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上海 > 静安区 > 上海市教委德育处课题,上海市教委所规定的高一所有普通高中所必须开设的基础课程

上海市教委德育处课题,上海市教委所规定的高一所有普通高中所必须开设的基础课程

来源:整理 时间:2022-11-23 13:12:42 编辑:上海生活 手机版

1,上海市教委所规定的高一所有普通高中所必须开设的基础课程

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政治,历史,地理,信息,体育
搜一下:上海市教委所规定的高一所有普通高中所必须开设的基础课程

上海市教委所规定的高一所有普通高中所必须开设的基础课程

2,上海静教院附校的教学改革亮点

1、以大课程概念构建双语教学;2、由《牛津英语》产生的教学方法、手段、模式,经验向外推广;3、构建校本化、课程化、体系化实施的学校德育课程体系;4、积极探索初中语文拓展阅读和讨论式教学;5、 由市教委牵头的中美合作项目“游游”活动、主题引领的IT教育研究项目,逐步形成学校IT课程体系;6、由教育部牵头的中法合作“做中学”项目,研究成果获得中外专家认可;7、充分考虑学生差异,关注学生个性,学校开设了百余门校本课程,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8、不断完善名师工程:从2006年6月开始,受市科教党委、市教委的委托,由张人利校长领衔主持,学校与静教院联合承办的上海市普教系统名校长名师培养工程区(县)中心组名校长高级研修班、上海市中小学骨干教师德育课程研究开发实训基地,分别招收了首期注册学员66位、21位,承担着为上海全市培养名校长、德育名师(骨干教师)的任务。

上海静教院附校的教学改革亮点

3,什么是两纲 311工程

2005年3月14日,在上海市德育工作会议上,市科教党委和市教委联合颁布了两份“具有开创性意义”的文件——《上海市学生民族精神教育指导纲要》和《上海市中小学生生命教育指导纲要》(简称“两纲”),它们打破了课内外的界限,串连起年级的脉络,勾勒出了上海德育工作的新格局。这高高竖起的两块鲜亮的“引导牌”:民族精神教育和生命教育,让全市的青少年在思想道德的成长道路上认清了方向,踩准了步点。 311工程”亦称为“311模式专业课程和教学改革计划”(简称为“311模式”),是指在全面深入研究世界各国高等教育发展方向的基础上,根据劳动部现代职业分类规范和岗位调研分析,围绕“培养高等职业应用型人才以及打造中国高等职业教育强势品牌专业”这一目标,应众多用人单位的要求而创造性实施的专业教学及课程改革计划。 简单地说,“311模式”中的“3”是指三门职业基础课,即实用语文、实用英语、实用计算机;中间的“1”是指一门以“综合素质教育”为核心的职业道德素质课;后面的“1”是指围绕一个岗位或职业而设计的专业课程体系。

什么是两纲 311工程

4,上海公安高等专科学校第二专科教育是什么

招生对象:招收全日制高职高专及以上学历的应(历)届高校毕业生招生条件:学校招生坚持专科生起点入学标准、公务员招考标准和人民警察录用标准。学员入学必须同时通过由市教委组织的高校入学考试、市人事局组织的公务员录用考试和市公安局组织的招警测试。
招收对象:  全日制高职高专及以上学历的应(历)届高校毕业生,  实行公务员录用考试“关口前移”,与高校入学考试同步进行,学员入学后接受为期一年半的公安专业教育,毕业后颁发全日制普通高等教育第二专科文凭,并由市局统一分配工作。2003年以来,学校已招收六届共4500余名第二专科学员,目前已毕业四届共3700名学员,毕业生入警率为100%。第二专科教育已成为上海公安机关录警的主渠道。  第二专科教育实行“按岗位招录、分岗位施训、定岗位使用”的“订单式”培养模式。  一是招生坚持“三个标准”。为适应公务员录用政策,学校招生坚持专科生起点入学标准、公务员招考标准和人民警察录用标准。学员入学必须同时通过由市教委组织的高校入学考试、市人事局组织的公务员录用考试和市公安局组织的招警测试。  二是培养做到“三个对应”。即培养人数对应公安进人计划,专业设置对应警种岗位需求,培养质量对应岗位用人标准。每年招生前,由市公安局根据各区县警力编制情况,确定招生岗位和人数,并分别报市人事局和市教委批准。学员在录取时即确定工作岗位,学校按警种岗位定向实施专项训练,培养的学员符合未来岗位应用型人才标准。  三是专业建设强化“三个支撑”。即课程体系支撑、“双师”团队支撑和实训实习基地支撑。学校强化岗位核心能力课程体系建设;坚持教官制度,加强“多能化”培养,着力打造“双师型”的公安师资队伍;加强实训实习基地建设,注重学员实训实习,校外顶岗实习时间达到半年,超过总课时的三分之一。四是教学改革实行“三个转变”。学校瞄准警务活动中最常用、最基本、最重要、最实用的业务知识和技能,推行岗位核心能力教学改革,实现教学从“学科本位”向“能力本位”、从“课堂为中心”向“现场为中心”、从“懂不懂”向“会不会”的“三个转变”,使教学更加符合未来岗位用人和实战需要。五是德育养成打牢“三个根基”。学校坚持政治建警、从严治警,在强化学员专业能力培养的同时,注重“忠诚为魂、纪律为纲、服务为本”的人民警察职业素质教育,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设计、组织与实施,努力培养党和人民放心的忠诚卫士。六是学员合格必备“三个资格”。学员毕业分配前必须获得公务员任职资格、第二专科毕业资格和人民警察上岗资格。

5,上海市杨浦双语中学

  简介1 简介2  简介1:  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双语学校是上海外国语大学和上海市杨浦区区政府、上海市杨浦区教育局,以紧密型联合办学的形式,在杨浦区创办的一所民办学校,是上海市教委首批认定的双语教学实验学校。  学校的办学宗旨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贯彻执行国家教育方针,依托高校,将学校办成开放型、国际化的外语特色学校,培养“外语突出、各科领先、综合发展”的高素质学生。  学校教学师资由长期从事初中教育的优秀教师、骨干教师构成,教学经验丰富,外语能力突出、创新意识强、平均年龄低、可持续发展空间大。另外学校聘有一批资深的学科特级教师和外语教学的专家教授,长期指导我校教学工作。  学校教学设施齐全,目前拥有实验室、多功能教室、高级视听教室、电子阅览室、电脑机房等辅助教室以及室内体育馆,学生食堂,塑胶跑道和篮球场,还拥有先进的Internet网络和闭路电视系统。  学校充分考虑到环境对学生学习外语的影响,从校园绿化、活动场地、住宿区、教室、办公室等的布局、设计和装修都处处营造双语教育的语言环境,使整个校园成为一个“英语村”。  2006年9月我校将整体搬迁到全新的占地48亩的现代化新校区,届时学校将集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现只有小学、初中)为一体,成为杨浦区一所最具现代化、开放性的国际学校。  简介2:  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双语学校是2001年与上海外国语大学合作创办的民办学校。新校区于2006年9月1日落成,新校区的建成是我区打造知识杨浦,创建优质教育集聚区的新亮点,是多元化办学的试验田。目前已有学生1500多人,其中小学生为500人,教师105人。学校从2001年起,前后历经了5年“磨练”,践行了“外语突出,文理并重,综合发展”的办学思想。办学五年来,连续两届初三毕业生在全市中考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第一届全区第三,第二届全区第一)向家长、向社会交出了满意的答卷。04年被上海市教委命名为首批双语实验学校。此间,国际交流频繁,先后与美国德州伯纳中学、美国旧金山中美国际学校、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市女子中学、法国杉宾中学结为姐妹学校,互派师生,相互交流, 极大的激活学生学习外语的兴趣,并在实际环境中,养成“学英语”的好习惯。此次中考外语成绩,全年级183人中,有13人获得150分(满分),平均分达144.17分,无一人低于134分。  就学校工作而言,学校认为,先是教书育人。从某种意义上讲,育人比教书更重要,人人是德育工作者,担负起指导学生“学会做人”的使命。在平时,注重对学生人格的塑造。在做人上,也不喊大口号,讲空话,注重“抓小事,抓实事,抓身边事”的细节,学校有“学生行为习惯101条”,从进校门开始,到离校结束,内容包罗万象,犹如微型“百科全书”。学生就餐整队入场,秩序井然。广播操入场,迅速整齐,精神饱满。办学五年来,校门外无小摊贩,因为上外双语学校的学生从不去买东西,久而绝迹,这些成为了我校体现学生行为规范准则的窗口和亮点,也为打造具有丰富内涵的校园文化与校园精神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目前,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双语学校在区委区府的领导下,在方方面面的关心下,正朝着开放型、国际化的外语特色学校而努力奋斗。  校 长: 王文龙  党支部书记、副校长: 姚炼亚  副校长: 李秀萍 小学部校长:未知  副校长: 王旭东  上海市杨浦区永吉路351号 邮编:200093

6,北京119中学到底是个什么学校

北京市第一一九中学创建于一九五八年,是一所普通的完全中学。是“全国整体构建德育工作体系”的先进实验校;是北京市教委授予的“办有特色”校;是朝阳区教委授予的“班主任成长的沃土”校;是朝阳区教委实施“规模调整,合校办学”教育改革的第一校;是“北京市篮球传统项目”校;是“精神文明建设先进校”;“文明校园示范校”;“敬老文明校”;“家庭教育科研先进校”。建校四十多年来,已向国内外输送了数万名优秀毕业生。学校位于交通便利的建国门外地区,有优良的育人环境。东西教学楼能容纳 30 个教学班、 1300 多名学生。综合楼、实验室、图书馆、阅览室宽敞明亮,设备齐全。多媒体演播室、计算机房和与各班联网的闭路电视,使教育教学手段达到了先进的水平。学校有充足的体育活动场地,有可提供学生就餐的学生食堂。学校有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富有活力的教职工队伍。大学以上学历的教师占专职教师总数的 99% 以上。研究生主要课程班以上学历的教师占专职教师总数的 31% 。高级教师占专职教师总数的 34% 。各学科都有德高业精的教师成为市、区学科带头人或骨干教师。教职工较高的教科研能力,有三分之二的教师承担了国家级、市、区级教育教学科研课题。学校有一支较高素质的班主任队伍,已有六位班主任老师获得了北京市“紫禁杯”优秀班主任的荣誉称号。教科研成果突出:获得了全国德育科研课题论文一等奖。教育教学成果显著:学校涌现出区“十佳中学生”唐平、学校“见义勇为中学生”高晶。高中会考连续几年平均分及格率双超市区。高考圆满完成工作目标。学校未来教育改革发展的总思路是:“依法治校,科研兴校;内强素质,外树形像;把握机遇,构建模式;优化办学,争创一流”。
北京市第一一九中学创建于一九五八年,是一所普通的完全中学。是“全国整体构建德育工作体系”的先进实验校;是北京市教委授予的“办有特色”校;是朝阳区教委授予的“班主任成长的沃土”校;是朝阳区教委实施“规模调整,合校办学”教育改革的第一校;是“北京市篮球传统项目”校;是“精神文明建设先进校”;“文明校园示范校”;“敬老文明校”;“家庭教育科研先进校”。建校四十多年来,已向国内外输送了数万名优秀毕业生。 学校位于交通便利的建国门外地区,有优良的育人环境。东西教学楼能容纳 30 个教学班、 1300 多名学生。综合楼、实验室、图书馆、阅览室宽敞明亮,设备齐全。多媒体演播室、计算机房和与各班联网的闭路电视,使教育教学手段达到了先进的水平。学校有充足的体育活动场地,有可提供学生就餐的学生食堂。 学校有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富有活力的教职工队伍。大学以上学历的教师占专职教师总数的 99% 以上。研究生主要课程班以上学历的教师占专职教师总数的 31% 。高级教师占专职教师总数的 34% 。各学科都有德高业精的教师成为市、区学科带头人或骨干教师。教职工较高的教科研能力,有三分之二的教师承担了国家级、市、区级教育教学科研课题。学校有一支较高素质的班主任队伍,已有六位班主任老师获得了北京市“紫禁杯”优秀班主任的荣誉称号。教科研成果突出:获得了全国德育科研课题论文一等奖。教育教学成果显著:学校涌现出区“十佳中学生”唐平、学校“见义勇为中学生”高晶。高中会考连续几年平均分及格率双超市区。高考圆满完成工作目标。 学校未来教育改革发展的总思路是:“依法治校,科研兴校;内强素质,外树形像;把握机遇,构建模式;优化办学,争创一流”。全校教职员工正在弘扬一一九中人的五种精神,团结奋进,求实创新,以爱心教育为核心,努力追求高质量的教育服务,追求高品位的校园文化,追求水平的校园生活,为北京市第一一九中学新的辉煌而努力奋斗。 北京市第一一九中学二零零六年初中计划招生4个班160人,高中计划招生六个班270人。欢迎广大同学报考第一一九中学,我们愿在这里帮你实现成才的理想。

7,上海市中等职业学校综合素质评价平台登不上怎么办在线等很急

访问其他网站是否正常,如果是的话那就是这个网站服务器端有问题
上海市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2016上半年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部署 1 总体情况 总体情况 一、制订 《上海市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记录管理办法》 (试行稿 ) 为保证2016年工作更有序、有效开展,2015 年9月颁发 《实施办法》之后,即组织力量制定 《 管理办法》 ,在半年的研讨过程中,先后多次听取 德育工作专家、教委各职能部门人员、学校校长、 分管德育工作校长、学生工作中层等相关方的意见 和建议,并于2016年2月研制完成,为3月份全市 的工作启动做好准备。在综评工作推进过程中,不 断对 《管理办法》进行修订。 总体情况 二、健全工作组织管理机制 ? 明确了市、区县/行业和学校三级组织管理机制 ,并对各层级的工作有明确的分工。 ? 建立了上海市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协作组 ,加强学校之间的沟通交流。 ? 组织召开了中职校主管单位专题会议 ? 各主管单位确定了专人 ,负责该项工作的组织、协调及线上操作等工作。 总体情况 三、推进协作组工作开展 中职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协作组的成立和工作开展 ,是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中的一个创新型 的组织管理方式。在今年上半工作开展中 ,协作组承担了大量的答疑解惑、上传下达、沟通协调、 工作难点研讨等工作任务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获得了学校的普遍认可。 协作组长单位 上海商业会计学校 上海信息技术学校 上海市工业技术学校 江南造船集团职业技术学校 上海市南湖职业学校 中华职业学校 上海市第二轻工业学校 总体情况 四、首批特色指标评审 根据 《实施办法》和 《记录管理办法》精神和要求 ,鼓励学校特色发展和学生个性化发展 ,委 托市教育评估院组织开展学校特色指标的申报和评审工作。今年为首次申报 ,共有16所学校申报了 24个项目 ,经过专家组的评审 ,最终遴选出了两所学校的两个特色指标。 上海市航空服务学校:“礼花”绽放 上海商业会计学校 :清荷文化引领的学生财经品质培养 总体情况 五、研制中职生志愿服务 (公益劳动 )认定标准并推进实施 组织力量研制中职生志愿服务 (公益劳动 )的认定标准 ,明确其内涵、内容范围、组织开展形 式等 ,为学校志愿服务 (公益劳动 )工作开展提供有效指导。目前 ,该项工作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 果 ,正在逐步完善中。 ? 每位学生中职阶段志愿服务不少于20学时 ,一般在学校日常课程中完成。 ? 学生志愿服务组织方式以学校组织开展为主。 ? 本学期实施志愿服务 (公益劳动 )即时记录 ? 详细内容请见 《问答》 (可在综合素质评价信息管理系统内查阅 ) 总体情况 六、完成信息管理系统填报工作 ? 3月 ,全市中职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启动会召开 ,职教处、德育处、体卫艺科处以及相关直 属事业单位在会上布置了相关工作 ,上半年的填报工作正式启动。 ? 4-6月 ,学校和学生完成了数据填报 ,并经过学生线上线下确认、公示、问题申诉、问题处理等 阶段 ,顺利完成上半年的填报工作。 ? 填报各类信息共计457091条。填报过程有序推展开 ,填报质量较高 ,产生问题数据仅为所有数 据的0.39% ,目前问题数据均已处理完毕 ,所有工作顺利完成。 2 数据填报 填报情况 填报对象:全市72所中等职业学校2014级、2015级及部分长学制学生 ,其中具有本市户籍的全日 制普通中等职业学校在籍学生和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中职在籍学生必须参加填报 ,其它类型的学 生鼓励参与。 数据填报阶段时间:2016年4月6 日至2016年4月27 日 学生确认阶段时间:2016年5月6 日至2016年5月13日 公示阶段时间:2016年5月16日至2016年5月20 日 问题处理阶段时间:2016年5月16日至2016年6月20 日 涉及人员 :市教委相关处室、区/行业操作员、区/行业管理员、校长、学校审核员、学校管理员、 学校录入员、班主任、学生 填报情况 ? 填报项目 学校需填报13个项目 志愿服务 个人荣誉 日常行为 实习(实训
文章TAG:上海市教委德育处课题

最近更新