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河
2017年,河南省省控河流监测断面中,水质符合Ⅰ~Ⅲ类标准的占57.5%,符合Ⅳ类标准的占24.8%,符合Ⅴ类标准的占7.8%,水质为劣Ⅴ类的占9.2%。[18]
植物资源
河南省植物兼有南北种类,维管植物有198科、1142属、3979种,占全国维管植物的10%,其中蕨类植物29科、70属、205种及变种多裸子植物10科、28属、74种及变种多被子植物159科、1044属、3670种及变种,其中国家级珍稀濒危保护植物63种,省级保护植物64种,它们共同组成了河南的植物区系。[19]
动物资源
河南省已知动物3500多种,其中原生动物51种,多孔动物和腔肠动物6种,扁形动物10种,线形动物23种,环节动物10种,软体动物17种,节肢动物2500余种,鱼类110种,两栖类19种,爬行类37种,鸟类300余种,哺乳类72种,大部分种类有重要经济价值,少部分对农、林业生产和人类健康有很大危害。
河南动物的地理分布成分属古北界和东洋界,按“中国自然区划分类单位”制定的原则,河南动物区划分为2个区、6个省,全省两栖类19种,属东洋界的12种,占总种数的63.1%;古北界7种,占总种数的36.8%。爬行动物37种中,属古北界的5种,占总种数的13.5%;古北界和东洋界的共有种计8种,占总种数的21.6%;东洋界24种,占总种数的64.9%,哺乳动物72种,除广布种外,属古北界26种,占总种数的52%;东洋界24种,占总种数的48%。[20]
林业资源
2017年,河南省共营造林481.67千公顷,其中人工造林126.28千公顷。年末共有自然保护区30个,面积762千公顷,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3个。森林公园118个,其中国家级森林公园31个。森林覆盖率24.53%。[18]
嵖岈山
矿产资源
2014年,河南省发现的矿种142种,已探明资源储量的矿种109种,已开发利用的矿产93种。其中:能源矿产6种,金属矿产23种,非金属矿产62种,水气矿产2种。优势矿产可归纳为煤、石油、天然气“三大能源矿产”,钼、金、铝、银“四大金属矿产”,天然碱、盐矿、耐火粘土、蓝石棉、珍珠岩、水泥灰岩、石英砂岩“七大非金属矿产”。在已探明储量的矿产资源中,居全国首位的有11种,居前3位的有32种,居前5位的有58种。其中煤炭保有储量居全国第8位,石油居第12位,天然气居第17位。[2]
截至2017年末,河南境内已发现的矿种144种,已查明资源储量的矿种110种,已开发利用的矿种93种。已开发利用的矿种中,能源矿产6种,金属矿产23种,非金属矿产62种,水气矿产2种。全年新发现大中型矿产地11处。[18]
人口
人口数量
截至2018年末,河南省总人口10906万人,常住人口9605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4967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51.71%。常住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6.9%,排在广东省、山东省之后居全国第三位。[7][21]
河南的人口
年度 常住人口 家庭户数 平均每家庭户人口 少数民族人口占比 城镇人口 城市化率
2018 9605万人 4967万人 51.71%
2015 9480万人 2770万户 3.4人 4441万人 46.85%
2010 9402万人 2592万户 3.47人 1.2%
展开全部
民族构成
截至2013年底,河南省少数民族人口约145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1.38%。其中,回族约124万人、蒙古族9.15万人、满族7.58万人。河南少数民族人口分布于全省158个县(市、区),呈大分散、小聚居的显著特征。[22]
政治
现任河南省党政领导一览(截止2020年01月)
中国共产党河南省委员会
书记 王国生
副书记 尹弘[23]
省委常委 孙守刚、黄强、任正晓、李亚、孔昌生、徐立毅[24]、穆为民、江凌、胡永生、甘荣坤[25]
展开全部
经济
综述
初步核算,2019年全省生产总值54259.2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7.0%,实现了7%-7.5%的年度预期目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0.9个百分点。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4635.40亿元,增长2.3%;第二产业增加值23605.79亿元,增长7.5%;第三产业增加值26018.01亿元,增长7.4%。[5][5]
第一产业
种植业
2018年,河南省粮食种植面积10906.08千公顷,河南省粮食产量6648.91万吨,棉花产量3.79万吨,油料产量631.03万吨。蔬菜及食用菌产量7260.67万吨,瓜果类农作物产量1585.37万吨。[32]
畜牧业
2018年,河南省猪牛羊禽肉总产量662.68万吨,比上年增长2.4%。禽蛋产量413.61万吨,增长3.1%。牛奶产量202.65万吨,下降0.1%。年末生猪存栏4337.15万头,下降1.2%;生猪出栏6402.38万头,增长2.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