脉冲、激光、微波、毫米波、次声等 等),能对脏腑全身的疾病有效地发挥治疗作用。在现代人身 上针刺能出现感传沿经传导,当达到患病部位时,往往症状立 即消失或减弱。类似的病例屡见不鲜。 尽管如此,然而当人们采用现代生物医学的方法对人体加 以解剖后,即使是用高倍率的显微镜(包括使用数十万倍的电 子显微镜),在古典经络十二条循行线或经穴位置,从表皮到 深部组织进行广泛搜索,在细胞水平上都没有见到有异于周围 组织的“经络管状结构”,只发现沿经有散在性的细胞特异性 质。也有人从现代生物医学已知的神经、血液、体液等系统及 其功能方面开展研究,其结果也不能圆满地解释所有的经络现 象和经络学说的主体内涵——十四经络循行线及其相关的脏腑 联系途径。这就使人产生了怀疑: 二、人体存在经络系统吗? 这个问题的答案是肯定的。 早在两干多年前,我国就有了经终走行线路的记载。1972 -74年从长沙马王堆汉墓三号墓(约公元前200年)中出土的 医书就是证明。其后在考古中还相继发掘出了竹简和经络木 人。更有意义的是,新中国成立后,40多年的经络研究表明, 针刺经穴“得气”(或练气功“入静”)后,在一些人身上可 以激发出一种纵行沿经络线循行传导的感觉,其传导速度远低 于神经电冲动的传导速度,且可以通过局部机械压迫的手法予 以阻滞。现代人称这种现象为“循经感传”。经70年代对20多 万人的观察,发现有大约五分之一的人群中出现了不同程度的 “循经感传”现象,感传路线大体与古人描绘的十四经脉走向 一致。 不仅如此,还发现了用肉眼可以直接观察到的“经络可见 现象”,即在某些经络敏感人或先天、后天皮肤病患者的身 上,发现有沿经线出现的皮肤性状变异,竟然也与十四经脉的 走行基本一致。尽管目前国内外只报道了数百例典型或非典型 的病例,但这类小概率事件已经足以证实古人所描述的经络是 不容回避的客观存在。 除此之外,国内不少学者还开展了以客观检测为中心的现 代经络物理研究,取得了一些令人瞩目的结果。 (1)电特性检测显示:经络循行线与经穴表面有别于周 围表面组织,呈低阻抗特性与非线性低击穿阈值特性; (2) 声检测显示:超低频振动波具有沿经络循行线传导的特性; (3)光检测显示:沿经线与穴位形成串珠冷光放射和高压高 频电磁场下辉光放电; (4)温度检测显示:针刺经穴“得 气”后,红外热象图呈现沿经线方向增温,且同时伴有两测扩 散,形成逐渐增宽的沿经升温带; (5)同位素示踪显示:法 国学者用锡99同位素注射十二经脉穴位后,同位素沿古典经络 循行线迁移各达30厘米以上。我国学者用同样方法重复证实, 同位素沿经迁移最远者达1米以上。而且实验还证明,同位素 示踪迁移的轨迹既非神经干走向,亦非血管内扩散,而且与淋 巴系统无关,其轨迹与古典经络循行线基本吻合; (6)磁特性检测方面:1991年我国首先采用低温超导量子干涉仪在零磁 空间内初步观察到针刺穴位前后,人体经络穴位的磁通量出现 变化,并成功地记录了针刺前后相应的脑磁图、心磁图的变 化,得到了一批可靠的数据;…… 这些研究结果都不同程度地证实了经络系统确实存在,可 是解剖人体时又没有发现具体面经络的组织结构,那么。 三、人体的经络系统在哪里呢? 1975年,美国哈佛大学数学系教授曼德勃罗特(B. B. Mandelbrot)为了更好地研究自然界中非线性过程中的内在随 机性所具有的特殊规律性,揭示隐藏在这些复杂现象背后的规律 及局部与整体之间的本质联系,提出了一种分形(Fractal)理 论。分形论与耗散结构论、混沌论被人们并称为本世纪70年代科 学上的三大理论,它揭示了非线性系统中有序与无序的统一,确 定性与随机性的统一,已被广泛应用到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许 多领域。 现代生

人体脚上的经络走向

4,十二经络走向图

手三阴、手三阳的走向和位置 一:手太阴肺经——从胸走手,行于上肢前外侧缘,分两条路径。 位置——1、中焦至大指端的脉。2、腕后至拇指支脉 二:手阳明大肠经——从手走头,行于上肢背外侧及面前部,分两条路径。 位置——1、食指端至大肠的脉。2、缺盆至头面部的脉。 三:手少阴心经——从胸走手,行上肢前内侧,分三条路径。 位置—1、心至小肠的脉。2、心至目系支脉。3、心至小指端直行的脉。 四:手太阳小肠经——从手走头,行于上肢背内侧,颊部及耳廓前,分三条路径。 位置——1、小指端至小肠的脉。2、缺盆至耳支脉。3、颊至目内眦支脉。 五:手厥阴心包经——从胸走手,行于上肢前正中间,分三条路径。 位置——1、胸中至三焦的脉。2、胸至中指端支脉。3、掌中至第四指端支脉。 六:手少阳三焦经——从手走头,行于上肢背侧正中间,耳廓外缘。共分三条路径。 位置——第四指端至三焦的脉。2、膻中至眼支脉。3、耳后至眼外眦支脉。 足三阴、足三阳的走向和位置 1、足阳明胃经——从头走足,行于面前部,下肢外侧前缘,分六条路径。(便于记忆从间讲) 位置——起于鼻之交頞中,旁纳太阳之脉,下循鼻外,下行最后从足背分出,进入大趾内侧,与足太阴脾经相接 2、足太阴脾经____从足走胸,行于下肢内侧前缘,胸腹前面分两条路径。 位置_____起于大趾之端,循趾内侧白肉际,过核骨后至大趾端至舌下的脉。胃至心中支脉。 3、足太阳膀胱经——从头走足,行头顶,后项和北部,及下肢后正中,共分五条路径。 位置—— 1、眼内眦至头顶的脉 2、头顶至耳支脉 最后到脚小趾外侧。 4、足少阴肾经______从足走胸,行于下肢内侧后缘,腹胸前面,分三条路径。 位置____起于小趾之下,斜走足心后至足小趾和膀胱的脉,肾至舌根直行的脉,肺至胸中支脉,从肺别出,络 心,内注胸中,与手厥阴 心包经相接。 5、足少阳胆经——从头走足,行头侧面,下肢外侧正中间,分五条路径。 位置___起于目锐眦下抵头角,下耳后至脚由锁骨上窝至第四趾端直行的脉。 6、足厥阴肝经——从足走腹胸,行于下肢内侧正中,腹胸侧部,分三条路径。 位置——起于大趾丛毛之际上循足跗上廉去内踝一寸,最后从肝脏,穿过膈肌,上行入肺脏,于手太阴肺经相接。 督脉和任脉 1、 督脉循行于背部正中线,并于脊内与脑连属,故能统诸全身阳经。 2、 任脉循行于腹部正中线,足三阴经在中极穴和关元穴与任脉交会,故任脉有统任诸阴经的作用。 可以参考这个网址,有图片说明http://www.hgol.cn/Article/20103/17073.html
手三阴、手三阳的走向和位置 一:手太阴肺经——从胸走手,行于上肢前外侧缘,分两条路径。 位置——1、中焦至大指端的脉。2、腕后至拇指支脉 二:手阳明大肠经——从手走头,行于上肢背外侧及面前部,分两条路径。 位置——1、食指端至大肠的脉。2、缺盆至头面部的脉。 三:手少阴心经——从胸走手,行上肢前内侧,分三条路径。 位置—1、心至小肠的脉。2、心至目系支脉。3、心至小指端直行的脉。 四:手太阳小肠经——从手走头,行于上肢背内侧,颊部及耳廓前,分三条路径。 位置——1、小指端至小肠的脉。2、缺盆至耳支脉。3、颊至目内眦支脉。 五:手厥阴心包经——从胸走手,行于上肢前正中间,分三条路径。 位置——1、胸中至三焦的脉。2、胸至中指端支脉。3、掌中至第四指端支脉。 六:手少阳三焦经——从手走头,行于上肢背侧正中间,耳廓外缘。共分三条路径。 位置——第四指端至三焦的脉。2、膻中至眼支脉。3、耳后至眼外眦支脉。 足三阴、足三阳的走向和位置 1、足阳明胃经——从头走足,行于面前部,下肢外侧前缘,分六条路径。(便于记忆从间讲) 位置——起于鼻之交頞中,旁纳太阳之脉,下循鼻外,下行最后从足背分出,进入大趾内侧,与足太阴脾经相接 2、足太阴脾经____从足走胸,行于下肢内侧前缘,胸腹前面分两条路径。 位置_____起于大趾之端,循趾内侧白肉际,过核骨后至大趾端至舌下的脉。胃至心中支脉。 3、足太阳膀胱经——从头走足,行头顶,后项和北部,及下肢后正中,共分五条路径。 位置—— 1、眼内眦至头顶的脉 2、头顶至耳支脉 最后到脚小趾外侧。4、足少阴肾经______从足走胸,行于下肢内侧后缘,腹胸前面,分三条路径。 位置____起于小趾之下,斜走足心后至足小趾和膀胱的脉,肾至舌根直行的脉,肺至胸中支脉,从肺别出,络 心,内注胸中,与手厥阴 心包经相接。 5、足少阳胆经——从头走足,行头侧面,下肢外侧正中间,分五条路径。 位置___起于目锐眦下抵头角,下耳后至脚由锁骨上窝至第四趾端直行的脉。6、足厥阴肝经——从足走腹胸,行于下肢内侧正中,腹胸侧部,分三条路径。 位置——起于大趾丛毛之际上循足跗上廉去内踝一寸,最后从肝脏,穿过膈肌,上行入肺脏,于手太阴肺经相接。 http://krsna.lamost.org/medi/classic/jingluo/jlflashset.htmhttp://www.hgol.cn/article/20103/17073.html还可以参考http://www.a-hospital.com/%c8%cb%cc%e5%d1%a8%ce%bb%cd%bc.html图片清晰,还可以看看这个: http://www.21nx.com/c/am/pic/
文章TAG:脚背经络图解大图脚背经络图解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