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权其实是一个标准的政治人物,他所做的一切,就是为了维护自已的利益,孙权将自已的妹妹嫁给刘备,只不过是个政治联姻罢了,在当时的社会,再正常不过。关羽北伐前,孙权其实是要求过一起出兵的,如果双方能够共同出兵打击襄阳,然后再划分势力范围,东和孙权也未尝不可。
1、假如你是襄樊之战前的孙权,你怎么规划战略?
其实历史上孙权采取的战略就是昔年鲁肃给他设计“榻上策”。榻上策是200年鲁肃提出,概括说就是四点:1.曹操不可灭;2.汉室不可兴;3.尽占长江以南;4.等待天下有变,前两条是说天时在曹操,让孙权不要轻易被忽悠。既然曹操不好打,那么就要看第三条了,尽占长江以南,这样自己才能寻求平稳发展,而历史上孙权出兵南郡正是基于这个战略,南郡在扬州的上游,如果不是自己掌握,那么相当于命脉交给了别人。
2、孙权是如何对待襄樊之战投降的于禁的?
于禁是曹操部将,治军严谨、勇武过人,随曹操东征西讨,屡立战功,曹操称赞他胜过古代的名将。公元219年,蜀汉镇守荆州的关羽出师北伐,于禁奉曹操将令率军增援曹仁,关羽水淹七军,于禁归降。吕蒙“白衣渡江”,关羽败走麦城被东吴斩杀,于禁为吴军所释,孙权为修好曹操,对于禁礼遇有加。史书记载,孙权出巡请于禁并行,孙权大宴群臣众将也请于禁上座,一度引发孙权臣属对于禁斥责,
3、如果关二爷能顺利拿下襄樊,接下来刘备阵营的战略应该怎么去规划?
如果关二爷拿下襄樊,刘备战略规划怎么样?第一,稳住孙权。如果有上帝视角的话,第一时间把宫里所有的宝贝沿着长江送到建业给孙权,再让刘禅娶孙权的女儿,刘禅不行,那就剩下两个儿子吧。反正就不论一切都要稳住孙权,因为攻下襄樊之后,曹操第一件事肯定就是去找孙权,让他捅刀子。鉴于湘东之战的经验,孙权也真干得出来,
这点很关键,非常关键,稳不住孙权什么都别谈。因为汉中之战和襄樊之战都让蜀汉消耗巨大,即使二爷手里有于禁的三万降兵,但是至少要半年才能消化吧,这时蜀汉国力是巅峰,但是也很累,就好像一个刚刚拿了冠军的拳击高手。他已经是拳击界的冠军,但是体力已经撑不住一个普通拳击手的攻击了,所以要稳住孙权,保证荆州不会承受两面夹击。
为什么是两面夹击?因为曹操的反扑要来了,按照历史的记载,襄樊之战中,曹操使用的是添油战术。于禁——徐晃——张辽,打败了于禁,徐晃来了,如果打败徐晃,那么二爷会发现张辽来了(话说,张辽和徐晃是二爷交情最好的魏国武将了吧)。所以一定要稳住孙权,让淮南受到危险,张辽不能乱动,即使张辽来了,也能专心防守,不要理会孙权那边。
第二,巩固汉水防线稳住了孙权,曹操就要来了,从他的军事调动和政治反应(迁都)来看,曹操不会看着襄樊防线丢失,所以会全力反扑。也许会亲自上场再次带兵南征,所以拿下襄樊后,军事上就要修整了,千万不要再打了。当年曹丞相带着八十万大军(三国演义)打到赤壁都成了“强弩之末”,二爷虽然神勇,但是也别打了。赶紧修整襄樊防线,
注意军事上不能乱动,那就要在政治上出击。1、打电报给成都的刘大爷,“哥,我已经打下了襄樊,还多了三万降兵,粮食不够了,我知道益州的兄弟已经勒皮带了,你让他们再勒紧些,给兄弟我送些粮食。从汉水上扔下来就可以了,爱你,汉室有望,”2、给孙权送礼,理由如上,还有什么联姻的赶紧都用上吧,只要能稳住孙权,啥都干。
理由如上,3、这点是刘备要做的,收买魏国内部的官员,煽动反曹情绪。由于曹操打的是汉献帝的名号,其实曹魏内部潜伏不少汉室份子,不过给曹操杀了很多,剩下的也就不敢露面了,煽动他们,不求他们反叛曹操,消极怠工就好了,一个时辰能传到的军令,花两个时辰,要是能悄悄把攻城车的轮子敲掉一个更好,4、在精神上给予叛民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