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上海 > 闵行区 > 2001年上海市文科高考状元王瀛,上海历年高考状元名单男生

2001年上海市文科高考状元王瀛,上海历年高考状元名单男生

来源:整理 时间:2022-12-22 14:14:34 编辑:上海生活 手机版

本文目录一览

1,上海历年高考状元名单男生

名单如下:文科状元,姓名汪容,总分542分,毕业学校为上海中学。 理科状元,姓名袁鸿杰,总分557分,毕业学校为上海中学。

上海历年高考状元名单男生

2,高三励志文章王瀛四个月的状元之路

  你之所以坚定如初,是因为你早有目标。目标的力量不可忽视,它可以成就你,让你找见人生的方向。没有它,天才也会在矛盾无定的迷径中徒劳无功。我为您整理了高三励志文章,欢迎阅读。   高三励志文章一:王瀛四个月的状元之路   王瀛:2001年上海市文科状元,现就读于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   学习成绩长期“摆尾”,高考前4个月突然发力,最后成为当年上海市文科状元。奇迹是怎么产生的?王瀛以自身经历提醒高三学子,只要有坚定的信念,梦想并非遥不可及。   在初中,王瀛是个“问题小子”,成绩在班上排最后几名。到了高中,他的成绩依然徘徊不前,即使到了高三上学期,全年级500多名学生中,他仅排在350名左右。因为成绩不好,又有早恋倾向,任课老师对他失去了信心,基本没人理睬王瀛。   这样一种状态,让王瀛自责,也开始反思。为了证明“我也可以”,王瀛在考前四个月从头开始学起,坚定学习信念、找准学习目标,摒弃一切杂念,“心中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学习”,并努力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他认为有两个方法对于其他考生也是适用的,一是追求效率,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更多的知识;二是注意休息,只有精神饱满才能应付第二天的高强度学习。   高考成绩出来后,他考了549分(满分600分),这个成绩折合全国卷的成绩是708分,成为当年上海的高考文科状元。   通过自身经历,王瀛告诫高三考生,信念对于成功非常重要。在高三最后阶段,要抛开与高考无关的所有事物,不要因为各种因素,比如调考失利等放弃自己的信念。他还提醒学子们,不要像他“醒悟得那么晚”,因为“早一点努力,就多一分从容,多一些机会”。   本文为本人转载,本文比较喜欢的一句话是“只要有坚定的信念梦想并非遥不可及”。   是的,坚定的信念是非常重要的,现在我们应该怀有我一定能创造奇迹的信念。虽然现在还有不到两个月的时间,但是只要你愿意,只要你一定要,你一定可以创造属于自己的奇迹……   你不用非得去考个状元,只要有很大的进步就非常好了,你说呢?   08年六月,还世界一个奇迹 ,努力吧,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    高三励志文章二;没有人会让你输,除非你不想赢!   对,我嘴上说我很讨厌学习,说真的,我也搞不懂那些二次三角函数学了到底有什么屁用,我同意柯景腾说的:"十年后我的生活中一定没有数学LOGO,但是我仍然可以活得很好。"   但这并不是你不学习的理由,说句俗的啊,你生在中国,在中国这个应试教育中成绩才是王道没有成绩你把头昂起来时都会没有底气你蠢吗?不!那为什么不好好学?   你想象一下,当你成绩很好很好那些老师都来讨好你时你可以骄傲的对他们不屑一顾甚至比中指,还可以暗叫,叫你们看不起老子,是一件多么爽的事情。   如果在几十年后我能再次遇到你不管是在富豪会所还是阴暗的地下室或者是公共厕所我都希望能够认出你不论你脸上的容颜改变了多少我都愿你能够留住心里善良的模样。    高三励志文章三:   上次去北京出差,拜访的公司在长安街上,晚上约饭的地点在羊房胡同。提前滴车,看定位还挺近,结果左一个电话右一个电话,一会儿让我去东门,一会儿让我奔南门,折腾了一二十分钟,特恼火。   电话那头的滴滴司机是个北京小伙,有点口吃,不停道歉,搞得人搓火也发不出来。   终于来了。看我脸色不好,他一直想聊天缓和气氛。直到聊到音乐,话匣才算打开。   他出身音乐世家,父亲在交响乐团吹长号,他打小被送去学钢琴。“你不知道有多变态,就跟训练奥运冠军似的,规定我每天放学必须练3小时琴。”   他说,小时候的梦想,就是看一集完整的《花仙子》,但那样会耽误练琴。他爸每天下班回来第一件事是摸电视机,如果电视机屁股是热的,接下来稳准狠一顿胖揍。   我来了兴趣,追问他,“那怎么办”?他看看我,“有些梦想只能是梦想,我打小就认清了现实。不就是考10级嘛,我小学毕业前就考过去了,自此,再也不碰琴!想对生活说不,要有实力的。”   我对这位小哥有点崇拜了,又有点不甘心,“那么多年琴就白学了?”   “音乐还是很爱的,现在我听美国民谣,也在家做电子乐,喜欢音乐不一定非整交响乐。音乐就是让人快乐的,没有形式上的高低贵贱。”   小哥现在做的是和音乐毫无关系的进出口贸易,工作压力大时,就出门拉活和人聊天。他说,每个人身上都有故事,平凡的人总给他很多正能量。   在北京巨堵的周五傍晚,他花了一个半小时把我运到胡同口。车后,各种自行车三轮车催促,他摇下窗户对我扯嗓子喊,“记得给我五星好评啊!”

高三励志文章王瀛四个月的状元之路

3,创造高考奇迹的故事

人物简介:谢咏殊,高考前60天提高400分的主人公,60天提高400分的成功秘诀记载了一个普通学生的心路历程,讲述了一个差生改变自己,创造奇迹的传奇故事。 人物事迹:(请注意,以下内容为第一人称。) 说个发生在我身上的事给今天高考的学弟们吧,高一我开始在一个全封闭的美术学校学美术,从来没有好好学过,文化就更不要说了;上课靠讲话玩游戏混日子。高三的9月跑到南昌“进修”,从05年9月玩到美术联考,艺术院校的专业分考了15个一个都没上线,去年4月2日,谈了5年的女朋友把我甩了, 4月5号的时候学校组织的模考成绩也出来了,文综97分(300分制),语文70多分,英语30多分,数学12分,总分217分,意料之中。 于是我制定了一个计划,仅仅靠20天,每天各科学习一个单元。英语靠每天背200~300个单词。20天下来,勉强把文综的基础知识学了个半桶水,英语、数学弄了个一知半解吧。5月初参加了模拟考,文综合提高到了185分,语文也上了107分,英语和数学提高最快,分别是60多分和50多分,总分考了410分(注意:4月模考才217分),把班里的同学着实吓了一大跳。 这样的分数当然不是我的最终目标,因为我知道起点越高,梦想才能越远,凡事都不能给自己设限。于是我着重要求自己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在网上收集了很多的学习经验,包括名师指点,各省高考状元经验谈,制定出了真正适合我这个情况的学习计划和生活模式。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根据自己的情况采用了题海战术进行复习,取得了在别人看来相当大的成功。 经过了30天的地狱般的生活,这在别人看来的确是地狱般。六月初我再次参加了模考,我的成绩居然创造了整个城市能在三个月内分数提高的纪录。文综我考了236分 语文却差强人意,由107分下降到了105分,但这掩饰不了我所付出的努力,英语和数学我分别考了118分和104分 总分是563,回到了家,我没有像同学一样在高考的前几天疯狂的玩,我所思考的是如何在最后几天内做高中时期,或者说是青年时期最后的努力。 我把重点放在了语文基础整理和作文上。最终高考成绩出来了,文综252、语文126 、英语109 、数学115 、总分602 。我在短短的两个月里创造出了整个城市的神话,一个学了三年美术的人以文化成绩考取了南开大学经济系,获得了政府和父母单位资助的共25万奖励金.虽然我离我最初的梦想——北大的确还有很大的差距,但是我以自己的信念创造出了属于我自己--在别人看来是神话的梦想。故事二:四个月,我变成了状元 人物简介:王瀛,2001年上海市文科状元,现就读于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学习成绩长期“摆尾”,高考前4个月突然发力,最后成为当年上海市文科状元。奇迹是怎么产生的?王瀛以自身经历提醒高三学子,只要有坚定的信念,梦想并非遥不可及。人物事迹:在初中,王瀛是个“问题小子”,成绩在班上排最后几名。到了高中,他的成绩依然徘徊不前,即使到了高三上学期,全年级500多名学生中,他仅排在350名左右。因为成绩不好,又有早恋倾向,任课老师对他失去了信心,基本没人理睬王瀛。  这样一种状态,让王瀛自责,也开始反思。为了证明“我也可以”,王瀛在考前四个月从头开始学起,坚定学习信念、找准学习目标,摒弃一切杂念,“心中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学习”,并努力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他认为有两个方法对于其他考生也是适用的,一是追求效率,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更多的知识;二是注意休息,只有精神饱满才能应付第二天的高强度学习。  高考成绩出来后,他考了549分(满分600分),这个成绩折合全国卷的成绩是708分,成为当年上海的高考文科状元。  通过自身经历,王瀛告诫高三考生,信念对于成功非常重要。在高三最后阶段,要抛开与高考无关的所有事物,不要因为各种因素,比如调考失利等放弃自己的信念。他还提醒学子们,不要像他“醒悟得那么晚”,因为“早一点努力,就多一分从容,多一些机会”。故事三:马加爵——高三差生提分的典型1997年,马加爵考进了宾阳中学,这是一所百年名校,是广西16所重点高中之一。他的同学不全是来自附近农村,很多都来自外县市,马加爵对世界的看法开始发生变化,他不再像以前那样拼命学习。跟他在一个宿舍住过的黄俭说,马加爵陶醉在武侠小说的世界里。到了周末,他也不再像以前那样回家度过,而是躺在宿舍里翻看一本本武侠小说。他的不善交际变得更加明显,虽然跟同学们的关系相处得还算融洽,但他没有一个知心朋友。“我没有见到他和谁很铁地在一起。”黄俭说。或许,他外表的变化给交友带来了一定的障碍。他的身体在高中变得很粗壮,脸型由圆成方,嘴唇变厚,眼睛深陷,额头外凸,显得有些凶狠,而且很少露出笑容,给人难以接近的印象。于是,大多数人只是跟他表面上过得去,从不深交。本身的不善言辞,更使得他在高中几年与女同学的谈话少得可怜。就像很多学生因为家庭条件穷困而产生自卑心理一样,马加爵也被这种情形所改变。同学们很少见到他打荤菜,他总穿着旧衣裳。“从高一到高三前半学期,他有点破罐子破摔的样子,可以说是混过来的,有时候还会买两瓶啤酒到宿舍喝着解闷。”黄俭回忆。他躲开了集体的圈子,逐渐远离了同学。人多的地方,他顶多去去篮球场上,在那里随意玩玩投篮,也不参加分队的比赛。他的成绩不再名列前茅,班上70多人,他一般排在50名之后。“一开始,同学们认为他很厉害,初中就得过全国竞赛的大奖,到后来都认定他不行了,肯定考不上大学。”黄俭说。这一切的改变,马加爵的父母并不清楚。或许意识到自己高考希望渺茫,马加爵在高三那年情绪出现了巨大波动。1999年11月,他没有向任何人说明就离开了宾阳中学。没有人知道他去了哪里,直到几天后,同学才将此事向学校汇报,并到公安局备了案。他的老师、同学,还有公安人员以及他的家人开始四处寻找,方圆好几里贴了有他画像的寻人启事,结果一点音讯都没有。同学们甚至判断他可能会轻生,于是就到学校周围的枯井、沟壑中去找他的尸体。马加爵的父母为此差点精神崩溃,但他们只能在泪水中等待,一个星期后还没有儿子的消息,他们以为儿子永远不会回来了。这个时候,马加爵竟然被关在50公里外贵港市的一家派出所内,他是带着20元钱去的。后来,他对此的解释是,他没有见过大海,贵港的名字听上去像在海边,他就去了。他的高中班主任卢利铭说,大家都认为他的解释不是心里话,真正的动机并不那么简单。在他到贵港的第一天深夜就被关了进去,总共在里面待了一星期。进去前,他一个人正在深夜的街道上游荡,当时他口袋里只剩10元钱。当他发现有两个巡警向他走近时,错以为他们要抓他,一下子变得惊慌失措,转身就逃。巡警见状,就拼命地追赶,终于在一个转弯处将他逮住,并带回了派出所。第一次进派出所,马加爵惊呆了,话都说不清楚。警察因为弄不清他的身份就先把他关了起来,直到马加爵把自己的身份讲清后重新回到学校,才结束了这场出走风波。学校为此给了他处分。经过这件事情,马加爵如醍醐灌顶,一改高中几年浑浑噩噩的生活,发了疯地恶补以前拉下的课,而凭着最后这半年的努力,他竟然考进了云南大学的王牌专业生命科学学院生物科技专业,而且成绩排在班上第四名。“实际上,按照他的成绩当时都可以上哈尔滨工业大学。”班主任卢利铭说。马加爵在离高考还有半年不到的时候才觉醒,但他的分数能上得哈工大(全国前10的大学),又一次告诉我们,只要奋斗,就能成功!

创造高考奇迹的故事

文章TAG:2001年上海市文科高考状元王瀛年上上海上海市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