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上海 > 闵行区 > 上海市高二化学第二章,求上海高二化学第二期教科书内容

上海市高二化学第二章,求上海高二化学第二期教科书内容

来源:整理 时间:2022-11-30 12:09:48 编辑:上海生活 手机版

1,求上海高二化学第二期教科书内容

有机化合物石油与烷烃烯烃炔烃芳香烃烃的衍生物醇醛酸

求上海高二化学第二期教科书内容

2,上海高二化学学什么

元素周期律 碱金属 三个化学实验 之后就是初步的有机 你可以去借一本 高二化学老教材 上面都是 加油吧!^-^

上海高二化学学什么

3,高二化学02上海某学生想制作一种家用环保型消毒液发生器

因为氯气的密度比溶液的密度小,所以在溶液中向上浮,因此要求氯气在下部产生,与溶液充分接触被吸收。即下部是阳极。氯离子被氧化为氯气。对应电源的正极。因为看不到图像,不知道选AB中的哪一个。 第二问:氯化钠和水电解生成氢氧化钠、氯气、氢气。氢氧化钠又和氯气反应生成次氯酸钠和氯化钠、水。而氯化钠又可以电解。整个过程中的氢氧化钠可以看作是中间产物,消去它,就得到总反应。氯化钠和水反应,生成次氯酸钠和氢气。 请参考。。。

高二化学02上海某学生想制作一种家用环保型消毒液发生器

4,化学中有关高二第二章盐溶液中的水解物料平衡电荷平衡质子条件之

NaHCO3 溶液中 C(H+)+C(Na+)=C(HCO3-)+2C(CO32-)+C(OH-) 这个式子叫电荷守恒 因为溶液呈电中性,也就是说溶液中的正负电子是相等的。所以只要找出所有带正电荷带负电的离子,分列在等式两边就可以了。特别要注意的是有些带多个电子的离子,比如例子中的CO32-,前面的系数要乘以2 C(Na+)=C(HCO3-)+ C(CO32-)+C(H2CO3) 这个式子叫物料守恒 虽然弱酸根离子HCO3-既会水解产生H2CO3,又会电离产生CO32-,还有本身HCO3-剩余,但是C元素是质量守恒的,这时只要关注,所有C的去向,把三者浓度加起来即等于Na+的浓度 C(H+)+C(H2CO3)=C(CO32-)+c(OH-) 这个式子叫质子守恒 这个比较难理解,你可以用上两式相减得到 我从原理上说一下,你不懂也不要紧,HCO3-离子的电离和水解促使水电离出H+,OH发生改变,但两者在数值上仍然相等,H+有一部分与HCO3-结合,生成H2CO3,OH-有一部分与HCO3-结合生成CO32-,因此得出上式

5,高二化学 化学反应速率第二章和电离平衡第三章 知识梳理

化学反应速率(第二章) 意义:表示化学反应进行快慢的量。 表示方法: 定性:根据反应物消耗,生成物产生的快慢(用气体、沉淀等可见现象)来粗略比较 定量: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少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大来表示。 ①、单位:mol/(L?min)或mol/(L?s ) ②、同一反应,速率用不同物质浓度变化表示时,数值可能不同,但数值之比等于方程式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比。 ③、一般不能用固体和纯液体物质表示浓度(因为ρ不变) ④、对于没有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可逆反应:v正≠v逆 影响因素: 内因(主要因素):参加反应物质的性质。 外因: 浓度: ①、结论:在其它条件不变时,增大浓度,反应速率加快,反之则慢。 ②、说明:只对气体参加的反应或溶液中发生的反应速率产生影响;与反应物总量无关。 压强: ①、结论:对于有气体参加的反应,增大压强,反应速率加快,反之则慢 ②、说明:当改变容器内压强而有关反应的气体浓度无变化时,则反应速率不变;如:向密闭容器中通入惰性气体。 温度: ①、结论:其它条件不变时,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加快,反之则慢。 ②、说明 a、对任何反应都产生影响,无论是放热还是吸热反应; b、对于可逆反应能同时改变正逆反应速率但程度不同; c、一般温度每升高10℃,反应速率增大2~4倍,有些反应只有在一定温度范围内升温才能加快。 催化剂 ①、结论:使用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 ②、说明: a、具有选择性; b、对于可逆反应,使用催化剂可同等程度地改变正、逆反应速率; c、使用正催化剂,反应速率加快,使用负催化剂,反应速率减慢。 原因:碰撞理论(有效碰撞、碰撞的取向及活化分子等) 其它因素:光、电磁波、超声波、反应物颗粒的大小、溶剂的性质等。 电离平衡(第三章) 意义:一定条件下,弱电解质离子化速率与分子化速率相等时,则建立平衡。 特征: 动:动态平衡,v(电离)=v(结合)≠0 定:条件一定,分子、离子浓度一定 变:条件改变,平衡被破坏,发生移动 表示:电离方程式,可逆符号,多元弱酸分步书写 影响因素:温度越高,电离程度越大;浓度越小,电离程度越大

6,人教版高二化学第一章氮族元素第二章化学平衡第三章电离平衡有那

氮族元素  氮族元素 Nitrogen group  氮族元素是元素周期表ⅤA 族的所有元素,包括氮(N)、磷(P)、砷(As)、锑(Sb)、铋(Bi)和Uup共计六种,这一族元素在化合物中可以呈现-3,+3,+5等多种化合价,他们的原子最外层都有5个电子。最高正价都是+5价。  氮族元素原子结构特点是:原子的最外电子层上都有5个电子,这就决定了它们均处在周期表中第ⅤA族。它们的最高正价均为+5价,若能形成气态氢化物,则它们均显-3价,气态氢化物化学式可用RH3表示。最高氧化物的化学式可用R2O5表示,其对应水化物为酸。它们中大部分是非金属元素。  氮族元素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由于它们电子层数逐渐增加,原子半径逐渐增大,最终导致原子核对最外层电子的作用力逐渐减弱,原子获得电子的趋势逐渐减弱,因而元素的非金属性也逐渐减弱。比较明显的表现是它们的气态氢化物稳定性逐渐减弱(NH?>PH?>AsH?);它们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逐渐减弱(HNO?>H3PO?>H3AsO?);另一方面,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原子失去电子的趋势逐渐增强,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增强,砷虽是非金属,却已表现出某些金属性,而锑、铋却明显表现出金属性。 [编辑本段]化学反应  关于氮族元素的化学方程式见下  氮气  氮气与金属反应:3Mg + N?——→MgN?  大气固氮:N?+O?——→2NO 2NO+O?——→2NO? 3NO?+H2O——→2HNO?+NO  氨  合成氨(人工固氮,工业制氨气):N?+ 3H?—高温高压、催化剂→2NH?  实验室制氨气:NH4Cl + Ca(OH)?——→CaCl?+ NH?↑+H2O   氨气溶于水:NH?+ H2O——→NH? ?H2O   氨水受热分解:NH??H2O——→NH?↑ + H2O  铵盐  NH4Cl——→NH? ↑ + HCl↑  NH?+HCl——→NH4Cl (氨气和氯化氢气体向遇有白烟产生)  NH4HCO?——→NH?↑+H2O +CO?↑(碳铵要阴天深施的原因)  NH4+ + OH- ——→NH?↑+ H2O ( 铵根离子的检验)  硝酸  ·制备  4NH?+ 5O?—催化剂、△→4NO +6H2O   2NO + O?——→2NO?  3NO?+ H2O——→ 2HNO?+ NO↑  ·不稳定性  4HNO?——→ 2H2O + 4NO?↑+O?↑  ·强氧化性  Cu + 4HNO?(浓)——→ Cu(NO3)?+ 2NO?↑ + 2H2O  3Cu + 8HNO?(稀) ——→ 3Cu(NO3)?+ 2NO ↑ + 4 H2O  C (灼热)+ 4HNO?(浓) ——→ CO?↑ + 2NO?↑ + 2H2O
看书呗

7,上海高二第二学期化学所有公式

高二有机烃到醇的方程式 一.甲烷: 1.制CH4(取代反应) CH3COONa NaOH →(CaO,加热) → Na2CO3 CH4↑ 2.CH4在光照下和Cl2取代反应 CH4 Cl2 →(光照)→ CH3Cl(g) HCl CH3Cl Cl2 →(光照)→ CH2Cl2(l) HCl CH2Cl Cl2 →(光照)→ CHCl3(l) HCl (CHCl3是很好的有机溶剂) CHCl3 Cl2 →(光照)→ CCl4(l) HCl 3.氧化反应 CH4 2O2 →(点燃) → CO2 2H2O 4.高温分解 CH4 →(高温) → C 2H2 二.乙烯 1.制CH2=CH2(CH3CH2OH的消去反应) CH3CH2OH →(浓H2SO4,170度)→ CH2=CH2↑ H2O 2.氧化反应 C2H4 3O2 →(点燃) → 2CO2 2H2O 3.加成反应 CH2=CH2 Br2 → CH2BrCH2Br CH2=CH2 HCl → CH3CH2Cl CH2=CH2 H2 →(催化剂,加热) → CH3CH3 CH2=CH2 H2O →(催化剂) → CH3CH2OH 4.加聚反应 nCH2=CH2 →(一定条件) → [-CH2-CH2-]n *三.二烯烃 1.(共轭二烯烃)加成反应 CH2=CH-CH=CH2 Br2 →(1,4加成)→ Br-CH2-CH=CH-CH2-Br (1,2加成)→ Br-CH2-CHBr-CH=CH2 2.(共轭二烯烃)加聚反应 nCH2=CCH3-CH=CH2 → [-CH2-CCH3=CH-CH2-]n 四.乙炔 1制CH≡CH CaC2 2H2O → C2H2↑ Ca(OH)2 2.氧化反应 2C2H2 5O2 →(点燃) → 4CO2 2H2O 3.加成反应 CH≡CH Br2 → CHBr=CHBr CHBr=CHBr Br2 → CHBr2CHBr2 CH≡CH HCl →(HgCl2,加热)→ CH2=CHCl 4.加聚反应 nCH≡CH→(一定条件)→ [-CH=CH-]n 五.苯 1.氧化反应 2C6H6 15O2 →(点燃)→ 12CO2 6H2O 2.取代反应 ⑴卤代反应 ◎ Br2 →(Fe或FeBr3)→ ◎-Br HBr ⑵硝化反应 ◎ HNO3 → (浓H2SO4,60度)→ ◎-NO2 H2O (水浴加热) *⑶磺化反应 ◎ H2SO4(浓) →(70-80度)→ ◎-SO3H H2O 3.加成反应 ◎ 3H2 →(Ni,加热)→ ○ ◎ 3Cl2 →(紫外光,50-55度)→ C6H6Cl6 六.苯的同系物(甲苯) 1.加成反应 ◎-CH3 3H2 →(Ni,加热)→ ○-CH3 2.硝化反应 ◎-CH3 3HNO3 →(浓H2SO4)→ 2,4,6-三硝基甲苯 3H2O 七.卤代烃 *1.取代反应 CH3CH2Cl NaOH →(H2O,加热)→ CH3CH2OH NaCl 2.消去反应 CH3CH2Cl NaOH →(醇,加热)→ CH2=CH2↑ NaCl H2O 八.醇 1.工业制乙醇 ⑴(C6H10O5)n nH2O →(催化剂)→ nC6H12O6 C6H12O6→(催化剂)→ 2CH3CH2OH 2CO2↑ ⑵乙烯水化(加成反应) CH2=CH2 H2O →(催化剂,加热,加压)→CH3CH2OH 2.氧化反应 CH3CH2OH 3O2 →(点燃)→ 2CO2 3H2O 2CH3CH2OH O2 →(Cu,加热)→ 2CH3CHO 2H2O 3.置换反应 2CH3CH2OH 2Na → 2CH3CH2ONa H2↑ 4.取代反应 CH3CH2OH HBr →(加热)→ CH3CH2Br H2O 2CH3CH2OH →(浓H2SO4,140度)→ CH3CH2OCH2CH3 H2O 5.消去反应 即制乙烯方程式,在此不重复
文章TAG:上海市高二化学第二章上海上海市高二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