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认准证明商标太平猴魁的原产地,黄山区茶业协会为了更好的保护太平猴魁,于2006年申请了太平猴魁的“证明商标”,并有该协会统一审核并授权使用。-参考太平猴魁创制人(田雨农,方瑞祥)4、猴魁的创立不是王奎成一个人的功劳,根据《安徽百科全书》记载,太平猴魁是由王奎成、王文志、方南山、方先櫃共同创立。
1、现在市面上太平猴魁的品质参差不齐,怎样才能买到正宗的太平猴魁?
(1)看产地太平猴魁的核心产区位于黄山北麓的黄山区,昔日叫作太平县。山体平均海拔达到800米,天空晴朗时早晚都是遍地雾,这也是高山出好茶的自然优势,而假冒及劣质的猴魁大多来源于其他山脉,因产地不同,茶叶品质自然不同,而且采摘难度小,产量大,所以价格要低得多。(2)看树种真正的太平猴魁一般选用黄山柿大叶种,此树种与其他绿茶树种不同,鲜叶芽长叶实,鲜叶生长周期很长,要在谷雨前一周才可成熟,这也就是太平猴魁不会有明前茶的原因,
而假冒的太平猴魁多采用其他树种的老叶制成,茶汤无明显香气,口感也有涩口的感觉。(3)看制作工艺正宗太平猴魁是手工制作,从采摘到最后的干茶一共需要经过八个步骤,依次为拣尖、摊青、杀青、做形、头烘、整形、二烘、三烘,每到工序都由经验丰富的制茶师手工完成,制成的干茶色泽仓绿,两头略尖,不散不翘不卷边。而假货的制作过程就很简单,经过简单的杀青和压扁烘干就可以出售了,
(4)认准证明商标太平猴魁的原产地,黄山区茶业协会为了更好的保护太平猴魁,于2006年申请了太平猴魁的“证明商标”,并有该协会统一审核并授权使用。未经黄山区茶业协会许可,任何单位或个人都不能使用太平猴魁证明商标,目前,大多数假冒太平猴魁都没有获得该证明商标的使用权,因此购买时一定认准“证明商标”的图案。
(5)看茶叶外形真的太平猴魁色泽苍绿、魁伟挺直,并且茶叶的两头略尖,而假的猴魁一般色泽翠绿,叶薄外形也不均匀,条形不规则。(6)看冲泡后的叶底正品猴魁两叶抱一芽,叶长芽肥,色泽呈嫩黄绿色,而假冒猴魁的芽叶长度不均匀,茎干站较大比重,色泽翠绿。(7)看汤色闻香气真正的猴魁,汤色嫩黄绿色,有明显的扑鼻的兰花香气,滋味鲜爽有猴韵,
而假货的汤色花杂,香气也不明显,入口的口感还会略有苦涩。(8)看重量和质感真的太平猴魁,魁实有质感,有分量,而假的则比较单薄,轻盈如纸屑。(9)看品牌和口碑可以看一下太平猴魁核心产区当地的知名品牌,如六百里的太平猴魁茶,都是手工工艺制作出来的,在国内知名度也很高,六百里茶业的太平猴魁生产基地——“猴村基地”就在这里,是历史上的猴魁名产区,
2、太平猴魁是什么茶?
关于猴魁,本文逻辑框架为历史发展、太平猴魁的产区、品种、工艺、感官体验、市场现状等板块来厘清,全文文字较长,请耐心观看。一、猴魁的历史猴魁作为黄山地区的名茶,产自于黄山市太平县,发源地是猴坑,其实根据历史记载,太平地区产茶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唐代。但是稍微懂一点茶叶历史的应该基本都清楚,中国的唐代主要还是以团饼的形式饮茶,所以目前网络上有些观点所谓太平猴魁自唐代就有未免有些荒唐,
虽然坊间关于猴魁的创制时期众说纷纭,但是大体上肯定是清晚期,太平猴魁目前可以考究的前身 现阶段历史大致如下:1、太平猴魁的历史发展是持续性的,前身叫做“魁尖”,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2、虽然网络上还有观点提出猴魁前身尖茶是大约创立在1859年,但笔者认为可信度不高,缺乏史料和文献大量佐证,(并且我查了下相关记录提出这个观点大部分是因为某品牌的软文,百度向来不够严谨可以软文植入)3、魁尖的大概创立年份到猴魁的成型,大约是在1900-1910年,期间是经过一定的研发和改良的。
1987年王奎成、方南山等人响应请·程雨亭整饬皖茶,商定了两叶一芽的制法,冠以“太平猴坑瑞草之魁”,缩减为“太平猴魁”的说法,当然这个时候还是停留在“理论阶段”,学界公认的是大约在1900年开始制作出魁尖,大约1909年左右提升标准至太平猴魁。-参考太平猴魁创制人(田雨农,方瑞祥)4、猴魁的创立不是王奎成一个人的功劳,根据《安徽百科全书》记载,太平猴魁是由王奎成、王文志、方南山、方先櫃共同创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