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上海 > 闵行区 > 上海市金山区金山卫东门历史,金山卫是哪个区的

上海市金山区金山卫东门历史,金山卫是哪个区的

来源:整理 时间:2023-03-14 11:16:01 编辑:上海生活 手机版

本文目录一览

1,金山卫是哪个区的

金山卫就在上海 金山区 从上海南站坐金山卫高铁10块钱 直达是25分钟到 站站停就是1个小时到
上海市金山区的
金山卫镇 ,上海市新建的石油化工卫星城镇。位于杭州湾北岸、上海市西南境金山区南部,浙江浙江省嘉兴市正东部。离市区中心72公里,有沪杭铁路金山支线(已经改造为金山铁路)通达,沪杭公路途经此地。

金山卫是哪个区的

2,金山卫的古代

明洪武十九年(1386),就华亭县的筱馆镇(又称小官镇)筑城建卫所,以防御海上倭寇侵扰。因与邻近海中大小金山相对,故名金山卫。城呈正方形,周长6公里,为海防要塞。当时有重兵驻扎,作为保卫南京的屏障,金山卫因而发展为附近地区规模最大的城镇。城堡初为土城,明永乐十四至十六年(1416~1418),因迭遭倭寇侵扰,用砖加高5尺,共高3丈3尺。清初曾为金山县治所在,后迁县治至朱泾镇。现东门外和西门附近为农村集镇。

金山卫的古代

3,上海金山工业区的发展历史

改革开放以来,金山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蓬勃发展。1997年5月金山撤县建区,掀开了金山发展的崭新一页。到2002年底,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6%;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16.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7.4%;农业总产值年均增长5.1%;财政总收入年均增长28.6%。社会各项事业繁荣兴旺,科教文卫体全面进步。17家企业被评为市高新技术企业。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工作全国领先。中小学标准化建设工程在全市率先启动并基本完成。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成效突出,被评为全国初级卫生保健先进区。成功承办了第八届亚洲轮滑锦标赛,全民健身运动获全国先进。城乡面貌显著改善,被评为国家园林城区、全国造林绿化十佳城市和上海市卫生城区。在国内率先实现城镇光纤“楼楼通”,全面完成农村水网和电网改造,实现有线电视“村村通”。以道路为主的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金山区委、区政府以“创新诚信”的精神,将招商引资作为经济发展的生命线,明确提出了“三年翻番”的目标,采取“坚持科教兴区方针,搭建市场运作平台,提高有效管理水平,建设创新诚信机制”的四项基本措施;做好高起点编制、调整、实施和管理规划,高质量招商引资,高标准推进依托大化工联合发展,高水平整合文化资源,高效率建设学习型社会等“五篇文章”;力争在科教兴区、投融资体制改革、金山工业区整体形象建设、林业建设、农业现代化建设等十个方面实现突破。到2005年,实现全区国内生产总值、工农业总产值、财政收入“三年翻番”的目标。全区国内生产总值将超过185亿元,人均GDP达到4000美元;工农业总产值超过590亿元;财政收入达到45亿元;合同利用外资达到10亿美元;城市化率提高到50%;农民人均收入超过6500元。

上海金山工业区的发展历史

4,上海市金山区历史资料

  金山地区在6000年前即已成陆,东晋时期海岸线远在今岸线以南的王盘山一带,据考古发现,新石器时代已有人类活动。金山地处滨海平原,古东江、青龙江贯穿南北,既有渔盐之利,又有航运、灌溉之便,经济开发较早。春秋时期,不但已有聚落,且有城堡建立。相传西周康王在金山北麓筑金山城,亦名康城或东京城。秦置海盐县。南北朝时先后分海盐东北境置前京、胥浦两县,县治都设在今金山南境。隋代一度并入盐官县。几经分合,到唐天宝十年分海盐北境、嘉兴东境、昆山南境置华亭县,金山属华亭。清顺治十三年为松江府娄县地。清雍正四年始置金山县,县治设于金山卫城。  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金山地理环境、政治、经济和社会各方面都发生了较大变化。随着杭州湾的形成,金山海岸不断内坍,风潮海溢频繁,常使内陆成为斥卤之地,至清雍正年间才基本稳定,千余年间海岸后退近20公里,大片平原沃野被吞噬入海,大小金山成为海中岛屿。杭州湾的形成,又使金山成为太湖流域重要的海运港口和军事要冲。五代以前,大小金山附近为古金山港,福建等地航商,经常在此泊船贸易;五代吴越时,曾在古金山港口筑城堡戍守;南宋驻金山水军,拱卫京都临安。南宋时,金山沦海以后,海港移至小官镇旁青龙港,更显繁荣。明洪武年间在小官镇置金山卫,统领7个干户所,辖境东起宝山,西达乍浦,左右策应,绵亘几百里的沿海地带,堡墩林立,防务整肃,并有巡海船40艘驻卫,屹然为太湖流域东南之屏障。明成化年间,堵塞青龙港口,加固海塘,增强了对海潮灾害和外敌入侵的防御力量,然太湖东南出海口从此完全封闭,水流北出黄浦,境内河道流速减低,钉螺革生,成为血吸虫病严重流行地区。海思虽有减轻,而南旱北涝则加剧,严重威胁到农业生产。金山卫也因失去海港条件而日趋衰落,县城遂于清乾隆二十四年移治朱泾镇。  地处海防前哨和苏、浙、沪边境的金山人民,在备受封建压迫和自然灾害的同时,又饱经兵燹之苦,明代倭寇的多次骚扰,明末清军南下时对金山卫的争夺,清代对太平天国起义的镇压,民国初年直皖军阀混战,都使金山人民遭受惨重损失。民国26年(1937年),日本侵略军在金山沿海登陆,直下沪宁,沿途烧杀掳掠,更使金山生灵涂炭,许多村镇化为废墟。晚清以来,旧中国政治腐败,苏浙地区土匪公然出没,加之官吏横征暴敛,地主残酷剥削,广大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  长期的内忧外患,贫困饥馑,激励起金山人民的革命斗争精神。清宣统元年(1909年),高旭等一批进步文人发起组织南社,本县有40余人参加。他们以文学为武器,鼓吹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反对清王朝的专制统治。第一次大革命时期,李一谔、袁世钊等共产党人,在本县建立了中国共产党最早的地方组织——中共浦南特别支部(即金山独支)和枫径独立支部。在共产党的领导下,金山农民运动蓬勃发展,农民协会和盐民协会几乎遍及全县,声援北伐的运动搞得热火朝天。第一次大革命失败后,根据党的“八七”会议精神,在江苏省委巡视员陈云领导下,组织了农民武装起义,建立了农民军和赤卫队,发动了枫泾暴动和新街暴动,打击土豪劣绅,震撼了松(江)、金(山)、奉(贤)和平湖等地统治当局。,抗日战争时期,本县沦陷区人民在党组织的领导下开展反清乡、反扫荡的斗争,袭击敌伪据点,伏击小股敌人,摧毁敌人封锁线。解放战争时期,党领导的人民武装策反分化国民党军警,拦截辎重船只,收缴枪枝弹药,组织工人、学生护厂护校。经过长期艰苦的斗争,终于迎来了1949年5月13日金山的解放。  解放后,金山开始了历史新纪元。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通过剿匪肃特,建立基层政权,平抑物价,稳定市场,保障了社会和生产秩序;开展土地改革,废除了封建剥削制度,解放了农村生产力;1953年开始了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经过近40年的努力,已从单一的农业经济初步形成农副工全面发展,城乡一体化的城郊型综合经济。 1966年,县境扩大后(松江县有200余平方公里面积、13万人口划入本县),全县工农业总产值为1.64亿元。l988年底工农业总产值达18.77亿元,比1966年增长10.4倍;工业在工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由1952年的19.7%,上升到87.5%。社会总产值28.83亿元。人均国民收入2177元。随着经济的增长,城乡面貌日新月异,生机盎然。  1997年4月29日,经国务院批准(国函[1997]29号):金山县与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上海金山实业公司联合建政,撤销金山县,设立金山区,以原金山县的行政区域为金山区的行政区域。区人民政府驻金山卫镇。

5,上海金山历史悠久吗

上海金山历史 沉没的东京城 张道余 美丽的金山,有着许多美丽的传说。在这些美丽的传说中,东京城的沉没,是最引人关注的一则。 相传在夏商时期,金山的海岸线远在滩浒山、王盘山一带,与对岸的慈溪、余姚只一江之隔。滩浒至张堰镇之间约5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居住着我们的祖先。而柘山至柘林之间,则是历史上著名的柘海河。禹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后,就派勇将颛雪东征,在黄花山(今大金山)与滩浒山之间兴水利,筑土城,建立候国宁海国,并从洞庭湖一带移民二万六千余人定居黄花山,种五谷,养六畜,制海盐,捕鱼虾,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 宁海国自夏初立国至东周年间,已初步形成了繁荣景象,因此周王姬钊慕名东巡到了宁海国。宁海国第四十九代国王颛旋闻讯,率城中文武百官北上二十余里迎接。周王在颛旋的陪同下,游览了整个宁海国,又登上了黄花山。届时,正逢秋高气爽,周王姬钊在山顶放眼四望,但见山上菊花满坡盛开,一片金黄,山下,卧龙江绕黄花山东侧缓缓向南,融入海天一色之中,不禁赞叹道:“大江似青龙戏水归大海,山顶上黄花满坡似金山。”周王还意犹未尽,对身边的部将吕尚尤和颛旋说:“在此山下筑一城堡,既可为朕日后东巡之用,又可作镇海之需。” 吕尚尤在宁海国君颛旋的配合下,当年冬天,在黄花山北侧五百步左右的地方,筑一土城,名为东京城,取与中原西京镐都相对之意。这东京城呈长方形,东西长六里五十步,南北长三里二十步。宁海国君为感周王之恩,晓谕民众,改黄花山为金山,卧龙江为青龙江,后来周康王继位,东京城又称康城。 东京城建立后,由于海潮的侵袭,宁海国逐步向北发展,到了南宋年间,东京城已发展成一城六镇四个关,城内居民六万余口,自东京城至金山嘴这段,一条长街自南至北,沿途还开着十八家酒店哩!东京城内人丁兴旺,市场繁荣,官蔗民富,路不拾遣,夜不闭户,社会风气良好。

6,金山这个地方名字的由来

金山区地处杭州湾畔,位于沪、杭、甬及舟山群岛经济区域中心,是上海市的西南门户。丰富的土地资源、23.3公里的海岸线和建深水港的天然条件,构成了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环境优势和经济辐射优势。全区陆地总面积586.05平方公里,人口64.56万,辖9个镇及1个街道1个工业区。中国著名的特大型企业——中国石化上海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和上海化学工业区一部分坐落于境内。  金山区交通便捷,沪杭铁路、金山铁路支线和亭卫公路、新卫公路横贯南北,320国道穿越东西。上海金山车客渡码头的建立,开辟了上海至宁波等地的海上蓝色通道(已经停运,估计改为金山三岛旅游码头)。随着上海市高速公路建设步伐的加快,至2005年,金山境内形成“两横三纵”高速公路网架(“两横”指莘奉金高速公路和亭枫高速公路,“三纵”指沪杭高速公路、同三国道和嘉金高速公路),金山的交通条件产生质的飞跃。  1997年4月,经国务院批准,金山县与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上海金山实业公司联合建政,撤县建区。撤县建区后,“拼搏二十年,把金山建设成城乡一体的现代化的上海南翼滨海新城”成为52.9万金山人民为之团结奋斗的新理想、新目标。新建和改造公路47.8公里,全区公路密度达到每平方公里0.94公里。新建和改造乡村道路116公里。新增绿地面积164万平方米,被评为“全国园林绿化先进城区”和“全国造林绿化十佳城市”。  发展工业是金山区经济建设的重要内容。金山区工业已有化工、轻工机械、纺织服装、电子、医药、汽车配件、暖通设备、建材、食品等行业,工业企业1300余家,已形成12个颇具实力的企业集团、15家年产值超亿元或利润超千万元的企业。以商业、旅游业为龙头的第三产业也有较快发展,全区已有大型综合性商场10余家,商业网点7900余个。金山区的农业具有良好的基础和优势。现有耕地面积52万亩,是上海粮、油作物的主要产区之一。金山区还是上海副食品的重要生产基地,猪、蛋、奶、水产品的产量历居市郊前三位。  金山区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境内的“大金山、小金山、浮山”三岛是沪上仅存的一块净土,岛上保存着上海陆上及其他地区早已绝迹的原始植被和珍稀植物,有猕猴等珍贵动物。大金山上的寒穴泉,更为一绝,因其水质甘冽,被誉之为“神泉”。“三岛”风光旖旎,气候宜人,是理想的旅游、避暑胜地。朱泾东林寺、松隐华严塔、戚家墩春秋及西汉古文化遗址、亭林良渚文化遗址等将辟为古文化旅游观光的新景点。金山农民画、黑陶艺术将创作、生产出更多的精品向世人展示金山社会文化风情。  面向新世纪,金山区的发展机遇进一步显现。一是基础设施建设的机遇。“两横三纵”高速公路网架将在“十五”期间逐步形成,大、小洋山深水港建设即将启动,金山的交通条件将得到根本性的改善,与市中心及周边地区的联系将大大加强。二是产业发展的机遇。上海石化四期建设和上海化学工业区的开发建设,为金山依托大化工,发展化工延伸产业和配套服务产业创造了良机。三是潜在的地域优势。随着交通条件的改善,金山作为上海西南门户以及地处杭州湾的海湾优势将逐渐显露,为金山发展物流业、仓储业、运输业提供了新的机遇。
可能是因为“大金山岛”和“小金山岛”而得名吧!
以前钊山(现在的大金山岛)盛开黄花,古人看了就称之为金山。后来为加强防卫,在钊山附近设立卫城,取名金山卫,时间久了就以之代指现在的金山地区了。
金子堆成山了、呃呵呵 我是那么想的啦
文章TAG:上海上海市金山金山区上海市金山区金山卫东门历史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