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上海 > 闵行区 > 宋徽宗书法,宋徽宗书法的天下一人是什么意思

宋徽宗书法,宋徽宗书法的天下一人是什么意思

来源:整理 时间:2023-01-14 10:55:31 编辑:好学习 手机版

1,宋徽宗书法的天下一人是什么意思

他的书法的确不错,创造出了“瘦金体”这一全新书法艺术风格,在书法历史上他是占有一席之地的,又因为他是皇帝所以,他的名号又有了与其他书法家的不同之处,天下第一是他对自己书法自信的体现,作为皇帝用这个名号就有些自傲了!

宋徽宗书法的天下一人是什么意思

2,开创瘦金体的宋徽宗他的书法是何水平

宋徽宗在中国书法史上也堪称一代宗师。中国数千年文明史,也就是一部数千年的“文化史”。在这源远流长的文化史中,有着无数的奇人异事,现在还被我们追思颂怀。有一位皇帝就堪称这些“奇人”当中的佼佼者。作为国家的最高统治者,他在文治武功上,没有太大的建树;而他身为一位“书法家”的身份,倒是广为流传,人尽皆知。没错,他就是宋徽宗。据说他独创瘦金体,流传后世。他的书法到底是什么水平呢?作为皇帝,宋徽宗可以说是非常失败了。我们都知道,宋朝之所以在后期,国富而实力弱,那几位爱好花鸟鱼虫的皇帝绝对是第一责任人。作为一代帝王,宋徽宗不理朝政,平日里也不怎么批奏折,把一切事物推给了大臣来管理。虽然他在任期间,有着著名的“平方腊”事件,但是我们也能发现,真实历史上,宋江三十六个人就横行京都,无人能挡,可见当时的宋朝掌控力弱到了什么地步。作为皇帝,宋徽宗是非常失败了。但是谁也不能否认宋徽宗的书法造诣,和他在书法史上的贡献。熟悉历史的朋友可能都会知道,对于宋徽宗的书法,后世是这样评价的”笔法追劲,意度天成,非可以陈迹求也。” 。要知道这段话是出自素来以刻薄闻名的陶宗仪之口。陶宗仪的书史会要中,点评了古往今来的大部分书法家,很多人的书法在这部书中,都被陶宗仪驳斥的不值一提,甚至连“书圣”王羲之,他也认为他的书法有着不小的缺陷。但是宋徽宗的书法,他居然说出了“非可以陈迹求也”这样的夸赞之词,可见宋徽宗的书法水平,绝对到了浑然天成,开宗立派的程度。综上所述,宋徽宗的书法水平堪称一代宗师。

开创瘦金体的宋徽宗他的书法是何水平

3,赵佶书法瘦金体

赵佶早年学薛稷,黄庭坚,参以褚遂良诸家,出以挺瘦秀润,融会贯通,变化二薛(薛稷,薛曜),形成自己的风格,瘦金书的运笔飘忽快捷,笔迹瘦劲,至瘦而不失其肉,转折处可明显见到藏锋,露锋等运转提顿的痕迹,是一种风格相当独特的字体。此书体以形象论,本应为“瘦筋体”,以“金”易“筋”,是对御书的尊重。 宋徽宗流传下来的瘦金体作品很多,比较有名的有《楷书千字文》,《秾芳诗》等,《楷书千字文》是赵佶二十三岁写给大奸臣童贯的,此时的瘦金书体已初具规模。宋徽宗的瘦金书多为寸方小字,而《秾芳诗》为大字,用笔畅快淋漓,锋芒毕露,别有一种韵味。

赵佶书法瘦金体

4,宋徽宗在书法方面的成就到底有多高

宋徽宗在书法方面的成就非常的高,他是艺术天才,瘦金体就是他独创的。瘦金体是宋徽宗的代言词,而他在文学方面的成就比起自许十全老人的乾隆来说,过之而无不及。宋徽宗是古代历史上非常少见的一个在文学方面造诣很高的君王,而对于宋徽宗的人物形象,也存在着很多争议,他在艺术方面是成功的,但是作为一国之君王,它是失败的。一,宋徽宗在书法面最大的成就就是他自创的“瘦金体”。宋徽宗又叫做宋佶,在他还没有做君王的时候,就已经表现出了对艺术的追求,他出生在皇室,从小就过着养尊处优的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下长大的宋徽宗,养成了他风流轻佻的性格,而从他后来的文采也可以看得出来他的风流性格,他从小就对书法绘画非常的有天赋,后来他还独创了一种字体“瘦金体”,和他的性格一样,瘦金体是一种很有个性的字体,世上有很多宋徽宗的书法作品,都是瘦金书。二,宋徽宗在文学方面除了书法,还有绘画也非常的不错。宋徽宗特别喜欢画花鸟画,而后人对他的花鸟画的评价也都非常的高,说他是一位写实的高手,画出的画来独具匠心,甚至还有外国专家把他的话称作是一个“魔术般的写实主义”。三,宋徽宗喜欢艺术,也非常注重艺术的发展。宋徽宗作为历史上为数不多的琴棋书画全能的艺术君王之一,他不仅自己非常的喜欢艺术,也非常的重视艺术的发展,在宋徽宗统治时期,也是历史上画家地位最高的时期,翰林书画院就是那个时期成立的,宋徽宗在翰林书画院收藏了很多古玩书画,他的行为促进了艺术的发展,有人说他其实不应该做一个王,而是应该做一个单纯的艺术家,也许他的艺术成就会更高。

5,宋徽宗最擅长的书法

瘦金体
瘦金体
自创的瘦金体
瘦金体是宋徽宗(赵佶,1082~1135年)创造的书法字体,亦称“瘦金书”或“瘦筋体”,也有“ 瘦金体 鹤体”的雅称,是楷书的一种。他早年学薛稷,黄庭坚,参以褚遂良诸家,出以挺瘦秀润,融会贯通,变化二薛(薛稷,薛曜),形成自己的风格,号“瘦金体”。其特点是瘦直挺拔,横画收笔带钩,竖划收笔带点,撇如匕首,捺如切刀,竖钩细长;有些联笔字象游丝行空,已近行书。其用笔源于褚、薛,写得更瘦劲;结体笔势取黄庭坚大字楷书,舒展劲挺。现代美术字体中的“仿宋体”即模仿瘦金体神韵而创。
行書
 宋徽宗最擅长写生书法

6,宋徽宗的瘦金体书法有哪些特点

瘦金体运笔灵动快捷,笔迹瘦劲,至瘦而不失其肉,其大字尤可见风姿绰约处。因其笔画相对瘦硬,故笔法外露,可明显见到运转提顿等运笔痕迹,是一种风格相当独特的字体。宋徽宗的书法笔画瘦硬,初习黄庭坚,后又学褚遂良和薛稷、薛曜兄弟,并杂糅各家,取众人所长且独出己意,最终创造出别具一格的“瘦金书”体,影响颇大。宋代书法以韵趣见长,赵佶的瘦金书即体现出类同的时代审美趣味,所谓“天骨遒美,逸趣霭然”;又具有强烈的个性色彩,所谓“如屈铁断金”。 这种书体,在前人的书法作品中,未曾出现过。褚遂良的瘦笔,只是小部分相同,大部分则不一样。与唐朝薛曜的字相比,可以说是最接近的。也许赵佶是从薛曜的《石淙诗》变格而来的,但他的创造显然比薛曜成熟得多。这是一种非常成熟的书体,赵佶已把它的艺术个性发挥得淋漓尽致。这种瘦挺爽利、侧锋如兰竹的书体,是需要极高的书法功力和涵养,以及神闲气定的心境来完成的。当然也不是别人易于仿造的。后代习其书者甚多,然得其骨髓者寥若晨星。金章宗曾仿徽宗瘦金书题写明昌内府中从宋廷抢劫而来的书画名迹,如传为赵佶所摹的《张萱虢国夫人游春图》等,笔势纤弱,形质俱差。扩展资料:瘦金体代表作品:1、《楷书千字文》《楷书千字文》为赵佶二十三岁写给大臣童贯的,此时的瘦金书体已初具规模。其用笔源于褚、薛,写得更瘦劲;结体笔势取黄庭坚大字楷书,舒展劲挺。这套《千字文》纵44.6厘米,横19.8厘米,每行十字,每页四行,共计二十五页,其封面为楷书“千字文”、加上落款一页及郭沫若题首一页,共计二十八页。2、《秾芳诗》这卷大字瘦金书为绢地,二十行,每行两个字,共计四十字。其书风独具,瘦硬中寓腴润之致,其银钩铁画,豪气跃然,显现出书家精深的艺术功力。此作纵二十七点七厘米,横三百四十厘米。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瘦金体

7,赵佶的团扇书法有哪些特点

赵佶,即宋徽宗,是北宋第八位皇帝。赵佶擅长书画,书法取唐代书法家薛稷、黄山谷而独成一格,他自创“瘦金体”,草书源出唐代草书名家怀素而飘逸洒脱,有天纵之妙。赵佶的团扇书法是其草书的经典作品之一,这幅著名的作品内容是:“掠水燕翎寒自转,堕泥花片湿相重。”左下角是宋徽宗独特的“天下一人”的落款。此作用笔锋颖毕见而不觉其锐,清爽明洁,一气呵成。字与字之间呼应得体而气韵生动。行笔粗细萦绕,变化颇大,行笔之中时作骋笔,运笔之婉转,上下萦绕之轻盈,极有韵味,节奏感极强。整幅作品笔墨转换自如,由于“掠”、“翎”、“堕”、“湿”等字用墨较浓,而“燕”、“转”、“片”及落款等用墨较淡,这样巧妙地构成了上实而下虚的格局,使之与所书内容相配,相得益彰,而自然成趣。通篇挥洒自如,一气呵成,线条爽捷而富有节奏,字形舒展而颇具姿态,给人一种痛快淋漓之感。品读优雅的诗句内容,再欣赏其潇洒的书法用笔,一定会对这件扇面书法作品,有一个纵深的、立体化的艺术感受。

8,宋徽宗的瘦金体该如何

瘦金体是宋徽宗赵佶独创的书法的字体。赵佶虽怠于政治,艺术造诣却极高。他在位期间曾设立书、画、琴、棋院,并自封院长,还招募天下名士,大量搜集古今字画,整理编辑了《宣和书谱》、《宣和画谱》和《宣和睿览册》,保存和继承了古代文化遗产。他首次将书画艺术从手工作坊中分离出来,为宋时艺术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其独创的瘦金体,笔法刚劲清瘦,结构疏朗俊逸,形如屈铁断金,匠心独具,实为艺术精品。除了能在古字画中欣赏到徽宗赵佶的书法之美外,还可以在古钱币上一睹赵佶瘦金体的风采。由赵佶亲笔御书的钱文崇宁通宝、大观通宝和宣和通宝字体端庄秀丽,结体瘦长,笔力挺峻,横划收笔带钩,竖划收笔带点,撇如匕首、捺如切刀,竖钩挺脱有力,字体搭配和谐自然、浑然天成,使钱币斐然生色,底蕴敦厚,格调迥异。
瘦金体 笔画瘦,细,劲,重心高,撇捺伸展较为夸张,灵动性强,写好其字体需要手腕要活,要有较深的功底,楷书 注意墨色的干湿,宋徽宗字体墨不可浓,浓则比画迟钝,不能干,干则伸展性不易掌握,建议先从宋徽宗的千字文学起,千字文是作者的早期作品,已经初步形成作者的风格, 随后可根据作者爱好发展,继续临摹其他作品.

9,宋徽宗的瘦金体书法有哪些特点

瘦金体运笔灵动快捷,笔迹瘦劲,至瘦而不失其肉,其大字尤可见风姿绰约处。因其笔画相对瘦硬,故笔法外露,可明显见到运转提顿等运笔痕迹,是一种风格相当独特的字体。宋徽宗的书法笔画瘦硬,初习黄庭坚,后又学褚遂良和薛稷、薛曜兄弟,并杂糅各家,取众人所长且独出己意,最终创造出别具一格的“瘦金书”体,影响颇大。宋代书法以韵趣见长,赵佶的瘦金书即体现出类同的时代审美趣味,所谓“天骨遒美,逸趣霭然”;又具有强烈的个性色彩,所谓“如屈铁断金”。 这种书体,在前人的书法作品中,未曾出现过。褚遂良的瘦笔,只是小部分相同,大部分则不一样。与唐朝薛曜的字相比,可以说是最接近的。也许赵佶是从薛曜的《石淙诗》变格而来的,但他的创造显然比薛曜成熟得多。这是一种非常成熟的书体,赵佶已把它的艺术个性发挥得淋漓尽致。这种瘦挺爽利、侧锋如兰竹的书体,是需要极高的书法功力和涵养,以及神闲气定的心境来完成的。当然也不是别人易于仿造的。后代习其书者甚多,然得其骨髓者寥若晨星。金章宗曾仿徽宗瘦金书题写明昌内府中从宋廷抢劫而来的书画名迹,如传为赵佶所摹的《张萱虢国夫人游春图》等,笔势纤弱,形质俱差。扩展资料:瘦金体代表作品:1、《楷书千字文》《楷书千字文》为赵佶二十三岁写给大臣童贯的,此时的瘦金书体已初具规模。其用笔源于褚、薛,写得更瘦劲;结体笔势取黄庭坚大字楷书,舒展劲挺。这套《千字文》纵44.6厘米,横19.8厘米,每行十字,每页四行,共计二十五页,其封面为楷书“千字文”、加上落款一页及郭沫若题首一页,共计二十八页。2、《秾芳诗》这卷大字瘦金书为绢地,二十行,每行两个字,共计四十字。其书风独具,瘦硬中寓腴润之致,其银钩铁画,豪气跃然,显现出书家精深的艺术功力。此作纵二十七点七厘米,横三百四十厘米。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瘦金体
瘦金体是宋徽宗(赵佶,1082~1135年)创造的书法字体,亦称“瘦金书”或“瘦筋体”,也有“ 瘦金体 鹤体”的雅称,是楷书的一种。他早年学薛稷,黄庭坚,参以褚遂良诸家,出以挺瘦秀润,融会贯通,变化二薛(薛稷,薛曜),形成自己的风格,号“瘦金体”。其特点是瘦直挺拔,横画收笔带钩,竖划收笔带点,撇如匕首,捺如切刀,竖钩细长;有些连笔字象游丝行空,已近行书。其用笔源于褚、薛,写得更瘦劲;结体笔势取黄庭坚大字楷书,舒展劲挺。现代美术字体中的“仿宋体”即模仿瘦金体神韵而创。
瘦金体书,特徵是笔画细瘦,在转折处,将藏锋、露锋、运转、提顿等痕迹强化并保留下来,那就成为瘦金书的基本笔画架构。如写一横,起笔处是尖,先斜下,而后横行,收笔留有一顿点,即是特点之一。结体虽楷,而整体运笔,大都直来直往,飘忽快捷,似行如草。本幅朱丝栏界格,字大近5寸,为传世所见徽宗书法字迹最大者,行笔於瘦金体中属刚劲一格。 <a href="http://wenwen.soso.com/z/urlalertpage.e?sp=shttp%3a%2f%2fwww.52blog.net%2fuser1%2f11775%2farchives%2f2005%2f430675.shtml" target="_blank">http://www.52blog.net/user1/11775/archives/2005/430675.shtml</a>
特点是瘦直挺拔,横画收笔带钩,竖划收笔带点,撇如匕首,捺如切刀,竖钩细长;有些联笔字象游丝行空,已近行书。其用笔源于褚、薛,写得更瘦劲;结体笔势取黄庭坚大字楷书,舒展劲挺
瘦金体是宋徽宗吸取唐代褚遂良、颜真卿等诸大家创造的瘦硬挺拔的字体。第一个特点就是字体、线条偏瘦长。第二个特点是重心偏上,约在五分之三处。中宫收紧,四方舒张。形成内紧外松。第三,纵向笔画起笔铰锋,横竖笔画收笔有顿点。捺犹如鹤形,整体又有兰竹之气。

10,宋徽宗赵佶独创的书法字体

“瘦金书”是宋徽宗独创的一种楷书,他喜欢鹤,也常画鹤,所以“瘦金书”也多少有些“鹤韵”。其特点是笔划瘦细而有弹性,尾钩锐利,运笔迅疾,字形一般呈长形,张弛有度,有一种秀美雅致、舒畅洒脱的感觉,而且通篇法度严谨,一丝不苟。“瘦金书”在书法历史上的影响,主要在于一种新的审美意识的形成,所以人们一般都把“瘦金书”做为宋徽宗的书法代表作,而他成就更高的草书往往被忽略了。   据说宋徽宗还是工笔画的创始人。他擅长画花鸟、山水、人物,注重写生,体物入微,以精细逼真著称。相传他曾用生漆点画鸟睛,活灵活现,栩栩如生,令人惊叹。他在位时广收历代文物、书画,并亲自掌管翰林图画院,给画家以优厚的待遇,鼓励他们创作优秀的作品,所以当时出了象米芾、张择端这样的书画大家。   几个世纪过去了,做皇帝的宋徽宗被世人所不齿,而做书画家的赵佶却因其对书画艺术的贡献而为人所称道。真是“千秋功过,谁人曾与评说?”   方正这次选择“瘦金书”开发电脑字库,难度还是很大的,起码要过三关。   第一关,是字稿关。要做正宗的“瘦金书”就必须从真迹入手,这次所选的是赵佶二十三岁时写的《楷书千字文》,尽管当时他还年轻,但“瘦金书”的风格已经形成并且运用自如了,而且也是现存真迹中保存较好和字数最多的。   第二关,是字形关。汉字是随社会发展而变化的,千年历史的变迁往往就体现在某一个字的写法上。赵佶的“瘦金书”和我们现在的规范字形也会有一定的“差异”,别小看这小小一点的“差异”,做为一款书法字体、特别是象“瘦金书”这样有个性的字体,如果不经过相当程度的熟悉、掌握其运笔规律,恐怕是无法把有问题的字修得天衣无缝、浑然天成的。  在八百年前,宋朝有一位皇帝,在政治上昏庸无能,在生活上穷奢极侈,但在书画艺术上却才华横溢、颇有建树,这就是宋徽宗赵佶。   赵佶是宋神宗的儿子,最被封为端王。《水浒传》第一回里,高俅就是凭着踢得一脚好球,讨了端王赵佶的欢喜,才平步轻云的。后来端王被册立为徽宗皇帝,高俅也就当上了殿帅府太尉,同时受到重用的还有蔡京、童贯等,徵宗把一切朝政都交由这几个人处理。   皇帝昏庸,奸臣当道,致使国库空虚,民不聊生,内忧外患,纷踏至来,内有各地豪杰揭竿而起,外有北方的金兵屡屡进犯。而徽宗对此不闻不问,只是沉缅于书画声色之中,到后来干脆让位于其子钦宗。不想第二年(靖康二年),父子二人就被金兵一同掳往北方,终日坐井观天,以泪洗面,八年后徽宗死于五国城。读过《岳飞传》的朋友应该对这段故事有所了解。   宋徽宗赵佶做为一国之君,无疑是个昏君,但他在书、画艺术上的成就和所起的作用却非常大。他生性聪明,对书法、绘画有着与身俱来的爱好。出身皇室的他,不但有机会大量饱览、临摹宫中历代名人书画真迹,更得到名师指点,再加上他勤学苦练,使得他年轻时就已名闻遐迩。
当然是瘦金体。赵佶的《千字文》就是瘦金体。相当值钱。
瘦金体
瘿金体
瘦金体是一种书法的字体。宋徽宗赵佶独创的。 宋徽宗赵佶虽怠于政治,艺术造诣却极高。他在位期间曾设立书、画、琴、棋院,并自封院长,他招募天下名士,大量搜集古今字画,整理编辑了《宣和书谱》、《宣和画谱》和《宣和睿览册》,保存和继承了古代文化遗产。他首次将书画艺术从手工作坊中分离出来,为宋时艺术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他独创的“瘦金体”,其笔法刚劲清瘦,结构疏朗俊逸,形如屈铁断金,匠心独具,堪称艺术精品。 人们除了能在古字画中欣赏到徽宗赵佶的书法之美外,还可以在古钱币上一睹赵佶瘦金体的风采。由赵佶亲笔御书的钱文“崇宁通宝”、“大观通宝”和“宣和通宝”,字体端庄秀丽,结体瘦长,运笔挺峻,横划收笔带钩,竖划收笔带点,撇如匕首,捺如切刀,竖钩挺脱有力,字体搭配和谐自然,浑然天成。徽宗将其书体用作钱文,使钱币斐然生色,底蕴敦厚,格调迥异。 难怪近代泉币鉴赏家张可中先生给“瘦金体”钱币以极高的评价,称徽宗御书钱“范各一体,体各一态,或如美女簪花,自然窈窕;或如天孙织锦,文彩斑斓。若宣和、政和、大观、崇宁、圣宋、重和等,摩不骨秀格清,令人意远,吾人收罗此泉数百种,陈览于绿窗绮几之间,直无异展开一部瘦金字帖也!”
文章TAG:宋徽宗书法宋徽宗书法天下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